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水欲共寒鸭语 诗画交融理趣浓从惠崇春江晚景看苏轼的题画诗的特点张琼芬(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州 潮州 521041)摘 要:“题画诗”是横跨于诗画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惠 崇 春 江晚 景 历 来 被 看 作 苏 轼 题 画 诗 的 代 表 作 , 本 文 试 图 从 这 首 诗 入 手 , 分 析 苏轼 题 画 诗 的 一 般 特 点 。关键词:题画诗 ;苏轼 ;艺术特点“题画诗”是横跨于诗画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1古代,早已有人注意到诗与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密切联系。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
2、画题诗发端于唐末,兴盛于宋代文人画崛起时期。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正如清人赵翼所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苏轼才性天成,能诗善画,雅好收藏,又与当时画家常相往来,所作的题画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手法多样,成就突出,历来备受关注。考察苏轼诗集 ,我们可以厘出其题画诗共 100 题,154 首。2内 容 丰 富 , 取 材 广 泛 , 遍 及 人 物 、 山 水 、 鸟 兽 、 花 卉 、 木 石 及宗 教 故 事 等 众 多 方 面 。 这 些 作 品 鲜 明 地 体 现 了 苏 诗 雄 健 豪 放 、 清新 明 快 的
3、艺 术 风 格 , 显 示 了 苏 轼 灵 活 自 如 地 驾 驭 诗 画 艺 术 规 律 的高 超 才 能 。 惠 崇 春 江 晚 景 , 是 元 丰 八 年 ( 1085) 苏 轼 逗 留 靖 江 期 间 ,题 在 惠 崇 所 画 的 春 江 晚 景 上 的 。 惠 崇 是 个 和 尚 , 宋 代 画 家 。惠 崇 原 画 已 失 , 诗 意 如 何 , 已 不 得 而 知 , 但 苏 轼 题 下 的 这 首 诗 却是 有 目 共 见 的 , 足 以 当 起 诗 中 有 画 的 赞 誉 。 这 首 题 画 诗 , 虽 无 可视 的 图 像 , 却 能 用 形 象 的 语 言 , 吸 引 读
4、 者 进 入 一 个 通 过 诗 人 独 特构 思 而 形 成 的 美 的 意 境 , 以 弥 补 某 些 画 面 所 不 能 表 现 的 东 西 。 这首 诗 历 来 被 看 作 是 苏 轼 题 画 诗 的 代 表 作 。 从 这 首 诗 中 , 我 们 可 以找 出 苏 轼 题 画 诗 的 诸 多 特 点 :一 、 抓 住 画 面 特 征 , 再 现 画 中 景 物顾 名 思 义 , 题 画 诗 就 是 依 据 画 品 的 题 材 、 内 容 、 思 想 、 风 格 ,进 行 品 评 而 创 作 的 诗 歌 。 苏 轼 的 画 题 诗 , 很 多 都 离 不 开 画 内 之 境 ,即 先
5、着 重 反 应 画 面 内 容 , 如 王 维 吴 道 子 画 、 韩 干 马 十 四 匹 、 和 张 均 题 峡 山 、 申 王 画 马 图 、 墨 花 等 等 , 惠 崇 春 江 晚景 这 首 诗 , 也 不 例 外 , 首 先 是 写 出 了 画 境 , 即 画 内 之 境 , 反 应画 面 内 容 。 首联, “竹外楼花三两枝” ,是写岸上景色,是全画的衬景。首先点明画面上有竹林,有桃花。桃花开了,说明是春天,而才三两只,又说明是早春。从首联到颔联, “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们的目光随着由远及近,从江岸移到了江面,从衬景转而注意到画面的主体部分,写出了群鸭戏于一江春水之中,这也是画面所
6、有的。颈联, “蒌蒿满地芦芽短” ,是诗人的目光从画面的主题位置上移开后所见的景物。蒌蒿、芦芽也是画面上所固有的,这句诗不仅准确地传达出蒌蒿、芦芽相同的景物,而且还通过“短”字写出了芦芽刚刚萌芽,再一次点明这是早春时节。北 宋 诗 人 晁 补 之 说 :“诗 传 画 外 意 , 贵 有 画 中 态 。 ”( 和 苏 翰 林 题 李 甲 画 雁 )这 首 诗的头三句是对春江晚景的描写,它再现了画面景物,表达出原意的意思,勾绘出原画之美。一句一景,景虽不同,但时间都在早春,地点都离不开江畔水上,描写的景物虽多,却并不臃肿:远处的竹桃花,用淡笔扫出,近身的芦苇、蒌蒿,用轻盈的手法点染,赫然在目,是一
7、幅中央开阔的春江与江面上欢快的群鸭。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苏轼自己也强调神似,嘲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3惠 崇原 画 已 经 失 传 , 但 从 诗 人 的 三句话已把一幅画成功地再现出来,在这传 神 的 描 写 中 , 我 们 可 以 想 到 画 面 图 景 。二 、 依 据 画 面 特 征 , 进 行 画 外 生 发作 为 题 画 诗 , 究 竟 不 同 于 所 题 之 画 。 画 题 , 这 本 身 是 一 个艺 术 再 创 造 的 过 程 , 它 既 需 要 以 画 面 形 象 作 基 础 , 又 不 应 该 为 画面 形 象 所 局
8、 限 。 4一 首 好 的 题 画 诗 , 既 要 再 现 画 面 , 使 人 如 见 其画 , 又 要 跳 出 画 面 , 使 人 画 外 见 意 , 既 再 现 画 境 的 同 时 , 又 要扩 展 和 深 化 画 境 。 惠 崇 春 江 晚 景 , 是 苏 轼 于 神 宗 元 丰 八 年 在 忭 京 ( 今 河 南开 封 ) 写 的 一 首 题 画 诗 。 诗 中 所 题 的 惠 崇 画 , 是 一 幅 以 早 春 景 物为 背 景 的 春 江 鸭 戏 图 ;有 地 面 景 竹 子 和 竹 外 开 放 的 桃 花 ;有 江上 景 江 水 和 水 上 浮 游 的 鸭 子 ; 还 有 岸 边
9、 景 布 满 地 面 的蒌 蒿 和 新 出 嫩 芽 的 芦 笋 。就 这 幅 画 而 言 , 这 是 画 家 在 自 然 界 所 能 见 到 的 , 也 是 欣 赏 画的 人 在 画 幅 上 所 能 见 到 的 。 如 果 单 纯 把 画 中 景 色 描 出 , 这 首 诗就 没 有 什 么 文 化 价 值 了 。 苏 轼 的 这 首 题 画 诗 , 不 囿 于 画 , 依 据画 面 形 象 , 进 行 画 面 生 发 。 不 光 绘 出 春 江 早 春 图 而 且 还 凭 着 诗 人善 于 体 察 物 情 的 独 特 的 艺 术 敏 感 和 丰 富 的 生 活 知 识 , 从 鸭 子 戏 水
10、感 知 “春 江 水 暖 ”, 补 足 了 画 面 无 法 表 现 的 诗 意 。 从 满 地 蒌 蒿 和芦 苇 的 短 芽 , 联 想 到 “河 豚 欲 上 ”。 早 春 时 节 , 江 水 涨 时 , 河 豚鱼 由 海 入 江 , 顺 江 上 溯 , 称 为 “抢 上 水 ”, 这 一 句 诗 依 然 点 明 早春 , 但 所 写 的 则 是 画 面 所 无 、 肉 眼 难 见 的 水 中 景 像 , 也 就 是 写出 了 惠 崇 画 中 没 有 也 不 可 能 有 的 形 象 , 这 是 诗 人 依 据 画 面 形 象 ,进 行 画 外 生 发 的 结 果 。 他 由 画 上 的 景 ,
11、 写 出 画 外 的 事 , 对 诗 进行 再 创 造 , 使 这 首 诗 在 诗 画 之 间 巧 妙 地 保 持 了 一 种 若 即 若 离 、 不即 不 离 的 关 系 。 这 也 是 苏 轼 的 这 首 诗 成 为 后 来 题 画 诗 的 一 个 范 本的 重 要 原 因 。 苏 轼 的 这 首 诗 既 能 写 出 “画 中 态 ”, 又 能 传 出 “画 外意 ”, 使 诗 情 、 画 意 完 美 地 结 合 起 来 , 清 代 大 才 子 纪 昀 在 读 到 此诗 时 惊 叹 说 : “此 是 名 篇 , 兴 象 实 为 深 妙 !”( 纪 昀 评 苏 文 忠 公诗 集 卷 二 十
12、六 )三、 假借画中形象,抒发主观情感以 题 画 诗 为 手 段 , 以 寄 寓 为 目 的 , 以 画 意 引 出 某 种 寓 意 , 这是 题 画 诗 常 见 表 现 手 法 , 苏 轼 的 题 画 诗 也 不 例 外 。 苏 轼 在 次韵 子 由 书 王 晋 卿 画 山 水 二 首 中 确 切 指 出 “赖 我 胸 中 有 佳 处 ,一 樽 时 对 画 图 开 ”, 诗 歌 不 仅 仅 是 描 述 客 观 外 物 , 还 应 寄 寓 内 在的 感 情 。 阮 维 桢 在 无 声 诗 意 序 中 说 : “东 坡 以 诗 为 有 声 画 ,画 为 无 声 诗 。 盖 诗 者 心 声 , 画
13、 者 心 声 , 二 者 同 体 。 ”5苏 轼 就 是通 过 这 样 的 笔 墨 , 把 无 声 的 、 静 止 的 画 面 , 转 化 为 有 声 的 、 活 动的 诗 境 。 使 读 者 见 到 了 、 听 到 了 、 感 受 到 了 从 画 面 上 所 不 能 得 到的 东 西 。 同 时 , 表 现 作 者 内 心 的 情 感 。 惠 崇 春 江 晚 景 成 功 地 写 出 了 早 春 时 节 的 春 江 景 色 , 以 其细 致 、 敏 锐 的 感 受 , 捕 捉 住 季 节 转 换 时 的 景 物 特 征 , 抒 发 对 早 春的 喜 悦 和 礼 赞 之 情 。 诗 的 前 三
14、句 , 给 我 们 呈 现 了 一 幅 生 动 的 画 面 ,春 江 岸 上 , 桃 花 盛 开 , 青 竹 比 翠 , 红 绿 相 映 , 分 外 妖 娆 。 春 江 水面 , 鸭 子 戏 水 , 春 江 岸 边 , 芦 蒿 满 地 。 诗 写 春 日 的 景 色 , 表 现 的是 早 春 时 分 方 兴 未 艾 、 蓬 蓬 勃 勃 的 精 神 : 桃 花 才 开 两 三 枝 , 接下 来 还 会 一 枝 接 一 枝 地 开 放 ; 鸭 子 是 先 知 水 暖 先 入 水 , 日 后 还有 各 种 水 禽 、 水 鸟 的 到 来 ; 芦 苇 、 蒌 蒿 的 幼 芽 孕 育 着 一 派 生 机
15、 ,正 在 潜 滋 暗 长 ; 河 豚 鱼 也 正 从 入 海 处 沿 江 游 来 , 一 切 都 处 于 开 始的 阶 段 , 处 处 洋 溢 着 生 命 的 活 力 。 全 诗 春 意 浓 郁 、 生 机 蓬 勃 ,给 人 以 清 新 , 舒 畅 之 感 。 字 里 行 间 透 露 出 作 者 对 大 自 然 的 无 限 热爱 之 情 。 在 苏 轼 眼 里 , 这 幅 画 已 经 不 再 是 画 框 之 内 平 面 的 、 静 止的 纸 上 图 景 , 而 是 以 内 在 的 深 邃 体 会 和 精 微 的 细 腻 观 察 给 人 以 生态 感 。 苏 轼 对 实 境 的 偏 爱 、 对
16、 画 外 之 意 的 强 调 , 细 看 这 些 画 外之 意 , 多 是 诗 人 内 心 情 感 的 表 达 。苏 轼 的 仕 途 是 坎 坷 的 , 漂 泊 流 离 的 迁 谪 生 活 毕 竟 是 艰 苦 的 ,但 , 苏 轼 历 来 被 看 做 豪 放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 诗 人 把 他 慷 慨 激 扬 的 人生 志 向 借 助 诗 歌 表 达 出 来 。 使 我 们 更 多 的 感 到 的 是 诗 人 的 洒 脱 ,和 对 生 活 、 对 自 然 的 爱 。 惠 崇 春 江 晚 景 中 “鸭 先 知 ”是 第 二句 的 神 来 之 笔 , 也 是 全 诗 天 生 妙 语 。 鸭
17、 之 所 以 能 “先 知 春 江 水 暖 ”是 因 为 它 们 长 年 生 活 在 水 中 , 只 要 江 水 不 结 冰 , 它 总 要 跳 下 去 凫水 嬉 戏 。 因 此 , 首 先 知 道 春 江 水 温 变 化 的 自 然 就 是 这 些 与 水 有 着密 切 关 系 的 鸭 子 。 这 就 说 明 : 凡 事 都 要 亲 历 其 境 , 才 会 有 真 实 的感 受 。 这 句 诗 不 仅 反 映 了 诗 人 对 自 然 的 入 微 观 察 , 还 凝 聚 了 诗 人对 生 活 的 哲 理 思 索 。 鸭 下 水 而 知 春 江 暖 , 可 与 “一 叶 落 而 知 天 下秋 ”
18、相 媲 美 , 具 有 见 微 知 著 、 举 一 反 三 的 道 理 。 苏 轼 受 儒 家 、 道家 思 想 影 响 较 深 的 , 道 家 的 静 观 自 然 中 “心 与 物 游 ”独 与 天 地精 神 相 往 来 的 思 想 在 诗 人 的 心 中 起 着 巨 大 作 用 。 6当 年 庄 子 与惠 施 在 濠 水 上 散 步 , 讨 论 的 : “子 非 鱼 , 安 知 鱼 之 乐 ? ”, “子非 我 , 安 知 我 不 知 鱼 之 乐 ? ”时 间 过 了 一 千 年 , 无 独 有 偶 , 继能 知 鱼 之 乐 的 庄 子 后 , 出 现 了 能 知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19、 知 ”的 苏 轼 。确 实 只 有 超 然 如 庄 子 的 苏 轼 , 才 有 此 奇 趣 。古 诗 云 : “诗 堪 入 画 方 称 妙 , 画 可 融 诗 乃 为 奇 。 ” 题 画 诗 是以 画 为 基 础 的 , 应 当 做 到 诗 与 画 两 相 映 以 发 , 成 为 珠 联 璧 合 的 整体 ; 同 时 , 作 为 一 类 文 学 作 品 , 它 又 应 当 离 开 了 画 仍 不 先 其 独 立的 艺 术 生 命 。 不 必 看 画 , 只 从 诗 所 再 现 的 景 物 美 , 所 创 造 的 意境 美 , 从 诗 人 所 表 露 的 对 大 自 然 、 对 生 活 的 兴
20、 会 中 , 读 者 自 会 为之 吸 引 , 受 到 感 染 , 得 到 启 迪 。苏 轼 的 题 画 诗 , 妙 在 画 中 态 及 画 外 意 的 兼 备 , 将 诗 歌 中 想 象的 空 间 发 挥 极 致 , 将 多 样 复 杂 化 的 微 妙 情 感 融 入 到 绘 画 艺 术 殿 堂里 , 使 得 诗 情 画 意 的 美 感 跃 然 纸 上 , 栩 栩 如 生 , 如 历 眼 前 。惠 崇 和 尚 的 春 江 晓 景 早 己 失 传 , 但 苏 轼 的 这 首 题 画 诗 却成 了 独 立 的 艺 术 品 , 成 了 众 口 传 诵 的 名 篇 。 诗 人 苏 轼 提 出 “诗
21、画本 一 律 , 天 工 与 清 新 ”( 书 鄢 陵 王 主 簿 所 画 折 枝 二 首 ) , “诗 中有 画 , 画 中 有 诗 ”( 东 坡 题 跋 卷 五 书 摩 诘 蓝 田 烟 雨 图 ) ,在 他 的 这 首 题 画 诗 惠 崇 春 江 晓 景 中 得 到 了 很 好 的 验 证 。参 考 文 献 :1 文成英. 意入诗诗情入画J . 渝中大学学报,1994, ( 3):12172 王文浩. 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2,3 王文浩. 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2,5254 陈志明. 古典诗歌鉴赏M .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1990,2875 周旻. 中国书画史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1576 彭敏. 论苏轼题画诗的寓意J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1820附: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楼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