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京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论文.doc

上传人:cw6mk8 文档编号:687495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京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京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京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论文例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高淳县东坝中心小学 陈迎兵【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性学习已成 为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和“ 难点”。那么,何 为“ 综合性学习”?又怎样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呢?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了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初浅地谈谈如何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资源 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

2、习”也作了不同的要求,并且在实施建议与评价建议中也作了专门的说明。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在探索、尝试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机会。一、何为“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创设特定情境,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活动实践,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能力,进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多重目标要求(如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

3、精神;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等。 )以开发性、活动性和自主性为特点的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之一。二、如何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4、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综上看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景是广阔的,其资源更是丰富的。怎样来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呢?现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参考 董新良对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发表于 2004 年第 1 期语文教学通讯 )(1)整合教材资源抓住课后练习,开展综合性学习。苏教版第十册学与问课后

5、有这样一个练习:搜集一个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学完这课时,我就结合这个练习开展了一次“名人故事知多少”的活动,我重点要求他们要把故事讲生动,把体会写深刻。当我把要求布置下去以后,学生都非常积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拉近了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并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人物良好品质的熏陶。在教学半截蜡烛这课时,我将全班学生自由搭配小组根据课后练习 5 将故事编成课本剧又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学生从分组到角色扮演,从训练到最后的表演整个过程中,不仅身心得到了愉悦,而且语文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再比如烟台的海有这样一道练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体会烟台的

6、海四季的特点,并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我们就可以以“我当一回小导游”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总之,教材的延伸拓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性学习的更广阔空间。它虽然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让学生可以在掌握课文原有的语言材料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以借用、模仿、延伸、扩展为契机,使各项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结合口语交际,开展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两大快内容,但它们又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因此,利用好口语交际的内容,也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 3 中的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就是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7、的一个很好的材料。课前我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辩论会的材料,并且给他们看了一场辩论会的录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辩论的一些基本程序。然后给他们辩题:正方:小学生要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要少看电视,然后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互相合作去准备材料,最后再进行辩论。这样看来整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分工、搜集资料、准备辩论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懂得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这不就是一节很好的综合性学习课么?再如同册的练习 5 中的口语交际:学采访这也是一个好题材。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到实际生活中去采访一次,

8、体验一下采访的经历。归类整合课文,开展综合性学习。苏教版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烟台的海 、 黄果树瀑布 、 三亚落日 、 黄山奇石 、 庐山的云雾这些课文都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船长 、 印度洋上生死夜 、 大江保卫战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些都是歌颂英雄人物的;郑成功 、郑和远航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这是写历史人物的。我们可以对这些课文进行归类整合并加以拓展延伸。如上面这几种类型的课文,我们可以相对应地延伸出这样几个专题:“祖国颂” 、 “英雄赞” 、 “历史伟人” 。在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研究专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再研究,是很有价值的策略。这样,可以改变单课教学的孤立状态和由读到

9、写的简单程式,使语文学习呈现立体型的态势。它不仅扩大了学生视野,而且将静态的接受学习改为动态的综合研究。融合各科教学,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重点之一。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以有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又强调:要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语文学科怎样融合其它学科呢?下面看这样一个例子:在小学社会中有一篇介绍北京的课文,老师在学习完这课之后让学生仿照这篇课文来写一篇介绍南京的文章。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对南京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等等情况要了解,学生必

10、须通过多种途径去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直到把文章写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综合性学习。(2)优化校内资源语文课堂教学因教学目的教材的限制,不能随意安排内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它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教学中我结合学校的特点也作了一些尝试,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校少先队活动的整合”的研究。这一期间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学校最美的地方,然后让他们写成文章;我组织学生去认识学校里的花草树木并要求他们给自己的小树制作“名片” ;结合少先队活动我还组织了一次“环保调查”活动,学生通过自己

11、实地的考察、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了解家乡环境污染的情况,并且写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调查报告。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审美、想像、创造、探究等能力得到提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3)挖掘校外资源“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即小小课堂与大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和能力,用敏锐的眼睛捕捉灵动的信息,填补课堂的空白。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傅家坛茶场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基

12、地,结合碧螺春一课的教学我们开展了一次“茶文化”的研究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在实践基地的参观、访问、采茶的体验,较全面真实地感受到了整个采茶、制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实地怕摄了很多照片,有的同学还上网查阅了更多的资料,有的学生还制作了他们的研究小报等等。再如,每年一度的高淳“螃蟹节”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大研究的资源。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我为客人做导游” 、 “讲普通话,文明迎宾朋” 、 “征集导游词、征集广告词”等等。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广阔。生活犹如一条河,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的是一种“大语文”观,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必

13、然产物,它植根于语文学科,又与其它学科及社会生活相联系,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各类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参考文献:对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董新良 (发表于2004年第1期语文教学通讯)走进课堂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倪文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 郭根福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