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异常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人的心理活动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但有不同: 变态心理学: 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 医学分支,侧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早期关注 公元前 400 年,希波克里特
2、,体液说,心理是脑的机能 5-16 世纪,宗教,神秘主义,魔鬼附身,驱魔术 17 世纪中叶,神经科学发展,唯物观点 1861,布洛卡,大脑额下回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 帕斯德,细菌理论 二、现代说明 精神分析 两个基本命题:潜意识、性的冲动 五个推断: 人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 力比多驱动性心理发展,三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 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防御机制:防止焦虑的能力。 导致人心理异常的三个原因:固着、焦虑、压抑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神经症和精神病产生: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神经过
3、程的冲突 人本主义 潜能 心理异常: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阻碍,自我无法实现 心理异常的最基本得表现:存在焦虑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单选:5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 ) 。 A 可以互相转化的 B 无法进行分析的 C 可以直接测量的 D 无法间接测量的 单选:32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 ) 。 A 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B 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C 各种不良行为模式 D 各种脑器质性病变 多选: 120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 A 变态心理的定义 B 变态心理的种类 C 异常心理的特点 D 异常心理的转归 单选:50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心理异常的( ) 。 A 性质
4、B 治疗 C 诊断 D 预防 单选:47.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 ) 部分异常 不能被矫正 完全异常 可直接测量 单选: 67精神活动包括( ) ,属于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A本我、自我和超我 B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C个体保存、种族延续 D生物、心理和社会 单选: 48.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 ) 过程 潜意识 动力 前意识 单选:5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 。 A 力比多发育良好 B 合理地解释各种本能的欲望 C 完善的防御机制 D 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各阶段 单选:48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 。 A 防御机制
5、B 本能动力 C 心理异常 D 快乐原则 单选: 46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来自于( ) 。 A认知神经心理学 B哲学理论 C宗教理论 D人本主义 单选:44巴甫洛夫通过( )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A现象描述结果 B精神病学结果 C实验研究结果 D心理研究结果 多选:114、巴甫洛夫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包括 A 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 B 心理活动灵活降低 C 强烈且异乎寻常的刺激 D 心理活动平衡异常 单选:73在人本主义看来, “存在焦虑”是( ) 。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冲突 多选:98以下陈述正确的
6、是( ) 。 A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 C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是偏离常态的 D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须通过心理咨询矫正 单选:44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 ) 。 A健康咨询 B心理咨询 C系统治疗 D发展咨询 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异常 正常心理活动功能: 1.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 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变态心理学把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称为异常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7、的区分 一、标准化的区分 (一)医学标准 (二)统计学标准 (三)内省经验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二、心理学区分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多选:101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包括保障( )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正常地人际交往 C正确地反映世界 D幸福地享受人生 多选:99用“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 ) 。 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情感与理智协调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单选:79 精神活动内在一致的重要作用是( ) 。 A 使得人格稳定 B 使自知力完整
8、 C 保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准确和有效 D 保证心理活动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 多选:98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化区分原则包括( ) 。 A内省经验标准 B社会适应标准 C人格的稳定性 D主客观相统一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第二单元 情绪障碍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单选:54关于“情感倒错”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B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 C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 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单选:55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 A由心理应激引起 B与环境污染相关 C预后一般较好 D大脑无器质性损害 多选:108 “自知力
9、完整”是指患者具有( )的特点。 A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 B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 C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D主动要求治疗 单选:47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 。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思维 D内心被揭露感 单选:48关于“超价观念”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单选: 45 “思维内容障碍”不包括( ) 。 A强迫观念 B音联、义联 C妄
10、想 D超价观念 单选:46区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依据是( ) 。 A幻觉体验的形式 B幻觉体验的来源 C产生幻觉的器官 D产生幻觉的原因 多选:99妄想是( ) 。 A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脱离现实的病理的思维 B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夹杂不必要细节的思维 C一种建立在毫无根据设想基础上并违背逻辑的思维 D一种表现为用普通概念来表示某些特殊含意的思维 单选:46非现实感属于( ) 。 A感觉功能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功能障碍 D思维综合障碍 多选:99强迫观念的主要表现是( ) 。 A某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脑海中 B不受意愿支配的思潮涌现在脑海中 C知道没有必要并努力摆脱但无法摆
11、脱 D内容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杂乱多变 多选:102痴呆是一种( ) 。 A智能障碍 B后天获得的损害 C意识障碍 D先天获得的损害 单选:50.无对象性的知觉是( ) 。 A.幻觉 B.错觉 C.妄想 D.谵妄 单选:51.如果出现注意范围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这可能是( ) 。 A.注意减弱 B.自知力不完整 C.注意狭窄 D.内心被揭露感 多选:10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 ) 。 A.强迫观念 B.思维插入 C.思维鸣响 D.思维贫乏 多选:102.情感低落的表现包括( ) 。 A.自我评价过低 B.自信心不足 C.内心体验缺乏 D.愉快感缺失 单选:54. 精神疾病患者错觉的特点是(?
12、? )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感知综合障碍? ? ? ?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感觉功能障碍 单选:74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 ? ) A 被害妄想 B 钟情妄想 C 关系妄想 D 夸大妄想 单选:32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 A 真性幻觉 B 假性幻觉 C 主观幻觉 D 脑内幻觉 单选:54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 A 思维奔逸 B 思维散漫 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 多选:117意志缺乏者的临床症状包括( ) 。 A 精神活动不协调 B 自知力不完整 C 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D 生活极端懒散 多选: 90 、强制性思维的
13、主要特点是( ) 。 A 思潮大量涌现并不受意愿支配 B 某种观念反复出现无法摆脱 C 思维内容与环境保持联系 D 思潮的内容往往杂乱多变 单选:52人在抑郁状态下出现的病理性感觉阈限增高在临床上的表现是() 。 A 感觉过敏 B 感觉减退 C 感觉适应 D 感觉不适 单选:53出现思维奔逸症状时,人的行为中容易出现( ) 。 A 语词杂拌 B 答非所问 C 思维广播 D 随境转移 多选:101妄想的特点包括( ) 。 A 以迅速变化的联想作为依据的思维 B 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 C 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 D 对未知的前途充满信心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
14、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妄想性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 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抑郁发作 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双相障碍 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 第三单元 神经症 心理冲突:常形和变形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 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 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工作领域。 类型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 1.偏执性:猜疑和偏执 2.分裂样: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 3.反社会: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
15、人冷酷 4.冲动性: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 5.表演性: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别人注意 6.强迫性: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 7.焦虑性:一贯紧张、担忧、自卑;总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而有回避倾向 8.依赖性:依赖、不能对立解决问题;怕被遗弃;无助感;无能和缺乏精力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性质 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类型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睡眠障碍 失眠症、嗜睡症、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睡行症、夜惊、梦魇) 第七单元 癔症 一、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暴发、癔
16、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 二、转换性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 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主要类型: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癔症的集体发作) 多选:117心理异常包括( ) A 确诊的神经症 B 严重心理问题 C 一般心理问题 D 各种人格障碍 单选44 ( )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A冲动型 B焦虑型 C强迫型 D表演型 多选:90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 。 A 总是感到不安 B 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C 一贯猜疑偏执 D 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 多选:103.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 ) 。
17、A.自知力受到破坏 B.智能低下 C.精神活动不协调 D.意识障碍 多选:108、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陈述中正确的包括 。 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 B.患病期的个体基本丧失自知力 C.个体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脱离现实 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一致 单选:49 “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 ) 。 A思维缓慢 B思维中断 C情绪低落 D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多选:90抑郁发作的特点是( ) A 情绪低落 B 思维混乱 C 动作减少 D 感觉过敏 多选:100睡眠障碍包括( )等类型。 A失眠症 B嗜睡症 C睡行症 D梦魇 单选:47梦游属于( ) 。 A分离性障碍 B转换性障碍 C睡眠障
18、碍 D运动障碍 多选:105 适应障碍在发病时间上的特点是( ) 。 A 通常在遭受生活事件后 1 个月内起病 B 通常在遭受生活事件后数小时内起病 C 病程一般不超过 3 个月 D 病程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单选:54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 。 A 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 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 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 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许又新的三
19、标准 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二、郭念锋的十标准 心理活动的强度(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一、概念的区分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健康心理:动态平衡 不健康心理:动态失衡 多选:101许又新认为心理健康可以用( )的标准去衡量。 A操作 B体验 C评价 D发展 多选:100 评估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包括( ) 。 A心理活动的强度 B心理冲突的类型 C环境适应的能力 D心理自控的能力 多选:104 郭念锋提出的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包括( ) A
20、 心理活动的灵活性 B 自信心 C 神经活动的平衡性 D 暗示性 单选:52.在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中,将个体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定义为( ) 。 A.情绪易感性 B.心理活动的强度 C.情绪的阈限 D.心理活动耐受力 103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包括( ) 。 A 一般心理问题 B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C 严重心理问题 D 一部分可疑神经症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用途 二、效度 (一)症状学效度 (二)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 1.自然发展:三个月内缓解;迁延,泛化;变为易感人群。 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非专业; 专业 (三)结构效度 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
21、 1.人口学因素;2.个性心理特征;3.身体健康水平;4.社会变迁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标准 由于现实因素而产生心理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不良情绪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没有泛化 定义: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标准 由于较为强
22、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因素引起痛苦情绪 痛苦情绪不间断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痛苦情绪反应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 痛苦情绪激发因素不仅局限于最初事件,而且与最初事件有联系或类似的其他事件也引起此类痛苦情绪泛化 定义: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变形冲突,但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简易评定方法还不能确诊为神经症 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多选:101刚出现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若自然发展其结果可能是(
23、 ) 。 A部分人的不良情绪因迁延时间久而泛化 B部分人三个月内有可能出现了自行缓解 C部分很快就可出现严重的躯体性疾病 D部分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易感者 多选:101寻找造成个体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原因时,应该考虑( ) 。 A人口学因素 B个性心理特征 C社会适应状况 D身体健康水平 多选:119 与心理不健康有关的人口学因素可包括() 。 A 文化程度 B 性格特点 C 动机水平 D 生活方式 多选:100严重心理问题诊断要点包括( ) 。 A痛苦由比较强烈的现实刺激引起 B痛苦情绪产生以后持续半年以上的 C痛苦情绪的反应对象已经被泛化 D痛苦情绪对社会功能有一定影响 多选:91严重心理问
24、题的特点包括( ) 。 A 内容充分泛化 B 可具有较强烈的初始情绪反应 C 没有人格缺陷 D 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躯体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情绪低落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单选:45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 。 A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 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多选:105.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