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11校联考.doc

上传人:cw6mk8 文档编号:683252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11校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11校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11校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11校联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台州市 200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11 校联考考试分析报告高三物理陈梦丹 天台中学郑陆敏 台州市教研室2007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题以 2008 年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一、试卷特点及命题指导思想本次命题力求在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命题的意图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通过测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试题力求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及

2、实验性。试题的覆盖面广,加强对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力求改变题目和原创题,本次试题 33为原创题,28为改编题,以引导师生避免题海战术,从而回归教材,培养能力。二、试卷结构分析全卷共考查了力学知识 47 分,热学知识 8 分,电磁学知识 45 分。容易题、稍难题与较难题比例为:32:32:36。全卷涉及考查的知识点、学习层次、能力要求和抽样难度值(随机抽取天台中学 190 名学生)具体见下表 1:表 1:2008.1 台州市高三物理期试题双向细目表学习层次题号知识点 了解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分析能力要求 抽样难度1 力的平衡 低 0.9322 曲线运动 低 0.8563 电场 低 0.79

3、24 分子动理论 中 0.5395 运动的合成 中 0.8836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低 0.8757 直线运动 中 0.6898 热和功、气体 低 0.9749 电磁感应 中 0.60410 恒定电流 中 0.72211 力学实验 中 0.87612 电学实验 中 0.78513 磁场 中 0.78114 牛顿运动定律和图像 高 0.73715 万有引力定律 高 0.69116 电场、动量和能量 高 0.514三、考试成绩分析今年期末考试高三物理成绩统计分析样本为联考 11 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全体考生,共计 8981 名。各项成绩指标统计见表 2,联考 11 校各分数段人数如图 1 所示。表 2

4、:联考 11 所省一级重点中学 8981 名考生各项成绩指标统计学校 考生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标准分 差异系数天台中学 790 73 15.09 0.661 24.84温岭中学 1180 69 16.688 0.446 27.47台州一中 813 62.9 16.357 0.116 26.926台州中学 922 62.1 15.835 0.073 26.067黄岩中学 652 61.6 17.538 0.046 28.869温岭二中 666 61.5 16.612 0.041 27.346路桥中学 657 61.2 16.278 0.024 26.795仙居中学 749 59.5 17.094

5、 -0.067 28.139三门中学 814 55.5 18.046 -0.283 29.706新河中学 1073 54.3 19.038 -0.348 31.339回浦中学 665 43.3 17.995 -0.942 29.623总体 8981 60.7 18.5 0 30.488从联考 11 校全体考生考试成绩统计来看,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意味着试卷难度适中,且有较好的区分度。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材料,分别通过对天台中学全体考生对各小题答分统计,以及联考 11 校集中评卷中分析获得。1.各小题答分统计表 3:天台中学 790 名学生选择题的得分情况统计题号正答答a答b答

6、c答d答ab答ac答ad答bc答bd答cd答abc答abd答acd答bcd答abcd0500100015002000d100_90 d90_80 d80_70 d70_60 d60_50 d50_40 d40_30 d30_20 d20_10 d10_0图 1 联考 11 校各分数段人数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 率1 83.2 0.5 10.1 83.3 0.5 0.1 0 0 5.6 0 0 0 0 0 0 02 75.6 0 2.0 1.7 0.5 0.1 0 0 7.0 11.1 1.9 0.1 0 0 75.6 03 77.2 77.2 12.3 6.

7、9 1.3 0.6 0.1 0.8 0.1 0 0 0.4 0 0 0 0.14 43.9 43.9 0 0.6 10.6 0.1 0.8 42.7 0 0.1 0.1 0 0.3 0.6 0.1 05 67.7 0.8 67.7 1.1 30.4 0 0 0 0 0 0 0 0 0 0 06 77.5 0 10.2 3.3 3.4 0 0 0.1 0.5 77.5 4.1 0 0.1 0 0.8 07 57.8 2.5 3.2 57.8 2.8 0 0 0.3 0.4 0 32.8 0 0 0 0.3 08 80.4 1.1 80.4 5.6 10.8 0 0.1 0.1 0.1 1.7 0

8、 0 0 0 0 09 48.0 9.3 3.7 2.4 13.0 0 6.7 48.0 2.2 13.2 0.4 0 0.1 0.8 0.3 010 52.4 7.8 3.3 4.6 52.4 0 5.7 20.9 0 1.9 0.6 0 0 2.5 0.1 0表 4:天台中学物理总分 80 分以上的 294 名学生的非选择题的得分情况统计题号 每题总分 满分() 10满分() 59 分() 5 分以下()12 14 分 49.7 46.9 2.8 0.613 10 分 79.9 19.4 0.614 11 分 93.2 1.0 5.8 015 10 分 56.5 35.4 8.216 15

9、 分 41.5 48.3 10.2 0.3表 5:天台中学物理总分 6079 分的 355 名学生的非选择题的得分情况统计题号 每题总分 满分() 10满分() 59 分() 5 分以下()12 14 分 31.3 53.0 15.8 013 10 分 57.2 31.3 8.714 11 分 71.8 2.8 21.4 3.915 10 分 15.2 53.5 31.316 15 分 3.1 35.8 54.4 6.82.部分题目学生答题错误原因分析【第 4 题】学生对气体压强的产生原理不理解。【第 7 题】这是一道原创体,大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到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下滑,加速度必须小于重力加速度

10、;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物体在斜面上还受到拉力,故错选了 D。【第 9 题】少数学生楞次定律在题目中用错,也有些学生在求感应电流时计算错误。【第 10 题】学生对电路的结构不清,也有的学生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运用过程中出错,故多选了 A。【第 11 题】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特别是对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采用了逆向思维,立意较新。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缺少单位,对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不理解导致错误,对游标卡尺精度没有掌握导致错误。【第 12 题】把电学中典型的测量电阻的实验和自感现象结合在一起,有创新。学生主要的错误是:答案不规范,没有想到与自感结合来分析。【第 13 题】该题考查的是带电

11、粒子在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问题,与数学中的几何知识综合。学生在答题中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相混淆;有的学生答题不够规范,最后答案没有用题目中的已知量来表示;有的学生几何关系搞不清楚,导致求不出半径;也有少数学生考虑了重力。【第 14 题】这是一道典型的图像题,难度不大。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是:把合力当 F;书写不规范;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判断错误。【第 15 题】结合天体的热点出题,命题的立意好。第一小题主要是书写欠规范,如脚标出错,没有用已知量来表示。第二小题主要是对题意没有理解,不会建立物理模型。【第 16 题】这是一道原创题,该题情景清晰,注重过程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解题能

12、力。该题在命题时稍欠考虑,给出的已知量与实际的结果矛盾,弹簧的弹性系数要作修改。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有:过程分析欠清晰;分离点位置找错,有认为是在弹簧原长位置,有人为是速度为零的位置,也有认为是加速度为零的位置;将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误认为是动能守恒;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会选择对象和过程;弹力做正功还是负功分析不到位;有的学生用弹性势能的公式来求弹性势能,但又把弹性势能的公式错记为是 。2xkEp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要重视培养学生通过具体情景分析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克服按已有套路解题的不良习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还要重视让学生暴露错误,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针对错误教学,不能想当然

13、地认为有些问题很简单学生应该会的,从而在教学中不重视,比如第 13 题。2.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审题能力的培养(如何找关键词、研究对象) ;分析能力的培养(分阶段建立运动模型) ;隐含条件挖掘能力的培养(阶段间的联系、时间的联系、空间的联系等) 。3.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除了重视学生实验外,还要重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课后的小实验等。4.重视图像的教学。5.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能力的重要方法,历年高考中都要求较高,教学中要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6.要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要重视力学规律在其他物理知识中的运用。对高考大纲不做要求的知识,在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的复习中)应该淡化,如弹性势能的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