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编 秦汉时期第二章与东邻、南邻音乐交流的端绪第一节 朝鲜歌曲公无渡河与箜篌瑟对于玄菟郡的高句(音勾)骊县(金中国辽宁新宾之西) , 东夷列传记述该地风俗说:“皆洁净自熹。暮夜则男女群聚,为倡(唱)乐。 ”汉武帝曾经“赐鼓吹伎人”给他们。所谓鼓吹,是从中原西北地区兴起的一个乐种。它是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组成的一种演奏形式,也常有歌唱,因此与民间歌曲的关系甚为密切。在 4 世纪的高句丽时期,产生若干重要的古墓壁画,其中已知规模最大最华丽的第三号坟“河坟” (回廊东壁)大行列图,于是1949 年 6 月在安岳(平壤西南,属黄海南道)出土的。图 3是其中“骑马鼓吹乐”的细部,所用乐器自下而上是
2、羽葆鼓、萧(排箫) 、角和铙。从两个图像的比较中,不难体会到汉代鼓吹乐对高句丽的影响。辰韩“嫁娶以礼,行者让路” , “俗喜歌舞,饮酒鼓瑟” 。从这一类的记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朝鲜人民的若干音乐歌舞习俗,有些习俗和中原汉族的习俗又是相同或是近似的。例如所谓“十月祭天” ,可能是以十月为岁首的缘故,而以十月为岁首正是秦代到汉初的制度。又如辰韩所喜用的瑟,正是汉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期业已流行。根据为数不少的古代朝鲜壁画等可知,卧箜篌在古代朝鲜是相当流行的。因此我们有理由估计:为公无渡河伴奏的乐器应是卧箜篌,该曲的创作时期是在公元前 111 年消灭南越后,卧箜篌逐渐流传开来的时期,最迟不会越
3、过东汉末。 公无渡河又名箜篌引 ,属于汉代的“相和歌” ,是以“引”为名的“六引”之一,列在“相和六引”的篇首,由此看来,它很重要,同时大概又会是比较早期的作品。第五章与东邻、南邻音乐交流的鼎盛辉煌第一节 与高句丽、百济、新罗的音乐交流在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 ,高句丽、百济、新罗分别发展了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既有统一的民族特色,又有各自的特点。在新罗统一的 200 余年间(668935) ,音乐文化的发展得到有利条件的推动。除歌曲的繁荣外,主要的乐器有玄琴、伽倻琴、琵琶、各种笛、鼓等。以下分别叙述“三国”和中国的音乐文化交流。一、 中国和高句丽的音乐文化交流在中国古代文献中, “高句丽”与“
4、高句骊”并用;北魏正始时期(504508)又以“高丽”称呼“高句丽” ,后世沿用,因此高句丽时期传入中国的伎乐通称“高丽乐” 。根据文献记载,高句丽时期的乐器有 36 种,其中 21 种见于中国吉林集安通沟壁画和朝鲜安岳(在今黄海道)的壁画(约 4 世纪) 。这些乐器中有的是从中国中原流传过去的,如筝;有的是根据中国中原乐器改造发展而成的,如玄琴。436 年,高丽乐被中国的北魏宫廷采用。同时它在南朝刘宋时期(420479)也被采用。到北周时期,高句丽又献其乐。在北史卷九十四中,有高丽、百济、新罗诸列传。对高丽的记述有些是过去的正史中所未见,如:“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萧、鼓之属。吹芦以和
5、曲。每年初聚戏坝水上。 ”又记丧葬习俗说, “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 ”隋唐时期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都包括高丽乐在内。高丽乐是当时宫廷正式乐部中唯一的一部东方乐,由此可以说明高丽乐的高度水平和重要地位。二、 中国和百济的音乐文化交流汉代以来,中国音乐对于朝鲜半岛的影响,在本时期继续发展。例如鼓吹乐不仅传播到高句丽,而且继续向南传播,在 238 年也传到了百济。根据旧唐书音乐志二的记载,在南朝刘宋宫廷除有高丽乐以外,也有百济乐。在北史卷九十四百济列传记述说,百济“俗重骑射,兼爱坟史(经史典籍) ,而秀异者颇解属文” ;“有鼓、角、箜篌、筝、竽、篪、笛之乐” ;“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
6、、布”。这里提到的一些乐器,有些来自中国中原,也有些是从西域间接传入的。北周时期,百济曾献其乐。在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叙述“四方之乐”时,于“东夷乐”项下也提到了百济。三、 中国和新罗的音乐文化交流新罗接受中国儒学较高句丽、百济稍晚,但至迟到 5 世纪初,儒学也已传入。据旧唐书新罗列传记载,仅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一次归国的留学生就达 105 人之多。通过留学生,新罗吸收到了不少唐朝的音乐文化。新罗大约在 5 世纪中叶输入佛教,由此接受了印度音乐的影响。在兴徳王时代(826836) ,真鉴国师从唐朝归国时首次带入了印度的梵呗。新罗的音乐文化在人民中的发展蓬蓬勃勃。据三国遗事记载说,当时新罗“城中
7、草屋,接角连墙,歌吹满路,昼夜不绝” 。每年春秋两季,还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音乐舞蹈大会。至今仍在朝鲜半岛流行的古老乐器伽倻琴,其创造者据说是新罗真兴王时代(540575)南方加耶国的嘉实王。创制过程说法不一,一说是参照中国的筝创造的,一说是参照中国的瑟创造的。重要的是,伽倻琴由此流行后世,广为传播,至今仍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极富民族特色的乐器。另外,在日本奈良正仓院尚保存着三张古代伽倻琴,但它在日本被称做“新罗琴” 。隋代,宫廷七部伎中有“高丽伎” ,同时也还杂有百济、新罗等伎。新罗在文武王金法敏四年(664 年) ,派遣乐师星川、丘日等 28人到唐朝学习唐乐,并带回了 12 种中国乐器。大约 6
8、 世纪 8 世纪时期,新罗业已盛行所谓“乡乐” ,它们大多是“乡歌” ,在音乐上是传统的纯粹的朝鲜音乐和歌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则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影响。除了朝鲜固有的民间抒情歌曲、悠久的神话传说歌曲以外,它还吟咏“汉词”和印度“梵呗”的古典诗歌,其中既有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印度佛教思想的影响。根据历史记载,以劳动歌曲“风谣”为主的新罗乡歌,在 6 世纪到 8 世纪广泛流行,其中有 27 首一直流传到现代。乡乐以外的唐乐,则是从唐代起传入的中国宫廷俗乐等。第四编 宋元时期第七章与东邻、南邻音乐交流的赓续绵延第一节 与高丽国音乐交流的发展高丽王氏王朝以佛教为国教,同时延续
9、了新罗统一时期重视并吸收中国文化和典章制度的传统。958 年仿照唐朝建立了科举制度,对儒家思想较新罗时期更为尊崇。对待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采纳了中国儒家的传统观点,例如在高丽史乐志一中就写道:“夫乐者,所以树风化象功德者也。 ”体现在音乐文化措施方面则是宫廷音乐大量采纳宋朝的雅乐,从而导致高丽宫廷“雅乐”的形成。此外还吸收了宋代的“词乐” 。元初,高丽在吸收中国的程朱理学、文学、佛学各方面与中国宫廷保持密切关系。王氏高丽时期,本土的音乐文化包括新罗、百济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内,继续得到发展。这时期完成的重要历史文献有:金富轼(10751151)编写的三国史记 、僧一然(12061289)编写辑录的
10、三国遗事等。一、 宋徽宗的馈赠和高丽王氏王朝“雅乐”的形成北宋末期,中国宫廷赠送高丽方面大批乐器。这一重要事件的记载见于王氏高丽的正史。即后来朝鲜李氏王朝郑麟趾等人编撰的高丽史 (1452 年) 。随着乐器等等的馈赠,中国宫廷传统的仪式音乐流传到了高丽。这是由于宋徽宗第二次赠送的是中国雅乐所用的大批乐器,高丽王朝遂仿照中国宋朝建立了宫廷“雅乐”的表演方式,即堂上乐登歌与堂下乐轩架(轩悬)的乐器演奏等。但其乐器、乐队、舞队等等,则要比宋朝宫廷雅乐的规格低些。高丽史唯一从中国吸收宫廷雅乐即北宋大晟乐的国家。高丽宫廷中所用的仪式音乐、祭祀音乐,也并非都是从中国戏曲的“雅乐” ,在高丽史乐志二就有宫廷
11、重要祭祀也用到本国“乡乐”的记载:“祀圜丘、社稷,享太庙、先农、文宣王庙(孔庙),亚、终献及送神,并交奏乡乐。 ”又如,恭愍王二十一年(1372 年)正月,王行祭祀典礼,所奏是“乡乐”和“唐乐” 。另外,在祭祀音乐中用到从宋朝吸取的音乐时,虽然歌词是歌颂往事功德之类,但曲调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俗乐,这是由于中国宫廷雅乐时常从民间采用曲调的缘故。二、 高丽王氏王朝对宋朝“词乐”的吸收中国北宋末年徽宗两次馈赠乐器以后,高丽宫廷音乐便有了“雅乐”与“唐乐”的区别。12 世纪末,高丽宫廷音乐又吸收了本土的“乡乐” 。所以至此宫廷音乐包括三大类别:“雅乐” 、 “唐乐” 、“乡乐” 。高丽的“雅乐” ,也
12、用于祭祀等重要典礼,和中国一致。和“雅乐”相对而言,还有宫廷宴会等场合应用的音乐,通称宴乐,也和中国一致。宴乐采用“唐乐” ,除了来自唐代宫廷的俗乐外,还包括宋代的词乐乃至其它国家的音乐。“唐乐”和“乡乐”源自统一的新罗时期,历史较“雅乐”更为悠久。 “唐乐”除宫廷使用外,也流传高丽民间,例如,由僧侣主持的两项重要的民间庆典活动,即冬祭的“入观会”和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秋祭的“燃灯会” ,除使用“乡乐”外,也使用“唐乐” 。第五编 明清时期第十章与东邻、南邻音乐交流的深入发展第一节 朝鲜音乐家朴堧和成伣的业绩关于宫廷音乐文化,在经历了 1314 世纪时期由于蒙古和日本红头军的入侵所遭到的破坏之后
13、,在 15 世纪初期则面临着迫切的恢复和整顿的任务。李氏王朝崇儒抑佛,因此十分重视宫廷的礼乐文化,任用不少宫廷音乐家,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才能卓越的朴堧。朴堧在 15 世纪前半叶,为朝鲜民族音乐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历史性的成就。48 岁时,朴堧才走上专业的音乐工作岗位。他的音乐才能受到世宗的器重,历任乐学别坐、奉常寺判官等,负责宫廷中的音乐工作。此后由于在宫廷音乐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先后被提升为大护军、惯习都监提调,到晚年又任中枢院副使。朴堧为了恢复和改造旧乐器,制作新乐器,进行了科学研究,在 1428 年使 70 余种宫廷“雅乐”乐器得到系统的整理,完成了建立乐队编制的工作。新制乐器有编钟、
14、编磬等;改制的乐器有建鼓、埙、笙等。对于乡乐、唐乐等俗乐,他也进行了系统化的工作。朴堧对于朝鲜宫廷乐器的恢复和整顿,在东方乐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创作方面,朴堧在晚年时期创作了定大业 、 保太平 、发祥 、 醉丰亨 、 致和平 、 与民乐等等具有朝鲜民族特性的大型管弦乐曲,并根据朝鲜宫廷的传统,伴有歌曲和舞蹈。朴堧根据本民族乐器,在揭示乡乐乐调的特征和体系方面进行了独创性的音乐理论建设。据传,朴堧从 1426 年开始负责编撰乐书。虽然它的著述已经失传,但他所创建的音乐事业和音乐理论的成果,后来被整理收集在由成伣编撰、于 1493 年成书的乐学轨范里。在这部关于朝鲜音乐理论共计就卷的珍贵典籍中,吸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成果,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显示了朝鲜的古代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其范围包括“雅乐” 、唐乐和乡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