1、齐人有一妻一妾导学案一、了解孟子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 ,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 、 “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 、反对“霸道” ,提倡以“仁” “义”为中心的“仁政” 、 “王道” 。 孟子师承孔伋( 孔子之孙)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2、,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之后便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属语录体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 大学 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二、学习第二则:齐人有一妻一妾1. 解释句中加点实词。 1 必餍酒肉而后反 2 问其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3 而未尝有显者来4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5 遍国中无与立
3、谈者6 卒之东郭墦间7 又顾而之他8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9 与其妾讪其良人10 施施从外来 11 骄其妻妾12 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13 其妻妾不羞也14 几希矣2.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 必餍酒肉而后反2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3.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1)良人:古义:今义:好人(2)引领:古义:今义:引导,带领;伸直脖子(远望) ,形容盼望殷切。(3)仰望:古义:今义:抬头向远方看;敬仰而有所期待。4.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特殊句式,并翻译。(1)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翻译:(2)而良人未之知也( )翻译:(3)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翻译:【注】以上为此文段的重点文言知识,请将这些知识点逐一标注在课文中的相应位置。5. 问题探究:(1)找出文中描写“良人”形态、动作等的词句,试分析概括“良人”这一人物形象。(2)本则寓言塑造“良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寓意是什么?6. 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现在社会上有没有像“良人”这样的人呢?试举例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