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之写作思维能力训练.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815113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之写作思维能力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之写作思维能力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之写作思维能力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之写作思维能力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之写作思维能力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写作思维能力训练一、写作思路问题:要写文章的时候,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很难将其系统化、准确而又全面地表达出来。也就是写作思维的问题,组织架构整合谋篇布局的问题。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将头脑中初步想法具体化、将杂乱零散的想法有序化,不断完善产生新的想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二、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来表达思想感情。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品质决定写作质量,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被誉为“中国当代写作学的一面镜子”的马正平教授认为, “提高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应是写作教学的题中之义,并且是首要之义 ”。那么,如何牵住作文训练的牛鼻子,培养和发展中学生

2、写作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训练。三、逻辑思维 7 级: 1 级:定义技能描述界定 2 级:划分技能分解剖析 3 级:概括技能抽象简化 4 级:判断技能论证评估 5 级:推理技能事理推演 6 级:假说技能假设想象 7 级:体系技能系统创建(摘自柔性头脑修炼 )静态逻辑与动态逻辑 当大自然赐予人类一个会思考的大脑时,同时也做了无形的制约,尽管平常我们感觉不到这种约束的存在,但每当人类想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时,头脑中的这种制约就会像透明的玻璃天花板一样阻隔思维的触角,让人类对客观世界更高层次的认知处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大千世界是以多维状态展示在人类的眼前,但人类对它的理性

3、认识却只能是一维的,即在同一时间人们只能在一个维度上思考。比如当人们看到一朵美丽的鲜花,对它的视觉感知是多维的,这包括花的形状、颜色、茎叶、花蕊等,但如果对它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只能一条一条分别描述,不可能同时将花的形状、颜色、茎叶、花蕊等要素呈现出来。这种一维的思考方式就是大自然对人类头脑的无形制约。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会明白以形式逻辑学为代表的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在一维逻辑规则下的思维活动。形式逻辑学清晰地将事物界定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思考和交流,如果在一维逻辑规则下出现同时亦此亦彼、亦黑亦白、亦对亦错的情况,大脑就会很难理解,思维就会陷入混乱,人们也将

4、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按照形式逻辑学的规定,这种情况就属于矛盾的、不合逻辑的、错误的。 人脑思维的局限性使它只能在一维逻辑规则下运行,而现实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又是多维的,这就产生两个重要的问题: 1)一维的主观思维能否认知多维的客观世界? 2)低维的主观逻辑能否解释高维的客观逻辑? 众所周知,人脑不能理解或很难理解的事情不等于现实中不存在的。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同时存在亦此亦彼、亦黑亦白、亦对亦错的情况出现,比如: 一个人既是善的也是恶的; 一件事情既是对的也是错的; 一个公式既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一对矛盾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一种竞争既是利己的也是利他的; 对这类“超常规 ”的现象,一维

5、逻辑是无法解释的,但在多维逻辑看来则很容易理解,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从属包含关系来剖析一维逻辑与多维逻辑之间区别: 一维逻辑规则:(A 包含 B,B 包含 C)成立,且(A 不包含 B,B 不含 C)不成立。 多维逻辑规则:(A 包含 B,B 包含 C)成立,且(A 不包含 B,B 不含 C)成立。 在多维逻辑规则下,对立矛盾的关系是可以并存的,这就像一个蛋塔型结构,你从上往下看是 A 包含 B,B 包含 C,大圆套小圆,环环相嵌。如果你从侧面看则是 A 不包含 B,B 不含 C,小塔坐大塔,层层叠叠。在二维空间无法理解的事情,在三维空间则一目了然。 假设人类的思维被限定在只能理解二维空间的

6、现象,显然在三维空间出现的正确结论人类是无法理解的。不过人类是幸运的,尽管人脑的主观思维方式是一维的,但人们可以将多维的事物剖析分解,逐一认知,然后输入到头脑中重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至于这种虚拟仿真的拟真度有多少,这就要取决于个人的思维能力的高低了。一般情况下,思维能力越强,头脑可控的思维维度越多;思维能力越弱,头脑可控的思维维度越少。这就像杂技演员可以同时抛接七八个球轻松自如,而普通人抛接三个球却手忙脚乱,最后一个球也接不住。 纵观科学发展史,人类最早的科学研究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分解还原” 的局部观基础上的,这并非是人们不知道整体观的好处,只是受人类的思维能力低下所限,当时一维一维分解事物

7、的局部观是唯一能帮助人类深度认识复杂事物的思维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一维的主观思维是可以认知多维的客观世界。不过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一维分解多维基础之上,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事是一步一步做的。 2)低维的主观逻辑不能解释高维的客观逻辑。人们要想认识理解复杂事物就必须培养与之相应的复杂逻辑,一维逻辑永远解释不了三维逻辑世界中的规律。这就像毛毛虫感受不到天空的存在一样,只有当它作茧化蝶后,它才会知道空舞飞翔的滋味。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主观逻辑的维度呢? 简单讲,当一个人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时,他的思维维度是一维的,主观逻辑是一维的。如果他可以“同时”从多个不同角度

8、看问题时,他的思维维度是多维的,主观逻辑是多维的。当然,人是不可能同时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但经过长期实践训练人们可以做到在短时间内,从多个不同角度看问题。而当这一时间足够短的时候,人们就获得了“近似” 多维思考的本领。一般情况下,个人的经验阅历越丰富,思维层次越高,他在思维活动中“同时” 可控的思维维度就越多,主观逻辑的维度就越高,这样的头脑在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时自然就灵活机敏,智慧超群。相对而言,那些只会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就显得机械僵化,反应迟钝,喜欢钻牛角尖。 从某种程来讲,一个人头脑聪明与否与他的主观逻辑维度的高低成正比。在现实中,成人比儿童的主观逻辑维度高,所以成人比儿童更聪

9、明;领导者比员工的主观逻辑维度高,所以领导者比员工更机敏;专业学者比普通人的主观逻辑维度高,所以专家学者比普通人更睿智。 在柔性思维理论中通常把一维逻辑称为静态逻辑,一维逻辑思维活动称为静态逻辑思维;把多维逻辑称为动态逻辑,多维逻辑思维活动称为动态逻辑思维。 一维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清晰的确定的机械的直线型的; 多维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模糊的非确定的灵活的立体型的。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静态逻辑和动态逻辑在思维活动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 1 围魏救赵 1)直接逻辑维救赵或不救赵 2)间接逻辑维围魏救赵 动态逻辑思考既救赵也不救赵。 案例 2 打人对不对?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背景环境

10、(逻辑维)下,结果不同。 1) 日常逻辑维:不对 2) 比赛逻辑维:对 3) 法律逻辑维:正当防卫对,防卫过当不对。 动态逻辑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案例 3 善恶的标准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1)论迹逻辑维万恶淫为首 2)论心逻辑维百善孝为先 动态逻辑思考善恶评定需要双重标准。 案例 4 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有关时间的悖论,最著名的是“芝诺悖论” : 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若海龟在阿喀琉斯前一段,则阿喀琉斯永远赶不上海龟,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慢跑者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发点在等着它,有

11、无限个这样的出发点。所以,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1)微观逻辑维阿喀琉斯与海龟之间的起点无限多的。 2)宏观逻辑维阿喀琉斯与海龟之间的距离有限长。 动态逻辑思考阿喀琉斯能追上海龟。 案例 5 上帝是否能造出自己搬不动的石头? 几个世纪前,罗马教廷出了一本书,书中用当时最流行的数学推论,导出“上帝是万能的”。一位智者针锋相对地问:“ 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教廷回答说能的,那上帝不能搬动他创造的那块石头,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廷回答说不能,那么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所以上帝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由此那位智者导出“上帝不是万能的”。 1)神我逻辑维上帝不是万能的(上帝造不

12、出自己搬不动的石头) 2)常人逻辑维上帝是万能的(上帝相对对人类而言有无限大能) 动态逻辑思考上帝既是万能的也不是万能的。中学生的科学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生已经开始具备科学抽象思维能力,但还没有成熟。在科学抽象思维方法方面,初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成熟,分析综合能力较差,抽象概括能力更差;在科学抽象思维的品质方面,灵活性略高于深刻性,但没有显著差异。 解决方案一: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品质 1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是突破口 依据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承认智力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

13、突破口。 首先,如果说智力与能力属于个体心理特征,思维是智力与能力核心,那么,反映科学思维个性特征的科学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主体科学思维能力的差异。所以,研究科学思维品质能够揭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状态。其次,在教学场所(课内外)或日常生活中,科学思维品质的客观指标是容易确定的,科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品质的差异,可以用客观的方法加以记录。因此,从培养科学思维品质入手,能够探索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些特点。再次,研究科学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科学思维的潜力。最后,科学思维品质发展水平是区分学生科学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研究科学思维品质,可以

14、针对不同科学思维能力的学生,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 2如何在训练方法上“突破” 训练中学生的深刻性品质。这种训练方法的要求是:加强科学模型、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理论的理解和教学;结合具体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注意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抽象与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注意挖掘科学问题中的隐蔽条件,排除多余因素干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推理的严密性。 例如,在讲平抛运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的“抛体运动”进行抽象。实际的抛体有一定的质量、大小和形状,受地球引力、空气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与抛体的形状、大小和飞行速度、当地的空气密度、风力、风向等因素有关;抛体有平动、

15、转动等运动形式;地球的引力要受到当地的纬度、抛体的高度等因素影响。如果“如实反映”这些情况,教师有可能无从下手,学生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抽象出理想的抛体运动,从而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训练中学生的灵活性品质。这种训练方法的要求是:抓住知识、方法间的“渗透”与“迁移”;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立体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题归一的能力;教授并训练学生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事物的正确的动态图景;使学生掌握科学中的辩证法。 例如,针对“二氧化碳”,老师可以提问:(1)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2)分子结构情况如何

16、?(3)如何描述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工业制法是什么?在实验室如何制取?(5)有何用途?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训练中学生的批判性品质。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是:鼓励独立思考;鼓励提出质疑;排除各种干扰,包括有关信息的干扰、无关信息的干扰、前科学概念的干扰等;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例如,中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往往随意使用数学进行推理运算。学生往往从 R=U/I 得出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训练学生排除干扰,正确理解规律。在编拟习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使题设条件过剩,将有用的条件和无用的条件混杂在一起。通过训练,防止学生滥用题设条件,乱套公式,让学生

17、逐步学会通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而有效地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训练中学生的敏捷性品质。这种训练方法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科学规律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学科的基本结构,结合科学问题的解决,在大脑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组块”;教给学生一定的提高速度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做作业和测验等方式,给学生提出速度要求,并加以训练。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短、平、快的训练。在讲解某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上,整体把握思维途径的最优化,从而变繁为简。 训练中学生的独创性品质。这种训练方法的要求是:提倡“新颖性”,包括问题、思路、方法和结果的新颖性;训练发散思维;狠抓自编习题;改进实验教学,加强实验的探究性。 例如,可以利用重组思

18、维方法编题,有两种方式:第一,把一个问题本身的要素 A 和要素 B 重新结合,从而产生出几个问题。如,一个运动学问题,可以对其进行两种思路上的变换,一是时间变换,如加速运动变成减速运动;二是空间变换,如水平运动变成垂直运动。第二,与其他领域的问题结合,如物理问题与化学问题结合、化学问题与生物问题结合、运动学问题与动力学问题结合等。 解决方案二:发展非智力因素 1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又叫非认知因素,是指除智力和能力之外,与智力活动效益有关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有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性(兴趣、动机、理想等)、气质和性格等因素。在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乃至整个智力活动中,非

19、智力因素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引起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内驱动力。成就动机、自我提高的需要、情绪情感等都与科学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着正相关;求知欲、学习兴趣等,都是激发科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定型作用。气质和认知方式是以一种习惯化的方式来影响科学思维能力,乃至智力与能力活动的表现形式。 补偿作用。非智力因素能够补偿智力活动某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如“勤能补拙”等。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自信心、勤奋、踏实等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克服因知识基础较差导致的科学思维能力不足。 2如何培养 理想、动机、兴趣。首先,要抓好中学生的理想教育。理想与品德

20、是一致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是非智力因素具有导向功能的因素,是学习动机中具有长远目标且具有长期效应的动机成分。其次,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利用创设问题情景、发挥实验作用、注意联系实际、加强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指定学习计划、采取特殊措施等方法来激发动机。再次,培养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已有的表象、科学图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直接兴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实际,帮助学生探求因果关系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间接兴趣,通过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师生情感,提高教师水平。师生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

21、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师生情感的主导一方是教师,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到教学内容中,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秘诀。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实验班的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制订了相应的学习习惯要求:一是自觉遵守纪律,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二是学会学习,掌握预习、上课、复习、练习等学习环节;三是矫正不良学习习惯,对学生做题不总结、记多思少等习惯进行矫正在实验中坚持做到:一是提出要求,执行要求;二是重复练习,以熟练、自然、自觉为目标;三是正面引导,积极提供效仿的榜样;四是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22、加强科学教学中的美育。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自然科学中蕴含的形式美主要有“对称、和谐、简洁、多样统一”。臻美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按照美学规律,对尚不完美的东西(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假说、科学模型、科学理论等)进行加工、修改以至重构的思维方法。这一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把对美的追求放在思维的首位,通过对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假说、科学模型、科学理论等的审美处理,探索解决科学问题的新方向。 不断提高直觉思维能力所谓直觉思维,就是指人们依赖感觉器官所获得的直觉形象而进行的思维。它的特点是不依赖逻辑思维推理。例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讲了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故事,要大家拟

23、一个标题,故事的梗概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驾车回出租站后发现车内有一块手表,就凭记忆找到刚才坐车的那位乘客家中询问,乘客说没丢东西。次日,乘客方发现手表丢失,到出租站认领手表,并一再致谢。教师要求拟一个体现故事内容特点的不超过十个字的标题。结果,同学们相继拟出新风、拾金不昧的司机等可行的标题;接着又有乘客大意,司机细心,粗心乘客与细心司机,与报纸原题一致;后来还有一个学生改为粗心乘客巧遇细心司机,比报纸原题还醒目。这就是一些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再如:宁铂在江西省赣州市第八中学读书时,曾到庐山参加过江西省围棋比赛。结果比赛中接连失败,成人组排在第名,名落孙山。但是庐山的秀丽风景还是他第一次观赏到的

24、。跟他一起去的一位老师让他写一首诗,宁铂就以“大天池”为题写了一首:世知天池好,只为无足踏。远望天王塔,近观龙首崖。深山有怪石,岩无艳花。千古丰绩地,徒有虚名讶。本来,写庐山的诗够多的了,要写好确实不容易。前六句好像也只是平铺直叙,无甚妙处。及至后两句,则由这平淡无奇之中生发开来,突兀而起,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啊!真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十分惭愧。这种直觉思维是从事物的表象深入下去进行思考,从平凡之中见出不平凡来。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的思维活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记忆显现性思维,一类是创造性思维。前者解决如何记忆老师教授的知识,如何在需要使用某一知识时让这一知识显现出来。因此,

25、它的效果则表现为记忆的信息不消失、显现信息迅速准确,一般并不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这对于培养熟练的工人和仿制技术人员是有用的。而后者,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工作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则更是我们所期待的。因此,有条件的中学生应当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时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又分成两种形式: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扩散思维,是指为达到某一确定的目标而尽可能多地设想出所有的可能性来进行讨论的思维过程。在扩散思维过程中,总是力图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的设想。当这种设想还只是一个可能性,设想是否正确还要通过验证。例如:

26、我们在做练习的时候,往往是千方百计地企图找出各种可能的解法。集中思维是指对于由扩散思维提出的各种可能性逐一地进行讨论,作出比较,评价和选择,选出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某一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它要求达到的目标是迅速地进行筛选,采用科学的方法将问题简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选取较理想、较合理的可能性,使问题得到解决。不过,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很少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联系在一起,循环往复的。它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扩散集中再扩散再集中的思维循环过程。每一次循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循环,从而从创造性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例如:有一个代数题: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

27、的数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求这个两位数。这是初一代数课本中的一道例题。首先,我们分析这道题,可以用列方程来解,还可以用列举法来解。这就是扩散思维。接着就是判断哪一种方法解决简便的集中思维。比如,我们的判断是列举法简便,那么就再次进行扩散思维: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的两位数可能是:,等八种。那么八种中哪一种符合“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的条件呢?”既然是“”,那么这个两位数必然是的倍数;既然是的倍数,其个位数字必须是或,那么在上述八种中只有。这第二次“扩散集中”后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当然,创造性思维并不只是为了解代数题,这里只是用来说明一下。我们是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来培养创造

28、性人才。训练思考的方法上面我们分别列举了各种思维能力的概念、作用和训练的方法。但是,实际思维过程中很难、也没有必要区别刚才的思维是直觉思维,现在的思维是逻辑思维,待会儿是形象思维。也就是说,各种思维是交错在一起、不断变化着进行的。因此,作为思维的训练,可以有单项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可以有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下面,就介绍几种综合训练的方法:()坚持写好“思维日记”人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思维,如果把自己每天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可以包括对各种学习活动的反应,对某个问题的思考过程,解决某一问题的体会,读书、听课、谈心中的杂感等等,那么这种“记录的思维”会帮助你总结以往的思维,从而使自

29、己对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对下一步的思考提出看法。有时候在记录过程中会产生顿悟,引起新的有价值的思维结果。同学之间如果能互相交流“思维日记”,那就更好了,会把各人的思维的“闪光点”变成大家共有的,使思维进入新的高度。()注意录下“出声的思维”老师在课堂讲课,实际上就是老师运用语言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尤其是有不少教师,他们在课堂上善于把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这是十分可贵的。这种“出声的思维”是中学生学习思维的最好的样子。我们听课,不仅要接受老师讲的知识,还要学会接受老师的思维方法。()学会自我质疑在平时,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就能很快地完成作业,这种学习方式是不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的。要培养思维能力,就要勇于自我质疑,经常自我质疑。如:“这一点我懂得了吗?”“我的答案为什么和标准答案不同?”“我的解法不是标准解法为什么答案相同?”“我错在哪里?”“还有什么新的解法没有?”这种作业上的自我质疑精神会帮助我们真正学懂所学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进行自我质疑。如在学习开始之前,可自问:“如何选读教材?”在学习之中,可自问:“我这样思考、解答对不对?”在学习结束之后,可自问:“我的学习达到目的没有?”“这次学习我学到了什么?”这样自我质疑,可以学得深透,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