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不带饵调标1、空钩、半水调 4 目(即通常所说的调 4 钓 2) 调标步骤:(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 4 目;(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 ,移动浮标达到钓 2 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 N(例如 N1、2 或 3) ; 饵团
2、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 N(例如 N1、2 或 3) ;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 ,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二) 、带饵调标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 N 目(
3、N=1、2 或 3 目) ;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1)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 3 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2)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 4 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
4、面 N 目( N=1、2 目均可) 。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 12 目的轻微弯曲;(3)当钓目调到 3 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 13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 12 目。(三) 、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
5、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 4 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四) 、结束语:(1)以上调标的调试、试验仅是在调标筒内进行的静态调试,若拿到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需要作一些微小的调整和变化;(2)本次调试、试验所使用的是“钓仙”3 、11 目细尾浮标,同时也使用了“无天”4、7 目粗尾(2 毫米)浮标作为对比,取得了一致的试验结果。另补充:1 、空钩、半水调 2 钓 2 时,水下两钩饵的状态是:下钩饵卧底,上钩饵轻触底,子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2、 (空钩、半水)调 4 目,其钓目显示如下:1 目:上钩饵悬浮,下钩饵轻触底,下子线基本直(
6、略弯) ;2 目:上钩饵悬、临界(擦)底,下钩饵卧底,子线略有弯曲;3 目:上饵触 (卧)底,下饵卧底,上子线弯曲;下子线严重弯曲;4 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5 目:双饵卧底,双子线严重弯曲;第一种是“去饵校对法”: 第一步,半水、双钩上饵 (饵团大小与实钓时相同),主线入水(这一点不可忽视) ,加减铅皮使漂顶与水面平齐;第二步,去掉长脑线钩上的饵(短脑线钩饵保留) ,观察漂露水面目数; 第三步,定位实钓时,将漂上移,使之露出上步骤去掉底饵时的目数,即为钓目。 另一种是“垂直归零法”: 第一步与前一种方法的第一步相同; 第二步,定位实钓时,将漂上移露出水面 1 目,即为钓目。请各位试试
7、,指正。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悬坠底钓法的调目和钓目。公式一:正常调目=钓目2 粒饵的目数公式二:最灵敏钓目=调目-2 粒饵的目数公式三: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公式四:最迟钝钓目=调目2 只钩的目数实际垂钓中,我们可以参考这个公式进行一些垂钓前的准备,对线组的实际灵敏度进行判断和量化分析。比如说:我们在改为钓钝时,钓到多少目时为最钝?改为钓灵时,钓到多少目时为最灵、有可能出现双钩离底?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调漂公式的应用。公式一:怎样确定调目。比如我们习惯看水面露出 2 目,钓目就定为 2 目。如果拉小饵时,饵在水中对浮漂的压力只有半目,那么我们调 3 目就可以了漂调到这种目数
8、,在冬钓轻口鱼时很有用。钓混养大鱼,因钓点远、鱼吃口重、饵料也重,我们应选用漂目较长且粗的“混养漂”,并且调较高的目数。假设每粒饵团的重量也相当于 3 目,我们习惯看 2 目,那么我们需要调 8 目。假设钓混养时用的是漂尾细短的“鲫鱼漂”,调目就须要增加许多。前不久,笔者在参加一次小型比赛时,遇到的是钓大鲫鱼鱼情。因水底杂物淤泥较多,我在调 8 目的情况下,饵料仍然陷在泥里。钓了很久,逐渐剪铅才钓正常,可惜时间已过,再无回天之力。公式二:怎样找到“最灵敏”。我们把浮漂调到“最灵敏”时,双钩全部悬浮或底钩擦底。比如调 3 目,2 粒饵团重 2 目,钓 1 目时为最灵敏。2008 年4 月下旬,“
9、龙行天下”一行到荆州有湖南常德参加活动,徐清华老师上演了一出极灵敏状态钓轻口鱼的轻喜剧:连续两场,徐老师的钓位都抽在拐角内凹处,上两场抽在这里的钓友都打龟,徐老师用一只小号的“阿逗”浮漂调灵钓灵,只要出现轻微上顶轻微下顿信号,就会“无中生有”地中上一尾。公式三:怎样找“不灵不钝”。实际垂钓应用中,不灵不钝的状态是很重要的,它是指底钩完全落底、上钩悬浮或擦底的状态。在“不灵不钝”状态,底钩是完全落底的,上饵的重量是完全被浮漂承担状,从原理看,不灵不钝就是上述公式三。但钓友一般不愿意劳神费力地想“底钩重量”和“上饵目数”。实际应用中,我们把底钩剪去,上钩装正常大小的饵料钓离底(钩不落底)。这时的目
10、数,就是双钩钓时不灵不钝的目数。有了这个基准,再结合实际垂钓时的应变,就可以演变出无穷的灵钝变化了。公式四的应用:最迟钝钓目。最迟钝的状态,我们可以从浮漂的目数多少进行判断。当钓目等于调目2 只钩的目数时,两枚钩子完全落底,坠子应该悬浮状态,但悬浮的位置可以很高(略小于短子线长度),也可以很低,接近水底。换一种思路:我们在不装钩时半水调漂调到一个较高的目数,对底钓的最迟钝目数就会了然于心。这个目数,在实际垂钓中很有作用,这其实就是“无钩调漂法”。比如知道两枚钩子的目数是 5 目,正常垂钓时习惯看 2 目,那么我们就无钩调 7 目,钓 7 目就是底钓的最迟钝状态。上述基本调漂公式,最核心的要求是
11、熟悉鱼饵和鱼钩在水中的重量(目数) ,熟悉自己的调目和钓目,来了解线组在水下的灵钝状态。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漂调准确,要在调漂后验好调目。验漂时,一是调好的漂在水里泡过一段时间后再复验一下,看看是不是事先前调的那个目数,二是观察浮漂在压水后的反弹的信号,抛竿压水线再向前送竿,察看在多长时间里回复到压漂前的目数,这个回复的速度在底钓逗鱼时可以作为判定鱼讯的参照。台钓调漂(看到了觉得写的很好,就分享给大家,希望对热爱台钓的朋友们有帮助) 基本调钓方式: 一、以全标示杆的目数一半为调目,调目的一半为钓目。 二、以全标示杆的目数或一半为调目,分别挂单钩和双钩饵半水记取目数,以半水单钩的目数为钓目。
12、 三、双钩双饵半水调平水,然后延长水线,使漂上升一目,此时一目即为钓目,去掉双饵标示杆所显出的目数即为调目。 四、单钩挂饵调平水,去掉后标示杆的目数为调目,双钩上饵到底露出的目数即为钓目(一般使用两目)。 “达摩”、“王冠”等高档正规的孔雀羽材质软尾漂,标示杆 0.40.7 毫米之间长 10 厘米左右,专门钓鲫时可使用第一种方法。其它档次不太高的或高档次却标示杆较粗的浮漂则用第四种方法。如专门冲大鱼而去,故意将饵食搓大以引诱大鱼来食则用第三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第四种方法是针对空心漂尾或是飘尾太短的硬尾漂。对于长尾漂则应为调一目至二目,双饵找底钓两目。 鱼情不正常时,一般不要轻易动调目,只要上
13、下移动钓目,上下半目、一目、一目半、两目,水流动时还可上下移动三目至四目。 调漂准确标准: 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扬竿有鱼,显示调整正确。 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扬竿无鱼或鱼钩刺在下颚,说明铅片太重,应减轻铅片,增加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多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减少灵敏度。 4.浮漂抖动激烈,扬竿无鱼,应加铅片。 5.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扬竿无鱼,应减轻铅片。 调钓变法: 一、调灵钓灵:应用于鱼的行动迟缓,不大开口的情况下,如氧气不足或天气寒冷鱼不爱动。 二、调灵钓钝:用于鱼很滑,吃食时有各种试探活动,不易准确掌握提竿时机的情况。 三、调钝钓灵:用于鱼群密集,互相干扰吃食或鱼咬
14、钩很不规范的情况下。 四、调钝钓钝:鱼多也游动就是不开口,有可能鱼游动中触钩,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挂上鱼来。 “天气不好,水中缺氧,冬天水冷,吃口轻”当遇到这几种情况时,决不能钓灵,一定要双饵落底,调灵钓钝。但如用细身细尖子小漂,则调平水钓半目或一目。在鱼少的水域中为使钓饵有动态仿真效果,来引诱为数不多的鱼时,可以钓灵。但是小杂鱼多的地方,还是钓钝为好。在平时钓鱼的开始阶段可以钓灵。这样发窝快,又能及时了解鱼进窝的情况。但要随进窝鱼数的增多和“鱼口”的变化逐渐过渡到钓钝。 因调目太低,剩余浮力不够造成鱼饵在池底的压力和鱼饵的重量大于鱼吸食的力量,或者鱼饵藏于淤泥里令鱼无法顺利进食的现象统称
15、为“下迟钝”状态。但在天气较差、缺氧、鱼儿厌食、水温太低等一些造成鱼儿游动的速度缓慢,吸食动作轻微的时候;钓罗非和鲮鱼、小鱼闹窝、小鱼之中钓大鱼的时候此方法却又十分适用这些非常时期。 如果扬竿时漂相已经到位,而一顿鱼还未离底就跑鱼,那就是提竿过早;若是遛鱼时还没遛两下就跑鱼,那多是提晚了。不管浮漂上升至几目,只要认定上升已停顿即扬竿。但要注意,浮漂在上升时不要扬竿。中钩之鱼钩中位置仅在鱼唇皮上,则提竿过早;挂下唇或喉部则说明提竿过晚。 提出问题:调 4 钓 1、2、3、4、5 效果一样吗?有什么区别?都适合在什么条件下施用? 有人说钓 1、2 是钓灵,钓 3、4、5 是钓钝,我看问题并非如此简
16、单,为了搞清楚我们不妨仔细的分析一下。为了方便,我们设一食压二目。再设一个食一分钟就化完,且是匀速的化。 调 4 钓 1,此时底钩刚好到地,上钩悬起,两脑线都是直的,两食的距离最大。半分钟以后食化了一半,漂上升 1 目,再过半分钟食全部化完,漂回到 4 目。就是说钩上有食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如不考虑鱼接食,就是说你只给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让鱼吃食。食化一半漂升 1 目,此时底钩已经离地一点。此种钓法适合鱼多抢食时用。 调 4 钓 2,状态和调 4 钓 1 基本没区别。半分钟以后食化一半,漂不会动的,再过半分钟食化完了漂回到4 目。这两种情况的区别主要是带食的钩在水下的静止时间不同,前者几乎没有,
17、后者有半分钟。不要小看这半分钟,在这半分钟里底钩是个什么状态呢。打个比方,打个生鸡蛋在地上,蛋清在四周,蛋黄在中间。蛋清就是已经散了的食,蛋黄就是还没散的食,钩子在蛋黄中,鱼最爱吃这样的食。此种钓法适合鱼不太多,经常要等鱼(短时间)上钩的情况下使用。 钓 3 目时两钩都到地了,底钩的脑线明显弯曲(增多了漂的无效信号),这种情况钩在食里的时间较长,45 秒以后漂才开始上升 1 目回到 4 目上。此种钓法适合鱼较少,经常要长时间等鱼上钩时使用。 调 4 钓 4 目就和前面有很大的区别了。两钩在水下的状态和钓 3 目差不多,脑线一弯一直。所不同的是当两个食全化了上钩子只会向上移动一点点,这时的漂尾可
18、能是 4 目半(排除环境的因素)。 调 4 钓 5(是指漂从下往上一点一点的移,刚好 5 目时)和调 4 钓 4 在水下的状态都一样,脑线一弯一直,当两个食全化了钩子也不会动。调 4 钓 5 的两个钩子的重量完全由地面承担,它的稳定性要好与调 4钓 4,可以抵抗一点不良环境的影响。钓 4 和钓 5 都是对付被钓滑了的鱼的很有效的办法。滑鱼特别是剩下的那几条大鱼一般是不吃不散的食,它只吃散食。糟食用在手竿上,采取传统钓法就成了抗风性很好的对付滑鱼的良策。 最后再说一下调漂,初学者一定要从下往上移漂,一次一点,整个过程要像正式钓鱼一样,每次都要规范,刚到你要的“目”就好了,不然水下就可能是另一个样
19、子。不要怕麻烦,这是一举两得的事,调好了漂又打好了窝,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点需要说明,上面我说的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情况。现实中因为各自用的子线粗细不同,钩的大小不同,也就不能死板的看上升的时间和目数,只能作为一般原理来认识。 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台钓调漂的美文,的确是受益非浅。但是同样,在这里也看到很多新学台钓的钓友,对其调漂的说法有着满头雾水的感觉,其根本原因不是这些美文说的不够明白,而是这一些新的钓鱼爱好者对钓鱼这个运动的其中细节问题很陌生,尤其对行内人士所说的“术语”根本就不了解。如同在不明白外语的人面前说外语,你说的明白,而听的人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若学就大胆的将自己想到的调漂的笨办
20、法在这里说一说,由于本人现在也是在学习的阶段,所以,错误的地方再所难免,希望经验多的朋友给予及时的指点和更正。 如何调标 】 钓鱼重要的是会看鱼漂,它是反应鱼咬钩与否重要表现的媒体。其表现为上浮、下挫、横移三中情况。钓鱼人都将浮漂比做是自己的眼睛,可见其重要性了。所以先学钓鱼的朋友,首先该注重的该是学会如何调整浮漂和观察鱼儿咬钩时浮漂所传递的信号。 漂调的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其反应的灵敏度。 每支浮标的浮力大小不同,标尖的目数有多有少,所表达的残余浮力也不同。“调钓”已不够用,但鱼要钓,标要调,怎么办?以我设计浮标的理念及长期施钓的体会是,不管你用一支什么类型的浮标,必须调整出浮标的灵敏状态和
21、表达稳定的鱼讯信号。其方法是:在当天钓鱼的水域,先将鱼饵拌好,然后开始调标。 步骤一:空钩半水不到底 首先,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你会发现浮标往下沉没,之后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但要切记,你用的鱼饵大小要估计到它是不是就是在水底的大小。因为鱼饵从水面下沉到池底的过程中肯定会溶化掉一部分,一粒正常的鱼饵从水面到池底大概溶得只剩左右。所以,调标时只能将要用的鱼饵取出一小团搓粘,使它不容易雾化才对。以正常施钓鱼饵的左右半水调标,是一重要环节
22、,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因为这粒鱼饵的大小决定了今天调标的目数。如果你选用的浮标浮力偏小,或标尖的长度偏长,可以从修剪铅皮中使浮标标尖露出目或目半。假使标体和浮力偏大,标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调整标尖露出半目或平水。 步骤二:两饵轻触底 调标完成后,再将不带鱼饵的空钩抛至钓区,可见浮标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这露出的目数就是今天适合你使用鱼饵的调目。以这种方法调标,完成双钩挂饵抛出,浮标一定会缓慢下沉,接着再将浮标往上移动,一直至双饵到底露出目就可施钓。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因为“台钓”的浮标功能主要是控制鱼饵在池底的状态(许多争论文章都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内容)。发生鱼讯时,是以鱼饵在水
23、下保持轻触底状态的信号为准。这种调标法绝对保证鱼饵到底,两粒鱼饵的重量既不会因浮标的浮力不够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负担造成迟钝现象,更不会因为盲目的调几目而造成浮标的浮力过大,出现鱼饵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发生。这种调法的目的是鱼饵重量的一半由浮标的浮力向上牵引,另一半由池底来承托负担.下面就每一个大调点的特性予以简单说明,其余各小调点,则可参考临近的大点,稍微调整即可。一、浮钓: 双钩挂饵后钓组的总重力,没有浮标的上浮力大,因此挂饵后,仍可轻易地将双钩饵置于各理想水层。一般适用于钓半水的非底栖鱼类,如日本白鲫、溪鱼、鲂草鲢鳙等。池钓底栖鱼如今也有采用:比如,拉浮、一标深等。font=此法只要钩不
24、到底,理论上是最灵敏的,鱼稍游近,浮标即会有所反应。font= 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饵轻触底、一饵悬底状态,仍可钓底栖鱼的。font= 但此法一来找底困难;二因纵使找到底后,也会因投钩点误差、水底不平等因素,无法确保饵料每一次都触底,仍不利底栖鱼就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鱼(趋温或趋氧)离底时,浮钓正着。font= 二、双饵调几目: font=双钩挂饵悬底,调整铅皮到标尾出水一定目数(一般不超过font= 3 目),此调法其实是在浮钓偏钝的范围内,底钓则属最灵敏区。font=如以双钩挂饵调 font=3 目为例,如何找底呢?可用反调法:先上捋浮标到钓 font=4目(大于调目)即可确保下饵已
25、触底;然后在复将浮标下捋一点点,将钓目复调成font=3 目,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底,饵动标即动,抓鱼汛于吞饵瞬间,是浮标调法中,最灵敏的一种。font= 只要不是刁滑鱼都适用,尤其适用于钓鲫。但在鱼靠近未吸饵前,游动会使水流变化,可能会产生假鱼汛,造成误判。font=同样,因池底不平或饵料大小拿捏不均等因素,钓目会在font= 3 目上下变化,此为正常。但在风浪水溜影响较大时,此法不适用。font=三、双饵调平水: font=双饵调平水、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这三种调法可定名为标尾所谓剩余浮力font= =0 的零浮力调法。font=双饵调平水属于抓 font=“浅吞口font=”,反映即
26、时鱼讯的零浮力;空钩调平水属于抓font=“深吞口font=”及font=“抬头font=”鱼讯的零浮力;无钩调平水则属于抓font= “吞饵后转身font=”延迟鱼讯的零浮力。双饵平水调法与双饵调几目相同,只是将调目设为平水罢了。至于如何找底?原则上,只要看到钓目,下钩饵就确定到底了。如钓目定为font=2 目,则下钩子线就有约font=2 目的长度弯曲或卧底了。依此可以类推。font=过双饵调平水这一点后,上饵悬底,下饵轻触底的状态就不会发生了。font= 这是灵敏度很高的调法,除轻口、猾鱼外,其它基本鱼情都能运用。font=运哥个人认为: font=前几年人们经常议论的关于浮标 font
27、=“归零点 font=”(浮标最灵敏点)的问题,据他揣测,可能就是font=“双饵平水font=”这一点!以一般钓鲫用饵推算(双饵重在font= 3 到font=7目之间),与传说中的font=“归零点font=”区间类似,(零浮力点font= =归零点)这种推算最合理了。font= 四、单饵调平水: font=将上钩或下钩单钩挂饵,悬底调标成平水即可。此单饵钓组平衡后,只要再加挂一饵,整个钓组一定会往下沉,直到下饵触底、上饵轻擦底为止(下饵子线支撑力不计);所以,没有找底的问题。font= 此种调法,使用者要比双饵平水为多,适用鱼种更广。font= 以单饵重量换算(细尾标)大家听习惯了的fo
28、nt=“调font=4 钓font=2” 就坐落在该点附近!font= 之所以font=“ 调font=4 钓font= 2”会被选为入门心法,应与大数法则有关。font=而采用这种上调法的好处在于,已加了 font=“饵重font= ”这个变数进去了,实质上会比直接font= “空钩调font=4 挂饵钓font=2” 的下调法来得更精准些font= 使下饵拖底,上饵触底,算稍微偏钝的调钓法,适于鱼口正常情况下使用。font= 五、空钩调平水: font=此调法已属于不挂饵的下调法了。以空钩调成平水后,不挂饵继续拉高浮标座、拉到标尾刚出水面,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底。如挂上双饵(不论大小),一
29、律是上饵触底、下饵躺底(躺的幅度与双钩距有关)。如加上钓目,例如钓font=2 目,则上饵子线也因多了font=2 目的长度而开始弯曲。font=这个调点,是双饵拖底钓的开始点,也是不灵不钝的中间点,过了此点,则转入调钝的世界了。font= 在风浪大、水流干扰的时候,此调法具有稳定钓组的作用,因双钩饵状态比较稳定,较适合冬季的刁滑福寿鱼等。font= 六、无钩平水: font=将子线双钩取下,剩下铅座以上钓组,离底将浮标调成平水。调完成后,挂上双钩、双饵,拉高浮标座,至露出钓目不超过font=2 目止,就是无钩平水调法了。font=此时,双钩卧底,子线弯曲。 font=需加计双子线撑力。fon
30、t=经测试,同水深、同钓点,不管子线加多长,悬坠状态下浮标露出水面的钓目都是相同的。子线过长,弯曲幅度大,势必延长鱼讯反应时间,若非超刁鱼情,应不需如此。font= 这种把子线除外的零浮力调法,人们的感觉上好象很钝,其实反应的鱼讯还是相当活泼的;在小鱼就饵时,浮标亦会上下振动,只是幅度、速度不大而已;大鱼则会有干脆的顿口,判断提竿需经验积累,否则还容易挂上鱼体。font=此调法,原则上适用夏季鱼吃食凶猛时,专克刁口鱼;对于钓鲫鱼及冬季福寿,则不建议使用。font= 原则上,鱼越刁滑,调法越接近于 font=“无钩平水 font=”;鱼嘴稍刁时,则接近于调font=“空钩平水font=”较好。如
31、何拿捏,存乎一心,没有绝对。font=再有一点需特别注意的是:再好的浮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渗水问题存在,要注意经常校标。font=七、大沉底(走铅) font=只要铅重调得超过 font=“无钩平水font=”一点点,铅皮座一定触底,此时已开始进入大沉底范围font=就不太需要、也无法进行调标了font= 如一定要用,建议采用活铅座或走铅方式,对细微鱼讯及特殊情况会有帮助的。否则,只能钓夏天大咬时的鱼了。font=运哥个人在调标前,会先称量出双饵重量的吃水下沉目数,做到心中有数,再依据对象鱼、天候、水情、鱼情等因素,从上列区间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座落范围来调标;至于究竟要偏向极灵、还是偏灵、再或偏钝
32、,则要看鱼的大小,鱼口情况等条件来随机而定了。font=运哥结束语: font=以上介绍,因重点锁定在扩大调标视野,所以对于没有必要的东西,尽量避免提及,以简化说明。font=其实像钩距、饵料种类配比、子线粗细长短、活铅座否、钩大小形态、标的材质形状号数、水流风浪、天候鱼情font=等,全是重要变数;纵使每次使用相同的调法,但临场结果往往不尽相同,这在思想上要明了,否则会认为font=“调标无用font=”矣!除调标基本方法外,还要研究其它环境变数的!font=“灵与钝font=”不等于font=“优与劣font= ”都视条件变数而定,灵活运用font=存乎一心。如初学钓友们觉得迷惑,可先去池
33、边,反复体会各大调点的调法差异后,再将各调点连成一条线,很快就会得心应手了!我们知道在悬坠钓法中担任主角的是浮标。要把这出font=“戏font=”唱得有声有色,演得出神人化,准确地传达信息,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扎实的基本功。font=过去老师讲授的,以及一些理论文章,多是围绕着font=“钓组空钩半水 font=(增减铅皮font=) 调标论font=”,主观臆断地定下调几目、钓几目,如调font=4 钓font=2 、调font=5 钓font=3 、调font=6 钓font=4 、调font=2 钓font=1,还有调font=2 钓font=4 、调font=4 钓font=6 ,
34、以及由此引出的钓灵、钓钝、归零点等问题,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利用上述这些理论和调标格式,不论你挂什么饵,饵团大小以及雾化溶解程度如何,反正都能钓上鱼,有时成绩还不错。但这些font=“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font=”的理论,对广大初学者来说,很可能会无所适从、莫衷一是。font=我个人认为,垂钓虽然是个复杂的font=“系统工程font=” ,比如装备和钓具要齐备,在出钓font=“作战 font=”时应具备针对性,font=“知己知彼,各个击破font=”,并留有第二套、第三套的可变方案,但在操作手法上,要越简单易行越好。font=那么,要怎样调标、调几目,才算是最简便、最合理、最精确的f
35、ont=“ 标准font=” 呢font=?大家知道,浮标绝不仅仅只对钓组、双钩、水线及风线font=“负责font=”,还要承担双饵赋予它的使命。因此,当钓者调标时,如果把双饵撇在外,不测量,不计算双饵的重量,而一味只主观臆断地单纯依赖钓组定标目,这岂不是有失偏颇,陷入了一种font=“瞎指挥font=”的境地?一旦有了鱼讯,叫浮标怎能font=“忠实font=” 地履行它的font=“职责font=”?这种失真的、难以捉摸的鱼讯,叫做鱼讯的紊乱现象。font=为了克服上述弊端,让浮标font=“统揽全局font=”协调好沉浮关系,真实地反馈来自饵上的变化和鱼讯font=(悬坠钓法中的主要矛
36、盾和因果关系font=),在钓前调标中,就要一改往日的理论和习惯,我提出的观点是:font=“调标先测饵font=”。把测量饵重放到第一道工序上来,然后再以饵重和整个钓组的重量为依据,合理地调调目和钓目font=钓沉也好,钓浮也好,钓钝钓灵也好,全在你的掌握之中。这时的钓手,已从唯心的font=“主观臆断font=”进入到唯物的font= “知己知彼font= ”,焉能不打胜仗?font= 钓前用浮标font= (包括空心和实心标尾font=)目数来测量钓饵重量,有两种方法: font=一种是平水测量法。即在全钓组双钩半水调标前,先挂上两只临场使用的常规大小的饵团,抛出压线,通过增减铅皮的方法
37、,把标尖调到刚刚水平,然后只挂一粒饵,单钩抛出压线,读出上升标目是多少font=(假设是font=1 目半font=),之后不挂饵,空钩抛出压线,再看标目上升多少font=(假设上升了font=3 目font= ),那么这双饵重量就等于font=3 目,单饵重量就是font=1 目半。同时也可获知整个钓组包括水线、风线的重量,也定位在font=3 目这个标位上,亦即空钩钓组的font=“剩余浮力font=”等于font=3 目。font=还有一种方法是:整个钓组空钩钓半水随便调到font=6font=8 目,随后挂上font=1 粒常规大小的单饵,抛出压线,待浮标稳定后,读出原标目下降多少。假
38、设原调font=6 目,现在下降了font=2目,水面还剩font=4 目,说明这粒饵重就是font=2 目。随后起竿收钩,再挂上双饵抛出压线,这时再看浮标下降多少,假设一共下降font=4 目就知道两饵在水font= 体中总重font= 4 目,单饵重font= 2目。需要说明的是,因各个水体的水质不同,水压和浮力的比重也有差异,故每钓一水都要测试,以求精确。饵重测好了,标目也就基本调好了。下一步就是酝酿定钓目、测水深,进入施钓阶段了。font=在font=“知己font=”的基础上,如何达到font=“知彼font=“呢font= ?“知彼font= “实际上就是掌握并熟练驾驭钓场的水情、
39、饵料和鱼情变化。上述三方面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其内容涉及天气、时辰、风向、气压、水温、水质、水底构造、水深,饵料的形状、色彩、溶解度和是否对路,还有鱼群的品种构成、摄食意愿与强度、饥饱程度、环境干扰程度、泳层等。font=2 调标先测饵font=在对font=“战场变化font=”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后,钓手就要拿出相应的策略和战术,这就是钓坛所热烈争论的诸如钓浮、钓灵、钓钝、半灵半钝等font=“战术font=”了。font=变化和应对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盾与矛的关系,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重任,仍然维系在浮标身上,要靠它收集情报,反馈信息。为了让浮标完成任务,钓手就要恰当地调配它的位置,让它处于一
40、个最佳的作战状态,这就是调标测饵之后的定调目、钓。font=由于上述临场应变钓法钓术各异,我仅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供大家参考:font= 例一:根据生口鱼群吃食猛的特点,要沉底钓灵。假如测双饵重及钓组重为font=3 目,那就在大饵团测底量深后,把浮标精确地定位在font=2 目上,当用常规双饵团施钓时,钓组及双饵拉下font=3目,水面尚留font=2 目作为观标信号,此例属于font=“调font=5 钓font=2”,但与以往空钩半水调font=5 钓font=2 减目截然不同,这里必须加上font=2 目作为钓目,这才是font= “实实在在font= ”的调目和钓目。此时水下下钩
41、饵团斜躺,上钩饵团直立触底。不论鱼儿吸食的是上钩饵还是下钩饵,传导到浮标上的动态信息,都会十分灵敏,缓缓上升或悄然下降都是扬竿中鱼的真实font=“指令font=”。当饵团逐渐溶解,直到双钩无饵时,标目就会缓缓上升,至第五目时即止。font=例二:当鱼摄食意愿减弱或多有混合鱼种,要钓钝时,可把例一中的浮标座往上调一目,变成钓font=3 调font=2 ,双饵即成平躺和弯曲,反应到 font=3 目浮标上的鱼讯,多为黑标和缓慢上升。font=例三:当河塘淤泥多,底饵鱼星泛泛,就是不见鱼吃钩时,就要把钩饵提离淤泥了,一般是提高font=5font=1 O 厘米左右。依例一钓组浮标饵重为例,则要把
42、标座在钓底的深度中,下移font= 5font=10 厘米,此时font=2 目的标尖很可能只剩下半目或平水,因为此时浮力要大于沉力,如font= 2目不够用,那就把铅座上的铅皮剪去相当于font=1font=2 目的沉力,以增加font=1 font=2 目的浮力,此时鱼离底接饵,鱼讯表现为黑标或上升,中钩率会比淤泥坑提高几倍。font=例四:当鱼群出现半路截钩、浮标平卧不下时,说明鱼群泳层上浮,需从底钓改为钓中下水层。钓半水的调标方法,除用例三的方法继续下调找出鱼的泳层外,还可以用上边介绍的第二种调标测饵重法,即空钩半水调font=6 font=8 目,挂上双饵不沉底,除水面饵重的目数外,
43、水面上的剩余目就作为钓目,方法简便又精确。钓半水宜扬竿拎鱼的鱼讯,多为平标、斜标、斜移、黑标、顶标等动作。font=垂钓中可举的钓例还很多,都可以依此类推、触类旁通。font= 此帖被巅峰丨 cly 在 2011-03-25 17:05 重新编辑 调漂技巧经验大全(非常实用啊)相关搜索: 经验, 技巧, 大全夜钓调漂技巧在低温或鱼吃口发粘的情况下,浮漂动作非常小,那怎样将动作调规范或放大呢? 我们在白天钓,或是调高钓高,增大剩余浮力,或是调低钓高钓体动漂,但是换到夜钓,同样的调漂,夜光倒影间距非常大,小动作根本看不出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调整夜光棒在漂尾的位置具体如下 两种常用的调漂方法子漂
44、单钩钓组的调漂法。钩尖挂米粒等小饵或穿细蚯蚓、蛆,是传统的惯用钓法。这种钓法的基本要求是钩沉底而钩尖翘起,以立钩为佳,朝天钩次之,忌卧钩。因此,调漂的侧重点是控制钩的水中状态。使悬浮的立钩缓慢地落到水底,就能保证立钩状态 台钓调漂如何调四钓二校漂有几个基本原则:在现场校,不要在家中校;在钓点校,不要在水边校;根据钓具、水情、鱼情校,不要机械地“调四钓二” 春季钓鱼调漂对于钓鲤鱼,多半是搓饵,这个时候需要无钩调漂,并且调出无钩状态下露出的示标较多,具体调几目取决与双钩大小和双饵大小,一个原则是挂饵后的钓目足够少,灵敏度高 水库钓鱼如何调漂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
45、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 N(例如 N1、2 或 3) ;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风浪中如何用漂和调漂在有风浪的情况下,最好选用枣核型漂身的长尾浮漂,枣核型浮漂漂身短,抗风浪能力强,长漂尾也保证了漂体没入水下较深,利于稳定。漂尾露出水面的长度往往要比无风浪时要稍长,以便观测,但也不能太长,否者受风影响太大。如果出现鱼咬钩的“一顿”、 “上顶” 或“下沉”,这就多半是鱼咬钩,提竿一般都可中鱼 台钓调漂视频台钓法浮漂的特点,就是浮漂的上端有用各种彩
46、色区分的小格,每个小格叫一目。调四目,就是通过调整铅坠的重量后,使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 4 个小格;钓二目,就是在钓钩包上钓饵后,浮漂在水面上只露出 2 个小格,原先浮漂露出水面的 4 个小格中的 2 个小格因加入钓饵的重量而沉水中。饵料的重量在调漂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饵团大了,重了,浮漂就显不出二目,甚至连一目也不显示;饵团小了,轻了,浮漂就沉不下去,水面以上可能是三目 夜钓调漂夜钓得在天黑前选好钓位调好漂,白天我们怎么调法都可以,夜钓还是用适用性更广的无钩调漂法为好,无钩调漂的优点在于让我们对自己双饵的状态了然于胸,并且最灵点最钝点之间有相当大的一段行程可用,不必修剪铅皮,只需拉动太空豆就
47、可以满足我们钓灵钓钝转化的需要,所以无钩调漂法非常适合夜钓 钓鲫鱼如何调漂鲫鱼个小口小,为了取得好的渔获,调漂是关键技巧。就钓鲫鱼调漂而言,不同的钓法调漂方法有区别,不同的季节应鱼情的差异,调漂方法也有区别。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来分析:传统钓七星漂钓鲫鱼如何调漂?台钓钓鲫鱼如何调漂?鱼情差的冬季和春季钓鲫鱼如何调漂?鱼情好的夏季秋季钓鲫鱼又该如何调漂 钓鲫鱼调漂技巧之观漂识鱼情当鲫鱼几经试探性的吞吐,觉啻食用此饵没什么危险时,即将饵钩附首翘尾地吸到嘴里,而后抬头潺离。沉底坠短脑线垂钓时浮漂托起以至躺倒,悬坠长脑线钓时,浮漂先是向下顿,随之斜向潜入水中。此时提竿十拿九稳得鱼 无钩调漂法教学在无钩调标下我们可以只知道无钩的调目,不需要知道带钩时的调目。钓鲫鱼时可以灵里钓,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标尖钓到无钩时的调目,在这个过程中上钩的子线都是直的;钓混养或难钓之鱼时可以顿里钓,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