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干旱的宝地丝路明珠预习题目任务一:(1)请用一种颜色填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请说明你选择这一颜色的理由。思考 1、为什么新疆这么干旱?(请你结合新疆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来分析)2、谁来描述一下,每到丰收的季节,绿洲上会有什么样的景色?3、新疆的水果为什么特别甜?4、绿洲除了为种植庄稼和栽培水果提供水源之外,在古代还为谁提供了宝贵的水源?5、为何叫“丝绸之路”任务二: 关于坎儿井的几个问题:1、坎儿井是不是一口井?其性质是什么?2、坎儿井的构造如何?分别有何作用?3、坎儿井有何优点?4、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谁来连一连?竖井 主要用于夜蓄昼放,调节灌溉。暗渠 是为挖暗渠和维修人出入出土用的
2、。明渠 是将一条坎儿井许多竖井在井底相连的地下通道.池塘 是将暗渠流出地面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5、坎儿井的历史地位如何?任务三:材料:逝去的文明-楼兰,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情况 “生命之泉”坎儿井面临困境 坎儿井数量由 1237 个变为 446 个;年进流量由 6.999 亿立方米变为 1.7 亿立方米:仅有 100 多个能正常出水,其他仍在不断堵塞干涸 。坎儿井正在以每年 23 条的速度减少,如此继续下去,20 年后坎儿井将不复存在。由于坎儿井的不断消失,近年来,吐鲁番地区水位下降,中国海拔最低点(艾丁湖海拔为低于海平面 154.31 米)面积不断缩小,沙尘暴频繁而至,沙漠化日益严重,这造成农作
3、物减产,蓄牧业受损,连农牧民饮用水也受到影响。一、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二、为什么会这样?三、假如我们是当地的居民,我们应该为新疆做些什么?1、经过今天的新疆之行,请你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 166 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省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 5600 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地形:新疆的地形轮
4、廓主要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北边是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中部是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南边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是南疆的塔里木盆地。2.气候:新疆位于非季风区内,属于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 新疆云量少,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新疆气候特征是干旱,表现为光热丰富,降水稀少。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远离海洋和高山环绕。来自海洋的水分在长途输送过程中逐渐减少,到达新疆上空时又被高山阻挡,不但水分减少,也形成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因此干旱。坎儿井与横亘我国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5、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是由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于 2 300 年前,在干旱燥热的气候条件下,结合当地水文地质特点,从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而古老的地下水利工程,是我国最长的地下灌溉系统。直到今天,它仍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吐鲁番是“坎儿井”的故乡。新疆的坎儿井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雏形,在坎儿井发展的最兴盛时期,新疆共开凿有 1700 多条、长 5000 多千米的坎儿井,仅吐鲁番地区就有 1200 多条。坎儿井被称为“地下大运河”。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是全国气温最高的地方。这里夏季长达 5 个月之久,每年 6、 7、8 月日平均气温均在 38以上,绝对最高温曾达到
6、49.6,地表最高温达 82.3。每年 35以上的炎热日数达 100 天,40以上的酷热日数也有 36 天。当地民间有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吐鲁番不仅高温而且少雨,年降水量只有 16 毫米,但蒸发量达 3000 毫米以上,是典型的“热洲”“干洲”。因此,水贵如油。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天山山脉,积雪融化之后大多渗入戈壁滩,在地下流淌,是极为宝贵的水资源。为了躲避烈日、高温的烘烤和戈壁沙漠沙质地的强烈渗漏,他们科学地利用吐鲁番盆地地形坡降大和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在吐鲁番地区修建坎儿井,巧妙地把天山中段山区南坡处于地表下渗过程中的地下潜流水途中截流,经地下暗渠,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盆地内地势
7、较低的绿洲农业地区的地表。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四部分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时,供通气、定位及把暗渠中掏挖出来的土、泥石送到地面上来的窗口和通道;竖井的深度一般下游较浅,在 20 米左右,中、上游较深,为 30 米50 米,越往上游越深,最深可达 80 米 100 米,一般在井渠上每隔 20 米70 米就要挖一眼竖井。暗渠是将一条坎儿井的数百上千眼竖井在井底相连的地下通道,一般长度在4 千米5 千米,目前发现的最长的暗渠长达 25 千米。暗渠的作用是截引地下潜流,让水在其中由高处向低处自由地往下游流,最后进入地面明渠。一般来说,暗渠的长短决定着坎儿井出水量的大小,地下暗渠越长,出水
8、量越大。明渠是将暗渠流出地面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渠。蓄水池俗称“涝坝”,主要用于夜蓄昼放,提高水温,调节灌溉。因此,坎儿井这种特殊的水利工程科学合理,具有很多的优点:一是减少强烈的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二是深藏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证水质优良;三是没有阳光暴晒,水温较低,是最佳的“清凉剂”;四是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动力。天山雪水通过坎儿井滋养林草,灌溉农田,提供动物、牲畜及人的饮用水,给干旱、燥热的吐鲁番盆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坎儿井是吐鲁番绿洲的生命之泉,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创造的吐鲁番文明。“葡萄之乡”新疆有民谣曰:“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
9、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气候独特,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丰富,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吐鲁番是我国最著名的葡萄产区,葡萄品种达 600 多个,其中以无核白、马奶子、木纳格和索索葡萄最为常见。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历史相当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距市中心 10 千米的葡萄沟,海拔 300 米,南北长 8 千米,东西宽 0.6千米2 千米,沟谷狭长平缓。沟谷西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屏障,崖壁间渗出的泉水汇成养鱼池,安静幽雅。沟内,郁郁葱葱,溪流环绕,水质纯净。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两米高的葡萄棚架成的长廊藤蔓交织,串串葡萄伸手可及。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吐鲁番的旅游业因葡萄而兴盛,当地政府专门修建了葡萄一条街,有许多葡萄长廊供游人游览和采摘葡萄。只需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将新鲜的葡萄摘下来吃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