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砖砌体砌筑1 质量标准1.1 主控项目1.1.1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到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1.2 砌体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80%。1.1.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但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 120mm 墙厚放置 16 拉结钢筋(120mm 厚墙放置 26拉结钢筋) ,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 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 500mm,在抗震设防裂度 6 度、7 度的地区,不应小于 1000mm;末端应
2、有 91.4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表 1-1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项 目 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偏移 10每层 510 10垂直度全高10 202.2 一般项目2.2.1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2.2.2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一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 8mm,也不应大于 12mm。2.2.3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酬符合表 2-2 的规定。表 2-2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mm)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 15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清水墙、柱 5 清水
3、墙 7表面平整度 柱混水墙 8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墙 10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 清水墙游丁走缝 202 成品保护2.0.1 安拆脚手架、模板或吊放构件时,指挥人员和吊车司机应密切配合,防止碰撞已砌好的墙面。4.0.2 墙休憩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各种预埋件及暖卫、电气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和损坏。4.0.3 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是防止砂浆溅脏墙面;在临时出入洞或料架周围,应用草垫、木板或塑料薄膜覆盖。4.0.4 窗台板、过梁安装应事先坐浆,不得随意砸墙、塞安构件。4.0.5 电气埋管应尽量预留,如未预留或需要改变位置,应用切割机割缝,再用錾子轻剔,不得直接凿剔。4.0.6
4、尚未安装或浇筑楼板、屋面板的墙和柱,当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以确保墙和柱稳定。4.0.7 砖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施工荷载不得板的允许活荷载值。3 注意事项3.1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1.1 加强现场材料管理,严禁不同用品种的水泥混合堆放或使用。3.1.2 砂浆配合比必须试验室试配确定,严禁凭经验选用。3.1.3 配制砂浆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石灰粉不能直接用于砌筑砂浆中。外加必须有产品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并经砂浆性能试验合格式后,方可使用。3.1.4 砂浆试块应进行标养。水泥混合砂浆试块不应放入水中,水泥砂浆试块不得露天自然养护,确保砂浆试块的代表性。3.1.5 皮数杆是控制结
5、构各部位竖向构制变化的标尺,必须按要求设立。3.1.6 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和应力集中,砌体相邻工作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 4m;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3.1.7 必须按设计击规定的间距和宽度留置变形缝,缝内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施工中注意防护。3.1.8 搁置楼板的山墙如有不平,必须采用同圈梁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平,严禁采用镶砖补缺。3.1.9 实践证明三一砌砖法是提高砌体砌筑质量的有效方法,严禁采用铺长灰、摆砖填心的方法。如采用铺灰法砌筑,铺灰长度不得超过 500mm。3.1.10 为保证砌体质量,下列墙体或部位不得留脚手眼,脚手眼封堵必须采用同砌
6、体强度一致的砖,并保证砂浆填塞密实。(1)120 砖墙和独立柱。(2)过梁上与过梁成 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 1/2 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4)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 200mm 和转角处 450mm 的范围内。(5)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 500mm 的范围内。(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3.1.11 构造柱处马槎砌砖宜砍角,以使混凝土灌注密实3.1.12 应注意的质量通病:(1)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墙身轴线位移。(2)清水墙游丁走缝超标准。(3)灰缝大小不匀,同一皮砖层的标高不一致。(4)混水墙面造成通缝,表面粗糙。(5)清水墙面勾缝污染。(6)构造柱两
7、侧马槎不统一,构造柱烂根。(7)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边接处、填充墙与柱子连接处裂缝。3.2 应注意的安全问题3.2.1 停放机械场地的土质要坚实,雨期施工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斜。3.2.2 施工前必须检查操作不环境是否符合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3.2.3 墙身砌筑高度超过 1.2m 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3m 时。采用里脚手架并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3.3.4 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击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 层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 2 人。3.
8、2.5 不准站在墙上面画线、刮缝及清扫墙南、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3.2.6 砍砖应面向内侧,防止碎砖跳出伤人。3.2.7 起重机吊砖要用吊笼,砂浆料斗不能装得过满,吊车臂旋转到架子上时,砌筑人员要暂停操作,不得在吊臂下停留。3.2.8 禁止用手抛砖,人工传递时应稳递接。4 质量记录4.0.1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确认记录。4.0.2 砖、水泥、钢筋、砂等到材料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4.0.3 有机塑化剂砌体强度形式检验报告。4.0.4 砂浆配合比通知单。4.0.5 砂浆试件压强度试验报告。4.0.6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4.0.7 施工记录。4.0.8 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4.0.9 砖砌体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0.10 其他技术文件。填充墙砌筑1、质量标准1.1 主控项目1.1.1 砌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1.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80%。1.2 一般项目1.2.1 填充墙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6-1 的规定。1.2.2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符合表 36-2 的规定。1.2.3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符合。拉结钢筋或网片应放在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砖的高度。表 36-1 填充墙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mm)轴线位移 10垂直度 3m 53
10、m 10表面平整度 8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表 36-2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砌体分类 灰缝 饱满度及要求水平 80%空心砖砌体垂直 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假缝水平 80%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砌体 垂直 80%2、成品保护2.1 预埋的拉结钢筋应加强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切断。2.2 暖卫、电气管道及预埋件应注意保护,防止碰撞损坏。2.3 手推,车应平稳行驶,防止碰撞墙体。2.4 空心砖墙上不得留脚手眼,防止发生事故。2.5 先塞口门框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手推车轴车轴损坏门框。3、注意事项3.1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1.1 不得使用过期的水泥,配合比
11、计量应准确,砂浆试块的制作 、养护、试压应符合规定。3.1.2 砌到顶部时,应在梁底或板底弹出墙边线,认真按线砌筑,以保证墙体顶部平直通顺。3.1.3 孔洞、埋件应预留和预埋,禁止在墙体上剔凿。3.1.4 门窗框两侧应砌实心砖,以便埋设木砖或铁件,固定门窗框 并安放混凝土过梁。3.2 应注意的安全问题3.2.1 停放机械的场地土质应坚实,雨期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斜。3.2.2 操作前应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3.2.3 砌筑高度超过 1.2m 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12、3m 时,采用里脚手架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3.2.4 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三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两人。3.2.5 不得站在墙上进行画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检查大角垂直度等工作。3.2.6 砍砖时应面向内打防止碎砖跳出伤人。3.2.7 起重机吊砖应用吊笼,砂浆料斗不得装得过满。吊车臂转到架子上时,砌筑人员应暂停操作,不得在吊臂下停留。3.2.8 禁止用手抛砖,人工传递时应稳递稳接。3.2.9 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析允许荷载值。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用临时支撑措施。4、质量记录4.1 砌体施工质量控
13、制等级确认记录。4.2 填充墙砌块、水泥、钢筋、砂等材料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4.3 有机塑化剂砌体强度形式检验报告。4.4 砂浆配合比通知单。4.5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4.6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4.7 填充墙砌筑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8 填充墙砌筑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9 其他技术文件。大体积混凝土1、质量标准1.1 主控项目1.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和料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及混凝土搅拌、运输、养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的规定。1.1.3 结构混凝土
14、的强度和抗渗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1.4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1.2 一般项目1.2.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有关现行标准和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1.2.2 混凝土已经出现蜂窝、孔洞、缝隙、夹渣等缺陷,应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修整。1.2.3 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折模后的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表 21-1 和表 21-2 的规定。表 21-1 现浇结构的尺寸允许偏差(mm)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基础 15 截面尺寸 +8,-5独立基础 10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
15、线+25,0墙、柱、梁 8电梯井 井筒全高H 垂直度H/1000 且30轴线位置剪力墙 5 表面平整度 85m 8层高5m 10预埋件 10垂直度全高 HH/1000 且30 预埋螺栓 5层高 10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管 5标高全高 30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表 21-2 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摸后的尺寸允许偏差(mm)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坐标位置 20 标高(顶部) +20,0不同平面的标高 0,-20预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 2平面外形尺寸 20 中心线位置 10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20 深度 +20,0凹穴尺
16、寸 +20,0预埋地脚螺栓孔孔垂直度 10每米 5 标高 +20,0平面水平度 全长 10 中心线位置 5每米 5 带槽锚板平整 度 2垂直度全高 10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 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 成品保护2.1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应随时复核钢筋和预埋件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2.2 加强保湿、保温养护大体积混凝土,以防出现裂缝。2.3 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大到 1.2 Mpa 以上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4 混凝土的保温覆盖层拆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2.5 雨期施工应及时对已浇筑混凝土的部位进行遮盖,下大雨时应停止露天作业。3 注意事项3.1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1.1 降低水泥水化热;(1)选用低或中低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