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新课标 版 语文必修 3 高中同 步学习方略 素 材 点 说 日 裔 美 籍 理 论 物 理 学 家 加 来 道 雄 童 年 时 就 对 爱 因 斯 坦 的 事 业 产 生了浓 厚兴趣, 他并没有只 让自己的兴趣停留 在浅层, 他让兴趣做 主, 把自己 的终生志向和兴趣 紧紧地联系在了一 起, 此后一直为自己 热爱 的事业 不懈奋斗,并创造 了辉煌的成就。 点说 确立志向、 选择职 业时, 有几人是让 兴趣做主的呢?多 数 人考虑 的是所谓现实的谋 生问题。于是乎, 以后为之 “ 奋斗 ”之时, 坚持不 了多久, 就会生出 种种不满与抱怨 。 消极混日者有之 , 不断跳 槽者有 之 终日
2、忙碌, 却无所成就,原因 何在?没有让兴趣 做主, 奋斗时 没有热情, 没有全 力以赴。 正如那个 故事 所说, 把盖房 子当做 苦差的 只是工匠, 把盖房 子当做事业的会成 为工程师, 而把盖 房子当 成乐趣 与需要的人, 则终究要成为伟大的建 筑家。 所以 , 为了更 好地 实现自 我,为了让工作充 满热情与快乐,请 不妨让兴趣做主 。 评 说 天 下 “一个 人的合影 ” 背后的 孤寂坚守 2014 年 6 月 18 日北京青 年报 日前, 北京大学 2010 级 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 凡在社交网站上发 布了张 “ 一个人的毕业照 ” ,并附文 “ 只 是 需 要 有 一 张 来 装 个
3、正 经 ”, “ 合影哦 ” , 引发了 网友关注而走红 。 据其所毕业的北大 元培 学院副 院长卢晓东介绍 , “ 这是全中国唯一的 一个只有一名学生 的专 业 。 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 一个人, 还有的年 级是零人。 ”薛逸 凡同学 也在社 交网站写道, “ 我作为该专 业的第四 任, 可能是唯一一 个始终 由元培 培养出来的本专业 学生。 ” 前几天, 也有 一张大学毕 业合影在网上走红, 这就 是武汉某高 校 2014 届毕 业生在学校操场 上围成半径 45 米的 圆弧进行毕业合影的 照 片,参 加合影人数共计 4500 人左右。这样的 合影,利用高超的 “鱼 眼型 ”广角镜头技术可以
4、实现 360 度无缝链 接,因此,4500 人 出现 2 新课标 版 语文必修 3 高中同 步学习方略 在一张 照片上也就有了可 能。 一边是 一个人的专业、一 个人的毕业照,一 边是 4500 人的大合 影, 这样的 对比让人感慨 良多。 笔者认为, 一个 人的坚守, 更能体 现 一些原 始的大学精神 , 是一种对于孤寂的坚守 , 是对学术教育的负 责; 而无底 线的扩招, 虽然是 “人人共享” 教育 成果, 但却充斥着 各种浮 躁与不 堪。 一者, 一个人的毕业照, 体现了大学教育尊 重学科特点的理念 。 大学教 育, 尤其是像 “ 古生 物 ” 这样的专业 , 应该是属于纯理科性 的,
5、而且, 更多 的应该是学术 性, 而不是职业性。 同 时, 社会就业 面也非 常窄 , 这类专业不宜扩招 。 北大的元培学院 , 也确实做到了每 年只收 一个学 生甚至不收学生 。 如此 , 也算是对这个 专业的负责, 更是对所 招学生 的负责。对比之下 ,许多大学都在盲 目上着新的专业, 而且, 每当上 一个新专业, 都至少招两个 班的学生, 即便 这个学校连 这个专 业的专 职教授都没有配齐 ,也还是要创造困 难硬上。 二者, “ 一个人的毕业照 ”坚守了精英教育 的理念。大学教育 , 就应该 是一种精英教育 , 对比下 , 职业教育才 应该是大众教育 。 一个 社会不 需要那么多的学术
6、型人才走上社会 , 真正在毕业后从事于 学术 型研究 的毕业生, 少之又 少。 更 多的人 , 应该去接受与社会接 轨更多 的职业 教育。然而,当下 的大学却无疑把自 己技校化或是专科 化了。 要建就 要建所谓综合性一 流大学,要招就招 四五千乃至更多的 学生, 于是, 今年我们将要面 对 727 万的大学毕业 生。 在扩招 之前,我国每年招 入大学生大约 150 万左右,扩招之后, 这一数 字变成了之前 的 5 倍 。 然而 , 大学老师 的数量并没有增加 多少。 1998 年 之前,我国高校教 师数量与学生数量 的比例为 ,那个 时 候老师 和学生的关系也非 常近,没有老师不 认识自己专业
7、的学 生的, 也没有 学生与自己系院的 老师关系生疏的。 然而在当 下, 老师不 认识 学生、 学生 不认识老师却 成为普遍现象。如 此教育质量,确实 堪忧。 一个人 的毕业照, 并不只 是薛逸凡一个人的 坚守, 更是大学对 于 精英教 育和学术教育的坚 守。 虽然包括笔者 在内, 都必须要承 认, 如 3 新课标 版 语文必修 3 高中同 步学习方略 果没有 扩招, 自己可能进 不了大学、 接受不 了高等教育, 但是, 当年 那个打 着 “ 拉动内需、 刺激经济 ” 为幌子的 大学扩招计划, 也仅仅是 让人多 了一张看似高大上 的大学毕业证而已 。 若此, 高校赢了招生,输 掉的可能将是整个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