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宋朝画家.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87708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朝画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宋朝画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宋朝画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宋朝画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宋朝画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宋朝画家朱锐: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北人,曾为宣和画院待诏,绍兴间复人画院,授迪功郎,赐金带,擅画山水、人物,尤工骡纲、盘车,师承“李郭“画派,笔墨清润细劲,形容布置,曲尽其巧。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旋图等。郑思肖:(公元 1241-1318 年,一作 1238-1315 年,一作12。6-1283 年)宋末元初画家。字忆翁,福建福州人。宋亡后隐居平江(今江苏省苏州) ,坐必向南,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多画墨兰,不画根土,以寄情怀。 代表作品有墨兰图等。赵士雷:生卒年不详。宋宗室,字公震。官至襄州观察使。以丹青驰誉一时,善作雁鹜欧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山水人物清雅可观。代表作品有湘乡小景图

2、等。赵孟坚:(公元 1199-?年)南宋画家。字子因,号彝斋居士,浙江海盐人,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家境清寒,理宗宝庆二年(公元 1226 年)中进士,历任湖州掾、转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擅画梅、竹、兰、石,尤精白描水仙,清秀雅淡,善书法,亦工诗文。诗文有彝斋文编 。代表作品有岁寒三友图等。 张择端:宋代著名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诚)人。曾在北宋皇家翰林图画院任职。自幼好读书,又攻绘画。擅长“界画” ,尤善画舟车、市街、城郭、桥架皆独具风格。他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 、 烟雨风雪图和西湖争标图等。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梓州(今四川盐亭)人。他是一位著名画家,

3、是当时日益兴起的“文人画”风潮的代表。他好画水、石、松、竹,尤长于墨竹,主张画竹者头脑里要先形成一个完整、生动的竹的形象,然后挥笔图写,一气呵成,汉语成语中的“胸有成竹”一语便是苏轼对他这一绘画理论的概括。他创造了以浓墨画叶面,以淡墨画叶背的竹叶画法,在后世影响较大。其传世画作有墨竹图 ,现藏台湾台北市故宫博物院。文同是苏轼的从表兄,两人关系很亲密,经常一起讨论切磋诗文书画的技艺。在绘画方面,苏轼还是文同的学生。苏轼艺术理论上的一些重要见解,不少受到了来自文同绘画成就的启发。范宽: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呼范宽。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

4、三大名家之一。画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 ,因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与李成为北方画派之代表。范宽的作品以关陕一带真山真水为描写对象。他强调师法自然的同时,突出独创,而不是拘于师承某家。他常往来于终南山、太华山一带,对关陕景色有深刻的感受和描绘。记载中说他长于表现四季景色、行旅和“风月阴霁难状之景” 、 “皆写秦陇峻拔之势,大图阔幅,山势逼人” 。画法上的特点是“山顶好作密林” 、 “水际作突兀大石” ,爱用“点子皴”法。与关仝、李成形成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 、 寒林雪景和潇湘图等图。黄庭

5、坚:(10451105)中国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遭到贬谪。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在创作上,黄庭坚奉行“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 “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 冷斋夜话载黄庭坚“夺胎换骨”之法,被江西诗派效法,在宋代影响颇大。所谓取古人陈言点石成金,就是根据前人的诗意,加以变化形容,推陈出新, “以腐朽为神奇” 。但“夺胎换骨”说不见于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诗歌

6、创作的重要主张,他有“文章最忌随人后” 、 “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名言,他矢志在诗歌上“独立门户” ,终于以其独特的诗歌风貌卓然自立。其存诗一千五、六百首,内容丰富,风格奇拗,如表现百姓疾苦、关心时政的代表诗作有流民叹 、 次韵寅庵 、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 、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等。另如写景、寄识、遣怀、赠答、题画等抒情诗,集中体现了黄诗的独特个性。古体诗题竹石牧牛 、 次韵子瞻寄眉山王宣义 , 命意新颖,笔力奇崛。七言律绝诗登快阁洒脱坦荡, 寄黄几复情思缠绵,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摹写江南胜景, 清明寄托世事人生的感慨等,诗风思致幽远,情趣深浓,确为佳作。其独树一帜的诗之个性,还体现在其诗立意深曲,

7、章法细密,起结无端,出人意表,精炼句法,点石化金,下语奇警上。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等。黄庭坚发展了韩愈、杜甫偶一为之的拗句、拗律,以音调反常,句法变更强化诗的拗峭挺拔 ,如“酒船渔网归来是 ,花落故溪深一篙”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真可谓“奇健之气,拂拂意表” 。山谷这些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诗法,矫正了晚唐、西昆的熟滑丽靡,形成瘦硬峭 、老朴沉雄的诗之主调。方东树称之为“英笔奇气,杰句高境,自成一家” 。但因过分追求奇拗,也难免有晦涩生硬之弊。巨然:中国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原姓名不详,生卒年不详,钟陵(今

8、江西南昌)人,一说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早年在江宁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万壑松风图 、 秋山问道图 、 山居图等传世。郭熙:中国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宋神宗时期。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擅山水,初自学,后师法李成,颇受启发,笔法大进。以绘画供奉宫廷,颇得宋神宗赵顼赏识,被授以书院艺学,后升迁待诏。负责考

9、试画工,鉴定宫中藏画等。画山水注重深入体察生活,能真实、细致、微妙地表现出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得“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 ,创造出极其丰富优美动人的意境,另外他还长于影塑,在墙壁上用泥堆塑浮雕式的山水,别具情趣。郭熙有早春图 、关山春雪图 、 窠石平远图 、 幽谷图 、 古木遥山图等传世。其中早春图成功地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鱽醒的细致季节变化。在绘画理论上郭熙亦有很高建树,其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林泉高致一书中。子郭思,亦善画,长于鞍马,山水。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 “兼收郭熙作品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

10、与李成并称“李郭” ,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郭还精画理,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姜夔:(约 1155约 1221)中国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人称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终身布衣。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姜夔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精通音律。工诗,词尤有名。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其词内容丰富,有咏叹时事,感念旧游,描写旅况,眷怀恋

11、人,咏物寄情等,如扬州慢“淮左名都” 、 探春慢 “衰草愁烟” 、 长亭怨慢 “渐吹尽 ”以及传世名作暗香 、 疏影两首咏梅词。姜词风神潇洒,格调高旷,素淡幽远,简洁醇雅,以清冷刚健的笔力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 ,对史达祖、吴文英亦有影响。他有 17 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琴曲古怨注明指法,可弹奏,是词和乐的合集。李公麟:(10401106)中国北宋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安徽舒城)人。曾任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史台检法、朝奉郎。后因病辞官,隐居桐城龙眠山庄。李公麟博学多才,富文辞,有建安风格;工书法,得晋宋人韵致;家富收藏书画古器,精于鉴赏,为修养全面的文人画

12、家。擅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等,亦精于临摹。其画初学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后广泛师法历代名家。他师古能化,以为己有。他将过去的线描粉本(草稿) ,加以发展提高,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高度概括力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白描。他重视对客观物象的观察与体验,所画人物能成功地表现其不同地区、民族、阶层的特点,且各具神态形貌,性格突出。画道释人物,将观音、维摩诘描绘成人间少女和现实中的文人士大夫,使宗教绘画进一步世俗化。有五马图 、 临韦偃牧放图 、 维摩诘像(传)、 免胄图 (传)等传世。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常熟大义人。本姓陆,名坚,因幼时父母

13、双亡,被寓居常熟小山之永嘉黄氏收为养子,遂改姓名。自幼聪颖,后精书法绘画,善散曲。曾做过浙西廉访使徐琰及中书省平章政事张闾书吏,一度被诬入狱。旋入“全真教“,往来于杭州、松江、苏州等地卖卜。晚年徜徉虞山及富春间致力于山水画写生,创浅绛设色之法,自成一家,画作为世所推崇。后人将其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位列其首。著有画论写山水诀等。李成(919967)中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 ,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

14、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 。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 ,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他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 、 “百代标程”的大师。学他画法的较多。画迹在北宋时已经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无李论”之说。作品成功地表现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中自然山水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点。今有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 寒林平野图 、 晴峦萧寺图 、 茂林远岫图

15、等传世。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燕文贵等。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马远: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 ,侨寓钱塘(今浙江 杭州) 。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约 11901224 年)的画院待诏。马远艺术上克承家学而超过了他的先辈。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 ,成为绘画 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马远艺术上克承家学而超过了他的

16、先辈,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这种“边角之景“其特点正如前人所指出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风格独特,富有诗意。画水能表现出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的种种形态。其花鸟作品善于在自然环境中描绘花鸟的神情野趣。所画人物,取材广泛,多画佛道、贵族、文人雅士、渔樵、农夫等,闲雅轩昂,神气盎然。马远在当时影响极大,有独步画院之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又与夏圭并称马夏。有踏歌图 、 水图

17、 、 梅石溪凫图 、 西园雅集图 、 孔丘像等传世。李唐:(10661150) ,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朝(11001125)补入画院。1127 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颠沛流离,逃往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写出山川雄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

18、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 、 清溪渔隐 、 长夏江寺 、 采薇等图。 采薇图 ,绢本,淡设色,纵 27.2 厘米,横 90.5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 ,最后饿死的故事。借以颂扬民族气节,间接地表达了他反对民族投降屈服的立场,有的题跋也指出此画是“为南渡降臣发” 。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图绘半山之腰,苍藤、古松之阴,伯夷与叔齐采摘薇蕨,其间正在休息对话的情景。两位主人公画得笔墨劲秀,衣纹简劲爽利,神态生动,殷殷凄凄,若声出绢素。树石笔墨粗简,墨色湿润,已开马远、夏圭法

19、门。画中石壁上有“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题款两行。画后有元人宋杞、明人翁允文、项元汴,清人永瑆、翁方纲、阮元、吴荣光等题记。刘松年:(约 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于清波门,故有刘清波之号,清波门又有一名为“暗门” ,故其俗呼为“暗门刘” 。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入为御前画院学生,宋光宗绍熙年间(约 1190-1194)为画院待诏,宋宁宗时(1195-1224)因进献耕织图 ,得到奖赏,赐予金带。擅画人物、山水,师张训礼(本名张敦礼) ,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 。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

20、,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 ”所作屋宇,界画工整。兼精人物,所画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不平的,如风雪运粮图 ;松年也是位爱国画家,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苦心孤诣画便桥会盟图 ,希望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还画中兴四将图 ,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传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图卷及天女献花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21、;开禧三年(1207)作罗汉图轴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山行旅图轴藏四川省博物馆;中兴四将图卷传为其所作,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传世作品还有西湖春晓图 、 便桥见虏图 、醉僧图等。著有溪亭客话 。夏珪:(生卒年不详) ,又名圭,字禹玉, 中国南宋画家,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时(11951224)为画院待诏,赐金带。理宗时(12251264)为画院祗候,阶训武郎。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画人物酝酿墨色如傅粉之色,笔法苍老,墨汁淋漓,人称“奇作” 。画楼阁不用界尺,常信手而成,形势突

22、兀奇怪,气韵生动。尤其擅长雪景,效法范宽,画山石时用水墨皴染,皴法苍劲古朴而简练疏淡,创造拖泥带水皴,画树常用秃笔或树叶间夹笔,笔简意足,清旷俏丽,善于提炼剪裁,景色含蓄动人,清幽深远,所画山水构图取景多为半边,善取边角小景(如山角、水涯),画面留较多空白,以小见大,以局部表现整体,寓意南宋偏安一隅,仅存残山剩水,人称“夏半边” 。山水画法自李唐,后世论画者以为其山水画造诣,院中人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其山水布置皴法与马远同,时人并称为“马夏” ,齐名于世。但其意尚苍古而简淡,喜用秃笔。树叶间夹笔,楼阁不用尺界,信手而成,突兀奇怪,气韵尤高。事迹收录于杭州志 、 图绘宝鉴 、 格古要论 、 寓意编 、 东图玄览 。夏珪传世作品不多,所作山水多为长卷, 江山清远图长达 33 米,1现存作品有长江万里图(2.14 米)、 山水十二景4 段、 西湖柳艇图和溪山清远图 、江山佳胜图等。马远、夏珪的构图技巧对南宋后期的人物画及花鸟方面也产生了影响。另还有:赵伯驹(著江山秋色图山水) 、赵佶(著芙蓉锦鸡图花鸟) 、赵 昌(著 杏花图 花鸟) 、崔 白(著秋塘双鹅图花鸟) 、李迪(著风雨归牧图花鸟)等画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