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跨国公司 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载体,两者成正相关关系:跨国公司实行的国际生产专业化策略使国际贸易的很大份额成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使国际市场更集中、更垄断,而国际贸易有了更多的方式,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及其理论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了解跨国公司的发展概况、发展 动因,以及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 了解跨国公司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了解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况,一、跨国公司发展概述 (一)定义 P155Transnational enterprise,是指以本国为基地,在国外拥有资产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跨国公司的三
2、种考察角度: 1.国别结构角度 2.经营业绩角度 3.经营战略角度,(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1.早期(1914年以前)跨国公司的兴起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是跨国公司的形成基础三个特征:(1)以资本输出作为其主要的存在形式;,(2)资本输出的国家主要是英、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强国; (3)以间接投资为主证券投资:购买外国发行的公债和公司股票;直接投资较少,行业范围小,且多分布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美国资本迅速发展,超过英国;技术先进的新兴工业与大规模生产消费品的行业为主; 3.二战后的发展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四个阶段: 1)战后初期1958年欧共体成立美国跨国公司崛起,2
3、)1958年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德日等国的跨国公司地位上升; 3)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初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向多极化发展;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石油输出国)走上国际直接投资的舞台;,4)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世界经济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但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型跨国公司主要属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占极少;,(三)21世纪初跨国公司的新趋势 1.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发达国家占主导,西欧稳定,美国下滑; 2.地域变化:亚洲地区崛起 3.行业变化:新兴国家的金融业与原料企业的比重上升;,(四)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二、跨国
4、公司迅速发展的基本动因 世界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剩”资本增加的结果; 国际分工的深化,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网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政府扶持并鼓励跨国公司的发展;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要求发展民族经济;,此外,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也发展了自己的跨国公司,其重要原因是:1.二战后这些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国(地区)的民族经济发展很快,生产和资本集中相应加强,开始出现一些较大型的企业,2.为改变国际经济地位,增强自身势力,国家鼓励大企业对外投资 3.为了对付发达国家新贸易保
5、护主义而采取的对策 4.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改善国际收入等,也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三、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国际性,经营规模庞大; 对外直接投资是向外扩张的重要手段; 建立内部一体化经营体系,实行全球战略; 高度分权和适度分权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 综合型的多种经营; 承担风险的能力强风险投资、内部化交易、多元化战略等,四、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促进国际分工的同时使自由贸易提升到新的水平; 公司内部贸易规模巨大; 基地国与东道国间的贸易影响; 对各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及其流向; 促进国际贸易
6、方式的发展;,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一、跨国公司的国际贸易新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其发展速度快于跨国公司外部贸易。,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原因,(一)概念指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跨越国界的贸易关系,是跨国公司组织系统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和服务等的国际间流动。 母公司与其拥有全部股权或拥有50%以上股权的子公司之间的贸易。,(二)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原因 技术进步与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水平分工让位于垂直分工 贸易内部化的作用 1)防止技术优势扩散 2)追求和实现利润最大化 3)降低和弱化外部市场风险,外部市场不完全
7、性所造成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 (1)数量供应不确定 (2)质量供应不确定 (3)不同生产工序或零部件、各个 独立生产单位相互协调的困难 (4)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不确定,(5)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市场份额不确定 (6)知识技术产品生产的风险不确定 (7)产品市场价格不确定等,上述经营不确定性的风险,来自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 因此,跨国公司在许多场合实行市场内部化,成为内部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因。,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导致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占一国国际贸易的比例进入21世纪,内部贸易占一国国际贸易的比例提升至四成。,四、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结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三大基石: 1.部
8、门结构 2.产品结构 3.地区结构,部门结构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比例较高; 产品结构销售的最终产品,有待于加工或组装的中间产品,以及初级产品在内部出口贸易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地区结构基本上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果相吻合: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内部比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内部比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平均内部比率。,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渠道,1.母公司对其分布在国外的各子公司出口; 2.国外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口; 3.国外各子公司之间的进出口;,六、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1.内部贸易的利益原则和获利动机不是以一次性交易为基础,而是以综合交易为基础;2.内部贸易的
9、交易机制是转移价格;,3.内部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国际市场,创造出一个内部一体化的市场; 4.内部贸易不存在商品所有权的外向转移(从公司整体意义上); 5.内部贸易实行计划性管理; 6.内部贸易以保持公司的技术优势为战略目标;,第三节 跨国公司理论研究 的基本内容,一、跨国公司的基本理论 二、跨国公司的战略与策略 三、跨国公司的相关管理,四、各类型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政策 大体分为两类: 1.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政策 2.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政策,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一、一般状况 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概况 1)发展规模与速度 2)基本类型 3)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2.发
10、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动因 1)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潮且相继出现一批垄断性企业; 2)内在根本动因 P168,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与特点 1)投资以邻国为主,具明显的地域性; 2)单项投资额小,企业规模小,资本有机构成低; 3)以举办合营企业为主;,4)重视技术革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低廉的企业管理费用;,二、中国的跨国公司,起步较晚 (一)发展历程 (二)类型、特点和问题 (三)中国跨国公司的理论研究,思考:,结合中国跨国公司的投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应注意什么?,是否应走向全球化? 如何确定公司已准备好全球化? 如何制定可以创造价值的全球化战略? 公司应采取自主性还是非自主性的增长路径? 是采用合作还是独立发展?,如何培养初期的并购能力? 应如何管理主要的外部利益相关方? 如何通过整合业务捕捉价值? 可以在哪里找到管理全球业务的人才? 如何确立全球业务运营的正确自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