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学习文章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探究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其教学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其中,电教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说明如何适时、适度地利用多媒体,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关键词:电教媒体 科学教学 优化 发展需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课堂正从“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向多媒体教学发展,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的信息 80%来自视觉,视觉心理对学生认知发展十分重要。电教媒体以其图、文、声、形并茂的特有优势走进课堂,
2、它能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是优化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一、利用电教媒体,扩展观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教学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自主探究自行获取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但是,有些不容易或不能运用观察法认识的现象,利用电教媒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收集动物、植物、人类和空气的关系,单从书本上去找,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充分利用电视或网上查寻就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并且在查寻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使他们认识周围的自然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
3、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再恰当地辅以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为学生自行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为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搭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两个小朋友在玩乒乓球,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接着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在学生经过讨论后,计算机演示了这两个小朋友往洞中灌水,乒乓球浮上来这一取球办法,教师借此导入新课水的浮力。这种手段的使用,在内容上画龙点睛,在效果上也事半功倍,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更有创意。二、利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发展
4、形象思维。在科学课中,对某些事物的探究往往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些内容时间非常长,肉眼很难觉察,或者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像这样的问题或现象是没法用语言来正确描述的,即使是讲了之后学生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难点,而此时电教媒体的介入,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有积极作用,起到变难为易的效果,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一些,使学生乐意去学。如上小水滴的旅行这一课时,课余有学生提出问题:水在自然界中是怎么循环的?这个问题单靠教师口头表述,对于小学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把内容制作成课件,水在地面上通过阳光的照射开始蒸发,变成水蒸气,然后上升到高空
5、遇冷变成云,云和云之间相互碰撞,形成下雨现象,水又回到了地面上,这样就形成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内容就显得直观、形象了。但学生可能有疑问:水是通过什么样的形态上升到高空的呢?其实这里就要涉及到“水蒸气”的问题了,水蒸气犹如空气,无色无味,学生不可能察觉,怎么办呢?怎样让学生观察到水蒸气呢?利用课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把水蒸气设计成带有一点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能观察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变虚为实,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感受就深刻,从中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解决了问题。电教媒体的出现,疏通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使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实。三、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实验操作
6、能力。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不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大自然进行独立地探究,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必要的手段,去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材料,学会使用的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配合实验,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对研究的问题理解得更快,印象更深刻。如在教给水加热时,要求使用酒精灯。课本上有插图,但图是静态的,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用多媒体做个小课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第一步,出示酒精灯,让学生认识酒精灯。讲到什么部位,就闪一下什么部位,刺激学生感官,帮助学生记忆。第二步,做一个点酒精灯过程的动画:先出示移去灯帽的过程,再
7、出示怎么点火,最后出示灯芯被点燃的图画,重要的地方,如点灯时手的位置等都重复播放,并加以文字注解,播放时教师再配合讲解。点燃后,出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由下往上点火?第三步,出示一个燃烧着的灯芯的特写,让学生观察比较火焰的三层颜色的区别:外层是淡黄色的,第二层是桔红色的,最里边一层是浅蓝色的。然后,出示标注,让学生记住最里边的一层叫做焰心,第二层叫内焰,最外边一层叫做外焰。同时介绍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热。第四步,多媒体演示如何熄灭酒精灯,“桌面”上的酒精灯帽“飞”到了灯芯上,灯熄灭,同时强调一定要用灯帽盖灭火焰。演示后,同桌之间相互思考、讨论,并让各小组实际操作一遍。最后,演示加热试管
8、。出示一根试管,装入少量水,试管夹从上半部分将试管夹住,酒精灯的外焰正好给试管的底部加热,并且把实验中的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屏幕上,配合教师的演示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演示完毕,再让学生复述,要求正确回答出给水加热的方法:试管里装多少水?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什么部位?试管与火焰的角度?用哪部分火焰加热?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酒精灯给装水的试管加热,并仔细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与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如果一直沿用这种方法,对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都给以强化,使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注意事项,相信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都会有一个大踏步的
9、提高。四、利用电教媒体,兼顾个别差异,支持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管讲课、提问,还是练习、复习,教师必须照顾全班学生的共同学习情况,同时又要兼顾个别差异。一位教师要面对 50 多名学生,其中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如何区别对待,如何达到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现在存在教师把学生分为“尖子”、“中下生”和中间一群三部分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进行辅导,这样做好吗?学生只是分三类吗?能正确对待差异吗?答案是明确的。电教媒体的应用带给我们一个提示,计算机在教学中成为每一位学生的电子老师,它会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学生服务,可以不断的显示学过的知识,多次地显示学生不能了解的地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0、,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电教媒体正好充任了一个忽略个性特征的“教师”,这位“教师”按照课件设计者的思路进行工作,正好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的尝试。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为世界上的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新的知识在迅速增长,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自行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况且今日的小学生,未来的去向各不相同,所需各异,无论准备多少现成的知识,总是不够的。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探求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到实践中去的能力,他们才能受益无穷,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推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情境,提供自然界的事物,让学生认识,供学生探索,而不应把书本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教学中通过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无疑会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电教媒体会使学习变得充满乐趣,允许不同的学生沿着有一定区别的途径学习,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将得到特殊照顾。无论学生的能力如何,每一个人都能按自己的速度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行获取一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