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极的属性四象结构论太极之属的四象结构论一、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在太极认识层面上,我们可以把它的属性,理解成一个事物的正面与反面。而太极,就是可以沟通正面与反面的一个事物(系)构成。西方经典数学中,把这种构成称为“太极环”。但是,这种理解,距离中国远古时代垒石结绳之法的太极观念而言,还是有一种无法精确与概全表达的感觉。因为这种太极环,只表达了,正面与反面的相通关系。而无法表达正面与反面不通的关系。更无法表达太极对正面与反面相通与不通之间的控制作用。也就是说,正面与反面是两个独立的事物层面,也是可以互通或者不通的两个通面。在静态的存在形式中,太极环的结构可以形成一个正反而互通的定式。而通常诸
2、如钱币一样的物体则不具有正面与反面的沟通可能。于是乎,我们得到一个结论,静态情况下,正反两面通与不通,是一个定型结构(通就是通,不通就是不通)。我们称其为通面与非通面两种结构形式。非通面的认识过渡到通面的认识,在量值领域中,通面的认识还只是一个复杂曲面的单通与不单通认识阶段。如果我们把表面与里面也定义为正反两面。那么,外表面与里内面也自然构成了一个体的正反面结构形式。那么,从里面看这个面与在外面看这个面会有什么样的差异呢,里面与外面在整体体系的运动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关系呢?通常,我们认识事物,都只看到了事物的外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内里面。所以,我们无法通过表面的现象来认识事物的内里面。但是
3、,中国远古时代的垒石结绳之法,所描述与记录的万星之空,则是人在天地之间,看到的宇宙内里面。宇宙浩瀚无限,人类无法走出它的外面之表,更无法去认识它的外表面现象。于是,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周围事物的表面现象可认识性与内里面的不可认识性;二是宇宙的内里面的运动规律与变化规律的可认识性与外表面的体系现象的不可认识性。也就是说,人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形式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通过表面来认识内在物质存在规律的问题。同样存在一个通过内部变化规律的变化认识来认识事物的外表面现象问题。用属性逻辑来表达它就是分为两种已知与未知的关系,知其外而难知其内,知其内也同样也难知其外。所以,我们把知其表而不知其里,作为一种常
4、规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形成一种由表及里的认识推理逻辑。我们称为由表及里过程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对垒石结绳之法产生的宇宙内部的万星之空的可认识,而对星系之外部表面现象的不可认识,则又形成了一种通过内部变化现象的去认识星系外表面的体系结构概念的认识过程,我们把这个认识过程称为由里及表过程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显而易见,常规认识论与方法论形成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推理逻辑在这里就变成了一个逆过程。前者之因,变成了后者之果。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体的表面现象去认识内容规律的习惯方法,必需改变为先认识内部规律而通过内部规律而构建出一个体系。再通过体系来展示它的外部现象。这种认识方法,显而易见与前面的常规认识论与方法论,
5、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而中华文化在形意文化时代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又是主要奠基于垒石结绳之法的这种认识基础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所以,它与西方从周围的具体事物开始认识物质世界的世界观与认识论、方法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自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逻辑推理方式。自然会产生体系文化上的本质差异。这就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本质不同。也是东西方数学理论体系之间的壁垒问题。也是中西医逻辑推理与认识方法壁垒问题。二、再谈千卒渡大漠问题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千卒渡大漠问题是现代数学遇到的瓶颈问题。因为它只是一个迭代方程问题,而从表面及里,还是从里及表面两个认识过程所涉及到的方法论来说,它已经超越了从表
6、面现象认识内部规律的逻辑推理原则。从外部体系的变化来说,它是一个千卒从大漠这边,在一定时间内移动到另外一边的简单问题。但是,在千卒渡大漠整体展示出来的最慢的移动速度,至最快的移动速度之间,其千卒渡大漠的内部运动变化规律,则出现了最慢的整体千卒渡大漠只有一种运动规律的变化,我们可以用迭代方程是可计算的。而二人渡,三人渡的模式则增加了内部运动模式变化的复杂性,中间会出现一个峰值运动形式的变化域。运动的模式可以进入一个无穷无尽的变化范畴,而接近最快速度之极限后,这种运动的变化规律又趋向大势稳定的微弱变化差异之中。所以,我们除了在最慢速度的唯一运动形式与最快极限速度的微弱变化中,是一种稳定的内部规律存
7、在。而在运动整体过程的规律表达上,则会出现无数条提速曲线形成的规律性。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外部的现象是无法得到内部变化规律的准确揭示的。于是,我们就把它的具体运动形式研究转向到内部的具体千卒渡大漠的方案设计上,而对任何一个具体的千卒渡大漠设计,则会产生一个准确的外部运动结果产生。也就是说,在千卒渡大漠整体最慢速度与最快极限速度之间,存在一个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得到一个共同结果的现象。我们就把这个具有众多设计方案得到同一整体运动现象的变化域,称为太极域。一种稳定的外部存在形式,内部存在无穷无尽的变化。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的太极。这就是说,太极,并不是宇宙独有的属性。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客观存
8、在的一种事物。我们来如何认识它?就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所正在讲的太极阴阳论。三、太极的属性中华文化对太极的形属认识,是把太极认识比喻为自己居住的巢穴通往外界的两扇门。把门外定义为阳,把门内定义为阴。它具有开关分合四种属性。称为太极的四象。开则门分,关则门合;开则阴阳通合,关者阴阳离分。两扇门之间的开关分合形成阴阳的动静变化,门开阴阳合,门关阴阳分。阴阳之分合,皆在太极之开关也。所以,分合为体,开关为系,称为属性变化之体系。太极体系的十二属相分、合、开、关四象生六合:开关、分合、分开、分关、开合、合关。分别表达六种相关涉的属性变化关系。在太极论失传后,这些词汇仍然在不同的常用
9、语句中,表达不同的属性变化态势。加上四种主、被关系的动宾结构关系:开开、关关、合合、分分。合为十天干。这些词汇在太极文化盛行的时代,是中国语言中较为流行的。如关关一词用来形容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与表达和谐安适貌所构成的态势等。已经成为中国的名句。十二属相。被称为地支。地支也同样具有体形层面,系形层面,属形层面上的相同与不同。是由体、系、属的多与少,随机与唯一的顺逆变化。太极学说中的大衍之数五十,与二十四节气。是垒石结绳之法演义出来的最上乘的杰作。为太极四象属性体系变化总结出了大数法则。把从四象属性的变化规律推向了逻辑思维与数学推理的理性轨道。从这一点来说,易经前五千年的形意文化历史也可以说是太
10、极文化鼎盛的发展史,鼎文化的繁荣,来源于太极文化的数理先进性。四,太极四象历法所以,在鼎文化的繁荣时期,产生了包牺氏的周天历度大法,产生了以二十四节气为计年的法则,根据王红旗先生解读远古密码一书下编里的第一节尧典四星研究质疑中指出,根据岁差每 70 年差 1 度计算,尧典四星的观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5000 年前至公元前 6000 年前之间。在解读远古密码中编里的重构中华文明先夏史纪年表一文中指出,尧朝洪水元年为公元前 5416 年,这一年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渤海海平面上升也达到最高值,海水西侵至太行山脚,造成“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景观(史记五帝本纪)。由于尧典四星观测时间与尧朝
11、洪水时间,两个独立参数彼此基本相符,这表明其数据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据此可知,中国先民早在七千年前就已经知道二分二至节气,并且很可能也有了过冬至节的习俗了。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年的概念,是小寒、大寒过完了就是一年。年的概念是独立的。只与 365 日加 1/4 天被分为二十四节气有关。年的概念起始于立春的那一天。而与月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年的概念中,有四个特殊的日子,春分与秋分这两天,白天与黑夜的时间都是一样长的。而夏至,则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冬至则是黑夜最长的,白天最短的。我们把它称为昼夜变化四象。昼夜变化四象,与天文四象,是一个对应的关系。我们在春分节气的时候就能看到鸟星,即“日中星鸟”,以
12、殷仲春。夏至的时候就能看到心宿二即大火星。称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秋分的时候,我们就能见到虚星,称为“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冬至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昴星,称为“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也就是说,太极四象学说在计年上的准确应用。把天文变化与昼夜变化的规律二合而一。形成对时间概念中年的准确认识。为中国的农业稳定发展,奠定了气象科学的基础。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算出,“二十八宿星”与“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天文认识,最少要早于年计时系统数千年。这样,我们可以推算垒石结绳之法起始的年代,最少也得在一万年以前。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中华文化的上五千年应该是太极文化时代,而后五千年,应该是易经文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