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 。当不考虑架空线路挂点高差影响时, 计算为:(43)式中 l1ln耐张段间的各个挡距,m 。每个耐张段的 值,已载于线路的设计中。当所测量的耐张段中,无一挡距等于 时,在任意挡距 z 中,导线的弧垂应为:(4 4)式中 f所求挡距 l 中导线的弧垂;f0相当于挡距 时的弧垂(可从设计给出的弧垂安装曲线表中查出)。例如:某一线路耐张段,此区段分为:173、180m 和 230m 三个挡距,其规律挡距 =200m。因为三相挡距无一与 相等,所以任意挡距间的弧垂应按式(44)进行换算。设观测挡的挡距为 180m,测量时的温度为 200C,根据安装表查出 =200m 时的 f0=4.05
2、m,由式(44)可得挡距 l=180m 时的弧垂为:f=(180/200)f0=0.81 f0 =0.81*4.05=3.28m如实际测得的弧垂小于上列数值,则导线的张力过紧,应适当将导线放松;如大于上列数值,则导线过松,应将导线收紧;如实测的弧垂与安装表求之弧垂相差在5以内,则不必调整。(二)导、地线弛度测量的计算(1)导、地线弛度经纬仪测量换算公式:F=b1 tg1b2 tg2式中:f 一导线或地线弛度, m;b1、b2 一两基水平距离,m ;1镜测导线或地线悬挂点角度;2镜测导线或地线弧垂最低点角度。该办法适用于地势平坦,相邻两杆塔悬挂点高差小的地方。(2)导线对地距离经纬仪测量计算公式
3、:H=e+btg (45)式中:H导线对地距离,m;e平截塔尺高度,m ;b仪器塔尺间的水平距离,m;1镜测竖直角度。(3)交叉跨越测量可按式(45)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换算在 400C 的距离。测量时应记录当时温度。(4)测量时仪器支放点一般应远离杆塔高度约 1.52.0 倍的距离。二、架空送电线路绝缘限距的测量(一)线路绝缘限距的测量范围主要是 35220kV 线路导线弧垂最低点对地垂直距离,对公路、铁塔、建筑最小距离,对其他电力线路、弱电线路、通信线路的交叉跨越距离,对安全通道内一切障碍物的安全距离的测量。(二)线路绝缘限距测量方法(1)限距直测法。利用专用绝缘测量杆和绝缘绳在带电或停电线
4、路上直接与导线接触读取数据的方法。(2)仪器测限距法。利用超声波测高仪、经纬仪、激光测距仪在线路所在位置的地面上或杆塔上对带电线路的测量。(三)线路绝缘限距的标准详见第一章第二节。(四)推荐使用超声波测高仪,进行交叉距离或限距进行测量1超声波测高仪应满足下列指标(1)被测高度50m 。(2)被测物测层不小于 3 层。(3)有计算机输出接口。2超声波测高仪使用注意事项(1)测高仪应安放在交叉跨越点的垂直下方,偏斜 24 倍。(4)(d+分划值估读 0.1。三、引流线距杆塔最近距离的带电测量(一)推荐使用激光测距仪选用的仪器应满足下列条件。(1)重量轻、便携式、可充电。(2)显示应达到毫米级。(3
5、)最大输出功率应不小于 1Mw。(4)应能累加计算数据。(5)有计算机输出接口。(6)具备公英制换算功能。(二)使用激光测距仪的注意事项(1)第一次使用时,充电时间应达到 12h。(2)注意激光照点不应对横梁、桁架棱角处长期照射,不应对阳光及天空无参照照射。(3)操作时应区分测量方式,距离测量时第一次按键为激光器打开,第二次按键为数据显示,第三次按键可显示被测距离。 (4)操作时应注意长度单位 meter(米);feet1(英尺);feet2(1/8 英寸) 。(5)实际操作时,被测距离已包括仪器长度。导线两个悬挂点等高时:f0 = g * L2 / 8 * k0f0:档距中央最低点的弧垂,k
6、0 档距中央最低点的应力,g 是与 k0 条件相对应的比载高压线的弧度”叫弧垂,通过塔距(跨度) 、线距和风速度就可以计算出弧垂值。7 城市供电设施 7.1 一般规定第 7.1.1 条 规划新建或改建的城市供电设施的建设标准、结构选型,应与城市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相适应。第 7.1.2 条 城市供电设施的规划选址、选路径,应充分考虑我国城市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用地紧张的空间环境条件和城市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和要求。第 7.1.3 条 规划新建的城市供电设施,应根据其所处地段的地形、地貌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的结构型式与建筑外形。第 7.
7、1.4 条 规划新建的城市供电设施用地预留和空间配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1.0.5 条的要求。(第 1.0.5 条 布置、预留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7.5 城市电力线路第 7.5.1 条 城市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两类。第 7.5.2 条 城市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第 7.5.2.1 条 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网规划,沿道路、河渠、绿化带架设。路径做到短捷、顺直,减少同道路、河流、铁路等的交叉,避免跨越建筑物;对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或接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
8、范附录 B.0.1 和附录 B.0.2 的规定;第 7.5.2.2 条 35kV 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应规划专用通道,并应加以保护;第 7.5.2.3 条 规划新建的 66kV 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穿越市中心地区或重要风景旅游区;第 7.5.2.4 条 宜避开空气严重污秽区或有爆炸危险品的建筑物、堆场、仓库,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第 7.5.2.5 条 应满足防洪、抗震要求。第 7.5.3 条 市区内 35kV 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新建、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第 7.5.3.1 条 市区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占地较少的窄基杆塔和多回路同杆架设的紧凑型线路结构。为满足线路导线对地面和
9、树木间的垂直距离,杆塔应适当增加高度、缩小档距,在计算导线最大弧垂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0.1 和附录 C.0.2的规定;第 7.5.3.2 条 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应注意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对邻近通信设施的干扰和影响,并满足与电台、领(导) 航台之间的安全距离。第 7.5.4 条 市区内的中、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应同杆架设,做到一杆多用。第 7.5.5 条 城市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宽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第 7.5.5.1 条 应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气象条件、导线最大风偏、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导线最大弧垂、导线排列方式
10、以及杆塔型式、杆塔档距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第 7.5.5.2 条 市区内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的 35-500kV 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规划走廊宽度,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及当地用地条件,结合表 7.5.5的规定,合理选定。市区 35-500kV 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 (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 表 7.5.5线路电压等级(kV)高压线走廊宽度(m)线路电压等级(kV)高压线走廊宽度(m)500 60-75 66、110 15-25330 35-45 35 12-20220 30-40 第 7.5.6 条 市区内规
11、划新建的 35kV 以上电力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地下电缆:第 7.5.6.1 条 在市中心地区、高层建筑群区、市区主干道、繁华街道等;第 7.5.6.2 条 重要风景旅游景区和对架空裸导线有严重腐蚀性的地区。第 7.5.7 条 布设在大、中城市的市区主次干道、繁华街区、新建高层建筑群区及新建居住区的中、低压配电线路,宜逐步采用地下电缆或架空绝缘线。第 7.5.8 条 敷设城市地下电缆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第 7.5.8.1 条 地下电缆线路的路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根据道路网规划,与道路走向相结合,并应保证地下电缆线路与城市其它市政公用工程管线间的
12、安全距离;第 7.5.8.2 条 城市地下电缆线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且必要时,宜采用地下共用通道;第 7.5.8.3 条 同一路段上的各级电压电缆线路,宜同沟敷设;第 7.5.8.4 条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需要通过城市桥梁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对电力电缆敷设的技术要求,并应满足城市桥梁设计、安全消防的技术标准规定。第 7.5.9 条 城市地下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第 7.5.9.1 条 应根据地下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最终敷设电缆的根数、施工条件、一次投资、资金来源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敷设方案;第 7.5.9.2 条 当同一路径电缆根数不多,且不宜超
13、过 6 根时,在城市人行道下、公园绿地、建筑物的边沿地带或城市郊区等不易经常开挖的地段,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本规范附表D 的规定;第 7.5.9.3 条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和不宜直埋且无机动荷载的人行道等处,当同路径敷设电缆根数不多时,可采用浅槽敷设方式;当电缆根数较多或需要分期敷设而开挖不便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第 7.5.9.4 条 地下电缆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交叉处,或地下电缆需通过小型建筑物及广场区段,当电缆根数较多,且为 6-20 根时,宜采用排管敷设方式;第 7
14、.5.9.5 条 同一路径地下电缆数量在 30 根以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电缆隧道敷设方式。附录 B 城市架空电力线路接近或跨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第附录 B.0.1 条 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1-330kV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附表 B.0.1 的规定值。1-330kV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附表 B.0.1线路电压(kV) 1-10 35 66-110 220 330垂直距离(m) 3.0 4.0 5.0 6.0 7.0第附录 B.0.2 条 城市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安全距
15、离不应小于附表 B.0.2 的规定值。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 附表 B.0.2线路电压(kV) 1 1-10 35 66-110 220 330垂直距离(m) 3.0 1.5 3.0 4.0 5.0 6.0附录 C 城市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第附录 C.0.1 条 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附表 C.0.1 的规定。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间最小垂直距离(m) (在最大计算导线弧垂情况下) 附表 c.0.1注:1.居民区:指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集镇等人口密集地区;2.非
16、居民区:指居民区以外的地区,虽然时常有人、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房屋稀少的地区;3.交通困难地区:指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第附录 C.0.2 条 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附表 C.0.2 的规定。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 (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 附表 C.0.2线路电压(kV) 1 1-10 35-110 220 330最小垂直距离(m) 1.0 1.5 3.0 3.5 4.5附录 D 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之间安全距离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理电力电缆与控制电
17、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之间安全距离 附表 D安全距离(m)项目平行 交叉线路电压(Kv)线路经过地区 1 1-10 35-110 220 330居民区 6.0 6.5 7.5 8.5 14.0非居民区 5.0 5.0 6.0 6.5 7.5交通困难地区 4.0 4.5 5.0 5.5 6.5建筑物、构筑物基础 0.50 -电杆基础 0.60 -乔木树主干 1.50 -灌木丛 0.50 -10kV 以上电力电缆之间,以及 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 0.25(0.10) 0.50(0.25)通信电缆 0.50(0.10) 0.50(0.25)热力管沟 2.
18、00 (0.50)水管、压缩空气管 1.00(0.25) 0.50(0.25)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 1.00 0.50(0.25)铁路(平行时与轨道,交叉时与轨底,电气化铁路除外) 3.00 1.00道路(平行时与侧石,交叉时与路面) 1.50 1.00排水明沟(平行时与沟边,交叉时与沟底) 1.00 0.50注:1 表中所列安全距离,应自各种设施(包括防护外层)的外缘算起。2 路灯电缆与道路灌木丛平行距离不限。3 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段电缆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热层保护后允许的最小安全距离。4 电缆与水管,压缩空气管平行,电缆与管道标高差不大于 0.5m 时,平行安全距离可减小至 0.
19、5m架空线是输电线路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在温差大的地区弧垂过小,导线的热胀冷缩使导线在低温天气弧垂过小、张力过大而导致导线断股或断裂的现象;弧垂过大在高温季节会使导线垂得很低,出现安全隐患。另外架空线的放线尺寸如不能精确控制也会导致弧垂大小不一,影响美观。在架空线施工中,控制合理的弧垂量是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而又使架空线外形美观的关键问题之一。架空线档距内,弧垂是指平行于两悬挂点连线的直线与架空线相切的切点到悬挂点连线之问的悬垂距离,一般用 f 表示。为了使架空线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都能保证线路安全运行及输电导线对地、对被跨越物的距离,符合电气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需确定架空线的适当弧垂。施工时,根据导
20、线张力设计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是气温) ,按设计要求,计算出观测档的弧垂 f 值,架线时进行精确的弧垂观测,调整架空线的张力,直至使观测弧垂与计算值相符。正是由于架线施工的复杂性及现场实际情况的多变性,使架空线的弧垂值或多或少有一定误差,220kV 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值允许偏差 25。为保证新投产的线路安全逮行,线路投产前验收时,应对架空线弧垂进行检查、复核。电力线路保护区是指: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电压等级 距离110 千伏 5 米35110 千伏 10 米154330 千伏 15 米500 千伏 20 米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