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们民族的节日教学设计秦皇岛市青龙第二实验小学李 颖秦皇岛市第一届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评 比 材 料【教材分析】我们民族的节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本单元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我们民族的节日,让学生了解祖国境内生活着 56 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引导学生认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各民族之间要平等相待,以诚相待。本主题主要围绕着少数民族的节日展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学情分析】1、一年级
2、学生自理能力差,以前什么事情都是由家长代理,本课注重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给每个孩子创造空间,使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2、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抓住这一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培养自理能力。3、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向自理能力强的同学学习,并在活动中培养互帮互学的意识。【设计理念】有趣的多民族节日这一主题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教材以喜庆的节日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在这节课中我与学生共同参与,采用体验、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让
3、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别具风格的民族艺术。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的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部分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并挖掘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教学准备】学生:通过读书、
4、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教师: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2、制作课件:那达慕大会视频 ;泼水节视频;演示文稿。【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一) 谈话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能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生举手回答)2、师: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学生齐说:汉族)3、师:对,你们都说对了。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最好能按照时间顺序来说。生汇报:有“春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元宵节” 、 “中秋节”等等。师:除了汉族以外,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5、每逢节日来临,人们就盛装打扮、载歌载舞,同学们,你们想参加这样的节日活动吗?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节日。课件出示:(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三月街、佤族歌会、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引入新课: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节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 “民族风俗总风情园”1、 “猜猜看”:观看图片,猜一猜,从图片中你可以认出哪些少数民族?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表扬。 (课件出示: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三月街、佤族歌会、开斋节、古
6、尔邦节等)2、 “说一说” 师:其实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那达慕大会,其他民族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想了解吗?现在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节日,学生们事先搜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都可以)介绍傣族,观看“泼水节”的视频。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师:是呀,泼洒的不是水而是吉祥、是祝福、是健康。 (板书贴条:期盼健康)接着播放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的视频,蒙古族热情好客
7、,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 ;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师:通过看表格我们清楚了那达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主要有赛马真清楚呀!(板书贴条)师: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除了刚才我们说的,你对那达慕大会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1)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摔跤手上身穿牛皮背心,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脚蹬蒙古靴,他们高唱摔跤歌,跳跃出场。(2)在比赛中最有成就的人将被授予“达尔罕”的终身荣誉称号。师生互相交流。(
8、使学生在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节日等知识。 )3、 “跳一跳”先 介 绍 藏族风俗: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
9、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藏 族 人 民 创 造 了 灿 烂 的 民 族 文 化 , 在 文 学 、 音 乐 、 舞 蹈 、 绘 画 、雕 塑 、 建 筑 艺 术 等 方 面 , 都 有 丰 富 的 文 化 遗 产 。 锅庄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现在我们请一些同学上来跟老师一起跳跳“锅庄舞 ”好吗?1、做游戏:“找朋友”教师给几个学生, ,发一张标有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不同节日的卡片,在规定时间内两人为一组“找朋友” ,先找对的同学为胜。回族 “开斋节” 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 ,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彝族“火把节” 壮族“三月三歌会” ,(二)民族节日知多少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你们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有什么节日吗?生踊跃发言。 五、总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师:你说的很好,其实还有的节日是祈求团圆的,如汉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师:每个节日的背后都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要了解各民族的节日,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最后整堂课在师生同唱爱我中华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