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讲中国民间文学史略.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844949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中国民间文学史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讲中国民间文学史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讲中国民间文学史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讲中国民间文学史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讲中国民间文学史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讲 中国民间文学史略,1 原始社会时期的民间文学,2 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3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1、民间文学的起源,中国传播媒介发展年表: 180万年前 云南元谋猿人(白寿彝中国通史V2) 50万年前 语言存在(利基人类的起源P98) 4500年前 文字出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白寿彝中国通史V2) 公元2世纪 造纸术(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V1P98) 11世纪(北宋) 活字印刷 1949年以来 文化普及 20世纪80年代来 大众传媒,1 原始社会时期的民间文学,2、了解原始社会时期民间文学的立足点,典籍文字的记录(如尚书、周易等),当代落后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存在状况,彝族神话英雄“支格阿

2、龙”,神话 歌谣 民间传说,3、原始社会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2 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包括奴隶社会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尤其是2000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民间文学。,1、先秦时代的民间文学,A、“诗经”时期的民间文学 B、“楚辞”时期的民间文学 C、“诸子百家”时期的民间文学:寓言和山海经记录的神话,2、两汉时期的民间文学,A、民间叙事文学,主要保留在淮南子、史记、列女传等典籍中。 B、“乐府民歌” C、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魏晋时期的民间文学,这个时期的民间文学以民间叙事文学为主,主要保留在志怪小说之中,其中代表性的典籍有干宝的搜神记、王嘉的拾遗记、陶潜的搜神后记、任昉的述异记、张华的博物

3、志、刘敬叔的异苑、吴均的续齐谐记等。,4、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南朝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百分之九十是情歌。西洲曲为代表。,北朝民歌:仅存70多首,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里。战争是北朝民歌的主要题材。代表作品木兰辞、敕勒歌等。,5、唐宋时期的民间文学,市民阶层的形成,西域音乐的影响,唐代形成一种新的民间文学形式民间词。,唐宋时期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说唱文学。唐时的变文,宋代转化为话本。,记录民间叙事文学有代表性的典籍有: 段成式酉阳杂俎; 玄奘大唐西域记; 牛僧儒玄怪录; 李复言续玄怪录。,6、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民族民间文学受到重视。 元朝民间文学以民间杂剧为主。

4、元末刘基选取民间故事,创作了寓言郁离子。,A、民歌:冯梦龙搜集编纂山歌、挂枝儿。 B、谣谚:杨慎编撰古今风谣、古今谚,杜文澜辑撰古谣谚。 C、笑话:冯梦龙编撰笑话专集笑府、广笑府,江盈科辑录雪涛谐史,石成金辑纂的笑得好影响较大。,简短评论,保存方式以文字为主,与其他记录方式互证。 一个时段的历史记录,是中国民间文学知识谱系链环上的重要部分。 历史记录,不免缺乏鲜活的民间文学本色。,3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1、“五四”歌谣学运动,释义: “五四”前后,我国文化界兴起了一个采集、整理、研究人民口头创作的诗歌、故事、谚语的新科学运动,即歌谣学运动。,经过: 1918年北京大学开始了歌谣征集运动。刘

5、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主持了这项工作。 1920年冬,成立歌谣研究会。 1922年12月17日,编辑歌谣周刊。搜集歌谣的两个目的:学术的和文艺的。 1925年6月,歌谣周刊停刊, 共出96期。,评价:“五四”歌谣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是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开端。它所开创的重视民间文学本真的科学精神,重视多学科参与民间文学研究的风气,对后来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30年代民俗学运动,1927年冬,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 1927年11月,创办民间文艺周刊,董作宾和钟敬文编辑;1928年3月该刊改为民俗周刊

6、,由钟敬文、容肇祖、刘万章编辑,到1933年6月停刊,共出132期。,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以前的民俗工作最富于成绩的是故事、歌谣和民间谚语;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则侧重于“信仰和行动”及“习惯”的研究。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影响下,厦门、福州、杭州等地区成立了相应的学会。30年代民俗学运动把民间文艺的搜集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3、40年代民间文艺学运动,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重视和学习民间“萌芽状态的文艺”。 当时的鲁迅艺术学院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由何其芳讲民歌。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由何其芳、张松如、毛星等加以整理编成的陕

7、北民歌选等。,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汲取民间文学的滋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新歌剧白毛女、赵树理用讲说故事形式写出的李有才板话等。,评价: 1、对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给予高度尊重。 2、将民间文艺用于教育群众,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3、倡导作家从文艺目的出发学习利用民间文艺。,4、曲折波澜的30年:19491978,民族识别和民族调查发掘大量民间文学。 建国初期,人民当家做主,重视自己的文学形式。大跃进民歌滋生不少假民间文学。 文化大革命对民间文学的破坏是巨大的。,5、阔步前进的新时期:19792001,大学教育培养了许多具有高水平的理论人才,民间文学研究呈现繁荣局面。 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搜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简短评论,民众主体意识增强,民间文学的功能和价值得到认识。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 中国民间文学取得成就最大的一个世纪。 多学科参与、书面与田野并重的研究方法得到尊重和发展。,思考题,1、谈谈你对当前民间文学的看法?在现代媒体日益繁荣的21世纪,民间文学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2、民间文学有原生态吗?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