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附件 1: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标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一二年八月 2 一、说明(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及补充规定、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20112015 年)等要求,制定本标准。(二)本标准中使用的简称:办学条件标准指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及补充规定;高中、初中和小学配备标准分别指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4062010)、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62006)和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
2、配备标准(JYT 03882006 )。(三)本标准设有 4 项一级指标、15 项二级指标,每项 B 级指标评价结论分为 A、B、C 三个等级。其中 带号的 A4 师资配备和 B11-6 是对县(市、区)的评估指标;其余三项一级指标,14 项二级指标是对学校的评估指标。对学校的 14 项二级指标评估中:A等数量达到 8 个及以上,其余指标为 B 等的学校为“达标学校” ;A等数量大于等于 5 个,小于 8 个,其余指标为 B 等(中心城区学校允许存在因超班额和田径场跑道长度不符合要求的 C 等指标)的学校为“基本达 标学校 ”;A 等数量小于 5 个或出现 C 等(不包括中心城区学校因超班额和
3、田径场跑道长度不符合要求的 C 等指标)的学校为“ 不达标学校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认定为不达标: 3 1.学校存在 D 级危房;2.校园内存有明显安全隐患因素,或当年发生安全事故; 3.对教师严重缺编,未能及时补充的县(市、区);4.学校资产账实不符;5.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五)本标准由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4 二、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B1 学校 设置与校园规划B2 校舍建筑设计与质量B3 普通教室B4 学科 专用教室B5 公共教学用房A1 学校设置与校舍B6 学生生活用房B7 田径 场A2 运动场地
4、及室外 设施B8 篮排球及其它运动场地、器材B9 实验仪 器、器材B10 图书资 料B11 教育信息化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B12 通用技 术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B13 体 卫艺教学设备A3 教育教学装 备B14 设 施设备管理与使用A4 师资配 备 B15 师资 配备 5 三、评估要点及评级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评估要点 评级标准B1学校设置与校园规划1.学校设置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规定。2.学校规模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适宜规模。3.校园规划科学,区划分明,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A 等:达到要求。B 等:学校 设置不符合要求(如高中未独立设置、初中含小学毕业年级、小学不含毕业年级等);2009
5、 年及以后建设的规模过大学校(高中超过 60 个班,义务教育学校超过 36 个班);校园规划不合理,生均绿化面积低于标准要求。C 等:学校 设置及功能不完备,不能 满足正常教育教学活动需求。B2校舍建筑设计与质量1.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建筑设计常用规范、标准执行,并及时维护维修,确保校舍安全。2.校舍档案、基建档案齐全、规范。A 等:校舍建设、维护达到要求;校舍 坚固、安全,无隐患;校舍档案及 2002 年后学校建设项目基建档案齐全。B 等:校舍存在个别设计缺陷或维修维护不及时,但不影响正常安全使用的;校舍坚固、安全,无隐患;校舍档案及 2002 年后学校建设项目基建档案不够齐全。C
6、 等:存在明显安全隐患或 D 级危房,以及其它次于 B等的。A1学校设置与校舍B3普通教室1.普通教室设置、使用面积、 设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室内各种固定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整 洁完好,采光照明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号)规 定。注:2009 年前所建校舍单间使用面积标准按建设时期国家标准。2.普通教室数量能满足需要,平均班额不超过标准。A 等:“1”项达标,中心城区学校平均班额不超过标准班额的 10%,其他学校平均班额不超过标准。B 等:单间 使用面积达到标准的 90%以上,设施和采光照明基本符合“1”的要求;中心城区学校及 乡镇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平均班额分
7、别不超过标准班额的 20%和10%。 C 等:次于 B 等。 6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评估要点 评级标准B4学科专用教室1.各学科专用教室室内各种固定设施齐全、符合中小学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布置合理、整洁 完好。2.各学科实验室(科学教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技术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音 乐、美术教室、舞蹈室及高中数字式探究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数量、使用面积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辅助用房基本满足需要。注:2009 年前所建校舍单间使用面积按建设时期国家标准;12 个班以下农村小学中个别使用条件相近的专用教室可以两室合用,但种类不能减少。A 等:达到“1”和
8、“2”中每间使用面积的要求;各学科专用教室种类齐全,每学科专用教室数量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 90%以上,辅助用房满足需要。B 等:按照 “1”和“2”中每间使用面积的要求,略有不足,但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各种专用教室种类齐全,每类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数量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 60%以上,辅助用房基本满足需要。C 等:次于 B 等。B5公共教学用房1.公共教学用房室内各种固定设施齐全、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布置合理、整洁完好。2.图 书 阅 览 室 、综 合 电 教 室 (多 功 能 教 室 )、科 技 活 动 室 、体育 活 动 室 、心 理 咨 询 室 等 公 共 教 学 用 房 及
9、卫 生 保 健 室 使 用面 积 、数 量 达 到 办 学 条 件 标 准 要 求 。注:2009 年前所建校舍使用面积按建设时期国家标准;2011 年前所建学校的体育活动室以及全面实现多媒体“班班通”的 12 个班以下中学、完全小学的多功能教室,暂不列入评估范围。A 等:达到“1”的要求;各种公共教学用房种类齐全,每类公共教学用房使用面积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 90%以上。B 等:按照 “1”的要求,略有不足,但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阅览室座位数不低于标准的 70%;各种公共教学用房种类齐全,每类公共教学用房使用面积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 70%以上;教学点至少有一间公共教学用房。C 等:
10、次于 B 等。A1学校设置与校舍B6学生生活用房1.学生宿舍、食堂餐厅室内各种固定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宿舍有取暖、降温设施,每层楼有盥洗室、卫生间;平房宿舍在宿舍区设置厕所和洗刷间(设施)。能为学生热饭、提供饮用热水。2.学生宿舍、食堂餐厅按寄宿生、就餐学生数量,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A 等:达到“1”的要求;学生宿舍、食堂餐厅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B 等:按照 “1”的要求,略有不足,各种固定设施基本齐全,宿舍有取暖设施,楼层有卫生间;能为学生提供热饭、饮用热水。学生宿舍、食堂餐 厅生均使用面积达到办学条件标准80%以上。平房宿舍无取暖降温设施,宿舍区未设置洗刷
11、间(设施)。C 等:次于 B 等。 7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评估要点 评级标准B7田 径 场1.田径场及其中足球场的设置与环形跑道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场内无篮排球场。教学点至少有 60 米直跑道和活动场地。2.田径场跑道规范、平整、无杂物积水。跑道材 质应满 足雨后可以使用,以塑胶或炉渣为宜,但不得 为水泥或砖面。场内或附近应设置投掷、跳高、跳远场地。A 等:符合 1、2 项要求,跑道为塑胶或炉渣材质。 B 等:基 本 符 合 1、2 项 要 求 ,跑 道 材 质 非 塑 胶 或 炉 渣 材质 ,但 能 基 本 满 足 雨 后 使 用 ; 田 径 场 内 设 置 有 篮 排 球 场地 ;环 形
12、 跑 道 长 度 达 不 到 标 准 ,但 农 村 中 小 学 环 形 跑 道低 于 办 学 条 件 标 准 50 米 以 内 ,中 心 城 区 学 校 环 形 跑 道 ,高 中 低 于 办 学 条 件 标 准 100 米 以 内 ,小 学 至 少 达 到150 米 ,初 中 200 米 ,同 时 直 跑 道 中 学 不 低 于 100 米 ,小学 不 低 于 60 米 ;教 学 点 至 少 有 60 米 直 跑 道 。C 等:次于 B 等。A2运动场地及室外设施B8篮排球及其它运动场地、器材1.篮排球场地的数量、规格符合办学条件标准, 场地规范、平整、无杂物积水。以塑胶或硬化地面 为宜。2.
13、乒乓球台数量(室内外合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3.单杠、双杠、平梯、肋木等室外体育器械配备齐全,安放牢固,场地平整。地面宜为塑胶或铺砂的软质地面。A 等:场地质量、器材配备 及安放符合要求;农村中小学篮排球场和乒乓球台数量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要求,教学点至少有 1 个小篮排球场和一个乒乓球台,中心城区学校篮排球场数量不低于标准数量的 90%。B 等:场 地质量、器材配备 及安放基本符合要求,但室外器械场地不得为水泥地面;篮排球场、乒乓球台数量,农村中小学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要求的 80%,中心城区不低于标准的 60%,教学点至少有半篮场地或小活动场地和一个乒乓球台。C 等:次于 B 等。A3教育教学装
14、备B9实验仪器器材1.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小学数学、科学仪器器材配备达到配备标准中基本配备要求。分组实验仪器中学按标准班额 2 人一组配备,农村小学不低于 4人一组。实验所需药品、易损易耗品能及时补充,满 足实验教学需要。2.高中数字式探究实验仪器按配备标准配备物理、生化二个实验室,每室按 9+1 组配备。3.文科教学设备达到办学条件标准配备要求,但已实现多媒体“班班通 ”的学校,除各类模型、标本外,其他网络资源可以提供的挂图等,不作必配要求。A 等:1-3 项均达到要求; B 等:“1”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种类达到配备标准中基本配备要求,但个别分组仪器数量、其他仪器器材
15、数量略有不足,或仪器配备套数略有不足,但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3” 中教学设备略有不足,但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2”中配 备套数不足或只配备一个探究实验室。C 等:次于 B 等。 8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评估要点 评级标准B10图书资料1.学校图书资料数量充足、分类比例合理;生均藏书量及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种类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农村教学点工具书和报刊种类可适当放宽。近三年每年图书更新数量不少于藏书标准的 1%。2.管理规范,防盗、防火、防潮等安全措施到位,并按课程要求使用,满足师生阅读需要。3.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电子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影像视听资料的配备。4.提 倡 实 行 计 算 机
16、管 理 ,与 校 园 网 相 结 合 ,实 现 资 源 共 享 。A 等:“2”项和图书更新达到要求, “1”项生均藏书量不低于标准的 90%。 B 等:“2”项和图书更新基本达到要求, “1”项生均藏 书量不低于标准的 80%,农村教学点具有教学必须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刊物,至少有一种以上报纸。 C 等:次于 B 等。A3教育教学装备 B11教育信息化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1.学生用计算机室至少有一个按开设信息技术课年级最大班额每人一机配备,其余计算机室按平均班额每人一机配备;并按标准配备教师机、交换机及有关设备。2.按专任教师人手一机配备教师用计算机,并配置到教师办公桌。3.所有班级配备计算机
17、、大屏幕显示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或触摸式一体机)等多媒体终端设备,并与网络连通,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可根据需要配备视频展台或数字摄像头;专任教师全部配备笔记本电脑的,教室内可不再重复配备计算机。4.实验室、史地教室、音美教室、多功能教室(综合电教室)、技术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专用教室,每学科至少有一间配备多媒体终端设备。5.中学、城区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建有校园网,所有教学、办公场所均具备上网条件;其他农村小学建有局域网;偏远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上网。6.全县具有统一的教育城域网和资源平台,并能与全县中小学联通,实现资源共享。A 等:1-5 项均达到要求。B 等: “2”项
18、达到要求;“1”项按最大班额每人一机,略有不足;“3”、 “4”项有少量班 级或个别学科专用教室尚未装备多媒体设备或多媒体设备未完全达到要求;“5”项基本符合要求,能满足联网需要。 “6” 项资源平台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或未能与全部学校联通。C 等:次于 B 等。 9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评估要点 评级标准B12通用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1.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模块器材按配备标准必配仪器器材配齐,建立技术设计室和技术制作室。并在 选修模块中任选 1 个以上项目,配备相应实验室及器材。2.初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器材在办学条件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设备中选择 1 个或多个项目器材配备(项目
19、数不少于应配综合实践活动室、技术教室数),分组器材数量应满足 5-6 人一组操作需要。全县建有独立的实践活动基地,初中、小学学生每年在基地活动课程、课时基本达到规定要求的,校内综合实践器材设备,可根据教学需要酌情配备,但至少 应配备一个与本校办学特色相关的项目的器材。A 等:高中、初中和小学分 别达到各自配备要求,其中有条件的高中配备选修实验室。B 等:高中必修模块器材配备略有不足,但能基本 满 足教学需要,或未配备选修模块实验室及器材;初中和小学配备器材项目数少于应配综合实践活动室、技术教室数量的,或分组数量略有不足。C 等:次于 B 等。A3教育教学装备B13体卫艺教学设备1.高中体育必配
20、器材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初中、小学体育器材分别达到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教体艺2002 11 号)中必配器材要求。其中足球门,篮、排球架按 应设置的场地数量配 备。2.高中、初中、小学音乐、美术必配器材达到办学条件 标准。18 个班以下初中电声乐器暂不做必配要求, 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或规模较小学校可用电钢琴替代钢琴。3.卫生保健器材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 号)配 备。寄宿制学校或 600 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配备卫生室器材,其他学校配备保健室器材,教学点至少配备卫生急救箱。A 等:“3”项达到要求, “1”、“2”项种类齐全,数量不足
21、的器材体育不超过 5 种,音乐、美 术不超过 2 种。 B 等:“3”项达到要求, “1”、“2”项中体育器材缺少的种类不超过 5 种,数量不足的器材不超过 10 种;音乐、美术数量不足的器材不超过 5 种。C 等:次于 B 等。 10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评估要点 评级标准A3教育教学装备B14设施设备管理与使用1.各类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登记入账,固定 资产账目规范,账实相符。2.各类设施设备、器材、图书资料管理规范、保管良好,安放符合要求,维护及时,完好率高。3.各种功能教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设施设备使用率高。理、化、生、科学各学科能按教材要求开齐开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器材利用率
22、高;图书借阅率高。A 等:各项均达到要求, B 等:设 施设备管理不够规范, 维护不够及时,使用率未完全达到教学要求,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不低于 90%。C 等:资产 管理不规范,账实 不符;功能教室及器材管理较混乱;仪器器材、图书使用率明显偏低及其他次于 B等情况。A4师资配备B15师资配备1.按省编制标准(鲁政办发2011 44 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教师资格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规定, 为学校配备合格专任教师、实验人员、心理健康教师和管理及工勤、安全保卫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切 实满足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工作需要。2.专任教师的学科、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满足教学需要。建立教师
23、补充机制,保持教师新进、退出数量基本平衡,新补充教师具备合格学历和教师资格。A 等:1-2 项均达到要求。B 等:1-2 项基本达到要求,各类专业人员配备不够齐全,专任教师的学科、年龄结构存在较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但能开齐课程,开足课时。C 等:教 师配备不足及其他次于 B 等情况。 11 四、评估标准有关问题说明(一) 关于各类校舍配备问题1.鉴于目前中小学校舍多为办学条件标准出台前建设的,因此,2009 年以前建设的校舍,单间面积按建设时期的国家标准执行。2.鉴于办学条件标准对小学只规定了 12 个班及以上规模的校舍设置标准,本次评估暂允许 12 个班以下农村小学,个别使用条件相近的专用教室
24、可以两室合用(如多功能室兼音乐室、音美器材室合用等),但种类不能减少。3.2011 年前所建学校的体育活动室,以及全面实现多媒体“班班通” 的 12 个班以下中学、完全小学的多功能教室,暂不列入评估范围。(二) 关于学校规模与适用标准问题1.如学校规模介于两种标准数值间时,学校各种功能室配备数量和实验仪器及教学器材配备套数(件数),按较小规模的标准配置。2.学校规模超出适宜规模时,高中超过 60 个班、初中小学超过 36 个班的学校,超出规模部分的配备标准,按增加的班级数,增加相应的校舍和设施设备。(三) 初中、小学有关器材配备要求1.初中办学条件标准附件 4 中 3-9 项(陶艺、金工、木工
25、设备)均与综合实践中技术教育共用,开设此类项目的学校配备,不 12 要求所有学校必配。2.初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器材可按照开设的项目,在办学条件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设备中选择 1 个或多个项目器材配备(项目数不少于应配综合实践活动室、技术教室数),分组器材数量应满足 5-6 人一组操作需要。 全县建有独立的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初中、小学学生每年在基地活动课程、课时基本达到规定要求的,校内综合实践器材设备,可根据教学需要酌情配备,但至少应配备一个与本校办学特色相关的项目的器材。3.已实现“班班通” 的学校,文科教学 设备 中除各类模型、标本外,其他网络资源可以提供的挂图、投影片
26、等,可不作必配要求。4.体 育 器 材 中 足 球 门 、篮 排 球 架 等 按 照 应 配 备 的 相 应 场 地 数 量配 备 。18 个 班 以 下 的 初 中 ,电 声 乐 器 暂 不 做 必 配 要 求 ;经 济 条 件 欠发 达 地 区 或 规 模 较 小 学 校 ,音 乐 器 材 中 的 钢 琴 可 用 电 钢 琴 替 代 。(四) 完全中学有关标准问题1.各种功能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的数量、面积,依据高中部、初中部各自规模,按标准对高、初中分别核算、配置;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和初中技术教室及其器材原则按各自标准配备,其中除高中技术设计室外,技术制作室及器材和同时适宜初中的选修实验室
27、及器材可与初中共用。2.教学实验仪器器材、图书、计算机及体育、艺术、卫生器材按高、初中各自标准配备。其中可以共用的,按总人数,以初中标 13 准要求的数量配备。3.运动场地、体育活动室依据学校总规模,按不低于初中标准配置。4.师资按高、初中各自标准配备。(五) 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关标准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则按中学评估,其中:1.三个平行班及以上规模的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科学教室)、阅览室分别按初中部、小学部各自规模和标准要求配置,其他功能教室可按学校总规模统一配置,但室内设施(如:桌凳、压腿杠等)应照顾到中、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2 个平行班及以下规模的学校,实验室、阅览室也可以
28、中小学合用。2.理科实验仪器、体育及艺术器材分别按初中部、小学部各自规模和标准要求配备,其中体育及艺术器材中小学相同的器材,不必重复配备;图书分别按初中部、小学部各自规模和标准核算数量,统一配备,但图书资料配备中应兼顾中、小学学生阅读和教学需要;计算机、卫生器材依据学校总规模统一配备。3.运动场地数量、体育活动室面积依据学校总规模统算配备,但应设置小学生使用的小足球门和一定数量的小篮球场地。4.师资按小学、初中各自标准配备。(六) 含小学六年级的初中学校有关标准问题按初中学校配备,但应按小学六年级规模增加科学实验室(科学教室)及相应仪器器材。小学六年级小于 8 个班,且初中实验室 14 比较富
29、裕时,科学教室可与初中实验室合用。此类学校最高只能确定为“B”等。(七) 不完全小学有关标准问题1.1-4(5)年级的小学按完全小学配备,但其中 5-6(6)年级所需的仪器设备可不配备。2.只设 1-2(3)年级的教学点应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设施设备。具体要求:配备所设年级教学需要的数学、科学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和卫生保健箱;图书依据学生数按标准配备,至少配备一种以上报纸,必要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每名教师一种以上的教学刊物。至少有 60 米以上直跑道,活动场地一块(尽量设置小篮球场或小足球场),不少于一个乒乓球台。至少应设置一间公共教学用房(多功能教室),供音乐及其
30、他教学活动使用;其中设 3 年级的教学点还应设置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教室),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点应设置计算机教室,学生用计算机可按最大班额上课时 2 人一台配备。师资配备按照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鲁政办发 201144 号)规定,适当增加 编制配备教师,对缺少的英语、艺术等专业教师,可通过走教等形式解决。 3.此类学校最高只能确定为“B”等。(八) 关于“五四”学制和“六三”学制办学条件标准问题 15 鉴于国家学校建设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及省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均未对两种不同学制的学校,单独规定各自的办学条件,因此,这两种学制的学校应执行统一的相应学段的办学条
31、件标准。其中“ 五四” 制学校各学科 实验室,按照平行班数,比照省定 办学条件标准中“六三 ”学制相同平行班数的配 备要求配备;仪器套数应与实验室数一致。 16 附件 2: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县(市、区)自 评 表单位(章) 卫家疃小学 1负责人(签字) 张晓燕 1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二一 三 年 一 月二十二 日 17 填 表 说 明一 、凡 申 报 山 东 省 普 通 中 小 学 办 学 条 件 标 准 化 建 设 计 划 实 施 情况 评 估 的 县 (市 、区 ),均 须 如 实 填 写 本 表 。封 面 “单 位 ”必
32、须 加 盖 县 (市 、区 )政 府 印 章 ,“负 责 人 ”由 县 (市 、区 )长 签 字 。本 表 一 式 三 份 ,报 省 、市各 一 份 (同 时 报 送 电 子 稿 ),县 (市 、区 )留 存 一 份 。二 、本 表 有 关 内 容 按 照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标准评估后填 写 ,有 小 数 点 的 数 字 四 舍 五 入 ,保 留 2 位 小 数 。表 中 有 关 数 据 应 准 确 ,且 应 与 教 育 事 业 统 计 报 表 和 教育 经 费 统 计 报 表 相 关 数 据 一 致 。三 、本表填至所辖全部普通中小学,学校按县直学校、农村学校
33、分类填写(按乡镇集中填写),并按学校类别填写(分高中、完中、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小学、教学点)。其中:(一)学校类别按各类学校序号填写: 1.高中、2.完中、3.初中、4.九年一贯制学校、5.完全小学、6.教学点。(二)各类用房中面积填写使用面积。 “生活用房” 无寄宿生或就餐学生学校不填,其中宿舍(食堂餐厅)生均面积按实有寄宿生(就餐学生)数量计算。 18 自评报告(内容应包括全县学校达标情况,出台的文件、政策及采取的措施,经费的筹措及投入金额,布局调整规划及完成情况,校舍、 场地建设情况,教育设施新增和配置情况,教师配备情况等) 19 20 年 月 日 21 表 1-1普通中小学办学
34、条件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一)达标结论 学校设置与校园 规划 校舍建筑设计与 质量 普通教室 学科专用教室 公共教学用房 学生生活用房评估等级学校达标 基本达标 不达 标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卫家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合计 1 1 1 1 1 1 1 县直学校小计 XX 学校 XX 学校 农村学校小计 XX 乡镇小计 XX 学校 XX 乡镇小计XX 学校 注:1.按各学校评估结论在相应栏内填“1”。2.县直学校、农村学校均按照高中、完全中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
35、校、完全小学、教学点顺序填写。3.农村学校按乡镇顺序逐校填写。4.合计、小计栏均填写各评估 结果的个数。 22 表 1-2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二)田径场 篮排球及其他运 动场 地、器材 实验仪器器材 图书资料 教育信息化及 电教设备 通用技术及实践 活动教学设备 体卫艺教学设备 评估等级学校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合计 1 1 1 1 1 1 1县直学校小计 XX 学校 XX 学校 农村学校小计 XX 乡镇小计
36、XX 学校 XX 乡镇小计XX 学校注:1.按各学校评估结论在相应栏内填“1”。2.县直学校、农村学校均按照高中、完全中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小学、教学点顺序填写。3.农村学校按乡镇顺序逐校填写。 23 表 1-3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三)教育城域网建设与资源共享 师资配备指标A B C A B C1 2 3 4 5 6评定等级 1 1注:按评估结论在相应栏内填“1”。 24 表 2-1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情况(一)普通教室 实验室 技术教室物理 化学 生物 小学科学学校名称 学校类别 班级 数 学生 数 平均 班额 最大班额生均绿化面积() 数量 单间面积() 超班
37、额班级数 应配个数实有个数应配个数实有个数应配个数实有个数应配个数实有个数高中探究实验室个数应配个数实有个数卫家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全县合计 5 5 106 - - - 5 - 0 1 0 1 0 1 0 1 1 1 0县直学校小计 XX 学校 XX 学校 农村学校小计 XX 乡镇小计 XX 学校 XX 乡镇小计XX 学校 注:1.技术教室包括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初中技 术教室和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室。2.九年制学校同时填写小学科学实验室。3.学校类别栏中合计、小计填学校数。 25 表 2-2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基
38、本情况(二)艺术教学用房 微机室 图书阅览室 体育活动室 多功能室 科技活动室 生活用房音乐教室 美术教室学校名称 学校类别 班级 数应配个数实有个数应配个数实有个数舞蹈教室个数史地教室个数 应配个数 实有个数应有面积实有面积应有面积实有面积应有面积实有面积应有面积实有面积是否有心理咨询室是否有卫生保健室学生宿舍生均面积食堂餐厅生均面积卫家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全县合计 5 5 1 0 1 0 0 0 1 1 1 1 1 0 1 0 1 0 0 0 0 0 县直学校小计 XX 学校 XX 学校 农村学
39、校小计 XX 乡镇小计 XX 学校 XX 乡镇小计XX 学校 注:1.“19、20”栏中,学校填写是否有相 应功能室(有填“1”,没有的填“0”),合计、小计栏中填有该功能室学校数。2.学校类别栏中合计、小计填学校数。 26 表 2-3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情况(三)运动场地 实验仪器器材达标情况 图书报刊 体卫艺器材达标情况田径场环道 篮排球场 乒乓球台学校名称学校类别班级数 应有实有应有个数实有个数应有个数实有个数物理 化学 生物 小学科学技术及综合实践高中探究实验仪器生均图书册数图书年更新率%工具书种数报刊种数 体育 音乐 美术 卫生卫家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全县合计 5 5 1 0 1 1 4 1 0 0 0 0 0 0 48 20 40 16 0 0 0 0 县直学校小计 XX 学校 XX 学校 农村学校小计 XX 乡镇小计 XX 学校 XX 乡镇小计XX 学校注:1.“实验仪器器材” 、“体卫艺器材”栏:学校填写达标情况(达标学校填“1” ,不达 标学校填“0” ),合计小计填写达标学校处数。2.学校类别栏中合计、小计填学校数。 27 表 2-4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情况(四)学生用计算机 教师用计算机 多媒体 设施配备及“ 班班通” 网络建设应配多媒体终端 实际配备多媒体 终
41、端学校名称学校类别班级数学生数平均班额最大班额专任教师数应配微机室个数实有微机室个数微机总台数最大微机室配微机台数其他微机室平均台数应配微机台数实有微机台数专用 教室(套)普通 教室(套)专用 教室(套)普通 教室(套)是否实现“班班通”是否建有校园网是否与互联网联通卫家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全县合计 5 5 106 21 26 10 26 26 26 - 26 10 10 1 1 0 0 0 0 1 县直学校小计 - XX 学校 XX 学校 农村学校小计 - XX 乡镇小计 XX 学校 XX 乡镇小计 XX 学
42、校 注:1.“18、19、20”栏中,学校填写是否达到要求(是填 “1”,否填“0”),合计、小计栏中填达到要求学校数。2.学校类别栏中合计、小计填学校数。 28 表 3普通中小学教职工配备、补充、交流情况编制员额 实有在编教职工数教职工总数 其中专任教师数项目 小计 小学 初中 高中小计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学 比例% 初中 比例% 高中 比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自然减员数 补充教师数 新补充教师学历 教师交流小计 年 年 年 小计 年 年 年补充教师占自然减员比例 %本科以上 本科 专科 其他农 村 教 师到 城 镇 学习 交 流人 数城镇教
43、师到农村支教人数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注:1.自然减员和补充教师数填写评估年度前推三年数据,教师交流人数填评估上一年度数据。2.1=2+3+4;5=6+7+8;10=9/6;12=11/7;14=13/8;15=16+17+18;19=20+21+22;23=19/15。 29 表 4县(市、区)教育城域网及资源中心建设与资源共享情况教育城域网及资源中心建设情况 资源共享情况项目硬件配置简述 资源平台主要教育资源内容、容量 简述 学校总数 联通学校数 联通方式、带宽表 5县(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情况单位:处目前学校处数 规划学校处数 规划审批单位 规划期学校类别城区 农村 城区 农村高中初中小学 30 附件 3: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市级评估汇 总 表单位(章) 1负责人(签字) 1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二一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