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辅导低年级小学生写作文本文由 113 花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如何辅导低年级小学生写作文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当前学生中 却普遍存在一种对作文畏惧厌烦, 甚至是排斥的消极情绪。 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 提高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兴趣,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减小坡度,逐步提高 作文作为一项综合性创造活动,它的提高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这就要求教 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去攀登作文高
2、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 识地减小坡度,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 1、从仿到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写下水文,正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模仿对象。 而实际上,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 都是学生很好的模仿例文。义务教材第五册秋白梨一文, 介绍了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针对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和柑橘的生长过程颇为相似, 鼓 励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介绍家乡特产柑橘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模仿,带 学生走出了无语可写的困境。 2、逐项达标不同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错 别字教多,有的学生标点使用不当,有的学生中心不够明确,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欠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
3、况,教师应为他们制订不同的达标要求。尤其是一些作文水平欠佳的学 生,要使他们的作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采用逐项达标法,制 订一系列的达标要求,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争取达到某一项要求。这样,易于使学生获得成 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作文自信心。 二、注重实用,表现自我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学生一个个都培养成作家,而是让写作这项技能,更好地 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帮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1、注重实用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作文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作文的实用性,致 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作文无用论” 。他们把作文看成了一份沉重的额外负担,久而久之,便对 作文产生了厌烦情
4、绪。因此,作文教学,教师应让学生的作文从本子上走下来,走进学生的 生活中去。例如让学生以书面形式为班级提个小建议,与老师说说心理话等,真正使学生感 到作文是他们生活的需要,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克服自己的作文情绪障碍。 2、 表现自我如何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 关键是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想写的事情, 发自己想发的感慨。97 年,衢州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校园风景线栏目准备在 12 月 12 日晚 播出航埠小学专题,那天放学,布置学生回家后准时收听。但后来由于临时变故,节目改在 12 月 25 日晚播出。 结果, 第二天一早, 学生便纷纷向我诉说昨晚收不到节目的着急和气恼。 于是,我顺水推舟
5、,让学生写一写昨晚的心情。学生一个个奋笔疾书,一吐为快。只有作文 真正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时,学生的作文情绪障碍方能得以根本性的消除。 三、评改结合,不断进步 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在作文讲评课 上,教师要特别注意挖掘作文欠佳学生的作文中的闪光点,有时甚至是一个词、一句话,都 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但作文仅评不改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只有评改结合,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断进步。为鼓励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加 星制”的作文评分方法。即学生作文第一次成稿打上几个星,以后每次修改,根据进步程度, 酌情予以加星。这样,让学生修改、重写
6、作文,他们不再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而是获 取一个更高星级的一次挑战。 采用这种评改结合的方法, 从学生的心理上消除了对作文的排 斥,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如何辅导小学生写作文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 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 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 文就是用笔写话”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 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
7、少的一个项目” ,它能够使生活 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 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 ,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 ,就能使诗人 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从低年级写句子、 写话开始, 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 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 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这是教
8、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 ,说真话,说自 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 ,老老实实,实事求是。 “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 问题。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视正 确价值观的引领。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作文的源头活 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 搞“五子登科”动辄就是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
9、就得有生活,投入 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 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4、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 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 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 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 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 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
10、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 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劳 于读书,逸于作文。 ”一是说, “怎样写” ,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 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就写论写,往往捉 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 “厚积才能薄发” 。既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 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11、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勤于 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等理念。 二、作文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 写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 自制贺卡) ;能写条据(如,留言条) ,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 趣” ,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
12、子、 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 导(有的实验区一年级学生,入学一个多月就开始写话;二年级就坚持写日记) 。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 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素描是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养 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低中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富于想象,喜欢读童话, 也有编童话、讲童话的兴趣。在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级可以练习编童话、讲童话, 中年级可以进一步练习写童话。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 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
13、。 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的目 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 三、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首先要有内容,很多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有了内容,要想 写好作文,还要靠精心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 里要平铺直叙,哪里要画龙点睛,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 ,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 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因此,平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正如叶老所说,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的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 一种准备功夫。 ”“养成推
14、理、判断都有条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功夫。 ”“还有一种功夫是养成 正确的语言习惯。 ”叶老在这里强调,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力 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先说培养观察能力。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 材料。叶老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 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 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 自己能看到; 别人知
15、道个大概的, 自己观察得很仔细; 同一个事物, 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有个小学 生,学了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 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成了观察日记。 再说培养思维能力。叶老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 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 ;写哪 些, 不写哪些 (文章内容) ;哪些先写, 哪些后写 (叙述顺序) ;怎么写 (语言和表达方法) 。 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
16、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熟称“打腹稿” ,想明白了,往往 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 训练小学生“想心思” , 可以指导他们拟提纲, 用提纲帮助想得更清楚、 更全面、更有条理。 最后说培养表达能力。这里主要指语言的表现力。这要靠两个积累:一个是语言材料的 积累,一个是语言范式的积累。一定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 。厚积 必能薄发。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四、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先说作文指导。以往的作文指导,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 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
17、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 试,就是很大的成功。至于写法,不宜灌输,在作中指导,比较有效。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 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 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 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接下来,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围绕本次习作内容,都写些什么。最好有新的内容, 新的角度,新的认识。比如,很多同学都写过介绍自己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 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
18、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写写双重人格的两个我 ,触及自 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再比如, 写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一类的作文,我国小学生往往想想便写,搜肠刮肚,闭门造车。 我们可不可以学学外国,让学生采访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人:他们的父母、亲人、同事,获得 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完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 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 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 ,就是文章的“血肉” ,才是小学生写作
19、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 是丰富的生活体验, 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多观察, 一、 多比较。二、多实践,多体验。三、多读书,多感悟。四、多练笔,多投稿。五、多规范, 多赞赏。 辅导小学生写作文, 难道不应该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吗?让家长来辅导孩子写作文, 不是学校 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吗?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其实不然。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 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 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 , 就是文章的“血肉” ,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20、,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 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 多观察,多比较。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观察是获 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 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茅盾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 “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 ”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做有心人,去寻 找、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孩子怎样积极启动他们的耳、目、 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具体表象,教孩子时时、处处注意留心周围的
21、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就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 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 、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敏感性。家长您可能都有体会:让孩子看蚂蚁搬家, 他能够看一下午,也不会觉得蹲得腿疼。这就是因为他有兴趣呀!孩子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 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了好奇,万物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家长可以借任何一种孩子感兴 趣的事物鼓励孩子开始观察。孩子喜欢吃,您就可以让他比较各种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食品,也可以让他比较哪家的好吃,怎么吃会更好吃也就是说,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 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 每次观察都
22、有新的发现。 、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条理性。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 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孩子观察时,要先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 有准备地去观察。要教给孩子要按一定的顺序,让孩子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使他们学会 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 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 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孩子按一 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 远或由远而近,由
23、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所以,观察 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一个较为常见的草莓就可以同时采 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 启发孩子边观察边思考, 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 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实践告诉我们, 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从中 得到提高。 怎么训练孩子观察事物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 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
24、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 ,让孩子带 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 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 累大量作文素材。 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 ”我相信,只要家长重视对孩子观察 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 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 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
25、就是作文的 材料。 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 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 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 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 如写“第一次” ,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 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 洗碗” 、 “第一次洗衣服” 、 “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 、 “第一 次独自在家” 、 “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
26、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 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 篇一面” ,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 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 面对这样的题目, 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 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 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 不停歇。 ”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 活这个源。让孩子观察大
27、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应该伸 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 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三、 多读书,多感悟。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 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 ”高尔基也只是如痴如醉地大量读小说,再加上他的丰 富阅历而已。 习作能力的根, 是阅读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一是说, “怎样写” ,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 “厚 积才能薄发” 。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
28、,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 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 作文能力的提高。 但是也有家长向我反映,说:“我的孩子看书是真爱看,每天捧着本书,看个没完没了,可 就是作文水平不见提高,写来写去就那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就跟我说的阅读是 写作的基础相违背吗?其实不然。 读书的效果并不是看读了多少,读了多长时间,而是看 记住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能用多少。所以,读书并不是“捧着书一直看” 。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也要有要求: 、选择好书。这个“好”包含着内容好、思想健康、文笔优美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欣 赏,欣赏文中的语言美
29、、结构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 路,接着诱导孩子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 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善于积累。好文章,一定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文章的写 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下来,成为自己的语言,以后要用到了,就自然会联系上的。巴金 曾说过, 他背了很多文章, 虽然自己没有仔细地去研究过它们, 但在背了这么多的文章之后, 至少知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 、勤做读书笔记。
30、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 还要教育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可 以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 为今后写作作好充 分的准备。 、多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 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读书就要多想想作者的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作者为什么 写(文章主旨) ;写了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 ;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 ; 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 。 只有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书才能够读活,书中的知识才能够为己所用。 四、多练笔
31、,多投稿。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 孩子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 不能单靠课程安排的每学期八次习作, 更不能指 望老师对孩子有多么多的“单独辅导” ,家长应该把这种练习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 、用笔对话。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优点或缺点时,当您有什么心里话想说给孩子听时, 您不妨写给孩子看,那他就会写给您一个回复。 、请孩子帮忙书写一些“文件” 。例如,过节了,让孩子给朋友写张贺卡寄过去;爷爷奶 奶过生日了,让孩子写一段生日贺词读给老人听;给远方的亲人联系时放弃使用电话、电脑 等工具,
32、用书信这一系列的“文件”可是使孩子体会到学习写作是很用的,同时也提高了 起书写的兴趣。、投稿。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各种比赛或征稿,然后鼓励孩子去参与。这样, 孩子就能够在竞争中衡量自己的水平, 体会失败的痛苦或胜利的喜悦, 查找不足迎头赶上或再接再厉。 、写日记。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也是最难坚持的一个习惯。 要想养成写日记的好 习惯,要么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要么就需要老师在学校统一要求。这个习惯只有在大家 多交流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坚持,才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多规范,多赞赏。 这里的“规范”就是希望家长能够给自己立一些“规矩” ,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例 如,有的家长希望
33、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却经年不看一本书;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 喜欢写作,而自己一到年底做总结的时候就“怨声载道”这样的言行都会给孩子起到反作 用。那该怎么做呢? 、和孩子一起读书。这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这样家长可以和孩 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直接提高孩子的认识和写作水平。二是和 孩子同时读书。在同一时间,家长和孩子读不同的书,然后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既锻炼口 头表达能力,又能广泛涉猎文章,节约读书的时间。2、尽量说普通话,使自己的语言文明、规范。说家乡话对写作文有影响吗?有一些地 方语言,孩子平时就这么说,但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例如, “蹲” ,有的地
34、方话说“毂堆” , “毂 堆”怎么写?(我也不会写,乱写了一个词) 。不会写就查字典,查字典了还不会写,真麻 烦,干脆不写了。尤其是小学生,哪怕遇到一丁点儿的困难,也会阻止他往下写作的激情。 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描写自己时竟然用了“一张驴脸” ,非常生气又失望。我一问,原 来家里老有人这么说他,难怪孩子也这么说呢!所以,家长平时的语言更要文明、规范。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里人,用赞赏的语言多夸奖家里人。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对待 自己的家人是苛刻的,是“百般挑不是” ,感觉毕竟我们是一家人, “敢说出你的不是”是“对你 亲” 。可孩子并不会这么想。在写熟悉的人时,很多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
35、家人,可 是又感觉无话可写,或者说不敢写因为写也写不出好来。写妈妈吧,母爱那么无私和伟 大, “她天天唠叨” ;写爸爸吧,他又“一事无成”当老师引导从琐碎的家务和繁重的工作 中体现父母不忘对子女的关爱时,孩子还是一脸茫然。毕竟,他们耳朵听的最多的是批评的 话,心中的这个“坏”印象很难“磨灭” ,让他们怎么写出“好”来呢? 、不要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初学写作文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 条理不清楚等现象,当家长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或过高要求孩子,孩子始终感觉达不到 要求,只好放弃。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 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
36、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 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所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不必拘泥篇章结构,无需苛求有无中心,只要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 我情!”这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抱持这样的观点,对孩子的习作,我们就会多一些欣赏, 少一些苛责; 多一些感动, 少一些失落。 孩子在这样“随心所欲”的写作环境中才能“畅所欲言” , 才能找到表达的快乐。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 刚起步时, 引导孩子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这两只手同时用力, 牵着学步。 只有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之后, 才可以慢慢放开家长的这只手, 然后是老师在
37、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相信,在孩子学 习写作的路上,有了家长的帮助和辅导,孩子一定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总体把握小学生写作文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 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 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 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 二要明确写作目的, 立意要新; 三是选材要有根据;
38、四要讲究谋篇技巧, 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 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 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 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 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 扎扎实实地进行 了五项训练: (一) 、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
39、相结合。 “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 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 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 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 、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 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 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 要说写一句话, 怎样说写一句话, 说写一句什么句型、 什么句式的话, 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 呆板、不活泼生动。
40、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 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三) 、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 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 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 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 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 、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
41、定法、用语的 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 法, 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 学会写中心明确, 意思完整, 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五) 、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 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 、 “选材讨论会” 、 “作文会诊会” 、 “小诸葛审题会” 、 “妙用词语比赛会” ,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 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 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
42、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 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 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 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 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 , 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生作文写好后, 组织在小组内讲评。 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 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
43、。所 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 “自主”作文 就是“言为心声” ,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 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 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 有的学生文思枯竭, 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 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洋洋洒 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 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44、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存 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试, 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 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说, 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 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 像鱼一样游, 哪来今日的飞机、 潜艇? 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 富的写作材料。开展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 思考。 一般地说, 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 一定的角度进行, 思维的范围比较窄,
45、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 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注重平时综合训练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靠几节作文指导课和讲读课,它需要多方位、多侧面的综 合性指导。1在讲读中渗透写作知识 课本里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之作,适合学生阅读,适合学生从中学习一些简单的写作知 识。因此,在平时讲读课文时,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文章的写作方 法、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等一些简单的知识有机地向学生渗透。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如翠鸟一
46、课,用蹬、 飞、叼、贴这几个动词把翠鸟这一串的连贯动作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有顺序。那么,讲读 中就应该让学生体会这样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 进而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动词把一个活动的 场面写具体的方法。2丰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写作文更离不开生活。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就要丰 富他们的课外生活,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而且还要在活动中有目的、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积累。如在组织学生打雪仗时,要求学生留心 同伴的动作、神态等;在游园时,让学生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等。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逐步养成对周围事物多
47、看、多想、多问的 良好习惯。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3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多方位吸取营养 阅读是写作的基矗首先建议并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读书 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促使学生去读书,培养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经常 开展读书汇报活动,开展朗读比赛,开设谈天说地课等。另外,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 要有目的地进行指导,让学生读有所得。好的文章大多也都是一篇好的例文。因此,文中的 好词好句、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知识都能对学生有所影响。所以,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如 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摘抄好词好句,背诵好的片断, 学习开头方法等等。 经常读书的同学, 他们的语言表达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都高于其他同学。当然,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够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有 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