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1、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 ( C)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路 D. 环境 2、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B ) 。A. 快速公交 B. 载货汽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3、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C ) 。A. 航空时代 B. 大航海时代 C. 智能运输时代 D. 黄金时代 4、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A) 。A. 工程设计 B. 医疗卫生 C. 农业科学 D. 海洋渔业 5、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C ) 。A. 瞳孔 B. 乘客
2、C. 色感 D. 知觉 6、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B) 。A. 快速公交 B. 载货汽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7、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和(C )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路 D. 环境 8、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制动开始时的速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B ) 。A. 缓速器 B. 道路纵坡度 C. 平曲线 D. 加速度 9、公路按技术等级一般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B ) 。A. 国家公路 B. 四级公路 C. 主干路 D. 叉路 10、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中位车速、85位车速
3、和( D) 。A. 100%位车速 B. 75位车速 C. 35位车速 D. 15位车速 11、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质和(D ) 。A. 驾驶员 B. 车 C. 密度 D. 形 12、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和(A ) 。A. 最大爬坡能力 B. 发动机 C. 散热器 D. 车身密封性 13、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 C) 。A. 瞳孔 B. 乘客 C. 色感 D. 知觉14、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质和(D ) 。A. 驾驶员 B. 车 C. 密度 D. 形15、典型的公路网布局主要有三角形、并列形、树叉形和( B) 。A. 圆形 B. 放射形 C.
4、带形 D. 棋盘形16、交通量调查方法有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和(C ) 。A. 出入量法 B. 偏移指数法 C. 摄影法 D. 牌号对照法17、交通量调查全年观测时,每年观测365d,每天观测(A ) 。A. 24h B. 18h C. 12h D. 6h18、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交通量、行车速度和(A ) 。A. 车流密度 B. 路幅宽度 C. 车道数 D. 交通事故19、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B) 。A. 快速公交 B. 载货汽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20、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和( A) 。A. 动视力 B
5、. 近视 C. 远视 D. 普通视力21、非自由行驶状态车队的特性有制约性、延迟性和( D) 。A. 不确定性 B. 突然性 C. 变化性 D. 传递性22、交通的到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 B) 。A. 模糊性 B. 随机性 C. 确定性 D. 稳定性23、排队系统的组成有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 A) 。A. 服务方式 B. 服务态度 C. 服务人员 D. 服务方针24、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 C) 。 A. 瞳孔 B. 乘客 C. 色感 D. 知觉25、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 ( A) 、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A. 交叉性或复合性 B. 整体性 C. 复杂性 D
6、. 两面性 26、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 D)等。A. 生物科学 B. 自动化 C. 信息时代 D. 工程设计 27、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A ) 、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以及智能运输时代等。A. 步行时代 B. 自动化时代 C. 机械化时代 D. 电气化时代 28、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A )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A. 道路交通 B. 自然科学 C. 政治经济 D. 社会 29、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中位车速、85位车速和(D ) 。A. 高位车速 B. 75位车速 C. 35位车速 D. 15位车
7、速30、典型城市道路网布局主要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和(C ) 。A. 树叉形 B. 圆形 C. 放射环形 D. 三角形31、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质和(D ) 。A. 驾驶员 B. 车 C. 密度 D. 形32、交通调查主要包括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和(C ) 。A. 停车调查 B. 人口调查 C. 交通环境调查 D. 社会调查33、公路按技术等级一般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 B) 。A. 国家公路 B. 四级公路 C. 主干路 D. 叉路34、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和( A) 。A. 最大爬坡能力 B. 发动机 C. 散
8、热器 D. 车身密封性35、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中位车速、85位车速和( D) 。A. 100%位车速 B. 75位车速 C. 35位车速 D. 15位车速36、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交通量、行车速度和(A ) 。 A. 车流密度 B. 路幅宽度 C. 车道数 D. 交通事故 37、交通调查主要包括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和( C) 。 A. 停车调查 B. 人口调查 C. 交通环境调查 D. 社会调查 38、交通量调查全年观测时,每年观测365d,每天观测(A ) 。 A. 24h B. 18h C. 12h D. 6h 39、交通量调查方法有人工
9、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和(C ) 。 A. 出入量法 B. 偏移指数法 C. 摄影法 D. 牌号对照法 40、交通的到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B ) 。 A. 模糊性 B. 随机性 C. 确定性 D. 稳定性 41、排队系统的组成有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 A) 。 A. 服务方式 B. 服务态度 C. 服务人员 D. 服务方针 42、非自由行驶状态车队的特性有制约性、延迟性和(D ) 。 A. 不确定性 B. 突然性 C. 变化性 D. 传递性 43、排队系统最重要的数量指标有等待时间、忙期和(C ) 。 A. 延误 B. 通行能力 C. 队长 D. 上游流量 44、我国将道路
10、服务水平分为( B) 。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D. 六级 45、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和(D ) 。 A. 车辆状况 B. 驾驶员 C. 乘客 D. 其他条件 46、我国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的主要指标主要是(B ) 。 A. 速度 B. 密度 C. 流量 D. 延误率 47、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称为(A ) 。 A. 平面交叉 B. 立体交叉 C. 空间交叉 D. 分离交叉 48、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级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和(B ) 。 A. 新区规划 B. 城市交通规划 C. 新农村规划 D.
11、生产规划 49、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D ) 。 A. 电力系统 B. 网络系统 C. 公交系统 D. 交通活动系统 50、交通预测通常分四阶段进行: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 C) 。 A. 计算分析 B. 交通调查 C. 交通分配 D. 流量分析 51、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和( C)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路 D. 环境 5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C ) 。A. 瞳孔 B. 乘客 C. 色感 D. 知觉 53、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B) 。A. 快速公交 B. 载货
12、汽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54、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质和(D ) 。 A. 驾驶员 B. 车 C. 密度 D. 形 55、典型的公路网布局主要有三角形、并列形、树叉形和(B) 。A. 圆形 B. 放射形 C. 带形 D. 棋盘形 56、典型城市道路网布局主要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和(C ) 。 A. 树叉形 B. 圆形 C. 放射环形 D. 三角形 57、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中位车速、85位车速和(D ) 。 A. 高位车速 B. 75位车速 C. 35位车速 D. 15位车速 58、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智能运输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 C)
13、 。 A. 航空时代 B. 大航海时代 C. 汽车时代 D. 黄金时代 59、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社会科学、工程设计和( A) 。 A. 自然科学 B. 医疗卫生 C. 农业科学 D. 海洋渔业 60、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路和(C ) 。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车 D. 环境 6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色感和(C ) 。 A. 瞳孔 B. 乘客 C. 视野 D. 知觉 62、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载货汽车和(B ) 。 A. 快速公交 B. 鞍式列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63、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形和(D ) 。 A.
14、驾驶员 B. 车 C. 密度 D. 质 64、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中位车速、15位车速和(D ) 。 A. 100%位车速 B. 75位车速 C. 35位车速 D. 85位车速 65、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大爬坡能力、加速度或加速时间和(A ) 。 A. 最高车速 B. 发动机 C. 散热器 D. 车身密封性 66、公路按技术等级一般可分为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B ) 。 A. 国家公路 B. 高速公路 C. 主干路 D. 叉路 67、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制动开始时的速度、道路纵坡度和( B) 。 A. 缓速器 B. 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 C. 平曲线
15、 D. 加速度 68、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交通量、车流密度和(A ) 。 A. 行车速度 B. 路幅宽度 C. 车道数 D. 交通事故 69、交通调查主要包括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环境调查和(C ) 。 A. 停车调查 B. 人口调查 C. 交通事故调查 D. 社会调查 70、道路的几何线形是指一条道路的平、纵和( A) 。 A. 横 B. 立体 C. 斜向投影 D. 曲面 71、交通量调查方法有摄影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和(C) 。 A. 出入量法 B. 偏移指数法 C. 人工观测法 D. 牌号对照法 72、分析高速公路与匝道连接处通行能力的关键交通
16、量为汇合交通量、分离交通量和(C ) 。 A. 路段交通量 B. 左转交通量 C. 主线交通量 D. 右转交通量 73、排队系统的组成有输入过程、服务方式和(A ) 。 A. 排队规则 B. 服务态度 C. 服务人员 D. 服务方针 74、非自由行驶状态车队的特性有制约性、传递性和(D ) 。 A. 不确定性 B. 突然性 C. 变化性 D. 延迟性 75、排队系统最重要的数量指标有等待时间、队长和(C ) 。 A. 延误 B. 通行能力 C. 忙期 D. 上游流量 76、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交通量的(A ) 。 A. 时空分布特性 B. 不确知性 C. 偏态分布 D. 上游流
17、量 77、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其他条件和(D ) 。 A. 车辆状况 B. 驾驶员 C. 乘客 D. 管制条件 78、我国二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的主要指标主要是( D) 。 A. 速度 B. 密度 C. 流量 D. 车辆延误率 79、确定汽车爬坡能力时采用的档位为( A) 。 A. I 档 B. II 档 C. III 档 D. IIII 档 80、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可分为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和( B) 。 A. 新区规划 B. 国家级交通运输规划 C. 新农村规划 D. 生产规划 81、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经济系统、交通活动系统和
18、( D) 。 A. 电力系统 B. 网络系统 C. 公交系统 D. 运输设施服务系统 82、交通预测通常分四阶段进行:交通发生、交通分配、交通方式划分和( C) 。 A. 计算分析 B. 交通调查 C. 交通分布 D. 流量分析 83、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智能运输时代和( C) 。 A. 航空时代 B. 大航海时代 C. 步行时代 D. 黄金时代 84、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自然科学、工程设计和(A ) 。 A. 社会科学 B. 医疗卫生 C. 农业科学 D. 海洋渔业 85、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路、车和(C ) 。 A. 信号灯 B. 轮船 C.
19、 人 D. 环境 86、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野、色感和(C ) 。 A. 瞳孔 B. 乘客 C. 视力 D. 知觉 87、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载货汽车、鞍式列车和( B) 。 A. 快速公交 B. 小客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88、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形、质和( D) 。 A. 驾驶员 B. 车 C. 密度 D. 量 89、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15位车速、85位车速和(D ) 。 A. 100%位车速 B. 75位车速 C. 35位车速 D. 中位车速 90、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最大爬坡能力和(A ) 。 A. 加速度或加速时间 B. 发
20、动机 C. 散热器 D. 车身密封性 91、公路按技术等级一般可分为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B ) 。 A. 国家公路 B. 一级公路 C. 主干路 D. 叉路 92、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道路纵坡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B ) 。 A. 缓速器 B. 制动开始时的速度 C. 平曲线 D. 加速度 93、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车流密度、行车速度和( A) 。 A. 交通量 B. 路幅宽度 C. 车道数 D. 交通事故 94、交通调查主要包括交通环境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和(C ) 。 A. 停车调查 B. 人口调查 C. 交通流要素调查 D
21、. 社会调查 95、道路的几何线形是指一条道路的平、横和(A ) 。 A. 纵 B. 立体 C. 斜向投影 D. 曲面 96、交通量调查方法有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摄影法和( C) 。 A. 出入量法 B. 偏移指数法 C. 车辆感应器测定法 D. 牌号对照法 97、分析高速公路与匝道连接处通行能力的关键交通量为主线交通量、分离交通量和( C) 。 A. 路段交通量 B. 左转交通量 C. 汇合交通量 D. 右转交通量 98、排队系统的组成有服务方式、排队规则和( A) 。 A. 输入过程 B. 服务态度 C. 服务人员 D. 服务方针 99、非自由行驶状态车队的特性有传递性、延迟性和
22、( D) 。 A. 不确定性 B. 突然性 C. 变化性 D. 制约性 100、排队系统最重要的数量指标有队长、忙期和(C ) 。 A. 延误 B. 通行能力 C. 等待时间 D. 上游流量 101、道路交通标志的三要素为颜色、形状和(A ) 。 A. 符号与文字 B. 图形 C. 宽度 D. 轮廓标 10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道路条件、管制条件、其他条件和(D ) 。 A. 车辆状况 B. 驾驶员 C. 乘客 D. 交通条件 103、我国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的主要指标主要是(B ) 。 A. 速度 B. 密度 C. 流量 D. 延误率 104、确定汽车爬坡能力时的路面条件为(A )
23、 。 A. 良好的 B. 一般的 C. 正常的 D. 实际的 105、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级交通运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和(B ) 。 A. 新区规划 B. 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 C. 新农村规划 D. 生产规划 106、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交通活动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 D) 。 A. 电力系统 B. 网络系统 C. 公交系统 D. 社会经济系统 107、交通预测通常分四阶段进行: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分配和(C ) 。 A. 计算分析 B. 交通调查 C. 交通方式划分 D. 流量分析 108、交通预测通常分四阶段进行:交通分配、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C
24、) 。 A. 计算分析 B. 交通调查 C. 交通发生 D. 流量分析 109、构成一对汽车跟驰行驶制约性的要求和条件主要有紧随要求、车速条件和(A ) 。 A. 间距条件 B. 环境条件 C. 道路条件 D. 管制条件 110、道路交通事故的要素包括人、车、路和( B) 。 A. 环境 B. 后果 C. 交警 D. 信号灯 111、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主要有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和( D) 。 A. 速度修正系数 B. 密度修正系数 C. 延误修正系数 D. 交通条件修正系数 112、我国三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的主要指标主要是(D ) 。A. 速度 B. 密度 C. 流量 D. 延误率 113、
25、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交通条件、管制条件、其他条件和(D ) 。 A. 车辆状况 B. 驾驶员 C. 乘客 D. 道路条件 114、道路交通标志的三要素为颜色、符号与文字和(A ) 。A. 形状 B. 图形 C. 宽度 D. 轮廓标 115、当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不存在的条件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车辆的到达可采用( C) 。 A. 二项分布 B. 爱尔朗分布 C. 泊松分布 D. 对数正态分布 116、为排除行人过街对汽车交通的干扰及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常采用的手段有束流和(B ) 。 A. 单行 B. 分离 C. 禁行 D. 单双号行驶 117、不设信号管制的交叉口大致可分为
26、暂时停车方式和(A ) 。A. 环形方式 B. 三角形方式 C. 菱形方式 D. 交叉方式 118、分析高速公路与匝道连接处通行能力的关键交通量为主线交通量、汇合交通量和( C) 。A. 路段交通量 B. 左转交通量 C. 分离交通量 D. 右转交通量 119、交通量调查方法有人工观测法、摄影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和( C) 。A. 出入量法 B. 偏移指数法 C. 试验车移动调查法 D. 牌号对照法 120、道路的几何线形是指一条道路的横、纵和(A ) 。A. 平 B. 立体 C. 斜向投影 D. 曲面 121、交通调查主要包括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和(C ) 。A. 停车
27、调查 B. 人口调查 C. 交通出行调查 D. 社会调查 122、汽车加速时间是指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A ) 。A. 超车加速时间 B. 停车制动时间 C. 加速度时间 D. 启动时间 123、交通量的调查是在固定地点和(A ) 。A. 固定时段 B. 任意时段 C. 固定空间 D. 不确定时段 124、公路按技术等级一般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四级公路和( B) 。A. 国家公路 B. 三级公路 C. 主干路 D. 叉路 125、交通量调查主要分为区域交通量调查、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专项交通量调查和( C) 。 A. 年平均日 B. 月平均日 C. 核查线调查 D. 周平均日
28、126、从交通运营的观点出发,车速可分为地点速度和(B ) 。A. 临界车速 B. 区间速度 C. 设计车速 D. 中位车速 127、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为( A) 。A. Q=vK B. K=vQ C. v=QK D. Q=v-K 128、确定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 B) 。A. 上坡路段 B. 水平路段 C. 下坡路段 D. 转弯路段 129、交通量的空间分布主要指城乡分布、在路段上的分布、方向分布和(C ) 。A. 高速公路分布 B. 一级公路分布 C. 在车道上的分布 D. 二级公路分布 130、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 A) 。A. 总面积 B.
29、 总人口 C. 经济总量 D. 流域面积 131、按平均值所取的时间段的长度计,常用的平均交通量有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和(B ) 。A. 路段交通量 B. 周平均日交通量 C. 交叉口交通量 D. 节假日交通量 132、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智能运输时代和(C) 。A. 航空时代 B. 大航海时代 C. 马车时代 D. 黄金时代 133、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A)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A. 交通现象 B. 密度 C. 交通量 D. 排队 134、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不包括( D) 。 A. 系统性 B. 综合性
30、C. 交叉性 D. 经济性 135、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质和(A )三个方面。 A. 形 B. 横 C. 纵 D. 平 136、公路网的等级划分有技术等级和(B )两大类分法。A. 社会等级 B. 行政等级 C. 经济等级 D. 服务等级 137、城市道路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等级等划分,不包括( D) 。A. 快速路 B. 主干路 C. 次干路 D. 国家公路 138、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 (C )等。 A. 矩形 B. 串联形 C. 树杈形 D. 菱形 139、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不包括( D) 。A. 交通量 B. 行
31、车速度 C. 车流密度 D. 交通拥堵 140、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环境调查和(A ) 。 A. 交通事故调查 B. 交通量调查 C. 行车密度调查 D. 速度调查 141、交通量的调查时在固定地点、 (B )内的车辆数量调查。A. 固定区域 B. 固定时段 C. 固定范围 D. 固定场所 142、区间速度调查方法包括试验车观测法、车辆牌号对照法、 (C ) 。A. OD 调查法 B. 人工测速法 C. 驶入驶出测量法 D. 摄影法 143、排队系统组成部分不包括( D) 。A. 输入过程 B. 排队规则 C. 服务方式 D. 服务水平 144、排队系统的主
32、要数量指标有等待时间、队长和( A) 。A. 忙期 B. 车速 C. 交通量 D. 密度 145、非自由行使状态的车队的特性有制约性、延迟性和(B ) 。A. 整体性 B. 传递性 C. 发散性 D. 离散性 146、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其他条件和(A ) 。A. 管制条件 B. 社会条件 C. 服务水平 D. 经济条件 14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主要以( B)作为主要指标。A. 交通量 B. 密度 C. 服务方式 D. 行车速度 148、交织运行效率的主要参数有交织长度和(A ) 。A. 交织断面车道数 B. 交织宽度 C. 交织区车流量 D. 密度 149、评价交
33、织区运行质量的因素有密度、流速和( D) 。A. 交通量 B. 服务方式 C. 服务水平 D. 服务流率 150、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相对规模、等级结构、布局形态和(A ) 。A. 投资费用 B. 社会因素 C. 服务等级 D. 行车密度 二、填空题(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 中各种 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答案:道路交通 交通现象)(2)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 、 、 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答案:平 纵 横)(3)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 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答案:良好的水平)(4)加速时间是指 和 。(答案:原地起步加速时间 超车加速时间)(
34、5)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 在良好的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示。 (答案:档)(6)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交通量的 。 (答案:时空分布特性)(7)交通量的调查是在 、 内的 调查。 (答案:固定地点 固定时段 车辆数量)(8)不设信号管制的交叉口大致可分为 和 。(答案:暂时停车方式 环形方式)(9)分析高速公路与匝道连接处通行能力的关键交通量为汇合交通量、分离交通量和 。(答案:主线交通量)(10)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主要有 和 。(答案: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 交通条件修正系数)(11)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称为 。(答案:平面交叉)(12)道路交通事故的要素包括人
35、、车、路和 。(答案:后果)(13)我国将道路服务水平分为 。(答案:四级)(14)交通的到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 。(答案:随机性)(15)交通量调查全年观测时,每年观测 365d,每天观测 。(答案:24h)(16)交通量是一个 。(答案:随机数)(17)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 。(答案:月变化)(18)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为 。(答案:Q=VK)(19)交通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称为 。(答案:临界速度)(20)从车辆运营的观点出发,车速可分为地点车速和 。(答案:区间车速)(21)考察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的波动性可采用 。(答案:离散型分布)(22)道路能够
36、疏导和处理交通流的能力称为 。(答案:道路通行能力)(23)延误率在数值上等于排队等候行驶车辆数与 之比。(答案:总流量)(24)交通中长期的规划一般为 。(答案:10 年20 年)(25)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 、 和 。(答案: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工程设计)(26)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 、 和 。(答案:人 车 路)(27)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 。(答案:色感)(28)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答案:载货汽车)(29)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质和 。(答案:形)(30)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中位车速、85%位车速和
37、 。(答案:15% 位车速)(31)汽车动力性能包括 、 和 。(答案:最高车速 加速度或加速时间 最大爬坡能力)(32)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制动开始时的速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 。(答案:道路纵坡度)(33)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交通量、行车速度和 。(答案:车流密度)(34)排队系统的组成有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 。(答案:服务方式)(35)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以及智能运输时代等。(答案:步行时代)(36)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 、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答案:交叉性或复合性)(37)我国城市道路中,主
38、要将车辆类型分为小客车、普通汽车、 等三类。(答案:铰接车)(38)公路按技术等级一般可分为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等五级,另外有等外公路。(答案:高速公路)(39)公路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答案:专用公路)(40)城市道路分类主要为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答案:快速路)(41)典型的公路网布局主要有三角形、并列性、树叉形和 。(答案:放射形)(42)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 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答案:社会科学)(43)交通管理从性质上分,包括 和 两大类。(答案: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系统管理)(44)交通系统管理策略主要包括_、_
39、和_三类。(答案:节点交通管理 干线交通管理 区域交通管理)(45)在交通流的统计分布时,离散型分布一般可考虑采用_、_,连续型分布一般可考虑采用_、_。(答案:泊松分布 二项分布;负指数分布 移位负指数分布)三、名词解释及简答1. 交通工程学 P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2. 广义交通、狭义交通异同是什么?P2【 广义的交通包括:人、物的运输与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视听信息的传递。狭义的交通多指人和物在管理空间上的移动,而将语言信息的传递划归邮电通信。】3. 交通在经济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什么?P2【交通在经济方面的作用主要
40、有: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放,提升土地价格与城市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同时也可促成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4.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P7-8【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5. 简述驾驶人的反应操作过程。P18【驾驶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从外界环境接受信息,产生感觉;然后通过大脑一系列的综合反应产生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 ;最后,驾驶人凭借这种“深度知觉” 形成判断,从而指挥操作。整个过程
41、可抽象为“环境驾驶人汽车 ”这样一个驾驶控制系统。 】6. 汽车驾驶控制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包括哪些?P18【汽车驾驶控制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是驾驶人的生理、心里素质和反应特性。】7. (汽车)最高车速 P24【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8. 路网密度 P29【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总面积。】9. 交通量 P31【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10. 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P31【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11
42、. AADT P31【年平均日交通量,为一年内每天日交通量的平均值。】12. MADT P31【月平均日交通量,为一个月内每天日交通量的平均值。】13. WADT P31【周平均日交通量,为一周内每天日交通量的平均值。】14. 高峰小时系数 P35【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15. 交通量的构成 P36【交通量的构成是指交通量中各种交通工具所占数量和比重。】16. 设计小时交通量是如何确定的?P37【交通量具有随时间变化和出现高峰小时的特点,为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
43、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适当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研究表明:第 30 位最高小时交通量是最合适的。】17. 地点车速 P38【地点车速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18. 行驶车速 P38【行驶车速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19. 行程车速 P39【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20. 时间平均车速 P40【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21. 车流密度 P41【车流密度是指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车流密度的大小反映了一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22. 交通量换算 P52【在实测交通量时,一般分车型计测车辆数,这是由于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不同,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将其换算成某种单一车型的数量,通称之为交通量换算。】23. 延误的定义及其分类主要有哪些?P65【延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