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文化生活中的十大关系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 宋景堂文化生活教材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等问题。了解这些关系,对于我们把握教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有帮助的。下面就其中有代表性的十对关系做些说明。文化与人的关系。一方面,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文化。人能够创造文化,必然已经是人。如果不是人,绝对不可能创造出文化来。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可以说就是因为人有文化,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不断发展和获得真正的自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 。另一方面,文化又塑造人。每一个人都生活
2、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时时刻刻受一定文化的熏陶。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接受文化影响、由生物人变成文化人的过程。先辈的引导和教诲,社会的褒扬与惩戒,无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一种文化观念。一个人小到饮食起居、接人待物,大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不是一定文化作用的结果。人类学家鲍亚士说:“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人类行为和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系统。 ”西奥多塞斯多布赞斯基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的首要作用已经让位于一种全新的、非生物的力量文化了。 ”博厄斯说:“人性是由文化形塑,而不是生物造就,教养的作用大于天性,人
3、是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文化则是大写的人格。 ”文化与实践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不是神创造了文化,而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论及语言这一文化现象时,马克思说:“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离开了人类实践,就不可能有文化的产生、发展。文化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文化的作用在于服务人类的社会实践。文化与经
4、济、政治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社会总是在三者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关于三者的关系,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那末,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这就告诉我们:一方面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在特殊的情形之下,
5、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二者的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起源上看,文化与人类同步产生,文化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文化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的逻辑起点是相同的,其延伸轨迹也是如影随形的。文明则不然,文明一般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为开端,或以金属工具的发明、冶金术、文字和大规模的建筑为标志。因此,文化与人类同时诞生,而文明从文字等出现后才开始,文明的出现晚于文化。其二,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文明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应,标志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发程度。其
6、三,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等,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和合理成分的总和。二是二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相应地就越高;从人类历史长河看,文化越发展、越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越发展、越进步。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文化传统不具有有形的实体,仿佛无所在,却无所不在。它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文化
7、传统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贯穿于民族和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是民族文化中稳定的文化特质,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为该民族的气质、品格、精神、灵魂。楼宇烈认为:“文化传统则是指凝聚这些文化里面形成我们民族的一种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生活样式等等。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其内容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民族服饰、古典诗文、远古观念等。如果套用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之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之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8、的关系。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不同,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差异。世界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无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各民族文化都会根据已有的传统和现实基础,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展示自身独特的魅力。世界文化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中形成和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世界文化的统一性寓
9、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之中,世界文化的共性存在于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之中。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文化的世界性、统一性也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是由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组成的,正因为不同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同民族文化才能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继承,更有赖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我们讲文化创新,不是说想创新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想怎样创新就怎样创新,而要尊重文化创新的规律。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传统文化,给予传统文化应有的地位,善于向传统文化学习。中外文化发展
10、史告诉我们:割断历史、否定传统,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根本就不可能绽放文化创新之花。推陈才能出新,除旧才能布新,革故才能鼎新,这是文化创新的规律。文化的阶级性与非阶级性的关系。在阶级社会,创造文化的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他们的情感、意志、兴趣、目的都受到其阶级地位的限制。不同阶层、不同阶级的人创作的文化产品必然打上本阶层、阶级的烙印。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文化特别是人文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内容是受特定经济关系决定的,而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阶级关系。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哲学、道德、宗教、法律、政治学说等,总是直接或间接、公开或隐蔽地维护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某个阶级的利益。但这并不是说某
11、一个特定阶级创造的文化就不具有为其他阶级所用的价值与意义。事实上,任何阶级所创造的文化,不仅有反映本阶级要求的内容,也有反映人类共同要求的内容。即使是某些反映剥削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内容,也包含着可以为我们重新诠释和改造的积极因素,经过扬弃,可以为我所用。例如,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就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创造的,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实际上,西方社会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也不是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非卖品,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因而也是可以借鉴和吸纳的。同时,文化的阶级性并不意味着某一个阶级的成员必定只创造代表本阶级的文化。文化创造者的阶级
12、出身与其文化作品的阶级性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判断一个作家创作的文化作品的属性,关键看他站在什么立场、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即使具有阶级性的哲学、法律、道德等,除了具有意识形态性这一面之外,也具有知识性的一面。在阶级社会,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但也影响及于全社会。既使在阶级社会,除了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之外,还有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具有非意识性的文化。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任何文化的产生、演变、丰富和发展都受一定自然环境的影响。区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且仍然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反映了一定区域的
13、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大体说来,区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还有人认为,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创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历史传统等,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成果表明,历史久远的中华文化始终具有区域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远古时期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巴渝文化等色彩斑斓,今天我们看到的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西域文化、江浙文化、湖湘文化等各具特色。在长
14、期的历史发展中,带有明显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点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合一,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共同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富于个性、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并与汉族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影响,不断给对方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新的成分,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壮大了各自的力量,使中华文化呈现出气象万千的迷人魅力。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文化就已经不同
15、程度地与周边地区文化有着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关系。夏、商、周三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华夏文化的主要传统属于华夏族,但当时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也给它带来一定的影响,相应地,少数民族文化也吸收、融合了华夏文化中的许多内容。自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始终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其间虽然也有过三国、南北朝和宋辽金几个政权对峙时期,但各民族的迁徙、交错杂居,加速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分裂的政权重新走向统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少数民族作为统治者的元、清两朝,都曾使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各民族文化交流也得到空前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是汉文化(华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以上十对关系渗透在教材的不同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