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不良反应(ADR):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发应。药源性疾病: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和结构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新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首关效应(首过消除):某些药物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经受药物代谢酶灭活代谢,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半衰期: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率。TDM:通过灵敏可靠的方
2、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肝药酶: 即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简称 CYP,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称为“肝药酶” ,影响药物的药效。许多药物或其他化合物可以改变肝药酶的活性,能提高活性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 ,反之称为“药酶抑制剂” 。稳态血药浓度: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 经 45 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
3、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抗生素的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POM:指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以在正规药房或药店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药物滥用:指人们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MIC:是指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BC:是指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
4、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1 休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一:血管活性药:(1):直接扩血管药:硝普钠,硝酸甘油;(2):扩血管兼强心药: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3):a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二):收缩血管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三)强心药:氨力农,多巴酚丁胺,毒毛花苷 K,西地兰;二,激素药: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三:其他抗休克药:东莨菪碱,冬眠合剂,极化液,卡托普利等2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一:根据药动学特点选择药(一):根据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率选药:1:轻、中度感染
5、: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菌药:2:严重的感染:宜选用静脉给药,避免口服或肌肉注射时各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二)据药物的分布特点选药根:不同的抗菌药其分布特点不同,不同部位的感染应选择相应部位药物浓度高的抗菌药: 脑膜炎 : 青霉素 G、SD、第三代头孢; 骨 : 克林、林可、磷、氧氟、依诺、环丙; 前列腺 : 氟喹诺酮、红、SMZ、TMP、四; 胆汁 : 大环内酯、林可、利福、哌酮、曲松 , 庆大等、氨苄、哌拉; 浆膜腔 : 大多药物可入,除包裹积液或脓稠; 胎儿循环 : 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磺胺类;(三):根据药物的排泄特点选药 :泌尿道感染:主要以原形从肾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
6、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尿药浓度比血药浓度高数十倍以上;此外主要经肝代谢的大环内酯类、林可也可达到有效药浓度。胆道感染:胆汁浓度较高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林可、克林、氨苄、第三代头孢等,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倍以上。二:根据药效学特点选择抗菌药:根据抗菌活性及效应持续时间可将抗菌药分为三类:类:浓度依赖性,并具有抗菌后效应(PAE)代表药:氨基糖甘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 B 等。此类药物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Cmax),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用药方案:在日剂量不变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 Cmax 来提高疗效。类:时间依赖性,并具极短的 PAE 者,代表药:大部分 -内酰胺类、
7、部分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此类药物其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 Cmax 关系较小。用药方案:持续静脉给药或多次给药(维持较为稳定的超过 MIC 的血药浓度)类:时间依赖性又有后效应代表药:大环内酯类中的阿奇霉素、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及肽类抗真菌药等此类药物具时间依赖性,而与 Cmax 关系相对较小。用药方案:维持较为稳定的超过 MIC剂量间隔期的血药浓度略低于 MIC(因有PAE)3.消化性溃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一.原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2.非甾体抗炎药的运用;3.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异常;4,其他:吸烟,喝酒,遗传,应激,胃十二指肠运动异
8、常等二:分类和代表药:1.抗酸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碳酸钙等;2.H2 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3.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4.胃黏膜保护药:米索前列醇,枸橼酸鉍钾,硫糖铝;5.抗幽门螺杆菌药: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4.常用的平喘药有哪些?各自的临床应用特点是什么?一,B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激动 B2 受体,激活腺苷酸活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含量增加,游离钙离子减少,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缓释剂及控制型制剂用于防止反复发作性哮喘和夜间哮喘。容易耐受是不足之处,主要不良反应为心血管
9、副作用和骨骼肌震颤。二,抗胆碱药:异丙基阿托品: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并有减少痰液分泌作用。与 B2 受体激动药联合吸入有协同作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和多痰的患者,不良反应少,少数患者有口苦或口干感。三,茶碱类:氨茶碱:茶碱类除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 cAMP浓度外,还能拮抗腺苷受体;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茶碱与糖皮质激素和用具有协同作用,口服可用于控制夜间哮喘,静脉滴注主要用于重,危症哮喘。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症状,尿多,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
10、死亡。四,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 B2 受体的反应性。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静脉滴注用于治疗哮喘持续发作或危重发作。主要不良反应为鹅口疮,声音嘶哑。五,肥大细胞稳定药:色甘酸钠,奈多罗米: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主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六,H1 受体阻断药:酮替芬:主要用于外源性支气管哮喘,运动性哮喘和阿司匹林诱发的哮喘;七,炎症介质抑制剂:扎鲁司特,奇流通:作为轻症哮喘的一种控制药物的选择。5.常用的抗高血压的药有哪
11、些?如何合理利用?一。常用高血压药:1. ACEIs: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2. ARBs:氯沙坦,缬沙坦等;3。CCBs: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等;4.B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5. 1RBs :哌唑嗪等;6.利尿药:氢氯噻嗪,螺内酯,寿比山等。二。合理利用原则:一、个体化选药目标是不仅要降低高血压,而且要避免各种危险因素。二、联合用药。三、不良反应。四、保护靶器官五、平稳降压和持之以恒。6.什么是血浆蛋白结合率?它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物的疗效有何影响?一。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即血液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12、高,游离药物浓度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低,游离药物浓度高。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且不能通过细胞膜。游离型药物有药理活性,且能通过细胞膜而分布至体内组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通常是可逆的,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经常处于平衡状态之中。他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为:a.药物结合达到饱和,再增加药量,游离药物增加,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发生;b.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的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竞争,使其中某些药物游离型增加,药理作用或不良反应明显增强;c.当血浆蛋白过少或变质时,可与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下降,也容易发生药物作用的增强或中毒。7.变态反应发生的类型和防治?变态反应的类型:I 型:IgE 介导的速发型超敏过敏反
13、应,如荨麻疹,血管水肿,支气管痉挛。型:细胞毒性反应,由 IgG,IgM 介导,如白细 胞减少、血管炎等。型:免疫复合物反应,由 IgG,IgM 介导,如血清病、血管炎。型:淋巴细胞介导的反应,如接触性致敏。预防:一。详细询问用药史,选择合适的用药;二,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避免发生药物过敏;三,告诉患者用药前要避免选择引起过敏的药,要合理,慎重用药;四,普及和提高相关药物过敏反应知识的宣传;五,改进药物生产工艺,提纯药品和生物制品;六,加强药物过敏反应的研究工作。治疗:一。停药;二,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如:(1)抗组胺制剂 (2)皮质类固醇激素(3)肾上腺素4)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8.简述新药的临
14、床试验的主要内容?新药临床试验分为四期: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9.试述抗菌药联合应用的指征?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用单一药物难于控制病情者,如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慢性 尿路感染、腹膜炎、严重的创伤感染等。长期使
15、用一种抗菌药,细菌易产生耐药者如治疗结核病常用链霉素异烟肼。抗菌药物不易渗入感染病灶部位时如:青霉素 SD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青霉素 克林霉素/喹诺酮类治疗骨髓炎。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如: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治疗肠球菌感染。为了防止二重感染在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同时常加用抗霉菌药物治疗,以减少二重感染的机会。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如:两性霉素 B+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时,可使前者用量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10.试比较 A 型和 B 型不良反应的异同?A 型与 B 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区分与药物剂量有关 与药物剂量无关反映性质 定量 定性可预见性 可 不可发生率 高 低死亡率 低 高肝脏
16、或肾脏功能障碍 毒性增加 不影响预防 调整剂量 避免用药治疗 调整剂量 停止用药11.抗心绞痛药的分类和代表药?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硝酸甘油,消心痛等(1867年)二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20 世纪 60 年代)三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吡啶,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20 世纪 70 年代)四其它:抗栓药(阿斯匹林、链激酶) ,基因治疗,中药(川芎嗪、丹参酮)等12.试述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代表药及各类的应用特点?一。磺酰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适用于 2 型糖尿病病人,非肥胖者首选;二。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主要用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以餐后血糖升高
17、为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亦可用于老年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本品和双胍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因其结构不含硫,故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仍可应用;三。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2 型糖尿病病人一线用药,肥胖者首选;四。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主要用于其他降血糖药疗效不佳的 2 型糖尿病,尤其胰岛素抵抗者。由于其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紊乱作用,适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五。-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临床上可单用或与其他降血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尤其适用于肥胖型,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早期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可以延缓糖耐量减低向糖尿病发展进程。13:治疗心衰的药物分类,
18、代表药及临床评价?一。强心苷类:慢效类:洋地黄毒苷; 中效类:地高辛;速效类:毒毛花苷 K、 毛花苷丙(西地兰):地高辛是正性肌力药物中,长期治疗而不增加病死率的药物;二。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多巴酚丁胺。氨力农、米力农:拟交感神经药和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短期效果好,长期增加病死率;三。利尿药:噻嗪类利尿剂:轻度效果好;四。血管扩张药 供 NO 类药物:硝普钠;硝酸酯:长期应用容易产生耐受性;五。1.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2.AT1 拮抗药(ARBs ):氯沙坦、缬沙坦等:ACEI 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减少住院日;除非禁忌或不能耐受,应作首选,且无限期使用;六。3. 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长期应用 受体阻断药能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并改善心功能; 14.如何防范药物的滥用?没有统一答案,自己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