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简述1.1.1 工程特征项目名称:*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业主:*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建设地点:*镇*村、*镇*村、*镇*村、*镇塘溪村项目内容:*、*、*三个村蔬菜基地的水、电、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塘溪村蔬菜基地建设。建设期限:1 年实施年限:2015 年 4 月-2016 年 3 月1.1.2 业主简介本项目业主为*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位于*市南部,下辖 12 镇、8 乡:城关镇、*镇、 军店镇、化龙堰镇、 门古寺镇、 *镇、 青峰镇、 土城镇、 野人谷镇、
2、*镇、窑淮镇、 尹吉甫镇、 沙河乡、 万峪河乡、 九道乡、 上龛乡、 中坝乡、姚坪乡、 回龙乡、五台山林场。政府驻地位于城关镇。总面积达511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 46.83 万亩,总人口 48.8 万人(2012年)。*地势西 高东低,南陡北缓,中为河谷 平坝。境内平坝、丘陵占 17.1%,而高山占 44.4%,高山区占 38.5%。以青峰断裂带为界,北部山地海拔在 8001000 米之间,山脉走向一般是东西、3东北或东南向,坡度一般在 1050之 间,山背开阔,山顶垣状。其间有河谷盆地零星分布,是玉米、水稻、小麦、木耳的主产区;中部以县城周围的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海
3、拔在 400600 米,既是本县的粮仓,又是果木林园发展的重要基地;南部为山区,山势巍峨陡峻,大部分在千米以上,是玉米、杂粮及用材林主要产区。全县最高海拔为西南部上龛关家垭,海拔 2485.6 米;最低海拔是大木的姜家坡,海拔 180 米,境内海拔高低差为 2306 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为梁州城,西周以前为彭部落方国。春秋为防渚,属麇、庸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改属荆州。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 220 年)合房
4、陵、上庸两郡为新城郡,房陵为新城郡治台。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 296 年)改属梁州。南北朝时迭有变更。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为光迁郡治。隋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为房陵郡。唐贞观十年(公元 636 年)改光迁县为房陵县,为房州治,隶山南东道。宋雍熙三年(公元986 年)升房州为保康军,隶京西南路。元为房州治,隶湖广中书省襄阳路。至正二年(公元 1342 年)省房陵县入房州。明洪武十年(公元 1277 年)降州为县,始称*,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成化十二年(公元 1476 年)*改属郧阳府。民国初年属襄阳道;民4国二十年(公元 1931 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19
5、36 年)改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是革命老苏区。1931 年夏,贺龙,邓中夏、柳直旬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主力转战*, 开辟了以*为中心的鄂西北苏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房陵之名来源:来源于三皇五帝尧帝的儿子丹朱,丹朱流放在房子国,生了一个儿子命名为“陵” ,房陵因此得名,又是尧帝孙子的名字。如今*在近两年来,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高楼林立的集镇,整洁宽阔的街道,绿树掩隐的村庄,四通八达的水泥公路和现代化优质油路展示出城镇的现代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这块蓄势待发的热土上,开明开放、善谋实干的*人民正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共谋发展的姿态,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1
6、.2 区域基本情况1.2.1 项目建设地点*村、*村隶属*镇,*村隶属*镇,塘溪村隶属*镇。1.2.2 项目区域基本情况本项目主要涉及四个村,分别隶属于三个镇。*村、*村隶属*镇。*村距*镇集镇 1.3 公里,*村位于*镇南部距*镇集镇 2.6 公里。*村隶属于*镇,位于*北部,柳树垭森林公园以北,*镇集镇东部,东与五谷庙村交界,南与东河村接壤,西与八里坪村,北与茅箭区大川镇相邻,与*市城区相距 50 公里,*5城相距 80 公里,是由原王家畈、龙潭、*等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塘溪村隶属于*镇,位于*镇中部,镇政府驻大榆树,地处城郊,环围县城,209 国道贯穿南北 25 公里,315 省道贯穿东
7、西 30 公里。1.3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 *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发改委关于申报 2015 年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计划的通知拟定对*村、*村、*村、塘溪村进行蔬菜基地的修建与配套设施的完善。通过对于*村、*村、*村、塘溪村蔬菜基地的修建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有助于*“菜篮子” 工程的建 设,促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1、湖北省蔬菜产业基本情况湖北是蔬菜生产大省,经过上一轮“菜篮子” 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
8、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蔬菜产业稳步推进,正在实现 “六个转变” :一是蔬菜布局由分散插花向相对集中规模化转变,二是蔬菜生产由简单低效种植向现代高效生产转变,三是蔬菜产品供求由供不应求向批量外销转变,四是蔬菜消费由保障数量向安全有效供给转变,五是蔬菜经营由提篮小卖向产业化发展转变,六是蔬菜产业由农业中的弱小产6业向高效支柱产业转变。我省蔬菜产业经过几轮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发展成为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 年,全省蔬菜(含食用菌、西甜瓜、魔芋)播种面积 1820万亩,产量 3407 万吨,产值 633.6 亿元,其产量、
9、产值居种植业首位。其中高山蔬菜 160 万亩,产值近 40 亿元,水生蔬菜 150 万亩,产值近 30 亿元,魔芋 56.5 万亩,产量 84 万吨,产值 21 亿元,均居全国首位。食用菌栽培规模 1.9 亿(47.5 万亩),鲜菇产量72 万吨,产值 32 亿元,出口创汇 2.1 亿美元,创汇居全国第二位。2010 年 3 月 9 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 18 号),2010 年8 月 18 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并于 2010 年 8 月 27 日
10、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 26 号)。湖北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于 2010 年 9 月 1日召开了全省推进新一轮“菜篮子” 工程建 设工作会议,并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057 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促 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的通知(鄂政发2010 68 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全省菜地最低保有量的通知(鄂政办函2010 137 号)。72、*“菜篮 子” 计划推 进进程“宁可三日无荤,不可一日无蔬 ”,蔬菜与人 们生活关系十分密切。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11、,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越来越强烈,吃菜问题更被寻常百姓所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叶菜价格波动大,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以及冬雨季节价格波动较大;二是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对外来客菜尤为担心。对青菜、小白菜、苋菜、空心菜等速生叶菜特别偏爱,而这些叶菜不耐贮存,不适宜长途运输,不能异地供应,只能依靠本地生产;但同时,高温季节虫害较多,安全生产难度较大。*人民政府提出建好“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 装满“ 钱袋子”口号, “菜篮 子工程”是为解决副食品短缺,保障中国城 乡副食品供应逐步增长的重要措施。为了满足城市副食品的需要,*把“菜 篮 子” 作 为民心工程、系 统工程、效益工程来抓,加 强了生产、科技、加
12、工、市场、调控等五大体系建设,基地生产发展、市场购销兴旺、政府调控有力。县委、县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先后经历了兴建生产基地,增加副食品供应;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基地企业综合效益;发挥基地龙头示范作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结束了*蔬菜、肉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历史,市场货源充裕、繁荣兴旺,价格相对平稳,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大体上完成了“ 菜篮子 ”产销由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过度,新型的流通体系已具雏型;初步探索了一些新形势下政府有效调控市场8的经验和办法,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着眼规模经济、追求良性发展的“菜篮 子” 产销发 展新格
13、局基本形成,由最初的力求 满足市场供应逐步发展成为目前的一种大规模、多品种、高质量、新科技含量的产业。 3、“*、*、*、塘溪 ”四村蔬菜产业的基本情况*村、*村、*村已完成蔬菜基地的初步建设,其中*村350 亩、*村 150 亩、*村 200 亩。但是这些蔬菜基地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功能单一,结构简陋,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却是一片空白,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低,所以造成其不能发生该有的功能效应。迫切需要进行完善与修葺使其能够发挥真正效益。塘溪村位于*镇的中部,在此处进行蔬菜基地的建设可以辐射全镇范围,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由于塘溪村之前没有现有的蔬菜基地,所以需要新建完整的蔬菜基地及其配套
14、设施。为了尽快建立塘溪村的蔬菜基地,完善*、*、*三村蔬菜基地的配套设施,满足相应地区群众对于蔬菜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 26 号)、农业部 编制的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 年)、湖北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 篮 子” 工程建 设的意 见(鄂政发2010 57 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的通知(鄂政发201068 号)、 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分解全省菜地最低保有量9的通知(鄂政办函2010 137 号)和*市 *市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文件精神
15、及*人民政府的要求,我公司受业主委托,在项目业主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多次深入现场踏勘,调查研究,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及省市有关蔬菜基地建设文件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湖北省*蔬菜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2 蔬菜基地建设与改善的必要性与意义1、必要性分析*,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市南部,总人口 48.55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40.6 万人,占 84%。是一个农业大县,境内国土总面积0.51 万 km2,耕地资 源 46.83 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仅 22.2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 3%。按 36.99 万
16、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 1.15 亩。人均面积少,蔬菜资源相对匮乏。(1)*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 12.5;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 10至 15之间,极端最低气温 17.6;极端最高气温40.4。无霜期年平均 223 天,*的气候对于大多数蔬菜的生长都极为有利。(2)同时*地处武当山与神农架之间,享有“千里房陵” 的美誉,位于“ 两山一江 ”旅游线路上。区域 优势明显,谷竹高速与十10房高速的修建以及一系列县城内的一级公路和连接各乡镇公路的贯通,将有助于*形成承东启西、连南通北
17、高速便捷的交通格局。此外*无重污染工业,特有自然条件和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极为适宜露地蔬菜的生产,这些都奠定了*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3)*、*、*三村已建成蔬菜基地共 700 亩,由于基地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基地的正常发展。没有路导致采收、运输成本大大增加;没有配套水渠、水井、电路,基地无法进行有效灌溉、排水,致使基地蔬菜生产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据调查,仅今年上半年,因为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村、*村蔬菜基地因洪涝和旱灾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 40 万元,严重影响了基地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为了基地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基地生产者对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势在必行。(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使“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和自给率下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将淹没*市蔬菜基地 5.25 万亩,影响产能 16 万吨,其中淹没专业基地 1.75 万亩,占现有*城郊蔬菜基地面积的 60%,影响产能 8.5 万吨,占现有基地年供应量的三分之二。虽然新基地建设在同步进行,但是农民形成种植习惯、新基地熟化、新市场培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循序渐进,使得一定时期内“菜 篮子” 产品的生产能力 严重不足。所以对于已有的蔬菜基地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与修葺,促使其快速发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