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81641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申 报 书学 校 名 称 滨州职业学院 专 业 名 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修 业 年 限 三 年 专 业 负 责 人 邵 芳 专 业 开 设 时 间 2001 年 7 月 填 报 日 期 2007 年 6 月 申 报 类 别 品牌 特色 山东省教育厅2007 年 6 月- 2 -填 写 说 明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三、每个专业只能在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中选择一种申报,在封面相应类别方框中画。四、申报书用 A4 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 3 -一、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2、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 580201修业年限 三年 所在院系 滨州职业学院工业工程系专业设置时间* 2001 年 7 月 首次招生时间* 2001 年 8 月首 届 毕 业 生 时 间 2004 年 7 月 已 有 毕 业 生 届 数 三届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740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244本校相近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何时确定为何种省级及以上教改试点专业或示范专业2006 年 10 月确定为山东省劳动保障厅主体专业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 邵芳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0.10.4学历 本科 学位 硕士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环

3、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社理事中国未来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专业 管理、教学、科研联系电话 单位 0543-3278022 住宅 0543-3381080手机 13589428563 电子信箱 S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时间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 授奖单位2006 我国橡胶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 果委员会2007.6 工程力学省级精品课(评审中) 山东省教育厅*专业指由教育部、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或备案的普通本专科专业。*学生均指普通本专科学生,不包括研究生、成教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 4 -二、师资队伍情况 *专职教师人数 49 其中高级职称比例 42.9%双

4、师型教师数及比例 40(81%)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 * 0 1 1.45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38.8%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1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18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 38% 教师近 5 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 * 92教师近 5 年编写出版的教材数量 * 12近 5 年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数量 * 5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等)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及奖励等级2005 职业院校能力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 我国橡胶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师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老、

5、中、青分别指 55 岁(含)以上、4055 岁、40 岁(含)以下。*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教材和承担的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另附目录清单。- 5 -教 师 队 伍 一 览 表序号 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任教课程 备注1 邵 芳 女 37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纺织机械、机械工程 工程力学2 石 忠 男 45 教 授 研究生 博士 数学、基础数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3 刘 祥 男 44 副教授 本科 在读硕士 纺织机械 工程力学4 郭清华 男 42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自动控制工程、软件工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5 赵英红 女 42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6、 自动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 电子技术6 王亮德 男 41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工程 数控编程操作与加工7 李振业 男 47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机械工艺与设备 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8 刘玉美 女 41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数控编程操作与加工9 张则礼 男 49 副教授 本科 物理 电工技术10 张爱荣 女 34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 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11 王丽萍 女 41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 化 电子技术12 高瑞丽 女 40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农机师范、机械工程 电工实

7、训13 楚 忠 男 47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农业生产机械化 车工实训- 6 -序号 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任教课程 备注14 代松响 男 43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农机机械化 机械设计基础15 孟庆平 男 44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农业生产机械化 电工实训16 黎秀珍 女 43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物理、教育管理 电工技术17 李炳新 男 49 副教授 本科 学士 物理 电工实训18 赵大梅 女 39 副教授 本科 硕士 物理、教育管理 电工技术19 李法庆 男 49 高 工 本科 学士 拖拉机设计与制造 钳工实训20 孙国防 男 41 工程师 本科 学士 无线电

8、电子学 办公自动化设备21 孟庆惠 男 51 工程师 本科 学士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工技术22 张 彬 女 36 讲 师 本科 在读硕士 工商管理 机械制图与 CAD23 张金兰 女 29 讲 师 本科 硕士 农机师范、控制工程 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24 周 超 男 42 讲 师 本科 在读硕士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机械制造基础25 高艳英 女 39 讲 师 本科 硕士 电化教育、机械工程 电子实训26 关 键 男 32 讲 师 本科 学士 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实训- 7 -序号 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任教课程 备注27 崔立功 男 29 讲 师 本科 在读硕士 应

9、用电子技术 C 语言28 李雪飞 女 30 讲 师 本科 在读硕士 农业机械化 液压与气动技术29 任建政 男 43 讲 师 本科 学士 纺织机械 金属切削机床与维修30 曹艳艳 女 29 讲 师 本科 硕士 工业自动化、通信与信息系统 电子技术31 闫 辉 男 38 讲 师 本科 学士 电气技术 办公自动化设备32 王 新 男 37 讲 师 本科 在读硕士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 机床维修实训33 范 强 男 31 讲 师 本科 硕士 设备工程与管理、机械工程领域 液压与气动技术34 刚守芬 女 43 讲 师 本科 学士 农村机电师范 机械制图与 CAD35 钱 侠 女 29 助 教 本科 在读硕

10、士 农业机械化 机械制图与 CAD36 梁桂强 男 31 助 教 研究生 硕士 农业机械化工程 CAXA 实体设计37 尹凤领 女 28 助 教 研究生 硕士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工技术38 郑 娟 女 26 助 教 本科 在读硕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39 吕 茜 女 25 助 教 本科 在读硕士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技术- 8 -序号 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任教课程 备注40 邹立娟 女 26 助 教 本科 在读硕士 电子信息工程 C 语言41 杜飞飞 女 27 助 教 本科 学士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机械制图与 CAD42 郭婷婷 女 26 助

11、 教 本科 学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CAXA 实体设计43 邹丽静 女 30 助 教 研究生 硕士 材料加工工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4 张 滨 男 27 助 教 本科 在读硕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床维修技术45 邹本杰 女 28 助 教 本科 学士 包装工程 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46 李 英 女 25 助 教 研究生 硕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模具制造技术47 李岐峰 男 30 助 教 本科 学士 农机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金属切削机床与维修48 胡明秋 男 25 助 教 本科 学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液压与气动技术49 韩全芳 男 25 助 教 本科 学士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

12、化 数控机床实训*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请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一并填写。三、本专业科研学术水平是否博士点 否 是否硕士点 否是否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 否是否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 否是否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 否近 5 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 * 28近 5 年教师出版专著数 * 12近 5 年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情况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下达或委托 项目单位 完成情况2002.05复杂系统的宏观行为及结构性质的研究石 忠 辽宁省教育厅 已结题2002智能控制系统鲁棒性质的研究石 忠 辽宁省教委 已结题2004.04多媒体电子线路教学软件石 忠 辽宁省教育

13、厅 已结题2004电动机智能控制保护器研制张泽礼 山东省教育厅 已结题2005高职高专管理模式研究-产学研结合模式石 忠 教育部 已结题2005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刘 祥 山东省教育厅课题 已结题2006订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 祥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 划课题建设中- 10 -近 5 年教师科研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年份 获奖人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2006 石 忠 统计基础 省级精品课程 山东省教育厅2005 刘 祥 职业院校能力教育教学体系研究三等 山东省教育厅2006 刘 祥 我国橡胶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三等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委员会2007 刘 祥

14、工程力学省级精品课程(评审中)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和获奖情况需另附目录清单。- 11 -四、近 4 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 12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专著或论文名称 作者 年级 * 出 版 社 或 刊 物 名称 时 间 、 期 号心情随笔 张高原 05 机电 2 班 晓风 2005第三期钢网随心游戈 王齐 05 普通机电 2班 晓风 2006第二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姓名 年级 *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张高原 05 机电 2 班 2004 年 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装置 教师科研项目王 齐05 普通机电 2班2005 年

15、电能表高精度、宽负载范围节能装 置的研发 教师科研项目韩景荣05 普通机电 1班2005 年 液压打仑机减压缓冲阀的研究与 发展 教师科研项目王 齐05 普通机电 2班2006 年 机电一体化专业多边形课程模式研 究 教师科研项目赵茜茜 05 普通机电班 2006 年 精密冲压模具架的开发与研究 教师科研项目韩景荣05 普通机电 1班2006 年 发动机活塞环减摩措施的研究 教师科研项目井贵强 05 机电 3 班 2006 年 件三位一体实验教学体 系的思考和实践 教师科研项目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姓名 年级 *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吕富锤 2003 级三年级 2005.10 大学生

16、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任海杰 2003 级三年级 2005.10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刘 娜 2003 级三年级 2005.10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李玉胜 2004 级三年级 2006.12 数控技术大赛个人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胡 杰 2004 级三年级 2006.12 数控技术大赛个人优胜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 13 -姓名 年级 *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孔令光 2004 级三年级 2006.12 数控技术大赛第三名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张吉良 2004 级三年级 2006.12 数控技术大赛第六名 山东省教育厅高

17、教处王 位 2004 级三年级 2006.12 数控技术大赛第八名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王飞雪 2003 级三年级 200612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 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王一山 2003 级三年级 200612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 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刘华垒 2003 级三年级 200612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 奖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孙玉兵 2004 级二年级 200511 优秀学生干部 山东省教育厅赵淑芝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三等奖(3 项)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刘研研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二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陈志琪 2004

18、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二等奖(3 项)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陈志琪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三等奖(2 项)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汤兴化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一等奖(3 项)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汤兴化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论文三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毛伟东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三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王 超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王勇强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班 师 2004 级二年级 2006.0

19、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王一山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王长伟 2004 级二年级 2006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王再美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初 倩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 14 -姓名 年级 *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徐德志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孙情情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龚义奎 2004 级二年级 2006.0

20、5 科技制作优秀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赵桂梅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三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耿 超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三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孟 霞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三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李忠薪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三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李忠薪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二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张吉良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二等奖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王 齐 2004 级二年级 2006.05 科技制作一等奖(两项) 滨州市科协、科技局李向全

21、2004 级二年级 2005.05 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彭春燕 2003 级二年级 2005.05 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班师 2003 级二年级 2005.05 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王一山 2003 级二年级 2005.05 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梁忠配 2003 级二年级 2005.05 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孙婷婷 2003 级二年级 2005.05 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年级需注明 级 年级(例:2002 级 2 年级)。*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

22、他等 类型填写。- 15 -五、教学条件教材中使用近 3 年出版的教材比例 80%使用原版教材授课的课程 无课程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比例 65%学校近 5 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57477 万元近 5 年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数量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1600 元 1700 元 1760 元 1800 元 1860 元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 * 7980 元 实验开出率 100%本专业应开实验个数(不含实训) 131 实际开出实验个数 131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单 位有否协议承担的教学任务每次接受学生人数山东中海石油化

23、工有限公司 有 仪表测量技术 15济南思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有 软件设计开发 10山东滨印家纺有限公司 有 电工综合实训 10滨州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有 电工综合实训 20滨州环宇纺织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有 机械综合实训 10山东滨州华润纺织有限公司 有 机械综合实训 10- 16 -山东滨州春晓集团 有 机械综合实训 10山东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有 机械综合实训 15山东盟威集团 有 机床操作综合实训 25单 位 有否协议 承担的教学任务 每次接受学生 人数滨州海得曲轴有限公司 有 机床操作综合实训 10山东亚光纺织集团 有 机械综合实训 10山东惠民基德织业有限责任公司 有 机械综合实训

24、20滨州东力热电有限公司 有 控制综合实训 20山东滨化集团有限公司 有 机床控制综合 20山东西王集团 无 机加工综合实训 20山东华星集团 无 机加工综合实训 20威海三角轮胎有限公司 无 机加工综合实训 20*教学经费指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 仪器维修费、教学 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 17 -*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 800 元的仪器设备。- 18 -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近 4 届学生累计英语四级通过率 11 %近 4 届学生累计英语六级通过率 0%专科近 2 届学生累计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率 88.8 %近 4 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类竞赛(

25、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或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情况竞赛时间 竞赛名称 获奖等级2005 年 10 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山东省二等奖2005 年 10 月 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山东省一等奖2006 年 10 月 “凌阳杯”山东省电子设计大 赛 山东省二等奖2006 年 12 月 全国大学生数字建模、电子设 计竞赛 山东赛区优秀组织奖2006 年 12 月 “思美创杯”山东省首届大学 生数控技术竞赛 数控车床组团体二等奖2006 年 12 月 “思美创杯”山东省首届大学 生数控技术竞赛 数控铣床组团体二等奖本专业近 5 年招生数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26、 年78 112 156 242 342近 5 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 100%近 4 年毕业生情况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本专业近 4 年学士学位获得率 % % % %本专业近 4 年学生考研录取率 % % % %本专业近 4 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 100% 100% 100%- 19 -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1、历史沿革与成就滨州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有着 26 年办学经验和历史的中专专业。2001 年滨州农业学校、卫生学校、工 业学校、 经济学校和市农科所组建成立滨州职业学院,通过整合各校 资源,开 设高职专业并开始招生。滨州职业学

27、院成立后,学院加大了对本专业的建设力度,先后投资 500 多万元,增加和完善实验实训设备 ,建 设工业园区,成立了机械加工、数控操作、钳工实训、焊 工实训、维修电工实训、电器控制等实训基地,使本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几年来,本 专业坚持传承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教育传统,突出能力 为本位的教学特色,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就业分配等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就。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实行“筑巢引凤,校企合作” 的办学模式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实 行“ 前车间后教室,教学实践零距离,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机电行业输送了 244

28、 名优秀技术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2005 年 4 月 8 日、2006 年 11 月 22 日的中国教育报进行了报道;大众日报 2006年 21 期内参上以“ 筑巢引 凤” 教学模式解决高职校企 结合难题为题进行了介绍;在 2005 年 10 月高职高专人才水平评估中,本专业作为主体专业接受专家组剖析,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成 绩优秀。本 专业在建设发 展中取得的成绩,促 进了学院的发展,我院于 2005 年 4 月被评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评选为最受企业欢迎的职业院校,数控实训基地列为山东省数控机床操作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单位。实行“前教室后车间,教学

29、 实践零距离,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平台,已经初步形成特色 鲜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 20 -2、目前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 21 -一、专业优势1、准确的办学定位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 主线,努力服 务于滨州市乃至山东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滨州,面向全省,辐射全国。 岗位群定位:机 电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和综合管理等。办学理念(1)专业设置调整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2)人才

30、培养数量和规格与社会需求相接轨(3)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工学结合培养目标要求(4)社会评价为最终的办学水平评价2、较强的办学综合实力(1)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49 人,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 42.9%,“双师型”教师占 8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38.8%,其中中年教师 22 人,青年教师 29 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 构合理,有较好的科研和专业技术背景。(2)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现有教学实验室 5 个,校内实训基地 8 处,占地面积 5800 平方米,合院后投资 500 多万用于实验实训设施的购置和完善,

31、基本满足了学生的教学实验和技能培训,实验实训课时 达到总课时的 54.8%。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已与滨州海德曲轴集团、滨州盟威集团、 滨州魏桥创业集团、山东东力热电 有限公司、 滨州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山 东中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滨州 华纺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签定了实习与就业协议,可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与就业。- 22 -(3)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职业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保证这两点,本专业成立了由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能力和培养目标,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

32、的构建、教学手段的运用、考核制度繁荣改革等等,形成了适合培养目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二、专业特色1、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实行“ 筑巢引凤,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 “前教室后车间,教学实践零距离,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 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毕业后即可顶岗,受到企 业的好评。 该培养模式在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 大众日 报内参进行了详细介绍,教育部专家给予充分肯定。2、显著的办学效益“筑巢引凤,校企合作”,学院与企业和社会共建实训基地,既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实践环境,又变消耗性 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

33、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了仪器设备更新投入的资金来源,得到学生和企业的认可。 连续 三年,学生的一次性就 业率达到 100%,同 时以就业拉动招生,本 专业近三年来的招生数量以 40%的幅度上升。- 23 -3、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描述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电领域生产、建 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够胜 任机电设备的设计、安装、 调试、操作、维护维修和综合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规格(1)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 AutoCAD 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机械制造加工

34、的原理、方法。(3)掌握零部件检测原理方法。(4)掌握数控编程的原理和方法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操作要领和方法。(5)掌握普通电器设备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方法。(6)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基本知识。(二)能力规格(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能力。(2)具有较好的英语读、写、说能力。(3)具有读图、设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4)具有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和设备操作的能力。(5)具有数控编程和数控机床操作能力。(5)具有机床维修与装配能力。(6)具有电器控制和安全用电能力。(7)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 24 -(三)基本素质规格(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35、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较高的自尊、自 爱、自强意识。(3)具有较高的文化科技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4)具有良好适应现代社会的身心素质,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资格证书要求(1)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必考)。(2)山东生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考试合格证书(必考)。(3)中级车工职业资格证书(必考)。(4)中级机修钳工职业资格证书(选考)。(5)中级焊工职业资格证书(选考)。(6)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必考)(7)中级数控车工(选考)。(8)数控铣

36、工职业资格证书(选考)。(9)中级电子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选考)。4、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与论证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25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 业背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 21 世纪仍是先进科学技术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纷纷把机电一体化技术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转移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在经历了设备改造、技术革新之后,呈现出了前所未有

37、的发展势头,国外高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迅速涌进,使机械行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国外高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迅速涌进,使机械行业的加工手段越来越多,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 专家预测,我国机电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在今后相当 长 的一段时期内,机 电工业的发展只会加快,不会趋缓;只会超前,不会滞后;国家对机电工业的支持也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同时,机 电行业的发展,也使社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二、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制造业的技 术进步和全球化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

38、人才有极- 26 -大需求。按照最新统计预测, “机电一体化” 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教育市场今后几年急需紧缺的八大最热门专业人才之一;“机电一体化” 技术正是加工制造业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环境及市场的动态变化,将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加工生产全过程的高新复合技术,是 21 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优势学科方向。21 世纪中国将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控制技术,能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其他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操 纵、编程与开发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见下表: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纺 织

39、服 务 业 计 算 机 机 械 制 造 经 济 管 理 市 场 营 销 信 息 传 媒 其 他目前滨州市政府已将机电板块列为滨州经济五大板块之一,山东省政府将胶东半岛定为制造基地,鲁东 地区将成为加工制造业中心,滨州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之一。随着机电 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企 业对 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的高级技工、掌握数控技能的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人员、掌握 PLC 程序控制技能的电工人员、纺织设备制造、维修人员、电梯制造安装 维修人员、加工中心操作维修人员、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人员等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目前滨州市六县一区有机电类企业约 497 家(滨城区 141 家,邹平 133 家,

40、博兴 106 家,无棣 33 家,沾化 18 家,阳信 27 家,惠民 39 家),从 业人员达 4 万余人,并以每年 5.5的速度增长,各企 业每年还以不低于每年 8的速度更新人员,根据 调查分析,机械加工企业每年大约需要 0.54 万名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的- 27 -人才。当前滨州市能培训高职层次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学校只有滨州职业学院,扩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招生数量,进一步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为 企业培养更多、更 优秀、更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28

41、 -一、总体建设目标:本专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教学基础设施建 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强校企合作,推 动教学改革和建设。通过加强专业 建设,将机 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条件完备、特色鲜明、 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省 级特色专业。二、具体建设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 质结构,制定培养方案,通过办学体制和长效机制的创新,强化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前教室后车间,教学 实践零距离,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学校培

42、养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为滨州地区、山东 省乃至全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2、师资队伍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打造一支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学历层次较高、 “双师型” 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三年内,40 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在 60%以上;“双师型” 的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总数的 90%以上;引进一批企业知名专家或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3、课程体系及校本教材建设依照培养目标,引入企业岗位标准,与企 业合作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 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与 课程体系相配套的自编教材、教学课件、网 络教学等教学资源,合理整合课程

43、,积极建设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讲义和多媒体课件。机- 29 -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陆续编写完成 4 门专业校本教材。4、实验实习条件加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全省示范性实训基地。(1)设备齐全 既配备有机电行业目前使用的常规设备,又有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尖端设备。(2)工艺先进 能够开展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教学、实训工作。(3)功用强大 能够集教学、生产、技 术服务、人员 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4)管理科学 不断引进企业管理理念,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营造企业生产氛围,使学生提前进入实战状 态。通过建设完善,使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具有鲜明特色,达到国内一流,同 时

44、对国内职业院校的同类专业具有显著带动与辐射作用,真正建成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实训与技能实训相结合,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训中心。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依托行业和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引 进企业标准,根据 岗位的职业标准,以职业 能力培养为主线 ,构建 专业教学标准、课 程标准,将“双证书” 制度纳入教学体系,努力构建面向社会行业企业, 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终身教育的教学体系。6、对外服务依托技能鉴定站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建设广泛共享、全面辐射的“开放型” 机电技术社会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制造类中小企业、面向 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各类人员的业资格鉴定和 职业技能培训。力争每年完成本专业学生各级各类技术培训 1500 人次,校外人员职业资格培训 1000 人次、师资培训 260 人次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一步修改调整的打算及理由- 30 -一、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近几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做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1、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了实用性。主要培养目 标为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既要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相应职业技术能力,能在操作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实际管理,就业 去向应是生产、服 务和管理的第一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