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祠彩塑的复制、开发与研究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 ,晋水源头,这里有清清的难老泉,郁郁的苍松翠柏,风景秀美,映衬着这座古寺庙更加神奇。晋祠作为全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彩塑艺术题材新异,形象生动,个性鲜明,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文化吸引着海内外的参观者,堪称我国宋塑之最。圣母殿,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初建于北宋天聖年间,根据现有殿梁上的记载,重修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 ,元、明两代虽有修补,但仍保留宋代形制和结构,在圣母神龕背后有太原府人吕吉“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四月十日献上”的题记,因此,这里的彩塑与建筑应为同一时代的作品。一、 晋祠圣母殿彩塑保存状况问题
2、记录:在这次承担对晋祠文物保护课题的同时,我们也对圣母殿彩塑进行多次的考察与记录,为了能够找到问题的所在,问题的厡因,我本人也作了详细的检查与记录现根据大殿的位置,现分别描述如下:(一) 、圣殿情况:圣母殿高约十九米,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乎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殿内采用“减柱法”的营造,扩大了空间,这种式样在建筑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殿内共有四十三尊泥塑,中央主像为圣母像邑姜,龛内两侧二小像为明代后期补塑,其余四十尊皆为宋代原塑。有侍女、宦官和女官,平均身高1.6米左右,年龄在15-40岁之间,身着男装的女官4尊、
3、宦官5尊、仕女像三十尊。其中,最精彩的还是这30尊侍女像,他们中间看似:有的“机智敏捷” ;有的“眉飞色舞” ;有的“善解人意” ;有的“庄重矜持” ;有的“稳重老练”;有的“神情落寞” ;有的“幽恨怨怅” ;有的“风姿绰约”等等,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即反映皇后、后宫生活的场面,也是对人世间自然情感的真情流露。塑像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逼真,仿佛带入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宫廷生活之内,雕塑家以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从人物的心里、表情、动态,给予了精致细微的刻画。彩塑布局1、 圣母殿彩塑布局图如图2、根据对晋祠圣母殿彩塑的实际考查,现对于存在的问题做详细的记录如下:(1)
4、、中央圣母像:它存在八种问题:A:塑像木骨架基础松动而倾斜歪倒、后基座开裂。B:木构骨架或草胎糟朽而导致开裂松动、座椅靠背两侧扶手倾斜。C:颜料变色、褪色;整体。D:塑像破损;风冠顶部花饰露铁丝;左角基座处蟒袍;壼门龙装饰(右2失半) (4破损(5全失)基座中龙尾残。E:剥落;蟒袍左右两侧表皮。F:裂缝;壼门第五拄断裂。G:空洞:背部大空洞露木骨(直径约35公分) 。H: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风冠中花失;左侧两头花失。(2)左1像:它存在五种问题:A:颜料变色、褪色;整体。B:剥落;眼上脸到额头左侧;袖摆边缘。C:裂缝;劲部到裙下摆(背部中央)一条长裂缝。D:龟裂起甲;胸部。E:后期补塑;明代
5、塑像。(3)左2像:它存在九种问题:A:颜料变色、褪色;整体。B:塑像破损;袖口处。C:剥落;头冠;头发;左、右袖口处;右发髻。D:裂缝;脖10公分;左右手母脂根部。E:龟裂起甲、全身起甲。F:磕碰、裙带处。G: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右侧花饰失。H:四肢断裂:右手食指根、大母指开裂;左手腕下方。I:虫害、左手腕根部。(4)左3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颜料变色、褪色;整体。B:塑像破损:帽后冠一小洞;后背左侧一小洞。C:表皮剥落:帽冠;袖。D:裂缝:脖颈(一周) ;腰带。E:龟裂起甲:脖;全身。F:磕碰:袖口处边缘两侧。G:酥碱:下裙摆一周。(5)左4像:它存在四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后补色
6、偏蓝。B裂缝:脸、颈部;右手腕下部;左右肘部。C龟裂起甲:脸部、全身右肘后部;左右袖部及后侧。D后期补塑:手部后侧有原塑大拇指遗存;整体颜色似后补;有粉刷痕迹;粉彩后可见内部金彩。(6)左5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木骨架基础松动而倾斜歪倒:头的重心严重前倾,已有裂缝。B裂缝:头脖严重开裂;胸到腰带间开裂严重(一周) 。C龟裂起甲:全身空鼓起甲。D磕碰:左袖袖口。C断裂:领部至背后颈部后半周严重开裂。D后期补塑:左袖下方;花冠右侧到发髻。(7)左6像:它存在四种问题:A裂缝:右后衣襟;帽饰开裂;帽花连接处。B龟裂起甲:全身起甲。C 磕碰:腰部(手后部) 。D后期补塑:右袖口处;颜色有补迹;全身
7、粉刷。(8)左7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烟熏:额头及上部发髻发黑。B颜料褪色、变色:整体。C塑像破损:左右手缺失。D裂缝:发迹后高髻处有裂缝。E龟裂起甲:全身;发髻;衣袖;衣裙。F磕碰:前衣裙带(9)左8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整体。B裂缝:颈部;右肘部;左后脖颈。C龟裂起甲:全身起甲开裂。D空洞:左袖后部E酥碱:下裙摆后方有酥碱现象。F虫害:左后肘。(10)左9像:它存在四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侧帽花缺失;左右手拇指失。B 裂缝:领边中央裂缝;前胸襟处开裂;右肘后侧内部;后腰带衣襟飘带断裂。C龟裂起甲:全身。D后期补塑:左肘内部新泥补塑。(11)左10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破
8、损:左右帽花失。B表皮剥落:后部。C裂缝:右侧衣襟与腰部中间裂;左袖与腰间;内侧到背后;左脚裙边。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右靴失。F后期补塑:右侧肘部及双手。(12)左11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右手残失B表皮剥落:下颌部剥落;帽冠边缘剥落。C裂缝:脖领处;左袖口处。D龟裂起甲:全身。E酥碱:脚失。F虫害:右肘上部有鼠粪。(13)左12像:它存在四种问题:A裂缝:脖颈处;右腹部。B龟裂起甲:全身。C酥碱:手持棍子下部。D后期补塑:右袖口内侧。(14)左13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右手四肢残缺。B裂缝:右手腕内侧;腰后裂缝;发髻后;衣领处;后背胸部开裂多处;左胸袖连接处。C龟
9、裂起甲:全身。D磕碰:后裙边缘处。E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花冠后部;花饰。F断裂:右手拇指断裂、左手四指。G后期补塑:左手四指;左手腕。(15)左14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拇指失。B表皮剥落:左手拇指;右手指尖。C裂缝:帽冠后边右侧;右颈部衣领处开裂一周;右手四指内侧;左肘内侧。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左靴尖;右靴尖右侧。F断裂:右手拇指内侧。G酥碱:肘内侧。(16)左15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衣袖边;如意下端。B裂缝:脖颈开裂一周;左手腕内;左袖部内侧;裙摆下方C龟裂起甲:全身。D磕碰:后背飘带处;裙下方裙摆一周。E空洞:右脚尖右侧。F虫害:右脚尖右侧。G后期补塑:
10、左袖口;右手四肢;手执如意中部;右袖内侧腹部;裙摆下方。(17)左16像:它存在八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手拇指缺;左食指中指尖缺;左小指中关节以上缺失。B表皮剥落:左袖口外边缘。C裂缝:下颌处;脖颈处;两条发髻间。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裙摆边缘。F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左侧头饰缺一红宝珠。G四肢断裂、左手腕部。H后期补塑:右手内袖口。(18)左17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手食指残损;左靴头部。B表皮剥落:鼻尖底部;左眼睑下部。C裂缝:颈部、左腰后侧;左肩部后侧;左手内侧与领边;腹部之间;左肘内侧;右肘后侧;腰部后衣襟;领子后侧。D龟裂起甲:全身。E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左右头花失
11、。F虫害:左手内侧;腹部右手内侧之间。G后期补塑:左肘外侧;裙摆下边缘;左腰后部;左靴后补。(19)左18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表皮剥落:左袖口;下领处。B裂缝:脖颈处;左腕;左袖口。C龟裂起甲:全身斑驳。D磕碰:裙摆边缘;左裙带外侧。E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帽饰红珠缺。F后期补塑:左右手均补塑。(20)左19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木构骨架或草胎糟朽而导致开裂松动:右手内侧手持物。B塑像破损:手捧物损,露内胎;左手食指尖失,无名与小指尖;左手内侧;裙后摆。C表皮剥落:左手无名与小指尖。D裂缝:右手拇指。E龟裂起甲:全身。F磕碰:裙摆边缘裙后摆。G空洞:左肘内侧。(21)左20像:它存在四种问题
12、:A塑像破损:头部中央。B表皮剥落:衣裙前部。C裂缝:颈部右侧;脖领左侧。D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头部右侧珠饰失。(22)左21像:它存在九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全身后补色层剥落B塑像破损:帽冠后部右袖口露木骨;衣裙边缘。C表皮剥落:左边领口边;左右袖口。D裂缝:颈部中央;左衣袖中央;帽子边缘。E龟裂起甲:全身。F磕碰:两袖边缘。G空洞:衣襟下摆内侧。H酥碱:双靴。J虫害:手内侧有蛛网;鞋后跟;衣襟下摆内部。(23)右1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下裙摆及上身。B塑像破损:发髻两侧C表皮剥落:衣裙边缘。D裂缝:右手大拇指、食指中部有裂缝。E龟裂起甲:全身。F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
13、头饰失。(24)右2像:它存在八种问题:A塑像破损:右手食指缺损。B表皮剥落:颈部;右耳前方;裙摆下方。C龟裂起甲:全身。D磕碰:左袖口边。E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右顶发髻及中间处头饰失。F四肢断裂:左大拇指及其与四指断。G酥碱:裙摆下方。H后期补塑:左手腕内侧;右手腕处。(25)右3像:它存在四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整体。B表皮剥落:脖根处;整体。C龟裂起甲:全身。D磕碰:两袖袖口处(26)右4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破损:右手拇指失、右食指及中指残。B表皮剥落:手捧饰物。C裂缝:颈部。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右袖口外侧;手捧饰物;后衣裙飘带处。F酥碱:裙摆下方10cm处一周。(27
14、)右5像:它存在五种问题:A塑像破损:手执物失;双袖口尖残。B表皮剥落:下巴;下颌;右小指;靴子尖部。C龟裂起甲:全身。D磕碰:袖口两边;裙摆下边缘。E酥碱:左靴内侧。(28)右6像:它存在八种问题:A塑像破损:右手四指尖残。B表皮剥落:颈部。C裂缝:领部、走手腕、右拇指、食指、小指根;右腕袖口。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裙两侧飘带、裙摆下端、左靴尖。F四指断裂:左手腕、右手拇指、食指及小指。G酥碱:左手腕内侧。H后期补塑:左手腕、右手。(29)右7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右鞋尖残损。B表皮剥落:头顶莲冠、右上眼睑至鼻右侧、手执木棍露骨。C裂缝:颈部、左眼内眼睑至鼻根、左手内衣袖口。D
15、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裙摆下边缘、左右两侧裙摆。F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右头饰缺失。G酥碱:左手小拇指。(30)右8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手拇指中指缺失。B表皮剥落:左手下部。C裂缝:脖颈(一周)胸部左侧、左袖口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左肩上部、右衣领、裙摆下边缘。F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右头饰失。(31)右9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破损:左右手残、左右袖口。B表皮剥落:后发髻、衣裙前摆。C裂缝:左袖后部。D磕碰:衣裙后部袖口多处。E酥碱:左袖肘部。F后期补塑:左袖内侧后部衣带。(32)右10像:它存在五种问题:A塑像破损:帽花。B表皮剥落:左侧太阳穴处。C裂缝:脖颈、左肘内
16、侧。D磕碰:衣裙下摆后侧。E虫害:左右肘内侧。(33)右11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全身。B塑像破损:手执物件失、裙带打结处。C表皮剥落:右眼角、左嘴角、左手食指、右下颌处。D裂缝:脖颈前部、红花与发髻连接处、右手拇指中部、根部、小指中部。E磕碰:右手袖口、右脚尖及裙摆边缘下端、右披肩下端边缘。F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中央发饰失。G后期补塑:左肘内侧。(34)右12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破损:右手拇指、四指残失。B表皮剥落:右袖口、衣带前襟。C裂缝:脖颈。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裙摆、足尖处。F酥碱:右袖口。(35)右13像:它存在六种问题:A塑像破损:衣带前襟下端。B裂缝
17、:头饰与发髻相接处、衣裙下端左侧后腰。C龟裂起甲:全身。D磕碰:两侧裙摆。E虫害:披肩右侧后肘部、左侧飘带后部。F后期补塑:右后肘与腰相接处。(36)右14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右头饰。B表皮剥落:左手背部、左袖口、脖颈部、颈部后。C裂缝:脖颈、右侧腰带、腹部裙带。D龟裂起甲:脖颈处。E磕碰:裙摆两边。F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右耳上方头饰。G后期补塑:左后肘部。(37)右15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手执饰物失。B裂缝:脖颈部、延伸于后部、右袖口内侧。C龟裂起甲:全身。D裂缝:裙摆两侧。E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发饰与发髻连接处、右发饰一角残。F虫害:左手衣袖内侧有开裂。G后期补
18、塑:双手后期修补(内侧) 。(38)右16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木构骨架或草胎糟朽而导致开裂松动:手执物件开裂、松动、离体B塑像破损:左手拇指惨、左袖口下边缘残、左足尖破损。C表皮剥落:左侧脸部大面积、右脸下半部分、右发髻根部。D裂缝:脖颈处后发髻根到脖领处。E磕碰:左上眼睑、右发髻根部、裙摆边缘、后裙带。F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发饰尖部。G四指断裂:右手四指尖。(39)右17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双手指尖失。B表皮剥落:右袖口。C裂缝:颈部后发髻根到领边处。D磕碰:左右足尖裙摆边缘、右披肩前胸边缘。E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右发饰珠失、左右花饰失。F断裂:左手腕部。G后期补塑:左右手
19、内侧。(40)右18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木构骨架或草胎糟朽而导致开裂松动:左臂露木骨与支撑物。B塑像破损:左臂失。C表皮剥落:下颌处。D龟裂起甲:全身。E头饰、五官或发髻残缺:右侧头饰残、后发带尖部。F断裂:左臂失。G后期补塑:右手内侧及衣袖口。(41)右19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受光部已无颜色。B表皮剥落:全身。C裂缝:右手外侧、颈部后侧与衣领间。D龟裂起甲:全身。E磕碰:衣裙边缘处。F虫害:衣裙底部内侧。G后期补塑:左手背部。(42)右20像:它存在八种问题:A颜料褪色、变色:整体褪色严重。B塑像破损:手内侧、右手尖、左耳。C表皮剥落:前额、内眼角至鼻根、右腮到颈部、嘴唇
20、处。D裂缝:颈部。E磕碰:衣袖及袖口边缘、衣裙下摆多处磕碰。F空洞:右袖内侧。G虫害:袖、衣摆、右袖内侧。H后期补塑:右耳下垂、衣裙下摆内侧(43)右21像:它存在七种问题:A塑像破损:帽饰残、右耳下垂残、后衣领边、帽冠后侧及两边、手内侧。B表皮剥落:脖子前部。C裂缝:颈部。D磕碰:衣袖及袖口边缘处、衣袖下摆多处磕碰。E空洞:右袖内侧。F虫害:袖、衣摆、右袖内侧。G后期补塑:右耳下垂、衣裙下摆内侧。金刚(左):它存在六种问题:A 塑像木骨架基础松动而倾斜歪倒:重心前倾。B 塑像破损:袖边缘、裙下摆残损(严重)左耳环失。C 表皮剥落:两侧衣裙、右腰后、左袖衣襟后侧。D 裂缝:左右腿多处开裂、左手
21、腕、右手执伞处裂。E 磕碰:右脚尖内侧、左袖摆处。F 断裂:左手腕、双腿小腿断裂。金刚(右):它存在四种问题:A塑像破损:腹前兽饰左眉失、右耳、鼻尖鼻翼失、裙摆两边及下端、左脚背面破损、手执金刚杵前端破损B裂缝:左右手腕、右袖边。C摩擦:捍腰部。D磕碰:左右袖后摆边缘、右袖盔甲边缘、捍腰袖后摆边缘磕碰。二、归纳分析:1、概念:、裂缝:由于塑像年久,泥层经长期风吹收缩,出现裂缝。如彩塑表皮、肢与体的联接处、头与颈处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裂缝。、褪色、变色:颜料因化学物理变化而引起的变色现象。物理变化可使颜料的色度降低,由鲜明变暗淡,由深变浅,长期暴露于阳光下的含铅颜料则易产生化学变化。关于引起变色的
22、原因很多,但光照和相对湿度的增高是主要原因。、酥碱:表现形式是彩塑粘土结构酥松、粉化、粘土中的麦秸、麻刀皮等纤维糟朽,导致塑像表面大面积破坏。、龟裂、起甲:彩塑病害之一。表现形式为彩塑颜料层发生龟裂,进而成鳞片状卷翘,甚至脱落,只剩下泥层。起甲原因主要有:(1)颜料及白粉层用胶不当,胶质老化失去粘结作用。 (2)因气候干燥,泥层制作过于光滑、白粉层与之粘结不牢固。 (3)或补塑颜料与原彩塑层白粉层粘结不牢而形成后来绘制的颜料层剥落。、烟熏:善男信女巡礼朝拜时熏香燃灯使塑像受到烟熏损害。、剥落:泥层的松动,部分面积的坠落。、变形:由于内部骨架腐朽,使的支撑物倾斜、变形。、刻划摩擦:清扫灰尘搭架子
23、时划痕造成的。、补塑:照着原有的样子,把裂缝、缺损的地方重新塑造。、缺损:后世修复时人为攀折或磕碰所致2、毁损程度:由于晋祠中的大部分彩塑属于泥土酥松、开裂、残损、表层脱落,起甲,毁损程度较为严重,有些可迫在眉捷,左5像后颈处裂缝宽到2公分,长约10公分,整个头的重心前倾,拽的颈部,后部缝线开裂越来越宽 , (有可能内部木骨架短) ,建议及时维修,以免头部坠落。大部分像头于颈的联接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缝隙、开裂和表皮剥落严重,并有虫蛀,鼠洞,鸟屎,并有酥松、手执物离体,圣母像胸部已空洞,等等。这些现象如不及时补救,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坠落,危在旦栖。3、其危害与结果:在过去的修复中,很多现象破坏了塑
24、像原有的形象,如在手的修复中,是采用的把泥土直接糊上缝隙中的方法,使手看上去很粗笨,没有了形状,从根本上破坏了塑像的艺术水准和造型。光洁丰润的面部也略显粗糙;发际处、眉毛离开了眉骨、唇色在绘制中也污损了唇边处。身上的颜色看起来比原有的沉色略显粗糙。从后期的修复不难看出,修复给塑像所带来的艺术性的变质和破坏,因此,我们在今后的修复中一定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把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再次的破坏” 。在不改变文物的原状的基础上加以保护与修复。3、实例:(1)大部分塑像全身剥落、磕碰现象严重。像与地面及像的两侧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主要表现为:磕碰、褪色、酥碱、疏松及破损。(几乎每尊像都存在
25、)(2)颈部的开裂:由于此处接触面积小,受重(头部)易开裂,主要有左像 1、2、3、4、5、8、11、12、14、15、16、17、18、20、21;右 4、6、7、8、10、11、12、14、15、16、17、20、21,其中,左 5像后颈处裂缝宽到 2 公分,长约 10 公分,整个头的重心前倾,拽的颈部,后部缝线开裂越来越宽 , (有可能内部木骨架短) ,建议及时维修,以免头部坠落。(3)手及臂部残缺的:左 2、左 13、14、16;右 2、6、7;右16、17、18,由于此处较纤细,易折断,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均有。(4)人为破坏严重,圣母邑姜塑像背后有长达 30 公分的深洞,可见当时人们掏
26、经所对塑像的破坏程度有多么严重。(5)开裂:左像 1 背后,从颈部到裙摆下全部开裂。这是因为背部的泥层较薄,干透干裂之后引起。(6)龟裂、起甲:大部分塑像的受光面由于尘土的覆盖加之殿内的潮湿,已结痂并覆盖了整个颜色层,如像右 19、20 等等(7)花冠残:圣母凤冠上纤细的部分露出铁丝。(8)手持物:很多像手持物失:右11、右15、右17;还有的手与物离体、疏松、开裂、左19像。(9)后期补塑:除龛内两侧(左1像、右1像)为明代后塑外,有很多塑像的双手已被明、清修复时的泥沙糊住,破坏了手的原状,如右13像、右16像、左18、左19。(10)整个塑像磕碰严重,颜色层脱落。尤其是临近门口靠边的这两名
27、宦官,全身上下磕损严重, (如图) 。原因?斑斑点点颜色层几乎都已脱落,4、分析原因:我们曾多次对晋祠其环境、塑像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纠其原因主要有:a.大门长年敞开,白天日照时间太长,使其对寺内的塑像有着严重的影响。B.太原南部扬尘、风沙大,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风沙的侵入使塑像颜色变淡、褪色,土质酥松、开裂的缝隙也将会愈吹愈裂。C.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也使得塑像更加剧彩塑颜色的变淡、退化。.人为的破坏严重,在中央圣母像后挖洞,塑像大部分身上磕碰的斑斑点点。F.由于室内潮湿,许多塑像的受光面积聚的尘土年久结荚,加之多雨潮湿,风吹龟裂、起甲。H.大殿内i.ss在过去有幔帐
28、遮着雕像,对彩塑也是起着一种保护作用。更有许多年来,飞擒的长期住入,造成塑像身上的布满了斑斑点点,尤其是左右靠门的第一个像更是全身上下无一是处。5、建议与措施:在过去的修复中,很多现象破坏了塑像原有的形象,如在手的修复中,是采用的把泥土直接糊上缝隙中的方法,使手看上去很粗笨,没有了形状,从根本上破坏了塑像的艺术水准和造型。光洁丰润的面部也略显粗糙;发际处、眉毛离开了眉骨、唇色在绘制中也污损了唇边处。身上的颜色看起来比原有的沉色略显粗糙。从后期的修复不难看出,修复给塑像所带来的艺术性的变质和破坏,因此,我们在今后的修复中一定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把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再次的破坏” 。
29、在不改变文物的原状的基础上加以保护与修复。维修古代彩塑好比给人治病。首先,要搞清楚塑像的病因,如何“对症下药”非常重要。如:对开裂的塑像,何种部位,怎样补法,补齐后对塑像有无影响,即里面有没有空鼓,怎样走形,等等,都需要我们一遍遍去精心观察,精心研究。补后又如何做等等问题,如何延长寿命,都需要我们考虑周详。寻找妥善的修葺方法,不然的话会给塑像带来更大的破坏。彩塑是按材料分类的雕塑品种,亦可称为“泥塑” 。制作材料由一定比例的黏土,纤维(稻草、纸筋、棉花、麦秸) ,河沙,水组成。塑造型之前,首先要搭起支撑骨架,再进行塑造,方法采用刮、堆、锥、削、刻、捏等多种手法,再经过阴干,打磨,或上粉,装彩等
30、工序制成。多是外表彩绘的木胎泥塑。胎骨分空箱体和立柱2种。也是在立柱外面绑扎芦苇、麦芨草等材料的。木胎易遭受菌类和虫、鼠的侵害。浸水或长期潮湿易使彩塑泥层产生裂缝或酥碱。修复的目的在于局部或完全的保护彩塑表面装饰物、彩绘的结构,以防止彩绘部分脱落以及垫层和支架的损坏。(1)修补泥层。用50%的沙子,35%胶泥,13%的水,2%聚醋酸乙烯乳液或用胶泥掺以棉花,稻糠,麦秸等配制新塑泥,然后向泥塑的开裂、破口处涂刷一层聚醋酸乙烯乳液,再填补新塑泥,可使新旧塑泥黏结牢固,防止避免新塑泥层与旧塑泥层直接接触后,新塑泥中的水分渗入干燥的旧泥上,造成彩绘表面的污损。(2)补色做旧。新补泥层干透后,用矿物质颜
31、料对新修补的部分补色做旧。(3)加固与黏结旧塑泥。酥松的旧塑泥层,用溶于乙醇的虫胶乳液从彩塑泥层背面 渗、加固。大面积酥松即将脱落的泥层,待 渗的 胶乙醇溶液干燥后,再用涂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或纱布加固泥层背面,脱落下来的小块旧塑泥层也可用聚醋酸乙烯乳液黏结。6、晋祠彩塑的复制:彩塑是按材料分类的雕塑品种,亦可称为“泥塑” 。制作材料由一定比例的黏土,纤维(稻草、纸筋、棉花、麦秸) ,河沙,水组成。塑造型之前,首先要搭起支撑骨架,再进行塑造,方法采用刮、堆、锥、削、刻、捏等多种手法,再经过阴干,打磨,或上粉,装彩等工序制成。多是外表彩绘的木胎泥塑。胎骨分空箱体和立柱2种。也是在立柱外面绑扎芦
32、苇、麦芨草等材料的。木胎易遭受菌类和虫、鼠的侵害。浸水或长期潮湿易使彩塑泥层产生裂缝或酥碱。鉴于以上的毁损程度,临摹复制与开发彩塑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减少它们长期暴露在开放识的环境下,所造成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以期将这种毁损减小到最低程度;另外,复制临摹的作品还可以在国内外进行展出,近些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有更多新技术的诞生,如玻璃钢彩塑、陶彩等,既便宜携带,又不宜破损。更适宜国内外的展出及售出,以期更大限度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出色的艺术成就,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和体会山西古代彩塑的艺术价值,能够领略到晋祠彩塑精品的风采,充分提高晋祠历史文物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复制与开发,无疑会
33、使我们的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晋祠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更广泛、更直接的效益,使其更健康地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上迈进。在取得对晋祠彩塑的摸底后,应对侍女像的精品做出选择,有计划全方位的进行临摩、复制。7、保护维修的意义:山西堪称我国的彩塑艺术博物馆。著名的有:“晋祠宋塑侍女像” ,“平遥双林寺塑像” , “大同善化寺” , “下华严寺”等等。由于彩塑特有的材料,加之塑像的年代久远,许多塑像濒临毁灭,破烂不堪。例如,在晋城玉皇庙的库房里我们见到了堆积的许多残破的塑像(如图) 。如何抢救保护这些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遗存,尤其是我们这些地处山西境内,又是从事这项工作的雕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4、物以稀为贵,晋祠中的彩塑是我国仅存的、唯一的、完整的宋代彩塑,它像是一座宋代彩塑博物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具有明显的双重特征,即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彩塑从客观性看:都是由时所具有的科学水平创造出来的,反映了宋代的文化水平,塑造水平,从侧面也反映了宋代当时社会有血有肉,有喜有乐,有悲有欢的真实人物,体会到人间社会的关系和复杂心态的个性状况。所以,它是在北宋以前远未达到的。晋祠中的彩塑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内容丰富,塑像精美,使我们放眼于世界,可以与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雕塑相篦美。6、晋祠彩塑开发与旅游的关系:从20世纪初开始,晋祠彩塑就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建国以来,随着改
35、革开放国家对文物的重视,以及进行的几次文物普查工作,晋祠以其独特的媚丽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认为在个性刻画方面这组塑像不但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早,还远远超过它们。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说:“把它们移置于光线适度的陈列室,她们将呈现出无限美的愉快的光芒”成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品之一。当前,在全国性的旅游热潮下,利用晋祠发展旅游已成为全民的共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好晋祠与发展旅游之间却出现了突出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晋祠的保护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晋祠是基本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人文旅游最基础、最重要的资源,同时文物又是综合利用民俗、歌舞、旅游商品等发展人文旅游的最佳、最有
36、效的载体。例如,在皖南古村镇内就可以以古民居为载体,综合利用该村镇的各种人文资源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旅游活动,从而变平面为立体式的旅游,变静态为动态式的旅游。 从世界旅游来看,以文物旅游为支撑和内核的人文旅游或文化旅游最具潜力。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情趣,在充满文化的氛围中深受熏陶,在怡情闲趣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已成为日益明显的趋势。较之于其它旅游门类来说,文化(物)旅游的发展将是最有前途的。世界著名旅游国家,大多数以文化(物)旅游为主,如意大利、西班牙、埃及、奥地利、英国、法国、泰国等。而这些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以及从文化(物)旅游中所得到的实惠,也都是世人
37、所共睹的。在目前我国文物的价值实现还较低的情势下,我们尤其要认识到: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国社会(含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就是保护子孙后代重要的衣食饭碗。 晋祠彩塑的价值在于其所凝聚的历史文化内涵,利用文物发展旅游,就必须完整地、准确地保护好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世界通行的文物保护原则都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含文物的原生环境) ,文物维修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这样,人们才可以通过对文物的鉴赏、研究,通过文化(物)旅游,获得相应的历史文化信息,从而有所薰陶、有所启迪、有所收获、有所提升。否则,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对文物进行任何添加、改变、损毁,都是对文物所凝聚的历史文化的破坏
38、,都会给人们传递错误的历史文化信息,导致一系列错误的后果。因此也必然会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罗马是一座最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其断墙残垣、残破的斗兽场,还是早已被岁月毁圮的古遗址等,都原样保存,不作任何添加、改变。因此被全世界公认为是文物保护的典范,也是全世界最经典的文物(化)旅游城市,对各国游人发散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上述分析表明: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在本质上并不存在矛盾。因为要利用文物发展旅游,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保护好文物,做到“修旧如旧” ,保护好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原生环境。而要保护好这些,就必须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
39、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要求,按照规定的审核报批程序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这些,只有专门从事文物管理和保护的文物部门才能做到,所以必须确保文物部门对文物的管理到位和有效管理。 二 、当前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第一,面对席卷而来的旅游大潮,文物系统的保护步履维艰,对策乏力,应付艰难。究其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已导致基本建设步入高峰期,客观上也可能成为破坏文物的高峰期,是文物保护(含抢救)量最大、最艰难、最关键的时期。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也由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政府对文物保护与抢救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国家缺乏利用财政、税收优
40、惠政策鼓励捐助包括文物事业在内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制度,因而争取社会力量捐资保护、抢救文物的工作收效甚微。由此,文物经费严重缺乏,许多文物得不到及时抢救,大量文物破败不堪,难以得到合理利用,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去发展旅游的很少。、大多数文物部门级别低、人手少,光是文物的保护、抢救、管理就穷于应付,更难以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去发展旅游。、文物法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执法力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诸多的法人(含某些地方政府)违法,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文物法的执行相当疲软,在利用文物发展旅游过程中的许多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地制止。、由于文物部门收入少,待遇低,人才大量流失。不仅许多人专业上不符合
41、要求,而且即使其中的骨干也存在知识老化、知识结构陈旧的问题,更不懂旅游经济,所以难以利用文物发展旅游。这样,就往往造成文物管理系统没有作为,守着金饭碗,穷得叮当响的现象。 第二、一些地方政府在利用文物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往往违背文物保护利用的规律,违背世界上保护文物的通则,违背文物法规我行我素。、将国有文物单位划归旅游管委会,再交给旅游企业,削弱文物部门对文物的管理权。、将国有文物单位作股包装上市,作为吸引股资的企业资产。、将文物局与旅游公司“合署办公” ,将文物系统的文物开放点及相关的文物单位交旅游公司经营。、将国有文物单位承包、租赁给个人或企业经营。、在所谓保留国家对文物所有权的旗号下,将国
42、有文物的经营权出卖给个人或企业,动辄出卖三五十年。这种情况近年来最为普遍。其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迫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压力,再加上现行体制造成的短期行为,将国有文物数十年经营权贱价出卖给企业或个人,从而一次性获得较大数量资金,以充作经济发展的“政绩” 。例如,某县将其著名的文物开放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的经营权卖给某上市公司,一次收入万元。而当时该文物景点的门票收入每年已达万元。去年上半年该公司为了回收资金,规避“” ,又将其卖给另一家公司,共得万元,而此时的门票收入每年已达多万元(此事已得到纠正) 。这是一起明显的贱价出卖文物案,当时的县政府因此一次性获得巨额资金,从而提高了当年发展
43、经济的“政绩” 。至于今后年政府在这个景点上有没有收入,该景点所在的村落老百姓今后年的利益如何保证,就根本不管了。这些企业经营国有文物单位,大多不会在文物维修保护上有实质性投入,有的不过是做一些修路和环境整治的工作而已。至于在文物维护经费上,他们大多数还是继续争取国家投入,从而导致国家投入,企业甚至是个人赚钱的普遍现象。 一些旅游企业在经营文物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弊端。例如:有的公司不顾文物景点的特点和容量,超限度接纳游客,造成对文物的损害;有的在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内兴建极不协调的建筑;有的为了吸引游人,对文物进行标新立异的添加、修改。例如某公司为招徕游客,在秦始皇陵寝殿遗址开辟数
44、千平方米的广场。尽管随后因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压力,拆除了一些仿古建筑,但其后又在保护区内大兴土木,破坏了秦始皇陵的完整性、环境风貌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真实性。我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帝王陵墓汉景帝阳陵交给某公司经营后,公司在未采取任何技术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将考古现场打开,对游人开放,以致大批珍贵文物遭受严重损坏。年,某公司接管曲阜“三孔”后,为方便游人出入,竟将孔庙内所有门槛都改成坡道,汽车可自由出入,以致米高的元代记事碑被撞断成六截,无法复原。甚至发生了用高压水龙水洗三孔的令人震惊的荒唐事件,造成古建筑结构受损、彩绘拱起、石碑冻裂的严重后果。山西灵丘县觉山寺砖塔是现存唯一一座辽代砖塔、全国重点文物
45、保护单位,却被以每年上缴万元的代价承包给私人经营。不到一年,塔内雕塑被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武当山的经营权转让给旅游公司后,因安全管理的松懈,以致遇真宫大殿被烧毁,给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至于将真文物修成假文物,以及管理不善造成文物被破坏、破坏其环境风貌被破坏的例子,简直难以枚举。 以上例证有力地说明:抛开文物部门的有效管理,简单地让旅游公司经营文物的教训是极其沉痛的。旅游公司与政府对待文物的目的不同。政府总体上是把文物作为事业来发展(全世界都是这样) ,首先是要保护好文物,实现文物的可持续利用(含旅游) 。而旅游公司是要实现其经营期内(甚至是眼前)的利润最大化。政府文物部门及其所属机构熟
46、悉保护文物的一整套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和科技保护体系以及严密的报批把关程序,所以只要假以适当的条件,一般都能够严格贯彻文物工作方针,保护好文物。而旅游公司往往不懂这些,上述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说都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有的甚至是好心办坏事,想通过一些添加修改,加大文物的吸引力,结果却造成对文物的破坏。 有鉴于此,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国有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不得转让、抵押。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展览场所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 。显然,上述种种,都属违法行为!因此,每年都有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要下大力气解决
47、这个问题,社会各界反响也很强烈。 年月,当时主管文物的李岚清副总理、主管旅游的钱其琛副总理先后就上述问题批示,明确指出旅游企业不能经营国有文物单位。文化部长孙家正、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同志随后都作出批示。在年底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同志又强调:必须纠正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的擅自改变国有文保单位管理体制的问题。年,国家文物局发文,要求各地加大力度予以纠正。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收效甚微,转让国有文物单位经营权之风越演越烈。有些地区甚至发展到将国有博物馆也交给旅游部门(公司)管理经营。 三 、我国是有着绵延不断的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然而经过近代以来文物的大量流失、战乱的破坏和十年“文革”的毁
48、坏,所存文物本来就已经不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地上地下文物遭破坏的速度也在加快,许多古村、老街都是在这个时期毁灭的。时至今日,与世界上真正的文物大国相比,我国的文物决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太珍贵了。如果上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听任违法改变国有文物单位管理体制,将国有文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之风愈演愈烈,那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就会渐渐地法将不法。如果在当前的情势下,还不痛下决心增加国家投入,优化文物事业筹资环境,改变文物部门的尴尬地位,改变文物保护利用的困难境地,那么,大批的文物将会不复存在或变成真假混杂的“文物” ,我国作为文物大国的地位也会失去,我们子孙后代在这方面的饭碗就会逐渐断送,民族的文脉就会逐步中断,文物(化)旅游也就无从谈起。故此,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尽快解决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 第一、必须真正做到依法搞好文物的保护利用,依法利用文物发展旅游。为此,不仅要抓紧制定与文物保护法配套的相关法规,并使之操作性更强,而且要切实加大文物执法力度,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二、必须坚持“国家所有”的原则。国有文物单位,特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地方政府根本无权出让其经营权(国外也是这样) 。为此,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