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新朋友,出示小青蛙。给他们打个招呼吧。(小青蛙好)小青蛙想实现他看海的梦想,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青蛙看海。2.师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师边写边讲要求。(“青”字的第三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的月字把撇变成横;“蛙”虫字旁最后一笔变成提,右面的两个土摞起来,下面的土写得稍微大一些;“看”上面的手字的竖钩变成撇;“海”字的三点水要写得窄一些。)齐读课题。3.复习:通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你们还认识他吗?看清字形,默记字音,想想字的意思,咱们来开火车读吧。(出示幻灯片 1)青
2、蛙 登山 看大海苍鹰 展翅 飞高空松鼠 善于 跳石阶打着节奏,读词语。还有五个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都藏在这些词语中,好好读读吧。(出示幻灯片 2)苍鹰 一双有力的翅膀青蛙 吸了口凉气 失望一级一级往上跳 口渴 喝水 歇一会儿4.听写生字词语:口渴 喝水 吸气 一级自己检查一下,看你写得是否正确。你认为你哪个字写得特别地漂亮,就在字的下面画一个小圆圈。(实物投影)我们来看这位小朋友写的字。出示一个学生的生字。学生评价。过渡:只要我们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去写,你们都能写好字。5.检查读课文生字词语都学会了,老师再来听听大家读课文吧打开书,我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生分读 11 个自然段。(朗读是一种享受
3、,读就要读出精彩,倾听是一种美德,听就要听出感受。)纠正,评价。小青蛙着急了,他说,咱们赶快去干什么?(看大海)6.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入课文。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贴图片“青蛙”,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呀?出示图。让你想起了哪句诗或词语。咏华山二、民主导学 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重点抓住苍鹰和青蛙的对话反复朗读,体会主要意思。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
4、看到大海呀?“诺,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了。”你认为苍鹰登上山顶容易吗?(容易)它怎样对青蛙说呢?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平静和蔼)学习用“只要就”练习说话。只要我们认真做眼保健操,就。只要,就。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面对高山,小青蛙怎么说?“天哪,这么高的山!”他有一个动作你注意到了没有?你什么时候吸过凉气?让我们吸一口凉气,再读一读。“天哪,这么高的山!(吸气动作)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同学们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比较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
5、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反问句)“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不能上得去。”(陈述句)比较句子,初步认识反问句,初步体会反问句的表达特点。女生读上面句子,男生读下面的句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意思一样吗?读这两句话的时候,你觉得哪句话能体现小青蛙的心情。想想小青蛙的心情,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能不能帮他找一条别的路? (可以做飞机。可以做索道上去。可以做游艇。)想象力非常丰富,苍鹰又说了一句什么话?“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生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能怎么说意思不变。动脑筋思考:“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6、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换一个句式,用“如果就”表达一样的意思。如果,就。小青蛙只有一条道可走。我们一起告诉小青蛙。生齐读。小青蛙的心情怎样?(很失望、很不愉快)老师当苍鹰,同学们当失望的小青蛙,分角色读。(二)精读第二段(4-10 自然段)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过渡:是啊,山太高了,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读他们的对话,同桌一个当青蛙,一个当松鼠。同桌分角色读。对话的时候需不需要读旁白。我们再读一下,只读他们的对话。屏幕显示松鼠的话,“你想看海吗?”“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7、”“这有什么难的!”“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2.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我仿佛看到了一只聪明的爱鼓励人的松鼠。小青蛙只说了两句话,有一句非常地重要。“这有什么难的。”你觉得难吗。 生读。教师跳一下。 同学们跳一下。 一起跳。难吗? 不难。他原来认为很难,现在为什么不难吗?小青蛙们,现在你们能跳上去吗?生一起读。青蛙跳了一级台阶后,小松鼠又怎么说的。“再跳一下。” 小青蛙有没有信心?(有)哪只小松鼠来鼓励一下青蛙。小松鼠们,快来鼓励小青蛙吧。 生读。举起你的大拇指,读。 生读。男生当小青蛙,女生当小松鼠,读。男女生分读。小松鼠带
8、着小青蛙跳了一个台阶又跳了一个台阶,一级一级地向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让我们快去追赶小松鼠吧。起立。生起立。小青蛙们跳的时候要跟上老师的号子。(一级两级跳跳跳,三级四级跳跳跳,五级六级跳跳跳,七级八级跳跳跳,九级十级跳跳跳,坚持跳,跳跳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不怕困难往上跳,坚持到底跳跳跳,跳跳跳)师:哎哟,累死我了,小青蛙们有什么感觉?(很费力气,很辛苦)想想小青蛙们,它们的身体那么小,面对那么高那么多的台阶,小青蛙遇到哪些困难呀?(很累,休息也不行。坚持不懈。小青蛙特别累。小青蛙要登上很高的山顶。)师:说不定还会遇到蛇呀。困难大不大呀。那我们回去吧。(不行。他的愿望是看大海。
9、不能放弃。只有一条路。要实现愿望,一定要坚持。它一定要不怕困难,还要坚持不懈。)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师:你觉得小青蛙能实现他的梦想吗?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看到大海。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通过朗读,把艰辛读出来。师引读。累了渴了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接着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不知不觉(省略号是孩子读的部分)3.积累词语不知不觉 不干不净 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不慌不忙 不声不响不屈不挠 不闻不问 不多不少不大不小 不上不下 不见不散不三不四 不伦不类 不管不顾 (三)精读第三段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
10、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青蛙会动情地说些什么? 青蛙站在山顶,动情地说:“。”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你想不想对小松鼠说什么?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板书: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三、检测导结1.想一想,说一说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喜欢?2.送给你们和小青蛙的三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有志者事竟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遇到困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一定别忘了感谢别人。现在做好小
11、事,将来一定能够做成大事。因为你们是最棒的。教学反思:做松鼠式的老师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我的目的就是想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氛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读懂课文,读出感情,还能在读中领会课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和表演,并能从青蛙、松鼠、苍鹰身上学会一些可贵的品质。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到青蛙想看大海这个愿望的迫切和看大海的艰难。苍鹰在整
12、个故事中是一个引导者,是它给青蛙指明了道路,也是苍鹰让青蛙明白了现实情况的艰难,从迫切的失望变成了失望的情绪。在教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文字、观察插图、体会人物心情来理解青蛙整个情绪转化的过程,明白青蛙看海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心愿。为后来的看到大海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在这一个部分里青蛙遇见了松鼠,而松鼠就是青蛙理想的实践者,是它带领青蛙最终登上山顶,也可以说没有松鼠的鼓励和帮助,青蛙是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去读一读青蛙和松鼠的对话,在读懂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角色扮演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青蛙和松鼠的角色中转换,在跳的过程中让
13、“小青蛙”体会到累和艰辛,想象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坚定他们绝不放弃的信心。课堂效果证明,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他们体会到了课文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当他们最后看到大海的时候,通过读和看让孩子们体会到实现理想的快乐并能对大海说几句赞美的话。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谈谈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很多学生表示要学习不怕困难的小青蛙,更多的学生表示喜欢乐于助人的松鼠,喜欢率达 100%(而喜欢苍鹰的只达三分之一左右),那为何松鼠能赢得学生如此的青睐呢?学生喜欢松鼠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松鼠很有爱心,当青蛙遇到困难时,他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青蛙需要松鼠这样的朋友,学生又何尝不需要松鼠式的老师呢?做松鼠式的老师,当学生遇到
14、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关心爱护带给学生。爱是春风化雨,爱会润物无声。当教师以满腔的热诚对待学生,把浓浓的爱撒向学生,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再多的顽石也会逐渐被感化。当青蛙遇到困难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松鼠没有和苍鹰一样置之不理,而是将这座难以攀登的高山分解成许多级可以征服的台阶。降低了登山的难度,并带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最终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我们的学生犹如青蛙,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学生急需帮助时,教师不能视如不见,应像松鼠那样及时给予帮助,帮助学生降低难度,为其搭台子,架梯子,使其一步步登上理想之峰。当然,这样的帮助要掌握好其中的火候。教师要做松鼠式的老师,关
15、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并不是让教师做学生的保姆,学生的任何事情、任何活动教师都得亲历亲为,包办代替。相反,教师该放手的时候应及时放手,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只有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应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青蛙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苍鹰与松鼠都给予了他帮助,但苍鹰给予的仅仅是指点:“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而当青蛙对登山表示为难时,苍鹰没有继续给予切实可行的办法与帮助,只是说:“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说完就展翅飞走了。他的话不仅没有给青蛙带来了希望,反而使青蛙陷入更大的失望之中。但松鼠并没有像苍鹰那么拍拍翅膀就飞走,而是启发诱导青蛙“你想看大海吗?”“这
16、石阶你能跳上去吗?”当青蛙跳上一级石阶,他又激励青蛙“好,一定能看到大海!” 松鼠亲切的笑容、热情的鼓励成功地唤起了青蛙的信心,成为青蛙登山的动力,使得青蛙信心倍增,不由自主地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尽管后面还有疲劳、饥渴、甚至危险在等着他,但一路上由于有松鼠的鼓励和支持,最终,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跳完所有石阶,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青蛙看海需要松鼠的鼓励,学生学习同样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每一个赞许的眼神、真诚的夸奖、亲昵的动作,都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激励其克服困难,实现理想。我们的学生如同一只只登山看海的青蛙,他们有愿望、有理想,然而他们的能力有限,毅力有限,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像青蛙一样彷徨、失望,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松鼠式的老师吧,把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引导和帮助、鼓励和支持带给学生,让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早日登上理想之峰。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的遗憾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弥补。比如:让孩子学小青蛙跳的时候,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但是孩子并没有完全真正理解到小青蛙的艰难,而只停留在了单纯的跳的层面上,还应该让学生比较我们在平地跳就已经很累了,那小青蛙跳石阶上高山就更累了,小青蛙那种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还强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