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工原理自测题.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79887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自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工原理自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工原理自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工原理自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工原理自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流体流动自测题一、 填空或选择1某设备的表压强为 10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kPa;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 4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当地大气压为 101.33 kPa)答:201.33 kPa,360mmHg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 800kg/m3 的油品,U 形管中指示液为水(1000kg/m3),a1、a2、a3 在同一水平面上,b1、b2、b3 及 b4 也在同一高度上,h1=100mm,h2=200mm,则各点的表压 pa1=_,pa2=_,pb2=_,pb3=_,h3=_。(表压值以 mmH2O 表示)答:0,100,200,300,340,2003流体在圆形

2、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倍,摩擦系数 与 Re 关系为_。答:抛物线,2, =64/Re4流体在钢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 与_和_有关;若其作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 仅与_有关。答:Re, ; 5流体作湍流流动时,邻近管壁处存在一_,雷诺数愈大,湍流程度愈剧烈,则该层厚度_。答:滞流内层;愈薄6因次分析的依据是_。答:因次一致性7从液面恒定的高位槽向常压容器加水,若将放水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关小,则管内水流量将_,管路的局部阻力将_,直管阻力将_,管路总阻力将_。(设动能项可忽略。)答:变小、变大、变小、不变8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_,该式应

3、用条件为_流体作_流动。答: ,牛顿型,滞流9水力半径的定义式为_,当量直径为_倍水力半径。答: , 410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_和_。答:阻力系数法,当量长度法11水流经图示的管路系统从细管喷出。已知 d1 管段的压头损失 Hf1=1m(包括局部阻力)d2管段的压头损失 Hf,2=2m(不包括出口损失)。则管口喷出时水的速度 u3=_m/s,d1 管段的速度 u1=_m/s,水的流量 V=_m3/h。答:7,1.75,1.9812在 SI 单位制中,通用气体常数 R 的单位为(B)。Aatmcm3/molK BPam3/molKCkgfkmolK DIbfft/IbmolK13通常流体粘度

4、随温度 t 的变化规律为(C)。At 升高、 减小 Bt 升高、 增大C对液体粘度 t 升高 减小,对气体则相反. D对液体 t 升高 增大,对气体则相反14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若其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 与雷诺数 Re 的关系为(C)。ARe 增加, 增大 BRe 增加, 减小CRe 增加, 基本上不变 DRe 增加, 先增加大后减小15滞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A湍流流速大于滞流流速 B滞流时 Re 数小于湍流时 Re 数C流道截面大时为湍流,截面小的为滞流 D滞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16因次方析的目的在于(B)。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 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

5、,使实验与关联简化.C得到无因次数群间定量关系. D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17滞流内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是正确的(D)。A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 B流体湍动程度越低 C流动阻力越小 D流动阻力越大18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 A 和大管截面 B 连接一 U 型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时,压差计读数 R 值反映(A).AA、B 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BA、B 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CA、B 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 D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二计算题1如本题附图所示,贮槽内水位维持不变。槽的底部与内径为 100mm 的钢质放水管相连,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距管口入口端 15m 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的 U

6、 形管压差计,其一臂与管路相连,另一臂通大气。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了水,测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直管长度为20m。(1)当闸阀关闭时,测得 R=600mm,h=1500mm,当闸阀部分开启时,测得R=400mm,h=1400mm。摩擦系数可取 0.025,管路入口处局部阻力系数为 0.5。问每小时从管中流出水多少立方米?(2)当闸阀全开时,U 管压差计的静压强为若干(Pa,表压)?闸阀全开时,le/d=15,摩擦系数仍可取 0.025。答:(1)88.5m3/h;(2)3.30104Pa(表压)2.某油品的密度为 800kg/m3,粘度为 41cP,由附图中所示的 A 槽送至 B 槽,A 槽比

7、B 槽的液面高 1.5m。输送管径为 893.5mm、长 50m(包括阀门的当量长度),进、出口损失可忽略。试求:(1)油的流量,m3/h;(2)若调节阀门的开度,使油的流量减少 20,此时阀门的当量长度为若干,m?答:(1)23m3/h;(2)12.37m3、用轴功率为 0.55kW 的离心泵,将敞口储槽中的液体输送至表压为 90 kPa 的密闭高位槽中。已知液体的流量为 4 m3/h,密度为 1200 kg/m3、粘度为 Pas ;输送管路的内径为 32 mm,管路总长度为 50 m(包括管件、阀门等当量长度);两槽液位维持恒定的高度差 15 m。试计算该离心泵的效率。(61.6%)一填空

8、或选择1固体粒子的沉降过程分_阶段和_阶段。沉降速度是指_阶段颗粒相对于_的速度。2在重力场中,固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粒子几何形状 B)粒子几何尺寸C)粒子及流体密度 D)流体的流速3在降尘室中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高度增加一倍,则颗粒的沉降时间_,气流速度_,生产能力_。4在斯托克斯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直径的_次方成正比,而在牛顿区,与其直径的次方成正比。5沉降雷诺准数 Ret 越大,流体粘性对沉降速度的影响_。6一球形石英粒子在空气中作滞流自由沉降。若空气温度由 20提高至 50,则其沉降速度将_。7降尘室操作时,气体的流动应控制在_区。8降尘室内,固粒可被分离

9、的条件是_。9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_和_有关,而与_无关。10在离心分离操作中,分离因数是指_。某颗粒所在旋风分离器位置上的旋转半径R0.2m,切向速度 uT=20m/s,则分离因数为_。11选择旋风分离器的依据是:_、_、_。12环境工程中,除去气体中尘粒的设备有_、_、_、_等。13. 恒压下过滤某悬浮液,已知过滤 10min 后得到滤液 5L,又过滤 5min 后,又得到滤液1.5L,则过滤常数 Ve 为 。A. 5.125 L; B. 3.719 L; C. 2.937 L; D. 2.375 L。14. 用板框过滤机过滤某种悬浮液。测得恒压过滤方程为 ( 的单位为 s),则 K

10、为 m2/s,qe 为 m3/ m2, 为 s。一、填空或选择1. 多层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 。2. 一定质量的流体在 f252.5mm 的直管内,作强制的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ai=1000W/m2,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 f192mm 的直管内流动,其 ai为 W/m2。A1259; B1496; C1585; D1678。3. 水与苯通过间壁换热器进行换热。水从 20升至 30,苯由 80降至 40,则最小值流体为,此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e=_ 。4. 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于_ 。8. 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以提高_程流速。设

11、置隔板以提高_程流速,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二、计算题四、某单程列管式换热器,其换热管为 mm 的不锈钢管,管长为 3m,管数为 32 根。在该换热器中,用 25的水将壳程的 110的某有机蒸汽冷凝成同温度的液体,该有机蒸汽的冷凝传热系数为 W/(m2)。水的流量为 15000 kg/h,平均比热容为 4.18 kJ/(kg);管壁与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 1000W/(m2);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为 17 W/(m)。试求: 1总传热系数 ;2水的出口温度。2. 有一壁厚 10mm 为的钢制平壁容器,内盛 80的恒温热水,水对内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为 240W/m2。现在容器外表面覆盖一层导热系数为

12、0.16W/m2、厚度为 50mm 的保温材料,保温层外为的空气所包围,外壁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为 10W/m2,试求:(1)每小时所损失的热量 kJ/hm2;(2)容器的内表面温度 TW。(钢材的导热系数为 45W/m2)。一、填空题2填料塔内件主要有_、_、_、_。5. 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 6.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_单元操作过程中;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_单元操作过程中。 7. 双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的模型参数分别是_、_和_。 8.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吸收推动力_。 二、选择题2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

13、系数 将_,相平衡常数 将_,溶解度系数 将_。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4.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 A. ; B. ; C. ; D. 。 三、计算1. 在压力为 101.3kPa 、温度为 30的操作条件下,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 NH3。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 220 kmol/h,其中含 NH3 为 1.2% ( 摩尔分数)。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Y =1.2X(X、Y 均为摩尔比),空塔气速为 1.25m/s;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 0.06 kmol / (m3s);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

14、的 1. 5 倍;要求 NH3 的回收率为 95%。试求: (1)水的用量; (2)填料塔的直径和填料层高度。 2四、分析题(会有简答题 5 选 2)1. 什么叫热阻,热阻在分析传热中有什么作用? 2. 影响颗粒沉降速度的因素都有哪些? 3. 双膜理论的要点是什么?该理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4什么是气膜控制过程?气膜控制的特点是什么?5. 用水吸收混合气体中 CO2 的低浓度系统是属于什么控制过程? 第二章(有计算题 5):第二节第三章(计算题 15):第一二三四五节(第四节除去 P86-90,第五章简单的管路计算,自测题 3)第四章(计算题 15):第二三四节(第三节到 P137.自测题 1、2)第五章:分子扩散,涡流扩散(P183+自测题)第六章:主要看自测题第七章:重点看例 7.2.1 和 7.2.3第八章(计算题 15):第二四节(第二节主要掌握亨利定律,自测题 1)每章与上述重点有关的例题+自测题+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