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态度一、 态度概述态度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心理学家墨非说:“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 ”主要从态度的概念、形成、态度的改变、以及态度与偏见几个方面对态度加以分析。(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三种:1、奥尔波特(Allport) 于 1935 年提出的定义: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示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这一定义被心理学界誉为经典的定义。 (1)态度是潜伏在内部的准备状态。 (2)这种准备状
2、态既是心理的,又是神经的。 (3)态度是由经验组织起来的,是体制化了的准备状态。 (比如赛跑者出发之前静候枪声时的神经准备,就是态度。强调经验在态度中的作用。2、Krech1948 年提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3、弗莱德曼 Freedman 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解释。综合以上的定义,态度是指人们对一
3、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映倾向。(1)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对朋友的倾向,对父母的倾向、对孩子的倾向。(2)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 (认知和情感或动机和情绪制约)具有动机和价值倾向。(3)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倾向。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带有一贯性和稳定性。对朋友、对父母,对兄弟姐妹的态度与对陌生人的态度都不同。对工作的态度和对闲暇的态度(二)态度的特点1、具有统合性,是情感、认知、动机整体心理过程的综合。2、具有媒介性。态度是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中介。是行为的准备或潜在行为。例如有兴趣,有热情去做,没味道不去做,虽然有违心去做的事,但心里是不愉快的。3、态度有压力,具
4、有压迫性。态度总是指向某个对象。和蔼、真诚,坦荡,会使人愿意接近,而冷漠、圆滑则使对方有危机感而不愿接近。4、态度是一元的,表现为从正到负的连续状态。正因为是一元的,所以是可测的。(三)态度的构成因素。1、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评价。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2、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包括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等。3、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会影响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一般地说,态度的这 3 种构成成分是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主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
5、其间的协调一致。在这三者之间,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要高一些。而情感成分的评价是主要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态度的三要素,举例说明:由某大学学生自治社团发起一项校园禁止吸烟运动,在运动推行之前先举办一项态度调查,借以了解同学们对校园禁止吸烟一事是否支持。假设调查结果发现有 75%的人支持,有 25%的人反对,然后由两派学生个推选代表举行座谈,让他们分别说出支持与反对禁止吸烟的理由。支持者的说法可能是;(1)他知道吸烟是危害健康的、浪费金钱、酿成火灾等的重要原因。 (2)他自己不喜欢吸烟,也讨厌遭受别人二手烟的侵害。 (3)所以他支持禁止吸
6、烟运动。反对禁止吸烟运动的说法可能是:(1)他认为吸烟是个人自由,而且吸烟是利多弊少,吸烟除利于交友外,还有提神醒脑之效。 (2)他自己爱好吸烟,也喜欢与同好者分享吞云吐雾的快乐。 (3)所以他反对禁止吸烟运动。抛开习惯本身的好坏不论,只从两派学生对同一问题的态度看,无论是支持或者反对者,在他们各自所持的态度中,均含有三种成分:(1)他们之所以支持或反对,是以他们对问题有所知为基础的。这在心理学上被视为态度的认知成分。 (2)他们之所以支持或反对,是根据他们对事物的好恶决定的。这是态度的情感成分。 (3)他们对校园禁烟运动的支持或反对付之行动,不仅在调查上选择支持或反对,而且在座谈会上也采取同
7、样的行动。这在心理学上视为态度的行为成分。(四)社会态度的功能1、功能主义的观点。从需要动机角度认为,我们选择的是符合特殊心理需要的态度,人的态度是为态度主体的心理功能服务。根据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兹的观点,态度有四种功能:(1) 调试作用。为了在社会组织中生存、发展、获得接受和承认,必须表达一社会公认的态度,从周围人那里获得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反应。另一方面是保证个体与他人之间互动的顺利进行。(2)自我防卫作用。我们怎样看待自己,这是一个具有严重后果的问题。一个否定自我形象的人,可能导致对几乎所有人的敌意。一个感到自卑的人,对待别人会持高高在上的态度。组织如何维护成员的个人形象以及对成员个体的
8、尊重显的特别重要。(3)价值表现作用。公正开明的人可能认为公平是组织对成员的保障,他不会计较他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办事公道的人满足办任何事都公道。(4)态度的知识作用。态度的认知成分,这种认知成分给实践以意义和指导。每个人都想理解和支配自己的生活空间。2、态度对社会生活的统合、离合和调和作用。人们对社会事件的态度一般说来有三种:(1)积极 接近 赞成(统合)(2)消极 远离 反对(解决有互解作用)(3)中立(维持现状)第一种态度起统合作用,第二种起离合作用,第三种起调和作用。对社会事件起作用的是多数人的态度。 3、工作态度影响工作效率。内在的(来自工作活动本身,比如对工作性质的感觉,对其职业的感
9、觉)和外在的奖励(不仅是工薪)及对这种奖励是否公平的知觉,决定了工作成绩与满意的关系。对工作满意度高,工作效率高,公平的奖励也能引起高的工作效率。 二、态度的形成我们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一)环境因素的影响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这种影响是有选择的、持久的,多元化的影响。2、家庭的影响。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以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民
10、主、平等的气氛中生活的孩子较易养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3、同伴的影响。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某种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社会心理学者谢利夫于 1935 年做过一个暗室中自动光点位置判断的实验,他发现,被试单独对光点位置所做的判断和两三个人甚至再多些人一起做的判断明显不同。在前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本来不动的光点判断为运动光点,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某种每个人都受到他人判断的影响,被试之间的判断标准逐渐接近,相互间的差别逐渐缩小。4、团体的影响。团体的一定规范和准则对成员的行为有影响。团体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有以下几个条件:(1)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吸引力大,影响就大,吸引
11、力小,影响就小。 (2)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地位越高或越重要,其感受到团体规范的压力和约束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二)个体的学习。个体态度的形成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模仿(观察学习)得来的。这三种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工具性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这三种理论为基础。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创立和完善的。无条件刺激(如肉粉)的呈现反复多次伴随有一种新的刺激(如铃声)后,则只要这种新的刺激单独出现,就可引起动物的无条件反应。这种新的刺激称作条件刺激。态度的习得过程也是人们原先对不良品性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在联想的作用下扩展到了另一事物或对象的上面。
12、例如由对恶劣品行的厌恶转而厌恶具有这一恶劣品行的人,以及与这一类人相似的人。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工具性条件作用原理是由斯金纳创建的。行为结果对行为习得具有强化作用,行为的习得是在强化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强化程度上更加强烈(如表扬) ,负强化(如惩罚或撤去一个刺激)基本观点没有大的变化,但程度上不如正强化强烈。3、模仿与观察学习。个体在对学习对象有较好的观察。又受到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够较好地进行模仿而学得一种新的行为。(三)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的作用。曝光效应是最有力的证明。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它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的更积极的一种现象。三、态度改变理论与态度改变
13、有关的理论主要是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一)平衡理论。平衡理论是海德于 1944 年提出的。内容:海德从认知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状况的过渡。海德用 POX 模型说明这一理论,其中 P 代表一个人(如张三) ,O 代表另一个人(如他的女友) ,X 代表一件事物(一部)电影) 。从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P、O、X 之间的关系有 8 种组合。 (第 107 页,北大出版社)在这八种组合中,若张三喜欢这部电影,他的女友也喜欢这部电影,而且张三喜欢自己的女友,如果这样的话,这个系统是平
14、衡的,谁也没必要改变自己的态度, ;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他的女友不喜欢这部电影,这时候系统就不平衡了,就必须有人产生态度改变。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的原则,即为了恢复平衡状态,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的态度。按照海德的理论,与自己喜欢的人态度一致,或者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态度不一致,我们的生活关系就是一个平衡的系统。如果与自己喜欢的人态度不一致,趋向平衡的压力就比较大,而如果是因为不喜欢某个人而产生不平衡,则其压力较小,后一种现象称为非平衡,而不是不平衡。在他看来,人们并不在意和一个不喜欢的人意见是否一致。(二)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所
15、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个体心理往往会产生紧张。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烟,但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与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1、这时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引起的认知失调:(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 (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烟)(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
16、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的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的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 30 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作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抽。 )2、与认知失调有关的现象。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解释许多领域的态度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有两个主要的领域:一是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二是决策后失调。(1)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这是人们引起认知失调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的失调表现在几个方面:A、不恰当理由与认知失调
17、 假想让你完成一项非常无聊的工作,在完成之后给你极高的报酬,你对此项工作的态度会改变吗?为了弄清这一问题,费斯廷格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让被试做两件极为无聊的工作:第一项工作是解开或绕线,第二项工作是在木板上摆弄 48根小木棍,每项进行 30 分钟。之后告诉被试说这项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想验证完成该工作的绩效如何受他人预先次工作评价的影响。实验者还给被试说由于人手不够,希望被试能够提供帮助,具体任务就是告诉下一个进来的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撒慌) 。被试被分成三种情况,一是没有任何报酬,二是给一美元的报酬,三是给 20 美元的报酬。实验结束后主试询问了被试对这些任务的喜欢程度,结果是:接受 20 美元
18、报酬的人说,工作是无趣的,接受一美元的报酬的改变了态度,认为工作是有趣的,没有报酬的也认为工作是无趣的。在这一实验中,撒慌的被试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一是增加第三个认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减少:二是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给一美元的被试之所以态度改变大,是因为他们感受到的认知失调高,而给 20 美元的被试用高的报酬来解释自己的撒慌行为,高的报酬成了解释违背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用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因此不太需要改变态度。1 美元太少,不能成为违背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而是不恰当理由。结论:小的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类似,较轻的惩罚也会成为人
19、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在研究儿童游戏行为的实验也中发现了这一点出,在研究中,实验者给儿童一堆玩具,其中有一个玩具不许他们玩,如果孩子玩了就会受到或轻或重的惩罚。结果发现:玩了这些玩具并受到较重的惩罚的被试并不改变对这些玩具的喜欢程度,而玩了这些玩具受到较轻的惩罚的被试则改变了态度,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再去违背大人的意愿而去玩这些玩具了。较重的惩罚成了儿童解释自己态度改变的原因。B、自由选择和认知失调。 有选择时,人们体会到的认知失调高,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认知失调低。 ,态度也不会有较大的改变。实验:让大学生写一篇文章,支持禁止有反社会倾向的人在校园发表言论。实验采用 22
20、(报酬选择)的因子式设计报酬有 0.5 美元和 2.5 美元;选择分为有选择和无选择.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向被试强调他们有拒绝写文章的自由;在无选择的情况下,没有提到被试有拒绝的权力,只是让他们写这样的文章。结果正如认知失调理论所预期的,在有自由选择时,报酬为 0.5 美元的被试发生了最大的态度改变,而报酬为 2.5 美元的一组则没有发生态度改变。表明只有在有自由选择的时候,人们才能体验到认知失调。C、努力与认知失调。 你为某件事付出的努力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实验证明: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21、,从不喜欢变的喜欢。(2)决策后失调。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作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称为决策后失调,他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实验:先让女性被试看八种东西,如闹钟、收音机、电热水瓶等,然后请她们写出对每件东西的喜欢程度。接着再从其中拿两样东西让被试看,并向他们说她可以拿走其中任何一件她所想要的,最后再请她们对每件产品重新评定一次。结果发现,在第二次评定时,被试强烈地倾向于增加对他所选择的物品的评估,而降低对放弃物品的评估。3、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自我知觉理论对它的批评:认为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会从外部去找行为的原因,在没有这样的因素时,才把它归于态度上。而这一过
22、程并不一定有认知失调的产生,而是由理性决定的。应该说这两个理论都有道理,只不过是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认知失调理论适用于解释与自我密切相关的态度时是成功的,而自我知觉理论最有可能发生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性较低的时候。四、说服(一)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外部刺激 说服对象 作用过程 结果说服者信息情境投入或承诺免疫人格特征学习信息情感转移一致性反驳态度改变贬低信息歪曲信息拒绝信息(二)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从说服模型可以看出,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1、说服者因素(1)说服者的可信度。可信度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专家资格和可靠性。A、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高可信度的
23、说服者造成了更多的态度改变。睡眠效应: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甚至达到与高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相当的程度,这一现象称为睡眠效应。睡眠效应往往在可信度线索一开始就与说服信息相联系时,该效应最易发生。B、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赖。若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靠性,此时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大会相信。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致,而说服者是否受欢迎却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说服者的外表(漂亮的人更有说服力,研究者让漂亮的人与一般的人去说服大学生去参加一个请愿活动,结果前者
24、说服了 43%的人,后者说服了 32%的人) 、是否可爱(可爱的、乐观的人往往是吸引人的,而吸引人的特征可以提高说服力) 、以及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人们常常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致)。2、说服信息的因素。(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一般地说,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的态度改变也越大。但这种改变也有一个限度。弗莱德曼认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异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后,如果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但是如果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他能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异水平也就越大。(2)信息唤起的工恐惧感。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
25、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3)信息的呈现方式。说服所使用的媒体。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的交谈的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媒体。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不生动的媒介(书面)的效果最好,而在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3、被说服者的因素。(1)被说服者的人格。它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2)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实验表明在有东西吃或有美妙的音乐听的时候,被试较易被说服。 。心情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往往体现在幽默的作用上,幽默的说服者常常使他人心情愉快,为了保持愉快的心情,人们不太愿意去追求
26、事情的真正原因,经常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越深,改变越难。例如戒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改变自己的顽固态度,在一项有关戒严的研究中,让被试扮演成一位肺癌患者。被试对自己的角色特别投入,他们看着 X 射线片,假装自己正在与医生谈话,并想象自己正在手术室外面等待做手术,最后经历了由手术带来的痛苦。最后,结果是令人振奋的:有这种经历的被试更成功地戒掉了烟。(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批评与责备太多,会产生免疫力。(5)个体差异。包括认知需求、自我检控和年龄。认知需求是指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喜欢从事复杂的认知任务,他们会分析情境,对认知活动作出细微的区分。高
27、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他们仔细分析说服情境中的信息,并尽量确定论点的好坏。而低认知需求的人往往采取浅层的加工方式,他们只考虑并依赖于偶然的线索和简单的规则,如说服者的吸引力和信息的长度。高自我检控的人对外界的线索敏感,低自我检控的人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更为关注。高自我检控的人较易接受软销售的(强调产品在广告中的视觉效果,如包装是否精美,而不太注意产品本身的成分,而低自我检控的人较易接受硬销售(强调产品的质量、价值和用途,而不太强调外在的包装) 。从年龄上说,存在一个敏感期假设,即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对他人的说服较敏感,较易接受他人的说服的时期。4、情境因素。(1)预先警告,
28、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的警告将使人产生抗拒,但这仅限于讨厌的信息。若人们对该问题了解的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2)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三)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不管说服者的可信度还是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论据,只要自己不愿被说服,说服就是无效的,除非他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西蒙斯看来,说服过程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起着主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自我说服比他人说服更有效,原因在于自我说服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增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
29、。(课堂讨论有益于自我说服)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所在。实验:1947 年,勒温要说服美国人吃动物的内脏。把参加研究的家庭主妇分为两组,一组是先让她们看一段 45 分钟的演讲,演讲者强调吃动物内脏可以支援前线的战士,另外动物内脏含了大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利;另一组则没有看演讲,而是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家庭应该吃动物内脏?”并给她们 45 分钟的时间讨论这个问题。结果第一组只有 3%的家庭吃动物内脏,而第二组有 32%的家庭开始吃动物内脏。可见自己的说服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改变态度。爱情观教育。何谓成功人士(保尔柯察金与比尔盖茨)五、偏见。(一)偏见的含义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
30、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不同,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而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上,而不是认识上,偏见既不合情理,也不合逻辑。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上。(二)偏见产生的原因。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观点:1、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石油等,团体之间会产生偏见。偏见是团体冲突的表现。相对剥夺感较易产生偏见与对立,所谓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
31、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都来自父母。 (白人对黑人的偏见)3、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 、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例相同,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的不同,被称为异类而不予接受,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应该包括包容心理,对异文化的认同并以欣赏的眼光来接受。开放的意识也包括克服困难偏见,认为外国是蛮夷之邦。4、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人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一种是
32、把偏见看成是替代性攻击,另一种是把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例如 30 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发展起来的,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的身上;具有神秘与迷信的心理倾向。 (约翰克利斯多夫)(三)偏见的影响与克服1、偏见的影响。(1)对知觉的影响。表现在性别差异上,如认为男性的数学能力比女性的高。男性和女性的两张照片,认为男性比女性高。 (男的比女的强)(2)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自证预言。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身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这种使得目标对象
33、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很漂亮,我很棒)2、消除偏见的方法:(1)社会化。通过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来减少和消除社会化过程中的偏见。(2)受教育水平。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会越少。偏见来源于无知和狭隘。(3)直接接触。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都可以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 (各国人的偏见)(4)自我检控。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有偏见时,可以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六、态度的测量。态度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心理活动,对态度研究只能通过科学的测量和分析来了解。(一)态度测量的性质。态度层面具有若干特征,会影响态度的测量技巧。比较主要的特征
34、为方向性、强弱度、多面性、一致性。1、方向性。态度是人们对待社会事物的心理倾向,因而每一个层面都具有正反两方向。这种分类是质的分类。只是类别尺度。还必须配以量的尺度。需要强弱变化的尺度。2、强弱性。每一个态度层面有正反两个方向,每一个方向的态度有强弱度的变化(深度的变化) 。例如,对家庭财产计划的认识层面可以从非常好到非常差(有强弱值的变化) ,情感层面的强弱,可以从无条件的喜欢到无条件的厌恶;行动倾向的强弱可以从极强烈的支持家庭计划政策与极力反对或攻击这种政策。3、多面性。态度的各个层面(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组成种类和差异有多面性。例如,对科学的态度,从认知层面来讲,有对理论科学的认识,
35、又有对应用科学的认识,在这两个方面可能不尽相同。这就是多面性和差异性。但对宗教的认识就比较单一而不复杂,例如将宗教与宗教组织视为同一事物。就感觉层面来说,有人对妇女的爱,可以分别为尊敬、吸引、友谊等,但对另一个女人,可能说不出理由,只知道喜欢她。就行动倾向的多面性而言,一个人若要支持农业的发展,可能会有不同的行动方式,如以身作则为农业服务,又如呼吁舆论多多扶助农民等等。多面性代表了态度的幅度。4、一致性。就同一事物的态度而言,态度的三种层面之间,大都有一致性的关系存在。例如一个人对农业问题关心,经常注意到其发展情形,则他的感觉和行动,不但比较朝向赞同的方向,而且支持的程度比较强烈。(二)态度测
36、量方法。1、量表法。又称自我评断法,是运用根据一定的测量、统计原理编制的态度量表来测评个体所持态度的一种方法。 (由于态度是一种潜在性的变量,只能用间接,从个人的反应来推测。量表法是一种较客观的方法。量表是由一套有关联的叙述句子或项目构成的,然后由个人作出反应,研究者由这些反应去推测个人的态度。一般做两类的测度,一种是测量认知和感觉,另一种是测量行动倾向。 )有三种方法,总加量表法,累积量表法,等距量表法。其中用的较多和较简单的是总加量表法,因而只简单介绍这一方法。总加量表法。是李科特(又称利开特)在 1932 年创制的。(1)主要特征有两个:一、是假定每一态度项目都具有同等量值,项目间没有差
37、别量值存在,而被试的差别量值则表现在对同一个项目反应程度的不同。例如对饮料的态度,可口可乐。制作要点在于项目本身的选择妥当与否。二被试态度的强弱程度可以尽量表达出来,例如五等级的反应类别(极同意,同意、无意见、不同意、极不同意,比两类、三类反映(同意、不同意、无意见)更能表达差异性。在目前,农民是收入最低的阶层(极同意、 、 、 、 、 、 ) ,农民收入低是由于国家政策更多偏向城市()(2)量表的制作:采用李深特的制作法,其制作步骤如下:1)研究主题确案定之后,研究者针对主题收集有关项目,以赞同或反对的方式叙述。根据惯例,一般是项目至少 15 条,所以最初收集 50 条以上。2)就测验对象中
38、抽出一群试查者,请他们就上述每条项目指出同意程度。通常用五个等级来表示。如上。3)每一项目,极同意的给 5 分,同意的给 4 分,无意见的给 3 分,不同意的给 2 分,极不同意的给 1 分。每人在所有项目上的得分加起来,就为其态度分值。4)每一项目的“好” 、 “坏”根据每条具有的辨别力项目分析法去掉辨别力弱的项目,将留下来的项目做成量表。每一个项目的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差异大,其辨别力就高,就是好的项目。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差异小,其辨别力就弱。一般是将辨别力弱的三个项目去掉。在这里,高低分组各取被试的 25%,然后用高分组在每个项目得分的平均数减去低分组在每个项目上的得分的平均数,即为项目的辨别
39、力。这种方法简单方便。 (为了预防非典型性肺炎,要吃药。 (极同意、同意、无意见,不同意、极不同意) 。为了预防非典型性肺炎,不要外出)2、问卷法。这是进行调查访问的重要方法,也可被用于态度的测评。通过编写一些问句,让被试做答。问卷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自由做答,可以使调查者更深入地发现问题,但容易让被试感到麻烦而草率地对待。封闭式问卷就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同时提供可能的几种选择答案,由被试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几种选择答案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回答。封闭式问卷的长处是答案是由研究者按照统一的形式提出,所以对不同被试的回答可以进行比较,易于统计、分析、处理,但有时会使被试感到无从回答或被
40、迫作出回答,在相同的回答中可能存在不同之处。例如要测验应试者是否不盲从,不迷信,具有科学态度。某小报曾报导有的人耳朵能识字,对此事有几种判断,你认为很合乎你的想法的写 A,稍微合乎你的想法的写 B,1 是耳朵认识字有可能,但不可思义 2 是既然报上说的,总有此事,3 是眼见为实,我亲眼看到了才能相信。4 是弄虚作假,报道失实 5 是凡小报都不可信。6是应当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做结论。3、投射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测验方法,是间接了解人们内潜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通常向被试提供一种意义不明确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对多种含义模糊的刺激不受限制地、自由地作出反应,测试者通过分析这一情境刺激
41、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所持有的态度。如向受测者呈现一些云雾的或模糊的人形的墨迹图片,受测者从一滴墨水或一幅画的欣赏中流露出自己的动机、需要、态度、欲望、价值观。心理学的依据是:受测者对各种暧昧刺激的反应,能表现出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人格特征,使受测者潜意识方面的人格特征显现出来。(1)投射测验的特点:1)测验本身暧昧不明,测验也不显示任何目的。2) 回答(反应)不受限制,答案无所谓对错,受测者可以从无穷多的可能答案中,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反应。3) 投射测验针对独特的个体,注重整体人格分析。(2)投射测验类型:1)主题统觉测验(TAT) 。向被试提供一系列意义模糊的图片,同时要求被试根
42、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编一个故事,描述图中的人和事。在这一过程中,被试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故事内容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瑞编制,1935 年用于研究幻想,1938 年用于研究人格。他认为,当一个人解释含糊不清的社会情境时,易于表露内在倾向和欲望。TAT 有 30 幅画卡和 1 张白卡。图片的内容和情景都是暧昧不明的。 (韦小宝在对吴三桂说的老虎想吃黄鹦)2)图画测验。 (画人测验、画树测验)画人测验要求被试画一男孩或女孩,画好后,再要求画一与原画不性别的人,主试记录作画时的各部分先后顺序和过程细节。画好后,让受测者就所画人物讲一个故事。研究者如果要了解被试对某种人的态度,则可要求被试
43、用笔在纸上画一个这样的人,研究者根据被试的图画分析被试的态度。这种测验也有一套记分、算分的方法。画树测验是让受测者随意画一棵树,将画好的树和他的标准将以比较,用以推测受测者的人格特征。3)语句完成法。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编写有关态度对象的未完成的描述语言,让被试把这些语句补充完整,由此来获取有关被试态度的资料,例如运用语句完成法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可让学生完成类似下面的一些句子:“教师是、 、 、 、 、 、 ”教师如同“、 、 、 、 、 、 ”,教师对于学生犹如“、 、 、 、 、 、 ”等。语句可适当多些。4、行为观察法。通过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态度,因而是间接的方法。例如以选择座位的距离来作为观察指标,来研究白人学生对黑人学生的种族歧视态度。选择较远,则歧视态度较强。观察要注意客观,自然,还要及时记录,要分析行为出现的重复性,剔除主观观念的不良影响。有自然观察、取样观察(取出样本,是有控制的) 、真象观察(事情发生整个过程的观察)5、生理反应法。根据被试生理反应的变化来确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因而仍然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如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瞳孔放大。这种方法常常结合其它方法一起使用,如问卷法和访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