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81584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庆一中 2015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2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2、,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 I 卷(66 分)一 (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如何在全球性普遍交往所展开的“世界历史”语境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是今日世界诸民族的共同问题,也是当下中国道路及中国梦在其实现过程中需要直面的时代课题。世界文化是“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随着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即世界范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以往各民族间的隔绝和孤立被打破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跳出了地域性的局限,成为世界范围的精神产品和公共财产,民族文化也从地域性走向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不是决然对立的,世界文化不是一种脱离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孤立文化形态。相反,愈是

3、具有独特性的民族特质愈是容易获取世界地位,而愈是包容着多样性的世界精神才能有益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轻易放弃民族的东西,最终结局只能是成为被亨廷顿称作的“无所适从的国家” 。 “世界历史”的目标与人类文明多样性共存的理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向互动中思考人类文明模式,从“世界历史”的意义上知晓人类整体的存在状况,承担起民族文化发展的“世界历史”使命。一个民族自觉自愿地追寻文化之根,有意识地努力接续历史和传统,这是文化自觉的突出表现。世界文化的成长和不断介入,打破了各种民族文化的地域局限性,为中华文化的自我觉醒提供了契机。伴随着中华民族越来越成为“世界历

4、史”性的民族,中国民众对自身文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得以增强。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在本民族文化的河道内汇流成河,然后才能汇聚成世界文明的汪洋大海。在坚持文化建设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自觉参与到文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这种具有全球意识的文化自觉,开辟、拓展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道路。文化自觉除了要全面理解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还要深刻把握本民族文化的起源、演变、特质与发展趋势。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不断进行文化的自我反思,才能够在“世界历史”所推动的现代文化世界里实现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和定位。经济上的后发展理论证明,后起国家完全可能只花一两代人的时间就可以在高科技

5、领域形成竞争力。但是文化却不同,文化的历史维度是其最重要的向度。完全遗忘传统精神的历史性内涵,传统中那些独创的东西就会逐渐消失,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历史维度的支撑。只有在适度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化,基于民族文化自觉所形成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释放出长远的和可持续的能量。传统和现代并非截然割裂的两极,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凝固体,它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虽然发生种种变异,但各个变体之间又一直保持着共同的主题和密切的联系。传统既强调道统的一贯性,也强调传承性,传统绝不是过去时,而是活在今天并将持续存在的文化有机体。因此,越是在社会发展的强大现实面前,越是在未来热烈的

6、呼唤面前,越应该意识到传统与现实及未来的不可分割性。这种对自身民族文化历史兴衰缘由的洞察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积极表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并且保持了持续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秉持有容乃大的传统,从来没有把中华文化与人类文化对立起来,相反始终在学习与贡献的良性互动中自我建设。今天的中华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在民族与世界的交汇处,实现着自身的伟大复兴,同时也使整个人类文化更加绚烂多姿。(“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文化自觉 ,节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人们交往广度的拓宽,各民族间的孤立

7、被打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跳出了地域的局限,民族文化也从地域性走向世界性,民族文化自觉也成为必然。B.民族文化的自觉不能等同于具体民族文化的孤立发展,要跳出地域性的局限,使具有独特性的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范围的精神产品和公共财产。C.包容着多样性世界精神的世界文化有益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还应知晓人类整体的存在状况,承担民族文化发展的“世界历史”使命。D.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民族后,就自觉追寻文化之根,有意识地接续历史和传统,这是文化自觉的表现,也为中华文化的自我觉醒提供了契机。2.下列对文章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段中阐明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世界诸

8、民族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在“世界历史”的语境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中国梦实现过程中也必须直面这一时代性的问题。B.至段指出要实现文化自觉,须理清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的自我理解。中华文化只有在本民族的河道内汇流成河,然后才能汇聚成世界文明的汪洋大海。C.第至段阐明文化自觉还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深刻把握本民族文化的起源、演变、特质与发展趋势,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释放长远的和可持续的能量。D.第段总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且保持持续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原因。有容乃大是最主要的原因,只有海纳百川,才能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同时也使整个人类文化更加绚烂多姿。3.下列对原

9、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民族文化不能轻易放弃民族自身的东西,要保持民族文化独特个性,具有独特民族特质易获取世界地位,否则该民族只能成为“无所适从的国家” 。B.“世界历史”的目标与人类文明多样性共存的理想是一致的,所以从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向互动中思考人类文明模式是必要的。C.文化不同于经济,不大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如果完全遗忘传统精神的历史性内涵,那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历史维度的支撑。D.传统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现实及未来也是密不可分的,这关系到对自身民族文化历史兴衰缘由的洞察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2 (33 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管幼安画赞(并引)宋苏辙予自龙川归居颍川十有三年,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取旧书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盖于三国得一焉,曰管幼安宁 。幼安少而遭乱,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而归。归于田庐,不应朝命,年八十有四而没,功业不加于人,而予独何取焉?取其明于知时,而审于处己云尔。盖东汉之衰,士大夫以风节相尚,其立志行义贤于西汉。然时方大乱,其出而应世,鲜有能自全者。颍川荀文若,以智策辅曹公,方其擒吕布,毙袁绍,皆谈笑而办,其才与张子房比。然至于九锡之议 ,卒不能免其身。彭城张子布,忠亮刚简,事孙氏兄弟,成江东之业,然终以直不见容,力争公孙渊事,君臣之义几绝。平原华子鱼,以德

11、量重于曹氏父子,致位三公,然曹公之杀伏后,子鱼将命,至破壁出后而害之 。汝南许文休,以人物臧否闻于世,晚入蜀依刘璋,先主将克成都,文休逾城出降,虽卒以为司徒,而蜀人鄙之。此四人者,皆一时贤人也。然直己者终害其身,而枉己者终丧其德。处乱而能全,非幼安而谁与哉?旧史言幼安虽老不病,著白帽、布襦袴、布裙,宅后数十步有流水,夏暑能策杖临水盥手足,行园囿。岁时祀其先人,絮帽布单衣荐馔馈,跪拜成礼。予欲使画工以意仿佛画之。昔李公麟善画,有顾、陆遗思,今公麟死久矣,恨莫能成吾意者。姑为之赞曰:幼安之贤,无以过人,予独何以谓贤?贤其明于知时,审于处己,以能自全。幼安之老,归自东海。一亩之宫,闭不求通。白帽布裙

12、,舞雩而风。四时蒸尝,馈奠必躬。八十有四,蝉蜕而终。少非汉人,老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选自苏洵苏辙散文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注】管宁,字幼安。指反对曹操称魏公之事。指华子鱼奉曹操之命捕杀汉献帝的伏后,在宫中夹壁牵出伏后,将其囚禁至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功业不加于人,而予独何取焉 加:超过B士大夫以风节相尚,其立志行义贤于西汉 尚:推崇C子鱼将命,至破壁出后而害之 将:请D然直己者终害其身,而枉己者终丧其德 枉:曲,不直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而归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其才与

13、张子房比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以德量重于曹氏父子 以勇气闻于诸侯D.一亩之宫,闭不求通 句读之不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我”在颖川隐居期间,无所事事,于是阅读古书来消磨时光,想要在历史人物身上寻找精神的共鸣。B管幼安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年轻时遭逢战乱,渡海到辽东居住了三十七年才返回家乡,享年八十四岁。C华子鱼在东汉末年以品德高尚著称,他为曹操阵营效力,因参与残害伏后的行动,而令自己的操行受损。D “我”请善画的李公麟按照古书的描写为幼安画像,可惜李公麟早逝,未完成画作,给后人留下了遗憾。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14、事孙氏兄弟,成江东之业,然终以直不见容。(2)以人物臧否闻于世,晚入蜀依刘璋,先主将克成都,文休逾城出降,虽卒以为司徒,而蜀人鄙之。(3)四时蒸尝,馈奠必躬。八十有四,蝉蜕而终。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8 分)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注】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洛中:指古都洛阳。8.阅读金陵怀古

15、 ,概括作者描绘了怎样的金陵之景。 (4 分)9.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4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计 6 分)甲: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乙:(1)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2)散入珠帘湿罗幕,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5)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6)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已亥杂诗3 (24 分)鸡鸣村庄孙守名鸡鸣,是一座村庄的灵魂

16、。四更天,就有了零零散散的鸡鸣。王记豆腐的主人六子赶紧起床,将头晚已做好的豆腐搬上破旧的三轮车,他要赶往十里外的武马屯,豆腐一到,不消半袋烟工夫就会被争抢一空。铁匠铺子也早早开了门,李老黑搬出两大坨铁块,将炉火燃旺,准备在上半晌敲打出六副犁铧头五更天,零散的鸡鸣变成了万鸡酬唱,一村连一村,一庄通一庄。清脆,美妙,冲破沉睡的暗夜,迎来苏醒的黎明。半座村庄亮起了灯光,赶早的商贩,晨耕的老农,家有学童的村妇,都早早地忙着各自的活计,有条不紊。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今早还是如此。村庄驱散了晨雾,逐渐变得清晰真实起来。榆柳婆娑,桃李掩映,枣树缀满了希望,石榴绽放出笑容。东家的梨花猫踮着小脚跳过西家高耸的门

17、槛,用一双毛眼直呆呆地盯着对面跑来的公鸡;北家的初生牛犊扯断缰绳奔进南家的庭院,怯生生地伸颈长哞。卖香油的敲着梆子穿东街走西巷,磨菜刀的挑着挑子吆喝着穿行于胡同深处。邻村的唢呐声呜呜咽咽地飘来荡去,引得银发须髯的老人流下伤怀的眼泪。例外的,只有商家新婚不久的儿子和媳妇还没有起床,只气得老爷子在鞋帮上磕着烟袋,不咸不淡地骂道:“也不害臊,太阳要晒糊腚喽!”其实,商家老爷子的话并不准确。你看,太阳没出,却风起,云涌,接着,雨就哗哗啦啦地下起来。雨来得急,横跳竖跳的人们呼呼啦啦地往家跑,跑不迭的,随便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钻进去,回头,望雨,展笑。整座村庄笼罩于迷离朦胧的烟雨中,北方的村庄也就有了江南

18、的神韵。一把油纸伞,袅袅娜娜地走出古旧的胡同,那是一副令人神往的风景图。伞下窈窕的女子是谁家的姑娘,她有着怎样的经历,她的微笑,她的心思,她的过往和未来,她的让人捉摸不定的眼神遐思了再遐思,向往了再向往。她是唐诗宋词的意象,还是明清山水画中的神来一笔?转眼间,暮色渐起,雨止了,风停了,村庄也变成了一位刚出浴的少女,美艳,清灵,翠曼。三两点灯光闪闪烁烁,几家的学童汇拢到街上来,东也奔西也跑地玩着各色游戏,嬉笑声,欢闹声,一片连成一片,传遍一座又一座村庄。王六子骑着破旧的三轮车摇摇晃晃回村来,他的下半晌是在邻村的一家小酒馆里度过。四碟小菜,一壶老酒,咂咂喝了好几个时辰。酒馆的主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

19、闲聊,东家长西家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李老黑先将下地干活的老爹送进院落,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关闭了燃了一天的炉火。他的妻子在后院早已支起了桌案,简单的几个小菜,一壶京东老白干。暮色变得浓重起来,村庄又一次隐没在沉沉的暗夜中。一天就这样过去,无数的一天叠加成岁月,岁月连着朝阳、晚霞,还有那声声清脆悦耳的鸡鸣。自从有了村庄的那一天起,就有了破晓而起的鸡鸣。鸡鸣只属于村庄,它是村庄的象征。有了鸡鸣,沉闷的村庄便有了灵性。鸡鸣将村庄的时空切分得规规整整,可以没有晷刻漏盘,可以没有怀表时钟,却唯独不能没有鸡鸣。响亮的鸡鸣唱走了黑暗,迎来了光明。一个又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踏着晨光,和着鸡鸣的节拍走离了村庄,

20、去寻找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一个个耄耋老人伴着鸡鸣的酬唱安祥地合上了双眼,走完了一生艰难而又坎坷的路程。村庄破旧了翻新,翻新了再破旧。村头的柳叶黄了一年又一年,村庄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鸡鸣,还是那么执着,每一个黎明都在村庄的上空回荡。村庄老了,古井消失了,池塘堙没了,千年古槐毁于风雨,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梦中的风景。只是零星的鸡鸣还在,依然在每天的黎明,嘶哑迷离的叫声中让人越发感到凄怆和悲凉。岁月红尘易老,古旧的村庄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鸡鸣不再,小巷不再,榆柳桃李不再,只有细细密密、缠缠绵绵的秋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地落个不停,落在时光不展的废墟上,落在淡淡忧伤的梦境中,落在乡村流浪者的

21、心扉上若干年后,那些辗转行走于天南地北的游子还时不时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没有了鸡鸣,他们就失去了心魂。溢满泪水的双眼迷茫地打量着沧海桑田,重重地叹口气,拖着沉重的脚步,心情复杂地地再次远离村庄。鸡鸣只属于村庄,属于那些流浪者的故乡梦。(文荟2014 年 7 月,有删改)11.文章开头说“鸡鸣,是一座村庄的灵魂”,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 分)12.阅读文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 分)(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2 分)榆柳婆娑,桃李掩映,枣树缀满了希望,石榴绽放出笑容。(2)文章第段说村庄“唯独不能没有鸡鸣”,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13.阅读全文,从语言表达和构思两

22、方面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6 分)14.优秀的散文往往情感真挚且蕴藉多端,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赏析探究。(8 分)第 II 卷 (84 分)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 )A.便笺 缴费 绕口令 分崩离析 驰名天下B.叨扰 嫉妒 策源地 白璧微瑕 蚍蜉憾树C.程式 浮标 编者按 奋发图强 虚于委蛇D.泯灭 妥帖 龙卷风 昭然若竭 绿草如茵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少贫困地区尽管已经脱贫,但仍旧不愿意“摘帽子” ,这与“炫贫”背后的逻辑如出一辙:把扶贫政策当成了牟利的载体,把扶贫资金当成了“唐僧肉” 。

23、B. 由西安交通大学 6 名教授联名举报的“长江学者”李连生等人学术造假事件,终因国家科技部日前的通告而尘埃落定。C. 为了拯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大猫,温州人早在 3 个半月前就紧锣密鼓地筹办民俗文化节的脸谱、皂衣、大旗等物品。D. 刚刚闭幕的 2014 广州国际美食节让市民不但享受了一次舌尖上的旅行,而且还领略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拯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雅文化的衰落

24、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A. B. C. D.18.下列五个句子中,一个句子标点使用有误,四个句子有语病。请予以修改。 (5 分)(1)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为父亲写传记时,他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出发,务求真实。(2)教育部一开始推行汉语四、六级考试,马上就有人质疑:这种考试真能改善“外语热”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弊端吗?(3)少吃主食、水果和含糖类食物的低碳饮食可以在数周内较快降低体重,是因为水分、肌肉和脂肪一起减少了

25、。(4)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5)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序号 修改意见(1)(2)(3)(4)(5)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5 分)蔡元培先生曾在大学演讲时说到人生的三个时期,即预备时期,幼年;工作时期,壮年;休息时期,老年。他接下来说,预备时期 。少年受益于社会,欠下债,债是要还的。工作时期,也是还债时期。 ,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老年进入休息

26、时期,如果有能力, 。即便休息, “半息”就可以了,不要“全息” 。健康状况允许,又有份事业,是个实业家、教育家、著作家,继续工作着,不知老之将至,当然更好。20.下面是某商业网站对本网站用户行为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 (5 分)四作文(60 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画面一:教练席。教练神色严肃地对运动员指导:“对手的右眼已经被击中,开始肿胀,视力必然受限,攻其右方,一举击垮他,打倒他。加油!”画面二:拳击台。一番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后,对手的右眼鲜血直流。此时,他却将攻击的中心转移到了对手的左方。 (台下传来

27、教练暴跳如雷的吼叫)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用户行为分析 黏性活跃产出访问频率访问间隔时间平均停留时间平均访问页面数订单数客单价语文参考答案1.D(D 项中的“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民族后”的表述有误。原文的表述为“伴随着中华民族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民族”)2.D(D 项中错在“有容乃大是最主要的原因” ,原文中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秉持有容乃大的传统” , “重要原因”不能等同于“最主要原因”)3.A(A 项“成为无所适从的国家”不是原文中作者的观点,原文中说的

28、是“成为被亨廷顿称作的无所适从的国家” ,与题干不符)4.C( C将:奉行)5.C(均为介词,凭借。A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B 项,介词,和连词,和。D 项,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6.D(李公麟早已去世,作者只是希望能有像李公麟那样的画家为管幼安画像,但没能找到,故而感到遗憾)7.(1)辅佐孙氏(孙策、孙权)兄弟,成就江东的帝业,然而最终因为刚直而不被容纳。 (重点词语:事、以、见)(2)凭借品评人物闻名于世,晚年到四川依附刘璋,蜀先主刘备将要攻破成都时,文休出城投降,虽然他最终做到司徒,但蜀汉的百姓鄙视他。 (重点词语:臧否、克、卒、鄙)(3)四季的祭祀,包括各种祭奠,他必

29、定亲自主持。八十四那年,似蝉蜕一般,无疾而终。 (重点词语:蒸尝、躬、蝉蜕)8.玉树后庭花的旋律不再,天子之气也消失了。敌人攻入都城,围兵景阳楼,戍楼空无一人。六代以来达官贵人的坟墓旁远远近近长满了树木,六代的宫殿也长满了荒草。只有石燕不管刮风下雨,仍在云端飞翔,江豚不管白天黑夜仍在风浪中出没。(2 分)作者描绘的是一幅六朝古都残破衰败的景象。(2 分)9.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 ,而故垒萧瑟荒凉,警戒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 (2 分)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 ,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 (2 分)10甲怀

30、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君子生非异也狐裘不暖锦衾薄感时花溅泪官盛则近谀气吞万里如虎浩荡离愁白日斜11.内容方面:交代“鸡鸣”对于村庄而言存在的意义。总领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结构方面:照应文章题目,和结尾形成呼应,首尾圆合。“鸡鸣”是全文的线索。12.(1)运用拟人和对偶的手法,写各种树竞相绽放美丽,突出表现了村庄生机勃勃的景象。(2)鸡鸣规规整整地切分村庄的时空。鸡鸣带给沉闷的村庄更多的灵性。鸡鸣给流浪者以念想。鸡鸣是古朴厚实的乡村文明的代表。13.语言表达: 诗化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妙用各种修辞手法,

31、句式凝练整齐。构思:简约精巧的构思,形散而神聚;抓住了北方乡村的典型特征,细腻描摹出了乡村的风土人情,感情真挚饱满。(每一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14.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对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的怀思和伤感;对远离故土的游子思乡的赞叹;对商品大潮冲击乡村生活现状的忧虑。(答出三点,且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即可)15.A(B 蚍蜉憾树蚍蜉撼树,C 虚于委蛇虚与委蛇, D 昭然若竭昭然若揭)16.C(紧锣密鼓: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不能与“物品”搭配)17.B18.(1)句式杂糅, “本着的态度”与

32、“从出发”杂糅,应删去“出发”,或将“本着”改为“从” 。(2)搭配不当, “改善”不能和“弊端”搭配,应将“弊端”改为“现状” 。(3)并列不当, “水果和含糖类食物 ”改为“水果和其他含糖类食物”。(4)递进关系颠倒。 “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调换位置。(5) “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19.也是欠债时期壮年为社会做工作还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处 1 分,处各 2 分)20.本网站对用户行为从黏性、活跃、产出三个角度分析。其中黏性关注用户对网站的访问频率和访问间隔时间,活跃关注用户访问网站平均停留时长和平均访问页面数,产出关注用户访问网站产生的订单数和单价。 (总述 2 分,展开论述合

33、理完整 2 分,语句通畅、连贯 1 分。其它答案条理清晰、表述准确亦可)【参考译文】我从龙川归来住在颖川已有十三年了,闭门隐居,没有什么(事物)能使自己心情愉快,就逐渐取出旧书来阅读,准备寻求古人,与他们做朋友。在三国找到一个,叫管宁,字幼安。幼安年轻时遇到战乱,渡海到辽东去居住,三十七年后才回到老家。他在隐居田园,不接受朝廷的命令,不出去做官,活到八十四岁去世。他的功业没有超过别人,而我偏偏取他哪一点呢?取他明智地了解时世,而且审慎地对待自己,如此而已。东汉衰亡之时,士大夫以品格节操相互推崇,他们树立志向、依义而行,超过了西汉。但是当时正天下大乱,他们出去应时做官,很少能有使自己身名两全的。

34、颖川人荀文若,凭智谋辅佐曹操,当他擒获吕布,打垮袁绍时,事情都是在谈笑之间办成的,他的才能可与张良相比。但是等到众人提议曹操受九锡之事,他加以反对,终于不能脱免杀身之祸。彭成人张子布,为人忠诚谅直,刚毅清简,辅佐孙策、孙权兄弟,成就孙吴江东的帝业,然而终于因为刚直而不被容纳,因为力争不可拜公孙渊为燕王之事,君臣之义几乎断绝。相反平原人华歆,以他的道德为曹氏父子所看重,官位直至三公,但在曹操杀伏皇后这件事上,是他奉了曹操的命令,直至把墙壁凿破,拖出皇后并害死了她。汝南人许文休,凭借品评人物闻名于世,晚年到四川依附刘璋,蜀先主刘备将要攻破成都时,文休出城投降,虽然他最终做到司徒,但蜀汉的百姓鄙视他。这四个人,都算是三国时代的贤人,然而像荀文若、张子布这样坚持正直的人,最终损害了自己;而像华子鱼、许文休这样后来屈节的人,最终丧失了他们的品德。处于乱世却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与声誉,除了(赞许)管幼安(我)还能赞许谁呢?旧史书上记载说,幼安虽然年老却不生病,戴着白帽,穿着布袄、布裤、布裙。他的住宅后面几十步的地方有流水,在夏暑之时,他能拄着拐杖,到水边濯洗手足,在园子里行走。逢年过节祭祀他的祖先时,他头戴丝絮的帽子,穿着布单衣,进献菜肴食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