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细胞破碎简介.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683116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破碎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细胞破碎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细胞破碎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细胞破碎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细胞破碎简介分离提纯某一种蛋白质时,首先要把蛋白质从组织或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保持原来的天然状态,不丧失活性。所以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组织和细胞破碎。不同的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部位的组织,其细胞破碎的难易不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如动物脏器的细胞膜较脆弱,容易破碎,植物和微生物由于具有较坚固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壁,要采取专门的细胞破碎方法。各种组织适用的细胞破碎方法 5 R0 T3 X1 N6 S P“ |$ R细胞破碎方法* A: g7 Z$ p d* p: G3 r# z+ O* q 组织种类( S: Y# F; A2 6 ?2 : F旋刀式匀浆大多数动植物组织手动式匀浆 柔软的动物

2、组织 3 Q6 N. 5 _( p5 L9 e. j5 , g超声 8 Q4 n) S3 p( M 细胞混悬液/ |: w$ Q7 u1 Z M高速匀浆 细菌、酵母植物细胞研磨 R 细胞混悬液 3 q- I/ y% o1 ?2 ) E酶溶 9 W+ + S4 _- s$ m 细菌、酵母去垢剂渗透 ) V0 i: b1 j9 o7 p组织培养细胞有机溶剂渗透# 细菌、酵母 H: 低渗裂解 5 h9 * 2 t- m1 _$ Z8 Y q红细胞、细菌冻融裂解 培养细胞细胞破碎方法/ 1 5 R% t% “ Y% T4 % s2 O$ K机械法 主要通过机械切力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常用的器械

3、有组织捣碎机、匀浆器、研钵和研磨、压榨器等。5 s$ p“ M. q% t6 9 K, T. h1. 组织捣碎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 1/3 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拨至最慢处,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一般用于动物组织、植物肉质种子、柔嫩的叶芽等,转速可高达 10000rpm/M 以上。由于旋转刀片的机械切力很大,制备一些较大分子如核酸则很少使用。( C# j5 _- l“ 7 J+ 8 k a. r1 I$ r7 G7 v8 l多用于细菌或其他坚硬植物材料,研磨时常加入少量石英砂,玻璃粉或其他研磨剂,以提高研磨效果。4. 细菌磨 : g* 0 u g* l3 $ I% t

4、 0 b是一种改良了的研磨器,比研钵具有更大的研磨面积,而且低部有出口。操作时先把细菌和研磨粉调成糊状,每次加入一小勺,研磨 20-30 秒即可将细菌细胞完全磨碎。: L3 o“ 5 R4 C5 s利用各种水解酶,如溶菌酶、纤维素酶、蜗牛酶、半纤维素酶、脂酶等,将细胞壁分解,使细胞内含物释放出来。有些细菌对溶菌酶不敏感,加入少量巯基试剂或 8 摩尔尿素处理后,使之转为对溶菌酶敏感而溶解。特点:a) 此法适用多种微生物;b) 具有作用条件温和;0 2 s. p. o: |: X, wc) 内含物成分不易受到破坏;/ R0 g# x1 N |) M, V6 v0 Md) 细胞壁损坏的程度可以控制。

5、存在的问题:易造成产物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胞内物质释放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溶酶价格高,限制了大规模利用。若回收溶酶,则又增加百分离纯化溶酶的操作。另外酶溶法通用性差,不同菌种需选择不同的酶。有一定局限性,不适宜大量的蛋白质提取,给进一步纯化带来困难。3. 化学渗透法 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甲苯)、抗生素、表面活性剂、金属螯合剂、变性剂等化学药品都可以改变细胞壁或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内合物有选择地渗透出来。其作用机理;化学渗透取决于化学试剂的类型以及细胞壁和膜的结构与组成。 3 Y6 c1 + ?# d) L$ l# G+ x特点:多用于破碎细菌,且作用比较温和;提取核酸时,常用此法破碎细胞。“

6、 B“ F5 Z1 b& r存在的问题:时间长,效率低;化学试剂毒性较强,同时对产物也有毒害作用,进一步分离时需要用透析等方法除去这些试剂;通用性差:某种试剂只能作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微生物细胞。 小结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破碎组织细胞,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或核酸水解酶释放到溶液中,使大分子生物降解,导致天然物质量的减少,加入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可以抑制或减慢自溶作用;加入碘乙酸可以抑制那些活性中心需要有疏基的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加入苯甲磺酰氟化物(PMSF)也能清除蛋白水解酶活力,但不是全部,还可通过选择 pH、温度或离子强度等,使这些条件都要适合于目的物质的提取。介绍的几种细胞破碎的方法,可谓各有千秋,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考虑全面,选择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