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盘水市替代燃料项目一期工程甲醇装置压缩机吊装方案审 批: 会签 审 核: 编 制: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二零零九年六月1目 录1 编制说明2 编制依据3 工程概况4 吊装前准备5 吊装工艺6. 安全技术要求及安全技术规定7. 吊装施工岗位责任8. 施工机具及措施用料9. 吊装操作步骤10. 劳动力组合11. 环保及文明施工21、编制说明六盘水市替代燃料项目一期工程甲醇装置,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部分设备和土建单位施工的框架已施工完成)施工难度较大,我单位在设备、管道安装时使用 2500t 吊车进行施工。2、编制依据2.1 提供的土建施工平面布置图及部分设备随机资料2.2 大型设备吊装工
2、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2.3 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3536-20022.4 甲方提供的装箱清单2.5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管道、设备安装图纸。3、工程概况3.1 本工号主要包括合成气压缩/冰机(1331/1332) 、甲醇合成(1333) 、氢回收(1334) 、甲醇精馏(1335)等工号。主要工作量如下由于甲醇精馏工段的中常压塔(C-3503) 、加压塔(C-3502) 、回收塔(C-3504) 、预塔(C-3501)已经安装完成,因此附塔管线(PG-35014-DN900/PG35011-DN550/PG35016-DN200/ PG35002-DN
3、500)需使用 2500t 吊车,对以上管道进行安装。1331 合成气压缩设备表序号 名称及位号 材料 单位 数量 单重 (KG) 备注1 表面冷却器(凝汽器)E-3102 16MnR 台 1 186502 合成气压缩机 K-3101 组合件 套 1 154003 合成气压缩机透平 KT-3101 组合件 套 1 62204 吊车 L-3101(双速防爆桥式起重机) QB16/3.2 台 1 258005 合成气压缩机进口分离器 V-3101 16MnR 台 1 34986 合成气压缩机进口分离器 V-3102 16MnR 台 1 112857 合成气压缩机润滑油站(油站)X-3101 组合件
4、 台 1 110301332 冰机设备表序号 名称及位号 材料 单位 数量 单重(KG) 备注1 一段出口冷却器(气体冷却器)E-3201 组合件 台 1 45552 二段出口冷却器(气体冷却器)E-3201 组合件 台 1 455533 氨压缩机最终冷却器(气体冷却器)E-3203 组合件 台 1 45554 氨气冷凝器(冷凝器)E-3204 组合件 台 1 377065 表面冷凝器(凝汽器)E-3207 16MnR 台 1 142006 氨压缩机最终冷却器(气体冷却器)E-3203 组合件 套 1 218107 氨压缩机透平 KT-3201 组合件 套 1 62208 一段进口分离器(气液
5、分离器)V-3201 09MnNiDR 台 1 36739 二段进口分离器(气液分离器)V-3202 16MnR 台 1 102210 液氨储罐 V-3203 16MnR 台 1 764011 闪蒸罐 V-3204 16MnR 台 1 448012 氨压缩机润滑油站 X-3201 组合件 台 1 131351333 甲醇合成设备表序号 名称及位号 材料 单位 数量 单重(KG) 备注1 洗涤塔 C-3301 16MnR+0Cr18Ni9 台 1 50522 合成汽包 V-3301 16MnR 台 1 233303 高压分离器 V-3302 13MnNiMoNhR+00Cr19Ni10 台 1
6、453254 低压闪蒸槽 V-3303 Q235-B+0Cr18Ni9 台 1 69925 进出料换热器 E-3301 15CrMoR+00Cr19Ni10 台 1 883706 合成水冷器 E-3302 16MnR+304L 台 1 601301335 甲醇精馏设备表序号 名称及位号 材料 单位 数量 单重(KG) 备注1 加压塔回流槽(卧式)V-3505 Q235-B 台 1 10200 2 常压塔回流槽(卧式)V-3506 Q235-B 台 1 7900 3 预塔一冷 E-3503 Q235-B+0Cr18Ni9 台 1 11650 4 加压塔再沸器(立式)E-3506 0Cr18Ni9
7、/16MnR/Q235-B 台 1 32820 5 冷凝再沸器(立式)E-3508 Q235-B+0Cr18Ni9 台 1 46890 6 常压塔冷凝器(卧式固定管板)E-3509 Q235-B/20 台 1 39200 由于冰机、压缩厂房已经封闭,为考虑设备吊装进场,二楼在 0侧轴线和轴线墙面未封闭,现必须利用这两个预留孔洞及已安装好的 16 吨起重机将设备运到基础上。3.2 由于二楼平台不具有相应的承载能力,因而必须制作辅助轨道进行吊装工作。4、吊装前准备4.1 技术准备44.1.1 吊装方案已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审批完毕。4.1.2 参加吊装施工的有关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吊装责任工程师已向
8、全体人员进行了吊装技术交底,安全责任人员负责向所有参加吊装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4.1.3 土建专业已提供了完整的设备基础交工资料,基础已验收合格。4.1.4 各种检测仪器、工具按规定位置架设妥当,吊装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各就各位。4.2 现场准备4.2.1 影响设备吊装的障碍物已拆除,吊车站立、行驶区场地按要求处理合格,吊车行进道路畅通。4.2.2 吊装机索具已按吊装工艺要求检验、记录齐全、且已合格。4.2.3 轨道以及地面柱及承载地基经校验合格。4.3 机具准备4.3.1 卷扬机已按要求进行试验,吊车按照要求组对、检查合格,并站于吊装要求位置。4.3.2 钢丝绳、绳扣、卸扣和绳卡已按
9、规定检查合格。4.3.3 配合的吊车性能状况良好。4.3.4 起吊用电源的压降满足要求,并有备用电源。4.4 其它准备4.4.1 吊装时的天气预报信息已掌握,确认无问题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吊装。4.4.2 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符合有关安全文件规定。5、吊装工艺5.1 吊装顺序首先将压缩机从发电机房二楼预留孔洞运至室内基础的安装位置,再将进行透平机的安装。5.2 压缩机吊装5.2.1 因压缩机基础顶面与二楼平台顶面高度不一致(平台高于设备基础) ,因此导轨高度应高于设备基础高度,并且由于压缩机和透平机在 0180线上因此所铺设的单轨要超出在180侧的设备基础,在设备基础上铺设道木。使用 2500
10、 吊车倒运至在二楼在 0侧预先铺设好的导轨、拖排上,此时压缩机前鞍座落在拖排上,利用设备尾部吊车杆的转向和前面的倒链牵引将压缩机向冰机、压缩机房内缓慢送进,5直到吊车不能送时,使压缩机后鞍座也落在拖排上。5.2.2 当设备到达基础上方的导轨时,在基础前后铺设枕木以便设备就位和将导轨、拖排抽出。5.2.3 整个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要协调一致,统一行动,同时要设置四根牵引绳牵引防止设备倾覆,在整个设备行走过程中,需随时调整滚杠使设备和滚杠摆正;所垫枕木轨道必须坚实可靠,当设备进入起重机钩头范围内,必须同时用起重机溜住设备。5.2.4 吊装计算 阻力计算设备自重 21.81 吨,所用拖排截面 2500
11、*3000,拖排自重 1t,利用滚杠拖动阻力 N=G*f(21.81+1)*0.24.562 吨f-摩擦系数,取 0.2滚杠数量计算采用 114*10 无缝钢管,每根滚杠额定承受压力为 10.9 吨,则滚杠数量 n(21.81+1)/10.90.4,114*10 无缝钢管可以满足承重要求,为方便设备安装拖排下不少于 4 个滚杠;滚杠长度为 4 米5.3 压缩机吊装5.3.1 吊装工装设计(总图附后) 厂房已经封闭,根据原先预留安装起重机的孔核实压缩机实物,该孔能够满足压缩机进入,因厂房二层平台不能满足吊装要求,需另设计运输轨道使设备进入。 运输轨道采用钢制支架,其形式为在已夯实的土层上立柱,柱
12、基础加固采用平行枕木铺满,上面盖上 20 厚钢板作为基础,初步选用 273*10 无缝钢管作为支撑柱,平均每跨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 2.2 米。 柱 基 础 处 理 273*10无 缝 钢 管 钢 板 (6) 20钢 板枕 木 墩6 柱子高出二层平台与轨道梁连接并焊接,轨道梁采用工字钢 I32(在工字钢上每隔500mm 焊接一块筋板以对工字钢进行加强)两根轨道之间距离为两米,为保证轨道不至倾斜和扭曲,在轨道之间与柱连接处加装槽钢14 连接;考虑楼面不能承载,在轨道底部与二层平台之间留出 40mm 间隙,防止轨道受弯压住平台造成破坏。为保证支撑柱稳定,在各支撑柱之间用槽钢14 制作剪刀撑进行加固,
13、支撑与柱连接采用穿透式(即在钢管上开孔,使槽钢舌头深入钢管然后进行焊接)连接。 工 字 钢 I32钢 板 =20槽 钢 14无 缝 碳 钢 管 73*6.工 字 钢 I32钢 板 =20槽 钢 14无 缝 碳 钢 管 7*6. 所有轨道及柱、支撑之间的连接的焊缝必须满焊且不少于薄板厚度的 2/3。 材料量计算支腿:20#无缝钢管 273*10,8*1296 米轨道:工字钢 I32,17*351 米斜支撑及横梁:槽钢14,2*12+6*1296 米钢板平台:钢板 20 0.4*0.4*243.84 平方米钢支座:钢板 30,0.6*0.6*124.32 平方米5.3.2 压缩机在吊装就位过程中共
14、处于四个位置,位置 A 为设备在地面上,位置 B 为设备在框架上部分进入厂房,位置 C 为设备就位。压缩机重量为 21.81 吨。5.3.3 压缩机在位置 A 的吊装计算70 吊车(CCH2500)回转半径 S12m,L=30m,起吊能力:89.7t履带跨距 7.52m,车身旋转半径 7.54m,选用的回转半径为 S=12m。 臂杆倾角计算=arccos(S-F)/L= arccos(12-1.4)/30.5=69.663式中:S吊车回转半径,选 S=12mF臂杆底座到回转半径的距离,F=1.4mL吊车臂杆长度,选 L=30m 净空距离 B 的计算式(防止吊车杆与设备相碰)B=Lcos-(H-
15、E)ctg-D/2sin=30cos69.663-(10.7-2.5)ctg69.663-8.12/2sin69.663=3.282m式中:H设备吊装时距臂杆最近的最高点 A 至地面的高度,选 H=设备起升高度+设备高度=8+2.7=10.7mE臂杆底端至地面的高度,E=2.5mD设备最大旋转范围,D=(7.5 2+3.12) 1/2=8.12m 吊装有效高度 H0的计算H0=30sin69.663+E-H=18.95m 设备吊装总荷重P=(P 0+PF)*1.1=(21.81+4)*1.1=28.391t式中:P 0设备吊装自重PF吊钩、吊装索具及钢丝绳等附加重量,取 PF=4t(吊钩重量为
16、 3t,卡索具按 1t)8 吊装能力效核吊装总荷重/起吊能力=28.391/89.7=31.65%经过效验,选用的吊车能够满足吊装要求。5.3.4 冰机、压缩厂房在位置 B 的计算 地基处理设备重量为 21.81 吨,当设备置于钢架上时共有四根柱承载设备,不考虑轨道及支柱重量,每根柱承载力为 21.81/45.45 吨。室内外地基承载力为 13 吨/平方米,采用 2500*250*250 枕木垫实后,上面铺垫 20 钢板,其承载中心面积为 2 米*2 米,其总承载力为 13*452 吨 5.45 吨。 选 20#无缝钢管 273*10 作支腿,无缝钢管长 8 米,计算杆件稳定性PDFK/H27
17、.3*82.6*900/8253685N 25 吨5.45 吨,符合要求。D钢管外径,cm 。F钢管横截面积, cm2。K系数,当钢管外径159mm 时取 900。H杆长,m。 压缩机吊装到位置 B 后,由于压缩机头部有部分已处于预留孔内,并且设备重心已完全处于钢架上,此时用 16T 起重机溜住头部,同时倒链带上劲,此时松开吊车挂绳的前部吊点,使吊车溜住尾部,同时倒链带动设备缓慢进入厂房。在设备进入厂房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尾部吊车吊点位置直至设备完全进入;设备进入厂房后改变起重机溜绳在四个吊点上,使设备由 B点缓慢移至 C 点。在整个设备移动过程中起重机和吊车吊钩必须处于垂直状态,防止前后带劲使
18、设备倾覆或滑出轨道;整个吊装过程所有施工人员要协调一致,听从指挥,并随时调整滚杠和设备位置,必要时用千斤顶调正设备。5.3.5 压缩机在位置 C 的计算利用起重机吊起设备,逐渐抽出枕木,使设备就位,并换上临时垫铁。5.3.6 在整个设备拖动过程中,必须用起重机稳固设备,防止设备倾覆。5.4 冰机、压缩工段透平机吊装方法相同。5.5 钢丝绳的核算5.5.1 压缩机钢丝绳核算9压 缩 机GT123T4选用钢丝绳 36-637+1770,查五金手册 P 破 =1.41106 N,吊装点到吊耳垂直距离为8 米。T1T2T3T4(T/4)/cos(21.81/4)*(3 2+2.52)/4+8 2 1/
19、2/84.92t 绳索效率系数取 0.8 绳索经弯曲后破断拉力(采用 1 弯 2 股)Pn0.67610 640.81.0810 6 N 钢丝绳最大受力:P=4.92410009.81.1=0.21210 6 N 则钢丝绳保险系数 K=Pn/P=1.08106 N/ 0.212106 N =5.15,符合要求6 安全技术要求及安全质量规定6.1 安全技术要求6.1.1 钢丝绳6.1.1.1 所有钢丝绳应有出厂合格证。6.1.1.2 钢丝绳应排列平整,不得相互重叠挤压,股间长度松紧一致。6.1.1.3 钢丝绳不得与工件、建筑物的棱角直接接触,与动力线交汇附近应设保护套管。6.1.1.4 钢丝绳应
20、严禁履带车辆碾压及电焊击伤。6.1.2 吊车按吊车使用说明书进行。6.2 安全质量规定6.2.1 吊装施工前,应由吊装工程师和安全部门向参加吊装作业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吊装方案,掌握必要的起重安全知识,熟悉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106.2.2 参加吊装的起重人员,应经医务部门检查,认为身体健康,适合登高作业。6.2.3 正式起吊前必须进行试点。试吊中应检查全部机索具等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向吊装指挥报告,将工件放回原地,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正式吊装。6.2.4 共同工作时,启、停动作要平衡、协调一致,避免工作振动和摆动,设备就位后应及
21、时找正、找平,固定前不得松开吊装索具。6.2.5 吊装时任何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索具附近及其它危险地方停留。6.2.6 吊装过程中,如发生突然情况或因故暂停,施工人员不得慌乱,要听从指挥,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强现场警戒,迅速排除故障,不得使吊件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6.2.7 严禁电焊把线与钢丝绳接触,一旦发现击伤,必须向吊装指挥汇报,进行处理。6.2.8 吊装作业警戒区应设明显标志,吊装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通过。6.2.9 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允许从高处向地面抛扔工具、材料、上下传递需用绳索进行,且上呼下应。6.2.10 吊装机械应做好防雷措施,高塔竖立后,应
22、在塔顶装设红色航空标志,防止意外。6.2.11 一旦发生吊装安全事故,应用录相或照相方法记录事故现场原状,未经安全部门批准,不得扰乱事故现场,如果安全事故有扩大的趋势,经总工程师和安全责任工程师批准,可以采取临时加固等补救措施,总指挥应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延伸扩大。6.2.12 吊装现场应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医务人员,防止突然事故发生。6.3 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6.3.1 吊装时,任何人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索具附近及其它危险地方停留。6.3.2 吊装作业警区应设明显标志,吊装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通过。6.3.3 各种机、索具和材料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清除发现
23、的缺陷和隐患。6.3.4 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索具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设备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6.3.5 吊装指挥应果断,各种信号准确明了,且传递正确。6.3.6 起钩、回钩、转杆时应缓慢,避免所吊设备与其它物件相碰触。6.3.7 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6.3.8 吊装前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逢雨天或风力大于 5 级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6.3.9 吊装时,凡钢丝绳与设备机体直接接解处,均应垫以木板(50mm)或胶皮(5mm),以防损伤设备。7 吊装施工岗位责任7.1 设备吊装施工准备和实施全过程建立安全质量保证
24、体系,保证吊装施工优质、高速、安全。保证体系如下图:11图 7-17.2 吊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岗位职责按表 9-1 规定表 7-1职能部门 岗 位 岗位资格 职 责决策层 正、副总指挥 施工副经理、总工程师 全面负责吊装施工,下达吊装作业令参谋层吊装责任工程师机械责任工程师安全责任工程师质量责任工程师安装责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方案实施技术指导,技术协调吊装机械保养,技术协调安全总监督安装质量总监督设备安装质量技术指导指挥层起重队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吊装指挥工程师或高级起重工工程师高级起重工高级起重工劳动组织、进度计划方案编号及实施指导吊装作业安全指挥吊装工艺总指挥作业层组长
25、或岗长起重工吊车司机电工、钳工监测人员高中级起重工定级起重中高中级司机高中级技术工专业测量人员组织岗位作业岗位作业吊车吊装工艺操作起重机械维护保养规定部位的监测7.3 试吊或正式吊装前,吊装总指挥应责成有关人员进行吊装前检查,确认可以进行试吊装或正式吊装。8、施工机具及措施用料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250T 履带吊 SCX2500 台班 10 吊装2 50T 汽车吊 台班 5 吊装决策层管理层指挥层作业层123 道木 25016025000mm 根 1004 钢丝绳 6*37-36-1770 m 1005 千斤顶 50T 台 46 千斤顶 32T 台 47 卡环 50t 个
26、 48 卡环 32t 个 49 卡环 10t 个 810 无缝钢管 1148mm m 2611 无缝钢管 27310mm m 9612 槽钢 14 m 9613 钢板 =20mm m2 414 钢板 =30mm m2 515 工字钢 I32 m 519、吊装操作步骤9.1 吊装前的检查9.1.1 设备按制造图、施工图、吊装施工技术要求等有关文件复查,其安装位置、方位核对无误。9.1.2 吊车行进道路畅通,摆放设备和吊车站位处的地基按要求处理合格。钢丝绳、绳扣、卸扣已按规定检查合格。9.1.3 吊装物捆绑形式已按设计文件和吊装方案规定完成并检验合格9.1.4 吊装时的天气预报信息已掌握,确认无问
27、题的情况下,方能吊装。9.1.5 钢丝绳排列应平整,不得互相重叠挤压,股间长度要松紧一致。钢丝绳不得与工件或构筑物的棱角直接接触。钢丝绳不得与电焊把线相碰,以免电弧击坏钢丝绳。9.1.6 吊装施工前,应由主管工程师和安全部门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吊装方案,掌握必要的起重安全知识,熟悉有关规程、规范,胜任本职工作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9.2 试吊及正式吊装前的检查9.2.1 试吊和正式吊装前应依据吊装方案进行安全质量检查,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为:A、班组自检a、吊钩、吊具、钢丝绳的选用和设置及其质量;b、电气装置、离合器、制动器、等操纵装置和安全装置安全
28、使用技术条件,并进行无负荷试验;c、地面附着物情况、起重机械的固定或垫木的设置;d、确认起重机具作业空间范围内的障碍物及其预防措施;e、设备吊耳及加固措施;B、队级复检a、复查吊装机具、索具及起重机械;b、设备基础及回填土夯实情况;13c、确认班组自检结论及自检整改结果。C、联合检查a、吊装方案及其实施情况;b、吊装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作业人员资格;c、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d、核查的关键部位及预防措施;e、施工用电;f、确认队级复检结论。9.2.2 试吊和正式吊装施工应执行下列规定:A、吊车吊装时应观测吊装安全距离及吊车支腿处地基变化情况。B、机索具的受力情况观测。9.3 试吊9.3
29、.1 正式吊装前必须进行试吊,试吊过程中检查全部机具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吊装作业时,任何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索具附近及其他危险地带停留。9.3.2 调正设备和吊装机具,准备正式吊装。同时分析试吊检查结果,消除隐患,填写试吊检查记录。确认合格并签证后,才能提请吊装总指挥签发吊装作业令,进行正式吊装。9.4 吊装9.4.1 吊装作业区内与吊装无关的活动停止,操作人员进入岗位,记录吊装作业开始时间。9.4.2 启动吊车,缓缓提升设备,设备离地约 300mm 进行观察;无异常后方可继续提升设备。9.4.3 待设备到达需要的吊装位置后
30、仔细校核设备的方位,确认安全、无误后,缓缓将设备放置在预制的拖排上。9.4.4 设备放置后,吊车在设备尾部、厂房外配合卷扬机的牵引将设备送入厂房。9.4.5 记录吊装结束时间。9.5 设备在轨道上拖运9.5.1 设备在轨道上行走,各起重设备共同工作时,启、停动作要平衡、协调一致,避免设备振动和摆动,设备就位后应及时找正、找平,固定前不得松开吊装索具。9.5.2 设备在轨道上行走,在采用 32T 起重机溜设备时,同时必须设置四根溜绳使设备保持平衡。9.5.3 随时注意设备行走路线是否使设备的重心处于轨道的中心线上,滚杠是否与设备垂直,必要时用千斤顶等起重工具调正设备和滚杠9.5.4 随时检查基础
31、及轨道的受力情况以及各受力点钢丝绳绑扎、受力情况并向指挥报告。9.5.5 滚杠放置时,应等距离排放并与设备行走路线垂直,使前后滚杠保持同步。放置滚杠的轨道一定要平整,使滚杠受力均匀。9.5.6 行走过程中,如发生突然情况或因故暂停,施工人员不得慌乱,要听从指挥,及时采14取安全措施,并加强现场警戒,迅速排除故障。10、劳动力组合序号 工 种 单 位 数 量 备 注1 管理人员 人 52 起 重 工 人 6 持证上岗3 钳 工 人 6 持证上岗4 电 焊 工 人 3 持证上岗5 气 焊 工 人 1 持证上岗6 电 工 人 2 持证上岗7 普 工 人 6合 计 2911、环保及文明施工11.1 设备吊装前,严格按施工总平面图要求布置设备、吊装机具,机具摆放整齐有序,做到物流有序,保证现场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状况良好11.2 吊装过程中,保持场地平整、道路畅通。电源线、溜绳、钢丝绳、道木等应排放整齐。11.3 各种措施用料等,应按指定的地点分类摆放.11.4 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应加强设备成品保护意识,做好设备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