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 课程改革的进展,二九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其实验情况,(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几个关键环节 (四)实验区取得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2409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达到69.7%。“十一五”高中毛入学率将达到85%。已由精英走向大众。,(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
2、目标:,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学习领域,科 目,模 块,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设置学习领域,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理解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
3、学;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音乐、美术)等12-13个科目; 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关于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
4、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关于模块,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 使课程进一步丰富、多样化,可以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灵活安排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模块的设置,科目内容结构示意,语文 1,语文 5,语文 4,语文 3,语文 2,语 文,必修,选修系列,系列3,系列4,系列2,系列1,数学 4,数学 5,数学 2,数学 3,数学 1,数 学,必修,选修系列,数学1:集合;函数
5、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选修系列1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及复数的引入;逻辑框图。,选修系列2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概率。,选修系列3选修3-1: 数学史选讲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
6、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选修系列4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3:数列与差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选修4-7: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选修4-9:风险与决策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1、新课程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全面验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加强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 建立新课程管理制度; 建立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 探索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制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2.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情况,高中新课程实
7、验的推进,2006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2005年,江苏省,2007年,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2007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071号),明确提出:,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没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做好高中新课程实施规划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不仅认识要到位,而且责任也要到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3、教育部对实验工作的部署,教育部于2005年3月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
8、基20056 号),从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专业支持、师资培训、高考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1)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教育部成立了由基础教育司牵头、高校学生司、师范教育司、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推进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教育部建立了实验省(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措施,共享资源和经验,推动各实验省(区)实验工作的协调发展。 到目前为止,共组织召开了12次联席工作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省区要成立高中课程改革实
9、验工作领导小组,在政策、人员、经费、部门协调等方面保障改革能顺利进展。各省区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本省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工作方案,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改革、制度创新。,(2)建立健全各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教育部组织了专家工作组深入各实验省(区),全程跟踪实验工作,加强专业指导。,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设立了网站,负责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情况。同时,介绍改革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覆盖了高中各学科以及部分综合项目研究,日点击量已超过500多万人次。,各实验省(区、市)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完善决策机
10、制。 各实验省(区)要组织专家指导组,深入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全程跟踪指导。,各实验省(区)要加强普通高中教研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以及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在教育部培训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各省要充分开展大面积的、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师培训工作。,(3)加强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工作,督促和指导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加强教学过程有关实际问题的研究,切实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组织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加大教研和专业指导力度; 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积极调动与整合各种专业力量,构建支持体系;,(4)加强
11、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各级教研机构在课程改革中应充分发挥作用,教育部将组织学科专家和实验区优秀教师编写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南。,审查了14个学科的66种共计335册教材,审查通过274册教材; 教材选用委员会的产生以及教材的选用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程序。,(5)规范教材选用制度,(6)以样本学校为龙头,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充分发挥其在新课程实验中的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7)积极探索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育部组织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开展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研制工作的研讨交流活动,指导、帮助实验省(区)形成符合改革方向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 各实验省(区)要根据本省实际,研究制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研
12、制高校招生考试方案要遵循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取得大多数考生、学校和社会的认同; 高校招生考试方案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报经我部核准备案后公布施行。,(三)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几个关键环节,1、落实课程方案,做好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宏观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开设好必修课程模块; 创造条件,开设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 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选修)不能替代国家课程(选修); 结合学
13、校实际,做好选修课建设规划(教师配备、学校资源统筹、课程资源开发等)。,学校应成为教学研究的基地; 每一位教师都是教学研究者; 教研主题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有责任为教师教研寻求专业支撑; 学校应建设教研文化,形成学习型组织。,2、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 大力加强校际、学校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和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3、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
14、程资源; 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学校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在学生选课前应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4、建立选课指导制度,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负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应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应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学校应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
15、、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5、改革评价制度,各实验省区精心规划,深入研究,认真组织,实验工作进展健康顺利: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引导、规范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文件;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切实加强了地方课程建设能力;,(四)实验区取得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通识培训、学科培训落到实处; 以样本校为龙头推进实验,初步形成了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机制; 基本实现了对实验过程的研究和指导; 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四省区高考招生方案已基本落实; ,2004年9月至今,教育部先后4次组织专家通过听课、访谈、与学生和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新课程实验情况的调研,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16、70.9%的教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很必要; 75.3%的教师对课程改革充满信心; 76.3%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的实施将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68.9%的教师认为高中新课程方案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可以操作; 92.8%的教师表示将调整目前的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主动适应课程改革; 学生普遍反映,喜欢新课程、新教材。,课程改革引发了深刻的变化: 课改使教师成为学习者 课改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课改使教师成为积极的实验者 课改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 学校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思想,明确了办学目标,转变了学校角色,既培养学生,也培养教师。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本着“以人为本”重建,学校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校长、教师是创造经验
17、、诠释经验、传播经验的主体 经验来自于以素质教育的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课改方向的过程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课程编排策略激发了学校教师、学生的活力,在实验的第一线,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经验,12次联席会议反映出:,既强调学科,又联系社会,既强调公共基础,又鼓励个性创新,体现了创新的导向 既强调学生成绩,又注重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综合素质培养,坚守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理念 课程改革的形势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广大教师、校长、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信念愈加坚定,实验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新课程对学校传统的课程组织模式提出了挑战,学校适应起来存在困难; 高中课程内容新,模块多,教材变
18、化大,师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一时难以适应,教学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教师培训经费与时间不足,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出台相对滞后,校长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普遍有所顾虑,放不开手脚进行课程实验; 在一些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亮点设计的课程领域,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技术等,由于缺乏经验积累和相应的专业支持,显得进展缓慢; 在外部支持方面,经费、政策、教师编制、舆论环境等方面尚未完全到位、形成合力。,针对以上问题,各实验省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广东:向学校挖潜;向社会找资源;通用技术课用职教的教师和社会的教
19、师;组织27个专家组赴全省各地指导(每个学科10-15名),形成本省的专业支持队伍;成立了基础教育的专网(1-12年级)。 海南:围绕高中课程改革印发20多个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政策;建立专网,开展网络教研;利用网络共建共享,通用技术课程开课率达100%,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定餐制+配餐制+自助餐制”的排课选课形式;建立网络电子档案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山东:制度建设取得成效;新的教师成长机制形成;建立校本教研制度;送课下乡。 宁夏: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和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开通宁夏教研网;进行阶段性成果的评审。 江苏:抓4个稳定环节,建立教学秩序,排课、高考方案、提升统筹的高度,主体放在大市
20、一级,对学校进行评估;发挥样本校的作用;可持续保障制度(校本教研和网络研修),发挥教研系统的作用。,2006年实验省在经费投入、制度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舆论宣传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实验工作开局良好。,福建:主管省长、市长当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下发十几个文件;确立14个课题组;抓省、市两级培训,局长、校长和教研室主任都参加;抓教研队伍,建立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抓舆论宣传。 浙江:抓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抓学校管理重建(课程安排,选修课完善,教师工作安排,高中导师制,走班选课,结构调整);抓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的研制)。 天津、辽宁、安徽等省也在课程改革组织领导、课程开设、教师培训、条件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是系统工程;课程的完善以及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希望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学校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创造性地完成改革任务。,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