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677084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标题: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者姓名: 杨 莹 利 工作单位: 兰州市交大东方中学 学 科: 数 学 时 间: 2012 年 06 月 08 日 2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摘要】: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并利用教学实践来说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效,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常见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所以大部分高中学生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做的题也是最多的

2、,同时数学教师上的课是最多的,批改的作业也是最多的,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有些不堪重负,于此相反的是学习的效果常常不尽人意。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常常困扰师生的问题,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认识和探索。一、影响实效性的几个因素1、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会出现盲目教学,教学的方法不适合,教学任务目标不明确,因此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处理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吃透,理解到位,

3、对课程标准要清楚,知道自己要讲哪些内容,所讲这些内容是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个标准,否则就会出现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说了一堆,致使实效性差,还有就是要有灵活的头脑,处理教材中的难点时,要使难点不难,抽象不难懂。例如,在讲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许多学生对推导公式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不理解,我在教学时就先给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探究:求原点到直线 x+y=2 的距离,这样许多同学都能说出几种办法来解答,其中有一种就是利用等面积,还有一种是求两垂线交点的坐标,然后再给出一般情况下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就教给了3学生由具体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影

4、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课改前教师教学大都是“一言堂” ,而课改后虽有改进却也不能完全脱离旧观念,使课堂教学不能够适应新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就是讲授式,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无兴趣,对知识的产生发展不明白,一天天困惑着,成绩不够理想。相反一些老师更新了观念,调整了教学方法成绩就非常的理想,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设问 1:你能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出 与 + 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吗?(此问起点太低) ,设问2:你能用圆的几何性质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吗?

5、( 此问起点太高,有点深不可测) 。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5、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如果没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就无从授课,试想一下课堂上教师总是出错,学生能满意吗?课堂教学会有实效性吗?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兴趣,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

6、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例如讲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时设计问题如下:小明假期去打工,到一家饭店应聘,老板说第一天给他 2000 元,以后每天小明给老板返还 1 元、2 元、4 元、8 元 至少干够 20 天,问:小明同意了吗?回答是4小明拒绝了,让学生寻找答案。这样课堂上气氛活跃,学习兴趣大增。2、采取恰当的探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式课堂教学,

7、就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和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数学常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和反思中较快的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比单纯的通过枯燥的理论证明得出的结论效果要好的多,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印象也比死记硬背要深刻的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的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必能大大

8、提高教学实效性。案例一:探究椭圆的定义,用具:两个图钉、一根长约 20 厘米没有弹性的细绳、一支笔、一块纸板。步骤:(1) 、分组(四人一组) (2) 、将纸板固定在桌面上,把细绳拴在图钉上,再把图钉固定在纸板上。 (3) 、用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纸板上慢慢移动,从而画出椭圆的图形,然后提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椭圆上的点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第二个问题:如果绳长刚好与两个钉子间的距离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绳长比两个钉子间的距离还小呢?第三个问题:绳长不变,改变两个图钉间的距离,椭圆的形状有何变化?案例二:探究几何体的表面积,用具:卡纸和双面胶。步骤:(1) 、课前学生制作长方体、三棱锥

9、、圆锥、圆柱等模型。 (2) 、课上拆开制作的模型并探究几何体的表面积。 (3)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多面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旋转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案例三: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用具:每人一台电脑,步骤:(1) 、给出一个具体问题情景,抽象归纳得到一个具体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2) 、画出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并在图像上制作出一个动点 A。问题:拖动点 A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有何变化?3、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数学教育的主要意义在于培养人良5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策略,增强反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应该知其所

10、以然,使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例如,高二立体几何中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新课程的教材是运用 “分割,先求近似和,再化为准确和”的方法推导的,即“化整为零,又积零为整”的极限思想,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定积分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学生今后学习极限和微积分等近代数学知识做了铺垫。这正是我们带领学生进入另一个数学领域,开拓数学视野的好时机。如果教师只是把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告诉学生,而忽略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就失去一次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只能变成机械的解题机器,得不到能力培养。4、因人而异进行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提供三种不同的方法: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应该要求他们

11、善建构,课后学习应该是先做后想。先做题,做完后收集一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然后去比较鉴别,归纳方法,之后最重要的是建构知识体系,每天学习新知后就往已建构的体系上添砖加瓦,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搭建起牢固的知识体系。对于学习能力稍差一些,基础一般的同学,要重归纳,可以边做边看,做不下去,可以请教一下别人,找找资料,受受启发再做。但做完后一定要有归纳方法的步骤。第三种,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会观察,先看后做,可以先问别人,或是找老师点拨一下,再自己动手做,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提高。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就数学教学而言,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对象不同,时间不同,方法也会不同。对于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永远是我们一线教师要思索的问题。【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冯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实例宁波:宁波出版社3、林光来新课引入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学通讯4、应之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案例分析5、赵晓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数学教学通讯66、缪向光. 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