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唐晓,1,引言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第五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会计,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主要 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引 言201年长河电器公司为了促销,向客户承诺“一年之内电器出现任何问题均包退包换。”公司的会 计主管算了一笔 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什么是企业所得税?什么情况下该交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及进行会计核算?,在本章中,你将学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2、划教材,制作:唐晓,4,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内容。、掌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法及应纳所得税的计算。、理解暂时性差异涵义,掌握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能够正确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额,熟练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企业所得税业务,能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业务操作。,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本章重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本章难点暂时性差异的涵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概述,一、企业所得税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在 一定时期内的生产
3、、经营所得及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7,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8,企业分为: 、居民企业 、非居民企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9,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性质的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10,三、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
4、和清算所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11,三、征税对象,(一)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居民企业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 (二)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所得来源的确定,制作:唐晓,12,四、企业所得税税率,目前我国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率:、基本税率为25%。、低税率为20%。此外,还有税收优惠税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13,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
5、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14,一、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15,(一)企业的收入总额确定,1.企业的收入总额 (1)销售货物收入 ;(2) 提供劳务收入;(3)财产转让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5) 利息收入;(6) 租金收入;(7)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 接受捐赠收入;(9) 其他收入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
6、:唐晓,16,(一)企业的收入总额确定,2特殊收入的确认 (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 (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 (3)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 (4)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制作:唐晓,17,3.收入总额中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1)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普通高等教育“十
7、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18,(2)根据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19,(二)准予扣除项目 1.准予扣除项目基本内容,(1)成本(2)费用(3)税金(4)损失(5) 其他支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0,2.允许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1)工资、薪金。 (2)职工
8、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3)社会保险费。 (4)利息费用。 (5)借款费用。 (6)汇兑损失。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7)业务招待费。,制作:唐晓,21,2.允许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9)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10)保险费。 (11)租赁费。 (12)劳动保护费。 (13)公益性捐赠支出。 (14)有关资产的费用。 (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16)资产损失。 (17)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其他项目。,制作:唐晓,22,(三)不得扣除的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
9、没收财物的损失; 5.非公益性捐赠、不符合规定的捐赠以及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以上部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3,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三)不得扣除的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4,(四)资产的税务处理 (五)亏损弥补 (六)清算所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5,一、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0、七)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制作:唐晓,26,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例7-1 假定某工业企业为居民企业,2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4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 8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65万元,其他业务收入465万元,其他业务成本330万元,期间费用35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22万元,投资收益110万元。经查核实,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本年度共支付
11、广告费120万元。 本年度共列支业务招待费43万元。 年终存货盘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50万元。 本年度企业取得国库券利息收入6万元。 通过市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捐款60万元,向某院校校庆赞助支出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202年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7,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该企业纳税调整前的利润总额(2 4001 80065)万元(465330)万元350万元22万元110万元452万元 纳税调整: 广告费:税前允许扣除额(2 400+465)万元15%429.75万元 实际支付120万元,未超过标准不需调整。 业务招待费:税前允
12、许扣除额(2 400465)万元514.325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3万元14.325万元28.675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8,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存货:跌价准备金税前不允许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国库券利息收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 捐赠支出:税前允许扣除额452万元12%54.24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54.245.76万元 赞助支出5万元不得扣除。 企业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45228.675505.7656)万元 535.435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29,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非居民企
13、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转让财产所得 (3)其他所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0,二、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一)预缴及汇算清缴所得税的计算 1按月(季)预缴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预缴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月份、季度实际应纳税所得额或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适用税率 例7-2 某企业209 年第一季度实现利润50万元,按税法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55万元,应预缴企业所得税计算如下: 应纳税额55万元25%13.75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
14、唐晓,31,二、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2年终汇算清缴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年终汇算清缴应补(退)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本年累计预缴所得税税额 例7-3 根据例7-1资料计算企业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税率25%,并假设该企业111月份已缴纳所得税110万元,则年终汇算清缴应补所得税额计算如下: 该企业202年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535.435万元25%133.85875万元 年终汇算清缴应补交所得税额133.85875万元110万元23.85875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2,二、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二)境外所得已纳税款抵免的计算 1可抵免的外国
15、税收范围 2税收抵免限额计算 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3抵免不足部分处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3,二、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例7-4 我国某公司209年其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该公司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其在甲国分支机构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60万元,甲国所得税税率为20%,公司分支机构已在甲国缴纳32万元税款;在乙国分支机构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4万元,乙国所得税税率40%,公司分支机构已在乙国缴纳25.6万元税款。其向我国税务机关缴纳
16、的税款计算如下: 按我国税法计算境内、境外所得应缴纳的税款: 应纳税额(境内所得境外所得)境内税率(40016064)万元25%156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4,二、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计算甲、乙两国扣除限额: 甲国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甲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40016064)万元25%16062440万元 乙国扣除限额(40016064)万元25%6462416万元 甲国分支机构实际缴纳的32万元所得税税款,低于40万元的甲国扣除限额,可以如数抵免。 乙国分支机构实际缴纳25.6万元所得税税款,高于16万元的乙
17、国扣除限额,只能抵免16万元。 计算该公司实际向我国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 实际应纳税额156万元32万元16万元108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5,(四)清算期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清算所得应纳税额清算所得适用税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二、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制作:唐晓,36,二、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例7-5 某公司属小型微利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于209年6月底宣布破产。经过清算,该企业资产盘盈120万元,存货变现收益100万元,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60万元,应付未付职工工资9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0万元,企业拖欠的税款12
18、万元,企业注册资本金150万元。试计算企业清算时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清算所得(12010060902012150)万元8万元 企业适用税率为 20%应缴纳所得税税额8万元20%1.60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7,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8,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1固定资产 例7-6 企业于207年12月10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 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无残值。按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计提折旧40 000元,
19、企业会计核算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以40%的折旧率计提折旧。208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10 000元。 分析: 208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200 000元200 000元40%120 000元 账面余额大于可收回金额110 000元,两者之间的差额应计提10 000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39,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208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 000元200 000元40%10 000 110 000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00 000元40 000元160 000
20、元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1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6万元之间产生的差额5万元,因其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0,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例7-7 某股份有限公司206年12月15日购入某项设备原价为308万元,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5年,公司会计核算按6年计提折旧,会计与税收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假定本例中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确定该项固定资产在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 该项固定资产在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308万元8万元(3
21、088)万元6250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1,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该项固定资产在2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308万元8万元(3088)万元524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5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240万元之间产生的差额10万元,意味着企业将于未来期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2,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2无形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4其他资产 例7-8 A公司20 8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5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
22、备60万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账面价值为9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存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150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3,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例7-9 A企业因某或有事项在当期确认了50万元的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形成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50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4,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三、暂时性差异 (1)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
23、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例7-10 A企业支付100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115万元。在会计上,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规定只能按成本计量。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15万元,而计税基础为100万元,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5,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2)会计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例7-11 A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一项专利权。会计上将专利权取得确认前的研发费用20
24、万元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仅按申报费等共计0.5万元计入无形资产。但按税法的规定该项专利权要按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将来再逐期摊销,即税务部门允许在未来期间作为抵扣项目的20.5万元,与会计上专利权这项资产的账面金额0.5万元之间的差额2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6,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7-12 沿用上述例7-10和例7-11资料,假定A企业适用所得税率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对于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15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3.75万元(1525%
25、)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A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一项专利权形成的2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5万元(2025%)递延所得税资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7,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8,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例7-13 仍沿用上述举例,A企业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见表7-1。 假定除上述项目外,A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也不存在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A企业当期按照税法
26、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为200万元;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49,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15万元25%3.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元25%5万元 递延所得税收益53.751.25万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200万元 所得税费用200万元1.25万元198.75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0,六、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会计科目设置 1、“所得税费用”科目 2.“递延所得税资产 ”科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
27、,3.“递延所得税负债 ”科目,4.“应交税费“科目,制作:唐晓,51,(二)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当期所得税费用 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2,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账务处理,根据计算的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 根据计算的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3,根据计算当期应
28、纳所得税额,实缴时:借: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年末结转: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计,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 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制作:唐晓,54,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例7-14 某企业207年年度会计报表上列示的利润总额为200万元。经审核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中有不合理的工资额10万元,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也因此多计(企业根据上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预计当年的职工福利费开支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4%,实际发生金额与预计金额相等。职工教育经费开支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5% ,工会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
29、计提)。捐赠支出超标8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6万元,违法经营罚款3.15万元,支付内部营业机构特许权使用费7万元。企业所得税率25%。2007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余额。其他资料见表7-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5,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说明: (1)存货成本15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60万元。 (2)206年12月30日购入固定资产成本20万元,折旧年限5年。2007年会计折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8万元,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年折旧4万元。 (3)207年初股权投资成本100万元,年末市场价值115万元。 (4)207年末确认产品售后服务
30、承诺费50万元,税法规定该项费用在实际发生时才准予抵扣。 该企业的所得税计算及业务处理如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6,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1)计算207年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利润总额200万元不合理的工资额10万元三费超标10万元(14%2.5%2%)捐赠超标8万元违法经营罚款3.15万元支付内部营业机构特许权使用费7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6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固定资产多提折旧4万元计提预提负债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增值15万元323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7,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2)计算20
31、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1)存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60万元25%15万元 2)固定资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4万元25%1万元 3)预计负债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50万元25%12.5万元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15112.5)万元28.5万元 4)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15万元25%3.75万元 2007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3.75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8,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3)计算207年所得税费用 207年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
32、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323万元25%(3.750)万元(28.50)万元(80.753.7528.5)万元56万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59,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4)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85 000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 285 000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 37 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7 500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 807 500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 807 50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0,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实缴时: 借:应交税费 应交
33、所得税 807 500贷:银行存款 807 500 年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560 000贷:所得税费用 560 00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1,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例7-15 某项固定资产原价200 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无残值。按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计提折旧40 000元,但企业会计核算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以40%的折旧率计提折旧。企业每年收入均为320 000元,销售付现成本为170 000元,销售毛利(未扣减折旧)150 000元。假设该企业当年无其他税前调整项目,所得税率25%,则该企业5年间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按以下步骤计
34、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2,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1)计算每年税法折旧:20万元540 000元 (2)计算每年会计折旧: 第1年 200 000元40%80 000元 第2年(200 00080 000)元40%48 000元 第3年(200 00080 00048 000)元40%28 800元 第4年(200 00080 00048 00028 800)元221 600元 第5年(200 00080 00048 00028 800)元221 600元 (3)计算税法上每年计提折旧及设备计税基础明细表(表7-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
35、材,制作:唐晓,63,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4)计算会计上每年计提折旧及设备账面净值明细表(表7-4) (5)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累计暂时性差异表(表7-5) (6)根据上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每年确认、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缴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 第1年:应交所得税(销售毛利150 000元折旧40 000元)25% 27 500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40 000元25%10 000元 所得税费用27 500元10 000元17 500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4,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7 500
36、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000 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27 50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5,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第2年:应交所得税(销售毛利150 000元折旧40 000元)25% 27 500元 累计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48 000元25%12 000元 因为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0 000元,所以:本期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 000元10 000元2 000元 所得税费用27 500元2 000元25 500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6,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37、 25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 000 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 27 50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7,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第3年:应交所得税 (销售毛利150 000元折旧40 000元)25% 27 500元 累计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36 800元25%9 200元 因为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2 000元,所以本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9 200元12 000元2 800元 所得税费用27 500元2 800元30 300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30 300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 27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
38、 80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8,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第4年:应交所得税(销售毛利150 000元折旧4 0000元)25% 27 500元 累计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18 400元25%4600元 因为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9 200元,所以 本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4 600元9 200元4 600元 所得税费用27 500元4 600元32 100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32 100 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 27 500递延所得税资产 4 60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69,第三节 企
39、业所得税会计,第5年:应缴所得税(销售毛利150 000元折旧40 000元)25% 27 500元 累计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0元25%0元 因为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4 600元,所以 本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0元4 600元4 600元 所得税费用27 500元4 600元32 100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70,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32 100 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 27 500递延所得税资产 4 60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71,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40、,企业所得税缴纳方法 纳税期限 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地点 纳税申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72,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概念,其必备条件是什么?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企业所得税税率有几档?分别是多少?企业所得税准予扣除项目基本内容有哪些?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发生的暂时性差异用什么帐户核算?这些帐户的结构如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划教材,制作:唐晓,73,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五、业务题 1解:业务费超标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 =5 000 000(32 000 0005)4 840 000(元)(5 000 000 60% 3
41、2 000 0005,所以只能按销售收入的5扣除), 税收滞纳金和直接向敬老院捐款不能在税前扣除共6万元. 计提预计负债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如企业在高新企业(税率15%)投资股息收入100万元不用补税。则,该企业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9 600 0004 840 00060 000500 000- 1 000 000)25%3 500 000 (元),制作:唐晓,74,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如企业在高新企业(税率15%)投资股息收入100万元必须按25%税率补税,则: 权益性调增所得额=100/(1-15%)-100 =17.647(万元) 该企业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42、 (9 600 0004 840 00060 000500 000+176 470)25%- 100/(1-15%)15% 3 617 650 (元),制作:唐晓,75,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2.解:来源于股份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380000(1-24%)=500 000(元) 应纳所得税额500 00025%125 000 (元) 税收扣除额=500 00024%=120 000(元) 企业应补缴的所得税税额=125 000-120 000=5 000(元),制作:唐晓,76,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3.解:(1)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利润总额240000+税收滞纳金5000
43、+赞助支出10000捐赠超支30000-24000012%业务招待费超支500000-30000000.5%存货计提跌价准备500000+固定资产多提折旧10000证券投资市场价值增值400000=851200(元),制作:唐晓,77,(2)计算当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1)存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5025%=12.5(万元) 2)固定资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125%=0.25万元 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12.5+0.25=12.75万元 3)证券投资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4025%=10万元 当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10万元,制作:唐晓,
44、78,(3) 计算当年所得税费用 当年所得税费用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851 20025%+(100 000-0)- (127 500 -0)=212 800+100 000 -127 500=185 300(元),制作:唐晓,79,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7 500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27 500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00 000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000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12 800贷: 应交税费
45、 应交所得税 212 800 年终结转: 借:本年利润 185 300贷:所得税费用 185 300 交税时: 借: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12 800贷:银行存款 212 800,制作:唐晓,80,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4.解(1)平均年限法:每年折旧=1000004=25000(元)(2)年数合计法各年折旧额:第一年1000004/10=40000(元) 第二年1000003/10=30000(元)第三年1000002/10=20000(元)第四年1000001/10=10000(元)(3)计算设备计税基础: 第一年100 00025 00075 000(元) 第二年75 00025 0
46、0050 000(元) 第三年50 00025 00025 000(元) 第四年25 00025 0000(元),制作:唐晓,81,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4.计算设备账面净值: 第一年100 00040 00060 000(元) 第二年60 00030 00030 000(元) 第三年30 00020 00010 000(元) 第四年10 00010 0000(元) 5.计算累计暂时性差异: 第一年60 000-75 000-15 000(元) 第二年30 000-50 000-20 000(元) 第三年10 000-25 000-15 000(元) 第四年0-00(元),制作:唐晓,82,第
47、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每年确认、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缴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 第1年:应交所得税 =(销售毛利80 000一折旧25 000)25=13 750(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 -15 00025=-3 750 (元) 所得税费用=13 750-3 750=10 000 (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 75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13 750,制作:唐晓,83,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第2年:应交所得税 =(销售毛利80 000一折旧25 000)25=13 750 (元) 累计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20 00025=-5 000 (元) 因为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3 750元,所以: 本期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3 750=-1 250 (元) 所得税费用=13 750-1 250=12 500 (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2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 25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13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