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水肿半暗区手术干预的效果分析和讨论.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881248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水肿半暗区手术干预的效果分析和讨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水肿半暗区手术干预的效果分析和讨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水肿半暗区手术干预的效果分析和讨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描述:目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探讨不同手术操作对水肿半暗区的影响。摘要:目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探讨不同手术操作对水肿半暗区的影响。 方法:对 43 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将手术后周围水肿半暗区进行比较。 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不同的手术操作可导致术后水肿半暗区表现各异。 结论:术中保护血肿壁及尽量减少双极电凝的使用频率,可明显缩小水肿半暗区的范围及缩短脑水肿消退时间。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

2、e,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 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而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水肿是病情恶化 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血肿周围水肿半暗区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 较不同手术操作对血肿周围水肿半暗区的影响,探讨术中怎样更合理的使用双极电凝及减少血肿壁的损伤,以寻找较为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操作方式。我 们通过 CT 对比分析,对 43 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术后

3、的水肿半暗区消散吸收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自 2010 年 3 月2011 年 11 月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43 例,男性28 例,女性 15 例,年龄 5070 岁,平均年龄 56.213 岁;经头颅 CT 证实,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2 病例入选标准。均有高血压病史;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病人出血量大于 30ml,未出现瞳孔散大者;发病在 7 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除外瘤卒中、 血管畸形、丘脑出血、再出血或残余血肿较多者(残余血肿大于总血肿量 10%者)。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例共 43 例,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其中去骨瓣减压血

4、肿清 除 27 例, 小骨窗血肿清除 16 例。 2 治疗方法 手术操作方法:手术时机根据病人入科情况,手术指征明确后 7 小时之内行血肿清除术;根据 CT 影像血肿形态及中线移位情况决定行去骨瓣减压或小骨窗手术。在颞上回皮质脑沟处造瘘或分离外侧裂后切开岛叶,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彻底止血。清除血肿前先用脑穿针穿刺定位血肿并抽出部分血肿,不可强 力抽出血肿,脑压下降后剪开硬脑膜,脑压板轻柔牵开,脑压板与脑组织之间应用明胶海绵保护,显露血肿。术中如止血困难,应用双极电凝频繁,而且烧灼面积 较大,脑组织牵拉时间长,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如未见明确出血点升高血压后仍不出血,放置止血纱即可;术中如发现明确出血

5、血管时,在充分显露的情况下争取一 次电凝成功,脑组织牵拉时间短,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于术后第 2、7、14 天复查头颅 CT 观察脑水肿半暗区的演变。 3 水肿带体积的测定 水肿半暗区体积计算应用 CT 扫描后人工描绘方法,将水肿半暗区及残余血肿总体积在计算机上按其表现形状准确描绘,然后将残余血肿量同样方法描绘,水肿半暗区体积=CT 扫描所示的总体积-残余血肿量体积。该方法准确,误差小。4 结果 患者在年龄、性别比、术前血肿量、术前 GCS 评分,术后 7 天的 GCS 评分及术后 7 图像识别算法天残余血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 P0.05)。术后 7 天水肿半暗区体积比较:术中一次电凝成功

6、者比术中双极电凝频繁使用者明显减少。术后 14 天复查显示术中未使用双极电凝及一次电凝成功者水肿消退更加明显 (P0.05)。 5 讨论 5.1 高血压脑出血后即可出现炎症反应,可以产生活性物质、酶类(如蛋白水解酶)及自由基等,对局部脑组织造成直接而严重的损伤。超早期清除血肿可减轻出血区域强烈的炎性反应,避免进一步加重脑水肿的损害,双极电凝不能盲目烧灼,否则脑组织变性坏死范围扩大,加重了局部炎症反应,促使周围脑组织水肿范围扩大。 5.2 双极电凝器是神经外科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术器械之一。使用过程中电流虽然只在镊尖端之间传导并不传至远处,但镊尖端所产生的热量可传至远处,损伤周围神经血 管组织导致不

7、良后果。有学者曾用鸡蛋清做过试验,双极电凝器功率为 23 瓦电灼蛋清 12min,在距电灼点 1 50px 范围内可感觉到热度。有文献报道,双极电凝止血时除导致电灼点脑组织损伤外由于热传导尚可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组织。 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为避免直接电灼损伤和热传导损伤,作者认为术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止血。术中双极电凝应用比较频繁,烧灼损伤脑组织范围增 多,脑组织牵拉时间相应延长,进一步加重损伤,致使术后水肿半暗区明显扩大。术后残余血肿量越多,术后水肿半暗区范围越大,水肿消退的时间越长。 高血压脑出血对脑组织已经造成严重损害,如果频繁使用双极电凝止血,会对周围脑组织造成直接损伤,而血肿周围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局部炎症反应加重,促使周围脑组织水肿范围增大。术中注意正确的脑牵拉技术,明确显露出血点争取一次止血成功者这种损伤明显减少,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缩小,同时缩短了 脑水肿消退时间,如果术中在显微镜下操作,则上述医源性损伤会降至更低,术后患者脑水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相应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