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生交往的艺术,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杭州市文三路 140 号 310012,师生交往的意义(I),1.提高教育效能的基础:师生感情与教育效能;大脑的两个活动区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能力;,师生交往的意义(II),2、反思“好教师” 和“好学生”的标准:“好教师的标准” 和可能的负面心理压力:标准 负面心理压力“好学生标准” 和可能的负面心理压力:标准 负面心理压力,师生交往的意义(III),3、新时代的教师形象:可使用的语言:教师要尽量希望能够努力成为从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角度能尽量做到的是:1、 4、新时代的学生形象:希望能成为1、,师生交往的意义(IV),5、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
2、征:* 坦白与明朗彼此诚实不欺诈;* 关心与爱护彼此知道自己受对方的重视与关爱;* 尊重与独立相互尊重但互不依赖;* 个体与群体相互允许发展各自的独特个性与创造,但又互相协调。* 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一方的满足不以对方的牺牲为代价。,师生交往的涵义,1、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和学生交往; 2、教师发出信息的方式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方式; 3、教师转递信息的方式往往决定了与学生交往的结果; 4、交往是师生双向的交往; 5、从学生的反馈和回应中判断交往是否成功;自我觉察练习,促进师生有效交往基本条件(I),1、同理心与学生沟通的基础。同理心的三个条件;同理心不等于了解;同理心不等于赞同对方的行为
3、和观点;同理心不等于同情; 2、同理对方是一种交往的立场和能力。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去感受对方;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3、不能同理学生的不良后果:学生会*很失望、很沮丧,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无益的指责和批评,“我向信息”让学生反感和受伤害,出现对立;*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产生建设性的帮助;*给学生提供了不合适的教育和价值导向,甚至误导学生。,促进师生有效交往基本条件(II),如何传递自己的同理心(I),1、单纯将学生的感受回应给学生;练习2、表达同理心的五个层次:练习不能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只能领会对方十分表面的感受;能理会对方的表面感受并能准确表达;能理会对方深层的感受并能引导;
4、能理会对方表面的和深层的感受并能准确表达和引导;,如何传递自己的同理心(II),3、在表达同理心时的基本立场:对学生能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深的信任感;能由衷地、开放地接纳对方的情感;能意识到情感是能够转移、化解、消融;能由衷地帮助对方但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能接纳对方的情绪但不沉溺(或陷入)情感的旋涡;能帮助对方从表面进入到深层、帮助对方看到自身的盲点;,如何传递自己的同理心(III),加强“同理心”敏感度的训练:1、从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中来寻找;2、从对方说话的用词中去体会;3、加强和丰富自己的词汇,加强对各种感受的分辨和体会;4、从对方的语音和语调的变化中去体会情绪和心态;5、透
5、过对方的肢体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情感;6、不断强化自己的逻辑判断能力。,师生交往中的真诚、尊重与接纳,1、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真诚是真实、可靠、诚实的同义词。对学生真诚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努力提高自己表达真诚的能力。*自我接纳与自信;*在恰当的地点和时间、用恰当的方式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人;*既有“教师意识”又有“朋友意识”;*能向学生表达真诚的自我体验;,2、用尊重与接纳维护学生的人性发展:*只有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才会发生有效能的师生交往。*能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学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尊重与接纳每一个学生的前提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价值的人。*尊重和接纳学生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自
6、我觉察、自我表达、自我发展。,沟通者的誓言,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都将捍卫你说出它的权利,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地与你交换。练习:学生:老师,我很烦!我的父母只关心我的考试成绩,一点也不关心我这个人。我做他们的儿子好象只是为了 给他们脸上贴金,而不能有半点差错。教师:?,交往中常见的沟通错误和障碍,1、“你向信息”是交往的障碍:基于个人的过强的主观意识,忽略别人的感受,不留余地说出对别人的批评,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通常的表达方式为责备、命令、挖苦等。提醒警告、控制 指导命令、指责了解恐吓、威胁 鼓励怀疑、揶揄帮助质问、说教 交流奚落、中伤,交往中可用的语言技
7、巧(I),幽默:“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 *委婉:学会语气词的使用。(吗、吧、啊、嘛)灵活使用否定词。(认为、不认为)以问代答。 *含蓄:只需意会,不必言传曲表观点、巧避锋芒、暗示批评、美化语言,交往中可用的语言技巧(II),*反语:“欲进先退、欲前先后”。 *模糊:使交流留有余地,给自己留下主动性和灵活性。照顾对方的自尊。避开敏感问题。模糊不等于糊涂。 沉默:表示自信心和力量感。引起有意注意,引导注意的方向。一种有效的批评方式。,交往中批评与表扬的语言策略,1、批评的语言策略:反省内心的感觉是否正确;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请对方提出解释;请对方提出
8、建议如何改进;总结对方所承诺的行动。,表扬的语言策略:表扬行为而不是人格(评价事而不评价人);表扬不能廉价或过度;通常不以人比人;公开与私下表扬相宜得彰;表扬应尽量公平一致;通常在学生中“隐恶扬善、找好不找坏”;珍惜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表扬语言要能因人而易、随机应变;表扬与奖励相结合。,学会观察和使用体态语言,说谎时: 心怀抵触时: 认真思考时: 表现接受、愿意合作时: 眼神: 表情: 手势: 空间:,谢谢!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0571- 8807-7930 (办)0571- 8799-1539 (宅)Email: ,练习,教师1:你为什么感到如此难过呢?教
9、师2: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这次考试又失败了。教师3:因为考试不理想,所以你感到很难过,很失望。教师4:因为考试不理想,所以你感到很难过,很失望,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心里很混乱。教师5:你一向成绩很好,但从来没想到会这样不理想,所以感到特别难过和失望。更不知如何对父母说,所以内心很矛盾。,练习:,1. 学:XX老喜欢在课堂上向我做鬼脸,我很讨厌他!我以后不跟他玩了。师:你不喜欢他这样对待你,所以不跟他玩了,是吗?2.学:这所学校真的不如我以前读的那所学校。那里的同学对我很好。师:你在这里觉得很孤单。3. 学:怎么老是下雨呀?下雨天我们什么都不能玩,真讨厌!师:你在教室里呆得有点发闷,是吗?
10、,同理心 (Emphacy)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去感知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能有效地将这些感知传递给对方,使对方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同理心的三个条件;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3、让对方了解你能设身处地的了解对方;,社交生活受影响;厌倦教育教学工作;常头痛、恶心、身体不适;情绪波动不稳定;自信心低落,自尊心下降;消极无助,抑郁烦躁;常见:人格偏执、神经衰弱、躯体症状、自我中心、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等心理症状。,多才多艺、尽量展现自身所长; 动静得宜、有问有思有答; 善于自我安排时间,劳逸有序; 思维敏锐、创新求变; 幽默乐观、
11、坦诚真挚; 自尊自重、乐于并善于和他人合作;,应能够或有能力达到:触角敏锐、重视与学生的全面沟通;积极进取、创新求变;会忙里偷闲,掌握放松技巧,主动清除自身的压力;对学生要求合理,能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处事公正、重情重理;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致力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互谅互让互助;幽默乐观、坦诚真挚;宽容开放、接纳学生的过错。,* 无条件尊重老师,从不反驳教师的命令和要求; * 好学不倦,能够长时间不分心地读书; * 温良恭俭,不得罪任何同学; * 上课始终保持安静; * 保持形象,为班级增光; * 十项全能,样样皆优。逆反情绪、人格两重性、兴趣狭窄、价值依赖性、情绪两极失横、嫉妒心重、
12、过度自尊或自卑、躯体症状。,练习1,1、在你的个性冲突中,通常需要哪种性情来平衡? 2、在你的生命中,对你最重要的那个人是谁? 3、与那个最重要的人之间,你们在哪两样事情上最能够沟通?在什么事情上不能沟通?4、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什么事情无法沟通? 5、在你身上,学生最喜欢的特质有哪些?最不喜欢的有哪些? 6、对鼓励你的学生与你和谐相处,你做过哪些事情?,应该是沉着而不会激动,永远保持稳定的心情,永远不失冷静、不流露强烈的情感; 不偏倚、对学生没有偏见、能一视同仁; 能够也应该对学生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常常超时工作,公而忘私; 对学生永远有无条件的慈悲心肠,总是有求必应。 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能营造安静而有次序的环境; 有高度的智慧,对学生有问必答,知道所有的答案。 与其他教师相互支持,对学生表现一致。 * 永远是完美的化身,永远不会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