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行政单位会计的负债与净资产,一、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包括: 行政性收费收入 罚没收入 应上缴国库的无主实物变价款 执法机关和单位追回应上缴国库的各项款 其他按国家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国库的各项款,第一节 负债的核算,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应缴预算款是行政单位在执行公务时依法取得的款项,其所有权不属于本单位,而是属于财政,是国家预算资金的组成部分,必须按规定上缴预算。,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应缴预算款的账务处理设置“应缴预算款”科目,贷方记收到的应缴预算的款项 ,借方记已缴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1、发生应缴预
2、算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缴预算款2、上缴财政部门时, 借:应缴预算款贷:银行存款,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1、某行政单位将长期无人认领的无主暂存款3000元转作应缴预算款。借:暂存款 3000贷:应缴预算款 3000 2、某行政单位将收缴的赃物变价出售,取得5600元的变价收入,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5600贷:应缴预算款 5600,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二、暂存款,是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债务,包括临时性暂存和应付未付款项。对于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账,应转作收入的,要及时转入收入账户,不得长期挂账。1、临时性暂存是指其他单位和个人存放于单位的一些款项,如存入的押金
3、、保证金等。2、应付未付款项是指行政单位购买材料或其他物品,应付给供应单位而未付的款项。,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注意: 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账。应转作收入的,要及时转入收入账户,应上缴的要及时上缴,应支付的要及时支付,应报销的要及时报销,年终原则上要全部结清。 对其他单位委托的数额较小的代管经费,要按委托单位的具体要求,办理支付,并及时结报,事毕后全面清算结余资金交回原委托单位。 暂存款按实际发生额记账。,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暂存款的账务处理,设置“暂存款”账户。发生暂存款增加时记贷方;冲销或结算退还暂存款时记借方。本账户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结算的暂存款数额。本科目按债权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
4、账。 具体账务处理:1、行政单位收到暂存款时:借:银行存款 现金 等账户贷:暂存款 账户 2、冲销或结算退还时:借:暂存款 账务贷:银行存款 现金 等账户,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1、某行政单位收到某单位委托办事的款项80000元。借:银行存款 80000贷:暂付款 80000 2、为办理上例中的委托事项支付费用78000元,并将2000元退回。借:暂存款 78000贷:银行存款 78000借:暂存款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 3、某行政单位购买材料一批,价款为540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借:库存材料 5400贷:暂存款 5400,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三、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单
5、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2、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性收费。3、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4、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资金。5、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办法有三种: 一是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二是按确定比例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三是收支相抵后的结余数上缴同级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不属于行政单位,而属于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收支两条线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的
6、一种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的资金管理模式。1、具有收费和罚款没收职能的部门和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应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附加)和罚没收入,按规定委托指定代收银行代收代缴或由执收执罚单位直接收取并全额上缴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2、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办公所需的特殊经费等,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本级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应缴财政专户款的账务处理,1、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方式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等账户 贷:应缴财政专户
7、款 上缴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等账户,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2、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方式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等账户贷:预算外资金收入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应按结余数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3、预算外资金按比例上缴方式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等账户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收入数上缴比例)预算外资金收入将应缴财政专户款上缴财政专户: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等账户,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举例: 1、某行政单位7月8日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附加收入共计78000元,实行预算外资金全额
8、上缴。收到附加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78000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78000上缴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78000贷:银行存款 78000,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2、某行政单位12月5日收到预算外资金56000元,年底结余34000元,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方式。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 56000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56000年底将结余转入应缴财政专户款: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34000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34000将应缴财政专户款上缴财政专户: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34000贷:银行存款 34000,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3、某行政单位12月10日收到80000元预算外资金,上缴
9、比例为70%,实行预算外资金按比例上缴方式。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 80000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24000应缴财政专户款 56000将应缴财政专户款上缴财政专户: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56000贷:银行存款 56000,第二节 净资产的核算,一、固定基金固定基金是指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由于行政单位不计提折旧,固定资金与固定资产总金额应当一致。1、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增加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2、减少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举例:某单位以经费购入固定资产,价格为89000元,以银行存款付讫。借:经费支出 89000贷:银行存款 89000借:固定
10、资产 89000贷:固定基金 89000,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二、结余,行政单位结余是年度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作为结余反映的内容可能是收入大于支出的剩余,也可能是支出大于收入的超支数额。 行政单位的正常经费结余与专项资金结余应分别核算。 对于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经费,要按照“专款专用、专项核算”的要求,单独反映。年度终了,未完成项目的资金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已完成项目的资金结余,报经主管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单位统筹安排使用。 结余一般没有限定用途,可用于行政单位公务活动的各个方面,但主要是用于弥补行政单位以后年度收不抵支的差额和补助所属单位等。,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结
11、余的账务处理,设置“结余”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年终各支出账户余额的转入数,贷方登记年终各收入账户余额的转入数。本账户贷方余额为行政单位滚存结余。按经费结余与专项资金结余设置明细科目。具体处理方法:1、年终,各项收入转入“结余”账户贷方:借: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或专项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或专项收入)其他收入贷:结余经常性结余(或专项结余),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2、年终,各项支出转入“结余”账户借方:借:结余经常性结余(或专项结余)贷: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或专项经费)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或专项支出),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举例:某行政单位年终各收支科目余额如下: 拨入经费拨入
12、经常性经费 2300000拨入专项经费 900000 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1200000专项收入 300000 其他收入 50000 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 1000000拨出专项经费 500000 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900000专项支出 300000 结转自筹基建 300000,1、年终,将经常性收入各科目余额转入: 借: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 2300000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1200000其他收入 50000贷:结余经常性结余 3550000 2、年终,将专项收入各科目余额转入: 借:拨入经费专项经费 900000预算外资金收入专项收入 300000贷:结余专项结余 120000,第二篇 行政单位会计,3、年终,将经常性支出各科目余额转入: 借:结余经常性结余 2200000贷: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 1000000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900000结转自筹基建 300000 4、年终,将专项支出各科目余额转入: 借:结余专项结余 800000贷:拨出经费拨出专项经费 500000经费支出专项支出 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