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80203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生态影响评价范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3.评价范围的确定3.1依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中 4.2的规定: 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以及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 对于 1、2、3 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 830km,28km 和 12km。3.2判定步骤上述规定中,维护区域生态完整性维护和敏感生态目标保护的需要是决定的评价范围的第一要素。因此,范围判定的步骤如下:(1)根据项目施工和运行的特点,分析生态影响的主要特点;(2)如果是只造成局部

2、的短时可以恢复的一般影响时,可以以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确定相应范围;(3)如果有非局部的、潜在的、长期的、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时,要以维护生态完整性的需要和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评价范围。3.3事例简析【西气东输建设项目】西气东输新疆段拟建区有野骆驼自然保护区,还有大片荒漠戈璧。由于原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后调整线路避让。但有大片荒漠戈壁。如果施工车辆破坏了戈壁地区的地表稳定层,就可能使该地段的沙物质被风刮起,形成沙源,并向下风向移动。当下风向不是经济发展的敏感地区时,评价范围可以在12km、28km 或 830km 确定。而当下风向为重要农业、工业区,或城市地区时,则要将受影响地区

3、全部划入评价范围。【武汉至广州客运铁路项目】该项目穿越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无法避让。近年来物种保护研究倍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许多大型陆生脊椎动物的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生境的破碎把许多随机交配的大种群分割9成互相隔离的小种群,它们往往由于近亲繁殖、遗传演变、基因随机固定和丧失而使基因多样性枯竭,并不是通过动物的意外死亡而消失(Frankel,1983) ,生境破碎化和岛屿化是当前物种灭绝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当建设项目涉及到国家或地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时,评价范围确定步骤如下: 确定项目区内的关键种; 确定可以接受的或一定时期内可以忍受的遗传杂合子丧失率(遗传学的最小存活种群)或三个参

4、数(最大种群 Nm,种群增长率 r和方差 V) ; 确定计算保护的时间(50a,100a,200a) ; 确定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最小有效种群; 根据最小有效种群计算出所需的实际种群; 根据经验和合理的推测提出保护关键种所需评价的范围。上海华东师大徐宏发等根据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如下计算模式:种群中遗传杂合子的丧失减小了种群的生存力,一般认为,如果种群中杂合子丧失 40%50%,即达到一个物种能否生存的极限。从保护的观点出发,选择 40%作为计算标准是比较合适的,而每年的杂合子的丧失率一般不大于 1%。种群中杂合子的丧失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如种群生存的年代数和每代的长度。随着种群生存的年代数

5、增加,种群中杂合子丧失量逐渐累积。经历的代数越多,种群中的杂合子丧失得越多。若以生存 50代来计算,杂合子累积的丧失率为:1(11/2 Ne) 50一般种群可以忍受 40%的丧失率,把 0.40代入,即:1(1/1/2 Ne) 50=0.4(1/1/2 Ne) 50=0.6Ne=49.19结果表明有效种群的数量接近于 50。因此,Franklin 建议有效种群的数量,若仅短期保护(50 代)需 50只,而长期保护(500 代)则需要 500只。根据种群生存力(PVA)和最小可存活种群(MVP)的研究,这个数字偏小,如果达到中长期的保护目标,种群数应乘以系数 10较为合适,即达到 5000只10

6、以上比较合理。下述实例也应将计算结果乘以倍数 10。Jerry Lacaca计算了美国 Willamette森林中北美苍鹰的有效种群数量。北美苍鹰是一种需要保护的种类,据 1969年到 1974年这 6a调查的 48个巢的数据得出,在该国家公园中,若要求苍鹰每代的杂合子损失不超过 1%的话,最小有效种群要保持 46只苍鹰(雌雄各 23只) 。有资料介绍鹰的领域面积约 1000hm2,则 46只苍鹰保护的评价范围最小应为 46000hm2。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项目建设不会对敏感的生态保护目标,如物种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水源地及汇水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造成直接或难以逆

7、转的间接生态影响的方向划定一定距离的评价范围;而如果存在上述敏感生态问题时则要根据保护目标的需要将可能受到的影响范围确定为评价范围,因此涉及到华南虎的保护时,根据华南虎为喜独栖的濒危物种,每只虎领地面积在 100km2左右,因此评价范围最小为 5000km2。本评价不仅要说清保护区可能受到的影响,还要将周边的自然、半自然地域纳入评价分析范围,论证项目建设对华南虎的影响途径和华南虎的反应,周围有无可迁移的生境多样性是减缓工程影响的关键。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 施工期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施工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上级湖的疏浚河段。由于南四湖上级湖现状不能满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输水要求

8、,需沿航道疏浚梁济运河口-南阳(南)长 34km的输水深槽。在 34km疏浚航道内,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和由于开挖、吹填致使施工期局部湖域悬浮物增加,带来的油污和重金属对湖泊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等。根据南四湖段工程施工特点,直接影响的类型和范围主要如下:11表 3-3-1 南四湖建设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影响区域名称影响原因 影响类型影响面积(万 m2)生物表现航道 挖掘 部分恢复 231.2 原有底栖生物消失,部分可以恢复航道两侧 填埋 部分恢复 176.9 原有底栖生物消失,部分可以恢复物种组成变化施工悬浮物增量扩散透明度降低可以恢复 约 585.0 湖泊水

9、生生物部分受损油污、重金属溶出等毒害作用 可以恢复 约 585.0 部分受损,可以恢复工程的间接生态影响比较复杂,由于局部湖域透明度降低,可以影响到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油污和重金属溶出,也将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长,再加之食物链的关系,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受损将影响到浮游动物、鱼类和鸟类的生存,但浮游动物、鱼类和鸟类是移动很快,活动广泛的的生物种群,其受影响的范围有不确定性,本次评价对施工期间接的生态影响范围不予定量判定,只予以定性分析。 运营期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段工程运营期的生态影响可分为局部影响和整体影响两种类型,局部影响限定在上级湖疏浚航道所在区域,影响的原因是由于湖内弃土引起

10、;整体的影响不仅涉及南四湖全部水域,而且会对周边陆生环境造成影响,影响的原因是由于水位抬升打扰了原有的湖泊和陆地的水平衡关系,从而影响到陆生生态系统,尤其是滨湖洼地。直接的影响类型和范围见表 3-3-1。12图 3-3-1南水北调南四湖段工程营运期生态影响的类型与范围示意图。13【黄骅港二期工程】 影响途径分析港口建设生态影响涉及陆生生态和海洋(河流)生态两大类型。陆生影响与站场类似,对海洋、河流、湖泊的影响是重点。 施工期生态影响途径可以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工程施工期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建构筑物施工范围内,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和由于开挖、吹

11、填致使施工的局部海域悬浮物增量,带来油污和重金属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等等。 运营期港口运营,挖掘填埋活动停止,而航道维护中日常疏浚不能停止。但由于货物的堆存和转运,污水、港口排污以及尘的产生与扩散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尘进入海水,使海水中悬浮物增量,当增量大于 50mg/L 时,浮游植物全部丧失,而增量在 10-50mg/L 时,浮游植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增量小于10mg/L 时,可以忽略降尘使水中悬浮物增量而导致浮游生物受到影响。影响类型、范围的判定 施工期见表 3-3-2 、表 3-3-3 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表 3-3 -2 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一)面积(万 m2

12、)影响区域名称 影响原因影响类型 一期 二期生物表现防波堤,煤场,车场等造陆面积掩埋成陆地 不可恢复 520 107.3 海洋生物全部消失港池 挖掘 部分恢复 400* 原有底栖生物消失,部分可以恢复航道 挖掘 部分恢复 482.7 39.6 同上拦门沙区 挖掘 部分恢复 900* 同上疏浚抛泥区 掩埋水中 部分恢复 625* 480 同上*:以黄骅港二期工程为例,一期施工中已含二期部分数量。 (二)表同(一) 。14表 3-3-3 港口建设施工活动影响类型和范围(二)面积( 万 m2)影响区域名称影响原因影响类型 50mg/L 10mg/L生物表现施工悬浮物增量扩散透明度降低可以恢复208

13、7702 海洋生物部分受损疏浚物溶出 毒害作用可以恢复208 7702 同悬浮物,监测结果重金属不超标,在悬浮物 10-50mg/L,生物基本不受害工程的间接生态影响比较复杂,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浮游植物受损将影响到浮游动物,也将影响到鱼类和无脊椎海洋动物,但动物是移动很快、活动范围广泛的生物种群,其受影响的范围有不确定性,本次评价对间接生态影响范围不予定量判定,只予以定性分析。 运营期港口运营,挖掘填埋活动停止,而航道维护中日常疏浚不能停止。但由于货物的堆存和转运,污水、港口排污以及尘的产生与扩散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尘进入海水,使海水中悬浮物增量,当增量大于 50mg/L 时,浮游植物全部

14、丧失,而增量在 10-50mg/L 时,浮游植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增量小于10mg/L 时,可以忽略降尘使水中悬浮物增量而导致浮游生物受到影响。因此营运期对海域生态系统影响范围如下:表 3-3-4 (黄骅港二期)港口运营对生态系统影响类型和范围面积 (km2)影响区域名称影响原因影响类型 一期 二期生物表现日常疏浚倾倒区掩埋 部分恢复E 区 7.065(已关闭)F 区 7.065(使用中 )B1C1共计 14.13 原有底栖生物消失大部分可以恢复日常疏浚物倾倒扩散透明度降低可以恢复10mg/L,最大 75.8 10mg/L,最大 75.850mg/L,13.3一般不超过50mg/L,生物受轻微影响,可以恢复煤污水、港口排污以及煤尘扩散透明度降低可以恢复10mg/L, 0.0450mg/L,0.002同一期规模 面积很小,影响很小油 毒害 可以恢复0.1mg/L, 0.0098 同一期规模 面积很小,影响很小注:日常疏浚倾倒及扩散数字来自黄骅港疏浚物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 ,煤污水、港口排生产、生活污水中悬浮物及油的数字来自黄骅港一期工程环评报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