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79650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训练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7山西师大附中检测)下图是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 2 时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 t4 时是捕获该鱼的最佳时间Ct 0t4 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D影响 t1 和 t3 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解析:t 2 时种群的数量还在增加,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捕获该鱼的最佳时间是维持该种群在 K/2 即可,t4 捕获该鱼后,使其种群数量降至很低,不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B 错误;t0t 4 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大,C 错误;影响 t1 时刻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是种群密度太小,影响 t3 增长速率变

2、化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的加大 ,生存空间、食物有限等,因此影响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D 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可构成一个基因库B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C群落的演替速度与方向可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解析: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生物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而不是对群落而言,由此判断 A 项错误。答案:A3(2016锦州三模) 下图是某封闭型小型生态缸中 3 条食物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溞和绿藻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流动时,均有消耗C信息可以从水溞传递给鳑鲅,也

3、可以从鳑鲅传递给水溞D流经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缸内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之和解析:水溞以绿藻为食,图示体现水溞和绿藻的捕食关系,A正确;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流动时,均有消耗,从而表现为逐级递减,B 正确;信息可以从水溞传递给鳑鲅, 也可以从鳑鲅传递给水溞,从而体现信息传递的双向性,C 正确;流经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缸内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之和,D 错误。答案:D4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下图所示,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B 和、和之间存在信息交流,和之间则没有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获得

4、的能量大于同化能量的 1/25D若图中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的数量一定会减少解析: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和间存在信息交流,若图中灭绝,则能量直接由传到,的数量会增多,D 错误。答案:C5(2016日照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C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解析: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将其迁至动植物园或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C 项错误。答案:C6“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

5、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解析: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A 错误。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青蛙的繁殖也有环境阻力,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B 错误。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C 正确。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D 错误。答案:C7(2016衡水中学模拟)某人用透明的玻璃瓶,种上几根水草,添加一定量的池塘水,再放入适量的小鱼,定期投入食物,其中的生物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B水草所固定的太阳能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一部分C小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D该装置要放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解析: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A 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水草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投入食物中的能量,B 正确;小鱼同化的能量包括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通过呼吸作用散

7、失的能量,C 错误;装置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生物死亡,D 正确。答案:C8(2016太原一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B在种群特征中,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越大D向农田施肥和向鱼塘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解析: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A 正确;在种群特征中,年龄组成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B错误;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

8、量越少,体型越大,也有相反的,如虫的体积比树小,C 错误;向农田施肥和向鱼塘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影响能量的传递效率,D 错误。答案:A9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以降低沼液中的氨氮、总磷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B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用鸡粪沼液培养小球藻符合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要能量来自鸡粪沼液解析: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摄入的能量,但不属于鸡同化的能量,A 错误;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属于生产者,但不属于分解者,B 错误;用鸡粪沼液培养

9、小球藻符合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 正确;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要能量来光能,D 错误。答案:C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都属于能量金字塔的同一营养级B物质和能量的输入有利于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C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来说都是有利的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只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解析: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及三级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不同,A 错误;物质和能量的输入有利于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B 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对捕食者来说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C 错误;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0、,D 错误。答案:B11下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甲和丁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B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20%C该生态系统很可能是一个人工养殖的高产鱼塘D甲、乙、丙组成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解析: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流动,A 正确;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 6)(7.5106)20%,B 正确;由图示数据可知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远远大于分解者的能量与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次级消费者

11、的能量之和,即为自然的生态系统,C 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 正确。答案:C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态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消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降低生物多样性,因为人造林的物种比较单一;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

12、和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农田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答案:B1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B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C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处在波动中D呈“J”型增长的不同种群的数学模型的参数 相同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有些相对隔离的环境中,种群不具有迁入率和迁出率这些数量特征,A 错误;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特征,但无法反映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B 错误; 表示某种群数量是一年

13、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不同种群的 不一定相同,D 错误。答案:C14(2016衡阳一模)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 11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 31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 5%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 150 多种生物解析:D 项描述了某池塘中的生物的种类数目的多少即丰富度,是群落研究的内容,不是种群的特征,因此 D 项错误。答案:D15(2016吉林模拟) 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C“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

14、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适于害虫种群的防治D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就一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 错误;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B 正确;“S” 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害虫种群的防治应在 K/2 之前,C 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能够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错误。答案: B16(2017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模拟)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鱼时尽量捕食成熟的鱼,有利于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B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能影响

15、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C稻田里的水稻呈高低错落分布,使群落呈垂直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D农田除草能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解析:捕鱼时尽量捕食成熟的鱼,利于使该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在增长型(或稳定型) , 利于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A 正确;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害虫的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降低,B 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同种群,水稻的高矮是水稻种群内部个体差异,不属于垂直结构,C 错误;农田除草,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 正确。答案:C17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成的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