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信心啟航的靈程經文申 1:3-8轉眼間,2005 年已過了一個月在第一個主日,我們思想如何在新的年活得有智慧 這一個月來,你活得如何呢?我們有否在生活中做一些調整與改變來幫助自己去履行所定的目標,達成上帝對我們的心意,完成主所托付給我們的使命呢?申 1:3-8 有極豐富的信息,為你我的靈命路程提供寶貴重要的指引耶和華上帝向以色列人說你們在這山上住夠了 ;這句話與主耶穌在登山變像時彼得所說的“我們在這裏真好”(太 17:4)有相似的信息上帝不要我們滿足於現今靈命的狀況,要我們不斷的突破,更新,和成長。上帝要求我們在靈程上以信心啟航;不當裹足不前,也避免在原地踏步上帝藉著摩西給以色列人的話(v.
2、1,3)不單為那個世代的子民提供屬靈生活的實踐原則,也為二十世紀身為上帝兒女的我們在奔走屬靈的道路上提供重要的指引。申命記是本歷史回憶錄;但它不是般普通歷史的追述v.1的開始就宣告說“這是摩西向全以色列民所說的話”(These are the words Moses spoke to all Israel);而在 v.3 清楚指出這些話不是來自摩西本人,乃是“耶和華所吩咐以色列民的話” 。同時當留意的是摩西向百姓們傳遞論述歷史時聖經所使用的字眼講解(expound)這詞是指清楚具體的說明,徹底明白,讓聽的人得以全然掌握所說的信息,有所積極的回應這乃表明申命記並不是單重述歷史的書,它有具體的目的
3、,藉著歷史的講述帶出真理的教導和信息,為新代的子民做好心理和屬靈的準備,進入上帝所應許的迦南美地。從申命記的記載內容來看,歷史的回顧明顯帶有兩方面的作用激勵與盼望, 提醒與警告 方面歷史顯示上帝的信實和慈愛;另方面它也暴露以色列人的不信,軟弱,和悖逆。勇於承擔生活中的挑戰(v.3-6)v.6 的你們在這山上住夠了與 v.7 上帝的命令現在你們要轉回,起程到到直到帶出一個強烈的信息以色列人要有所改變,要與過去不同;他們要勇於承擔生活中的挑戰這包括走出安全舒適的地帶這是新代的以色列人根據 v.3 的提示,他們在何烈山已經住了近十一個月他們或許開始習慣這種穩定的日子;可以不像過去三十多年來在曠野漂流
4、的日子如同他們的長輩,在面對困境時就回想過去在埃及“坐在肉鍋旁” “吃飯吃到飽”穩定的日子(出 16:3)v.4 也指出他們主要的兩個敵人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都已經被制服了,最少可享受眼前片刻的平安但上帝卻命令說現在你們要轉回 。你我或許處在一個屬靈的安全舒適地帶,滿足於現況,因害怕改變所帶來的未知和不安;我們不願去承擔上帝所賜給的挑戰和使命。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被外在現象所蒙敝,以致不敢作出改變。喻證對乘搭汽車與坐飛機之不同觀念而帶來之不同行動放下過去陰影的糾纏這新代的以色列人都是在那四十年漂流日子出生的他們親自體會也看見長輩們的軟弱,不信,悖逆,墮落,失敗等原本 11 天的路程,他們的長輩卻
5、花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最後仍然沒有進入所應許的迦南美地他們會思考說, “既是如此,我們何必再嘗試呢?喻證美國職業籃球史上最偉大球員 Michael Jordan 之榜樣喻證美國 16 任總統林肯從事政治生涯的寫照和榜樣二信心支取生命中的應許(v.7-8)v.6 的耶和華我們的上帝與 v.11 的亞耶和華你們列祖的上帝有特別的意思這乃是把歷史轉回至亞伯拉罕(創 15:18)和摩西在何烈山上的經歷;他如何被選召,被差遣,把以色列人領出埃及並進入迦南美地的應許(出 3:6,13,15-16)這也再次說明上帝所賜下的應許,祂並沒有忘記;祂是信實的,祂必引領和成就。以信心支取生命中的應許包含兩個不可缺少
6、的動作用意志認定上帝為主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強調式語態,說明上帝是切的中心;祂是歷史的主宰,祂是全以色列的主,祂也是我們生命的主。在進入迦南應許之地之前,摩西向他們的講論所強調的不是戰爭的策略,組織,或方法;所談的內容乃是與上帝當有的關係要忠於祂,要信靠祂,要敬畏祂,要事奉祂,要傳揚祂。用行動回應上帝的話v.8佔領這地為業 ,這短語在申命記共出現 50 次,所表達的就是“以實際行動去得上帝所賜給的” 這乃說明要取得這些地業是帶有條件的以色列人要聽從上帝的指導,按祂的方法原則去取得應許之地後來攻取耶利哥城事清楚說明這重要觀念(書 6 章)。我把這地擺在你面前這短語也再次強調以色列人所當負起的責任和使命原本的意思是指“上帝把應許之地如同禮物擺在百姓面前,需要他們上前去領取” 同樣的話也出現在 1:21,並加上安慰鼓勵的話“不要害怕,也不要驚惶” 他們所當做的就是以信心透過實際的行動去聽從上帝的指引,去佔領迦南美地。喻證第二世界大戰時聯軍收養孤兒事所帶出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