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 2 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预习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聚沉等性质及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胶体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用用。3、通过了解胶体在实际中的重要应用,认识化学知识与生命、生产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前预习】1、溶液、浊液都属于分散系。溶液中的分散质微粒是 ,其微粒直径小于 ,其宏观特征是: ;浊液中分散质微粒是 ,其微粒直径大于 ,其宏观特征是: 。2、胶体的定义: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 之间的分散系。溶液和胶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3、丁达尔现象:光束照射胶体时,在入射光
2、的侧面可观察看到 ,这种现象叫做 或 ,借助此现象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4、聚沉:在一定条件下,使胶体形成 的现象。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5、分子、离子等较小微粒 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胶体微粒 透过半透膜,利用 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 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探究学案)探究一: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 2、胶体的性质3、胶体的分离提纯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结合课本 p39 习题 4)原理:方法:探究二:溶液、浊液和胶体小组讨论完成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比较(见下表)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质微粒成分外观特征稳定性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分散质能否透过半
3、透膜实例3【当堂检测】1、通常所说的淀粉溶液实际上是淀粉胶体,每个淀粉分子就是 1 个胶粒,其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食盐水 B、酒精溶液 C、淀粉溶液 D、Fe(OH) 3 固体2、用特殊方法反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 )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外观澄清、稳定 B、丁达尔现象C、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D、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nm 之间4、某种分散系的分散系的粒子不
4、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则该分散系属于(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拓展学案)班级 姓名 编写:陈淑丽 审核:马洪田 时间:2010.10.15【基础练习】1、下列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反应 B、用氧化铁和热水反应C、将较浓的氯化铁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并适当加热 D、用铁和沸水反应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高的通路D、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5、:A、蒸发 B、过滤 C、结晶 D、渗析在下列横线上填出恰当的分离或提纯方法(只填编号) 。(1)除去 Ca(OH)2 溶液中悬浮的 CaCO3,用 ;(2)除去蛋白质胶体中混有的(NH 4)2SO4,用 ;4(3)分离 KNO3 和 NaCl 的固体混合物,用 。4、Fe(OH) 3 胶体中常混有 FeCl3 和 HCl。除去胶体中混有的 FeCl3 和 HCl 的方法是 。【拓展练习】5、将某液体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铁胶体中,开始时产生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则该液体是( )A、2molL -1NaOH B、2molL -1H2SO4 溶液C、2mol L-1MgSO4 溶液 D、2mo
6、l L-1FeCl3 溶液6、下列关于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共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盐酸时,都能无产生沉淀,后溶解B、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都是较稳定的分散系D、通过光线都能发生丁达尔现象7、纳米技术已广泛用于催化和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微粒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得到混合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反应生成沉淀 B、通过光线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得到的混合物一定是悬浊液或乳浊液8、将 1molL-1 的 FeCl3 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 色,得到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1)向其中加入饱和(NH 4)2SO4 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2)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原因是 (3)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