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子杰老师自传写在前边的话我的自传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最近一些门外的教授、作家、记者等一再督促我整理出版。有人已经拿我过去的故事在教育年轻人,我也认为我的一生中确也有些值得回忆的东西。我父亲失踪后,母亲是在痛苦与贫困中生下了我,不久就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我是在痛苦与艰难中诞生的,抱养我的奶奶同样也过着艰辛的贫困生活。我来到人世间就这么艰难,两三岁时我又害了一场怪病,只由于一个偶然机会才使我存活下来。虽然这样,因为收养我的老人们无私的慈爱,使我依然过着幸福的童年。济南解放时的巷战中,只是偶然听了奶奶一句话,竞使我躲过了被机枪扫射的灾难。此后,我就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迅速成长了。艰苦的大学学习暴
2、露了我身体的致命缺陷,也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认识并得到了我们民族的瑰宝梅花桩。韩其昌也和我奶奶(燕常氏)一样,是我生命的保护神和指路明灯。大学毕业时我毅然去了那时尚无人知晓的西藏高原,抚养我的老人、教导我的老师,和我朝夕共处的女友和师兄弟们都在内地,我孤身在那偏僻荒芜的高原上依靠什么呢?依靠的就是梅花桩文化的真实武功,它的的智慧和豪气。今天我才真正理解,这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故事还远远没有写完,写这么多故事干什么呢?因为很多很多的故事都是些偶然事件,当时这些偶然事件如果是另外一种结局时,就不会出现今天的结果。在我得到梅花桩之前我的生死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在青少年时代我就常想,自己能不能活
3、到老年还是个问题。现在看来确实也是这样,如果我中学毕业后果真幸运地去了苏联。在我的一生中可能会有一个短暂的辉煌,但能不能活到现在呢?就是活到现在,也只能是苟延残喘极端困难。自从我把梅花桩练到身上之后,生死问题逐渐有了把握,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继承发扬这一稀世珍宝。此后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还是在左右着这一理想的实现。好在我经历的一连串事件,还是朝较好的方向发展着。时至今日我走过的路基本已成定局,但同学们大都还刚刚开始,我相信你们会从我精力的事件中吸取灵气的!燕子杰2008 年 9 月 12 日于济南我的出生与少年时代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此后日本的侵略势力又不断向华北、山东沿海、
4、上海等地扩张。1936 年正是芦沟桥事变的前一年,山东的广大农村已陷于兵荒马乱之中,再加上连年灾荒农民们已无法生存。一个三十岁左右叫燕成林的年青人,撇下了已经怀孕的妻子刘氏,走出了贫瘠的家乡山东省广饶县桑科村去找个活路,不料却被日本人抓去当了劳工。最初听说他被送到了东北,后来又听说被送到了朝鲜,此后就杳无音信了。刘氏含辛茹苦,在村临们的帮助下终于在农历八月十二日生了一个儿子。据算命先生说:“此子天庭饱满、地格方圆,长大后必有大福大贵只是孩子的八字 里水多,”因此给孩子起名双堰,就是修两道堤堰挡住水的意思。刘氏家境贫寒又失去了丈夫生活自然十分凄苦,本来就身体虚弱,生育后又不幸得病。没有奶水儿子也
5、无法喂养,只有靠村临们周济度日。当双堰熬过了满月后,刘氏因病体加重,不到一个月也去世了。刘氏临终前把儿子托付给了一个同村的老太太燕常氏,老人家答应把双堰当成孙子来养,刘氏则谆谆嘱咐:“一定要找到孩子他爸爸啊!”就撒手离开了人间。上述失踪的年青农民燕成林就是我的父亲,他的妻子刘氏就是我的母亲,那个领养我的老太太燕常氏就是我一直叫奶奶的人。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田地荒芜,人心惶惶奶奶在农村也无法生活了。就带了我和她的两个女儿燕文钰、燕文姬(后改名燕明甫)逃荒要饭奔向济南,到济南后幸得老乡帮助在城东东流水落脚。开始靠早晨卖粥度日,后来又揽了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来挣钱。我没有奶吃,就靠大人喂粥、菜汤泡馒头等养
6、育。1937 年芦沟桥事变后华北危机,不久济南沦陷也饱受战乱之苦。奶奶就率全家搬到三和街大车门居住,此时全家已靠糊火柴盒、烟盒、缝衣服等手工维持生活。我这时还正在无忧无虑的幼年,虽然也和一般男孩一样调皮、任性,但我仍受到奶奶、爸爸(奶奶让我叫她二女儿燕明甫为“爸爸” ,说怕给我找到父亲后不会叫爸爸了)和妈(奶奶让我叫她大女儿燕文钰为“妈” ,因为年青守寡没有孩子,就亲自养育我)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我逐渐长大也和大人一样的吃饭了,虽然家庭贫穷,但“爸爸”或“妈”仍然时常抱我到南门买“ 把子肉”或“灌汤包” 吃以增加营养。我大约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忽然同时得了白喉和疹子两种病。按中医道理白喉必须打针,
7、而疹子却怕打针,因此无人敢给医治。后来我喉咙里的白蛾子,长得把嗓子眼都堵死了,水米不能下咽几天喂不下东西。我已经奄奄一息,全家人也都绝望了。就在这时,一个邻居老大娘偶尔说了个偏方。只是几味平常的中草药熬成汤汁,一口口地给我喂下去,过了几天我居然慢慢好了起来。后来我的“爸爸” 结婚后,就把她的丈夫李栋臣叫叔叔。他是淄博一个小煤矿的经理,此后家中生活略为宽裕。奶奶和妈带了我也和“爸爸”、 “叔叔 ”生活在一起搬到南关凤凰街去住。这时整个华北已为日本占领,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汉字还没有认识多少就要学习日语,那时候读的日语课文到现在我还记得。这时李栋臣夫妇也有了两个儿子,小弟弟们都姓李,我也不问为什么仍天
8、真无邪地带弟弟们玩耍。大人给我捞了小螃蟹来,我就把它们养到玻璃缸里。冬天来了屋里结冰,结果把小螃蟹也冻在了里边了。晚上奶奶坐在我和弟弟们身边讲故事,什么“青州府的张果老”、 “云门山的蝎子精”、 “九头妖”等,弟弟们都睡着了,我还要缠着听。我的“爸爸”有点文化,结婚前还当过小学教员,也给人打过字。结婚后孩子多了,就专门照顾家务了。她空闲时也给我讲些聊斋 、 三国 、 水浒等书上的故事。后来我上了小学认字了,就自己找出“爸爸”的藏书来看了。记得除了上述几本外,还有老残游记 、“荡寇志”、 “绿野仙踪 ”等,这样从小我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和对文学的兴趣。我从小也很爱好自然的,喜欢小动物。经常观看蚂蚁
9、的活动,它们搬家、打仗等。看尺蠖吐丝从树上垂吊下来,看蜘蛛在墙角结网扑食,看壁虎扒在窗棂上吃蚊子等。我自己也摘桑叶喂蚕,养蟋蟀、麻雀、小猫、小鸡,到河中捞泥鳅、到草地扑蝴蝶、抓蚂蚱等。我上了小学后就对算术、常识两门课很感兴趣,喜欢看课外书籍。小小年纪就很佩服牛顿、爱迪生、瓦特等科学家,自己还学作蒸汽机、小火轮、滑翔机、降落伞等。我的童年生活年是幸福的,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着疼爱自己的奶奶、 “爸爸”、 “叔叔”和妈。到了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有三个弟弟了。虽然我和奶奶、 “爸爸”、妈都是姓燕,而“叔叔”和三个弟弟却都姓李,但我和弟弟们都同样受到大人的疼爱。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
10、后居民们迎来了“国军”,学校里也开始唱起了晴天白日的“国歌”。这时候姑父的煤炭公司解散了,他也开始和人合伙做些生意。这时候用多年管理煤矿时攒下的钱,在西关上新街建了所房子,奶奶、妈就带我随姑父一家来到上新街居住。搬家后我也转到附近的“化育小学”继续学习,这所小学是隔壁一家慈善机构“红万字会”主办的私立学校。男女分校,课程中还有三字经 、 孟子 、 四书等。我入学时三年级了,开学就学的孟子 。当时老师让我读的“孟子见梁惠王”,今天我还能背诵。因为西关是回汉混居的地方,我家附近有许多回民,小学里也有不少回民子弟。同学们正值少年顽皮时期,孩子们都变着法儿和老师捣乱。有次考试时一个学生把纸条贴到老师后
11、背上给其他同学传递小抄(作弊) ,我看不惯下了课和他理论,结果还被骂了一顿。又一次考试时还是这个学生把书放到书桌下抽屉里偷看,我过去把他的书夺出来告了老师。下课后这孩子约了同伙来报仇,虽然我比他瘦弱又年小,但我并不惧怕奋力抗争。结果是他把我大腿上咬下一块肉来,我把他的左耳朵撕下了一半。从那以后班上那些调皮的大孩子们再也不敢小看我了。几十年后我回济南休假,又偶然遇到了那个曾被我撕下一半耳朵的儿时伙伴,两人搂抱到了一起,谈起往事来都哈哈大笑了。我的身世是怎么知道的呢?那是在小学三年级快结束的时候,一天图画老师让同学们画一张自己爸爸的像交上。老师发作业时奇怪地问我:为什么你画的爸爸是女的呀?我这才拿
12、了图画回家问“爸爸” ,她才给我讲了上述的故事。当时我伤心的哭了,到现在才知道和我一起生活的并不是一家人。我被他们善良无私的行为感动了,哭着对“爸爸” 说:“ 我还是这样叫你们,一辈子都要像亲生父母那样孝敬你们!”当时燕明甫还是让我改口叫她“姑母” ,叫她丈夫李栋臣为 “姑父” ,还给我起了个学名叫燕子杰。姑母嘱咐我,她的姐姐燕文钰年青时就守寡没有孩子,一直拿我当亲生儿子一样,所以要我仍旧喊她“妈” 。虽然我从此对大人改了称呼,但是我的几个弟弟并不在意,对我的身世一直是浑然不知。当我明白了自己的身世后,好象突然长大了自己就明白了好多事情。但老人们对我的态度,却仍然一如既往地疼爱。后来他们自己的
13、三个儿子,都只是中学毕业当了工人。因为我学习优秀,老人们不顾生活的艰辛,仍坚持供我读完了七年(因中间休学一年)的大学。我知道自己小时候也是很调皮、很愚笨的,是老人们这种无私的爱,使我这个孤儿仍然像有父母的孩子一样,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当初老人们如果对我稍有一点偏心或歧视的话,我也不会有今天了。我对养育自己的老人,是终生感恩和敬仰的!也许是知道了自己身世的缘故吧,自从小学四年级以后,我的求知欲逐渐高涨起来了。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济南解放了,当时我住的地方是济南外城,巷战打的惨烈。先是奶奶在双方炮战中受伤了,接着在解放军进城的那天夜里,偶然因为奶奶呼唤我到她身边看看,却使我躲过了被机枪扫射的危运。当时我
14、一个弟弟和一个同院的妇女被机枪射伤了,那时候受伤的人是没有医药医治的,几天后眼看着奶奶、小弟弟和那个邻居妇女,都因为破伤风菌感染而去世了。奶奶的去世使我感到伤心,好象我失去了保护神一样,不止到我能不能活到长大。解放后又经历了一段国民党飞机轰炸的恐怖,终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太平下来了。化育小学男校在战争的炮火下被毁,我们又集中到女校继续开课。好似天气晴朗了,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真是如当时唱的:“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一样,我对新社会的一切充满了热情和追求。那时侯姑父已经失业,家庭经济困难重重。自己却把精力完全投放到了,对新社会的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追求上。考初中时我是以第一名成绩被济南三中录取的,学校离家
15、远了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我就只吃稀饭咸菜,把极少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买书。到图书馆去看“十万个为什么?”、 “知识就是力量”及自然、地理、天文等科普书刊,其他就是孙中山传记 、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等都曾引起过我极大的兴趣。坐落在济南大明湖边的山东省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课堂。每逢周日我都风雨无阻地去读书、借书,这种习惯一直维持到我考上北大离开济南为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那里读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的书籍。也阅读了“钢铁怎样炼成的”、 “静静的顿河” 、 “基洛夫的少年时代”、 “恩格斯传”等,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成了我的左右铭,书中许多精彩的语句、章节充实了
16、我的思想和语言。初中一年级时我就加入了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 ,其后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年级、学校的团干部。带领同学们参加国庆游行,义卖(冰棍) ,演活报剧,参加街头宣传队,去青岛参加学生海滨夏令营等。课外活动时和同学们作各种游戏,打雪仗、堆雪人,组织爬山、野游、游泳等。初中的生活是活泼愉快的,中学时代的生活是愉快和幸福的,但我的思想却成熟的很快。记得我不到十五岁就曾报名参加军干校,后来又要求入党。当然都因为我年龄太小而不能如愿了,那时三中的陈舜庭校长曾夸赞我“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上高中时我也是以考试第一名被学校录取的,此后三年我仍是班级和学校里的活跃分子。那时侯各门功课的教科书,学期开始后不久我
17、就已经通读,习题也都自己作过了,所以听课、考试都已非常轻松。多余的精力我就去探索更深的知识了。当时我国建国初期从美国回来的几个爱国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三钱)成了我崇拜的偶像,那时我也开始看些有关原子物理和宇宙奥秘的书,对微积分、抽象代数、非欧几何等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热情,班上同学都戏称我为“燕四强”。这种对科学的追求、对科学家崇拜的热情一直维持到上了大学,记得当时北大图书馆内曾有一座苏联莫斯科大学赠送的罗蒙诺索夫大理石头像,罗蒙诺索夫有成了我崇拜的偶像。时期我已经是一个翩翩少年了,中等个头身体有些单薄。宽阔的额头下一对双眼皮的打眼睛,虽然在沉思的时候显得有些呆头呆脑。在言谈行动时还
18、是机敏灵活的,特别是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理想,显露出了青春的活力和朝气。我是班上的干部,我身上的这种气质和思想,无意之中也影响了班上和我要好的一些同学。这时班上有一个女生付春荣(化名) ,她家住在离我只有一条街的地方,父母经营着一家饺子铺。这个叫付春荣的女孩,解放后五六年级时就曾是我的同班同学,到了高中又成了同班。班上还有一个姓尹的男孩,他家又住在付春荣的附近。高中时期每天晚上放学,我们经常一路同行。他俩都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天真可爱。特别是付春荣热情活泼,又有一付好嗓子是年级和学校文艺活动的骨干。他俩是经我介绍入团的,我是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委员。魏入团后很快成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她和一个叫高正的
19、大队辅导员都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我和高正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凡接触过我的人(包括班主任老师,团委书记等)都知道我见识广博、谈吐犀利。自然魏和尹等对我也十分佩服,他俩也时常到我家请教谈论一些问题。有一次他俩在我家谈到很晚,第二天付春荣告诉了我一件惊人的事情。即昨天晚上她回家叫门时,忽然有人从背后向魏的脖子里套上一根绳索。亏她反应灵敏,急忙抓住绳子叫喊起来。幸好魏的家人正在等她,听见声响也迎了出来。我意识到这种偶然事件也是很危险的,一旦发生完全可能造成终生的悔恨。从那后只要我们晚上聚会,我总要送她回家。在夜晚我们俩走着的时候,我就想到,我虽然是个弱者,但对强人我却没有伏输过。我长到这么大是不容易的,
20、若没有奶奶一家人的呵护,是不会有今天的。自己现在长大了,要处处小心能保护自己,还要学着保护别人呢。临近高中毕业时,已经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也预感到将要分离了。虽然大家都是在向往和憧憬着未来。但是谁还不在留恋着过去那些火一般燃烧的岁月和亲密无间的友谊呢?班上不少同学已经谈恋爱了,我也想到了几乎和我朝夕相处的付春荣的一些好处。她小小年纪热情洋溢,活泼好学,对队里的工作和大家的事情有一种自觉的责任感。我自初中起,就有个记日记的习惯,我把这些洋溢着爱的语言都写到日记里了。有一天我组织同学爬山作游戏,不小心撞破了额头。同学们帮扶着我到附近诊所包扎后送我回了家,我发现付春荣正等在我屋里。她见我受伤的这个样子
21、几乎惊呆了,我还第一次看到一个女孩子对自己这样柔情地关切。当魏和其他同学走了之后,我拉开书桌的抽屉,发现有人动了我的日记本。打开看时里边还夹了一张信纸。拿出来一看果然是付春荣的年笔迹,我的心砰砰跳了起来:“怎么?她动我的日记了,”付春荣的信是这样写的:“我不该偷看您的日记,可是好奇的心使我实在忍不住了。您批评我,惩罚我吧!”姑娘说:看了我的日记她的心颤抖了,一种强大的幸福感使她流出了眼泪。付春荣完全没有想到我能那么爱她、尊重她和理解她,有什么人能有这样的幸福呢?小姑娘坦诚地承认,早在初中时我已经是她崇拜的偶像了。考上高中后,她是经过努力争取才和我分到一班的。啊!我想起来了,高中开学的第一天,付
22、春荣就兴高采烈地走来告诉我:“您看,咱们又一个班啦!”当然我认识她,就随口说道:“对呀!咱们从小学就是同学呢,”小姑娘诚恳地写道,高中三年她一直是在我的鼓舞和帮助下才有了飞速的进步。在她的心目中,我一直是个最值得爱戴、值得学习的大个哥哥。付春荣坦诚地写道,她也曾无数次地凝视过我,她是多么珍惜和留恋我和她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但是在想到我们将来的时候,小姑娘胆怯了。她不敢奢望我会对她怎样,看完了信我的心平静下来了,很明显付春荣对我也敞开了心扉,她也勇敢地对我吐露了深藏在心中的奥秘。我又拿起信来看了两遍,不禁对付春荣升起了一股爱怜和敬意的心情。小姑娘的激情已经积蓄很久了,但过去我却是浑然无知的。我在
23、日记上流露的感情,也只是近来产生的。怪不得过去她在我面前总是那么乖巧而又调皮,每次和她在一起时,她总是有提不完的问题。也许是女孩子成熟的早或者细心吧,这件事如果不是被她发现了,很可能也就随着我们毕业分手而付诸东流了。感情的堤坝冲破之后,感情的江水就一泄千里地奔流起来了。我和付春荣的恋爱关系确定了下来,此后我们谈话的内容中,除了对科学的爱好、将来事业的向往以外。又增加了彼此的关心和了解,我们决心以后永远相爱、相互厮守成为夫妻。但是什么时候?怎么实现呢?我们谁也没想。因为我们的年龄毕竟还小,以后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高中毕业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我因学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而被保送为留苏预备生,我填写的志
24、愿是莫斯科大学物理系。但那时正逢 1955 年,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撕毁了中苏文化协定,直到公布大学录取时我们才知道不能留学了。根据在校时的考试成绩,我被分配到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时代在灾荒与战乱的 1936 年我这棵偶然出生的嫩苗,在奶奶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躲过了无数灾难而成长起来了。我的保护神奶奶在解放济南的战火中去世了,我却偶然地存活了下来。接着我就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迅速成长,高中毕业后我就像羽翼已经丰满的雏鹰一样,满腔热情地张开翅膀冲向未来。1955 年 8 月底我辞别了含辛茹苦养育过我的老人姑父母和妈,离别了曾朝夕共处的年青朋友们,背着简陋的行囊来到北京大学物理系报到,当即我被分配到气
25、象专业。报到后我被安排到 15 斋居住,这是一座三层的小楼。宿舍比较大,有里外两间,每间可住十人左右。学校突然来了这么多新生,开始时的住宿条件还是比较简陋的。过了几天学校里突然派人把双层床的上层加固并钉上了栏杆,听说有一个新入学的小伙子夜里从二层床上掉下来摔死了,因此学校里采取了措施。入学后过了两天就有人带领我们参观学校,什么办公楼、图书馆、物理南楼、物理北楼,南阁、北阁,俄文楼、哲学楼、化学楼等。除了图书馆外各教学楼上都没有楼牌,新生们问:“楼上不写牌子,我们上课怎么找啊?”带队的师哥师姐们讲:“这样才锻炼你们的记忆力啊!”我感叹地想 到底是大学和中学不一样啊!,接着领队的人又带我们去拜访了
26、系里的教授,李宪之和谢义炳都在家中接待了我们。校园里有个未名湖,湖东头有个湖心岛和石坊。湖心岛上有个湖心亭,是个小书店。湖的东北角有座拱形石桥,湖的东南岸边上还耸立着一座燕京塔。湖的南岸则是一些起伏的小土山,山坡上是一片片小树林。校园确是很美的,到处是幽雅的能够读书的地方。不几天大学的课程开始了,我们物理系的课程是按莫斯科大学的教学大纲进行的。教学一开始进度就非常快,每本讲义都是厚厚的,而且老师并不是完全按着讲义讲课的,这就需要记笔记。讲义的每章后边都有一串指定的参考书,有时还要口头指定一些,这些参考书都是要自己到图书馆借来看的。我开始感到学习吃力了,有时候做梦我好象在追一辆奔跑的汽车,无论怎
27、么使劲地跑也追不上!这就是我学习时的心情啊。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都是在阶梯教室上的。每次上课我必须抢到头排坐,如果坐到了后排,我看不清也听不到这堂课就算白上了。我的眼睛不好的原因自己清楚,济南临解放时国民党兵到处强占民房。我们家也被强占了两间,一家人挤在一间大房子里睡觉。我睡在一个破沙发上,晚上就偷着打开手电在被子底下看聊斋 。就这样把眼睛弄近视了,中学里因为教室小不觉得怎样。当时北京解放不久电力不足,教室里的照明和采光都不好,现在眼睛近视也成了学习中的障碍了。有一次我和同学校对听课笔记,发现我有很多内容没记上。我知道自幼我就有神经性耳聋的毛病,原来我小时候母亲去世后吃不上奶就常哭,哭得眼泪流
28、进了耳道里得了中耳炎,后来化脓穿透了耳膜。小时候奶奶就用偏方给我治,中耳炎是治好了,但却落下了个神经性耳聋的毛病。当我身体强壮心情愉快时,两耳的听力还是可以的。上了大学后,由于过度的劳累,身体虚弱了。加之心情紧张,睡眠不足,听力也明显下降了。北京大学是我国条件最好的一所大学了,政府对北大学生的质量要求也是很高的。当时培养学生的方针是“宁缺勿滥”,规定一学期内不论期中或期末考试,若有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者就勒令退学!这个规定是十分吓人的,我在学习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加之上述眼睛和耳朵的毛病,失眠也越来越厉害了。夜里睡不着觉,白天头脑昏沉沉的。看书时间一长,头晕眼花,放下书又什么都忘记了。吃饭也没了
29、口味,而且心脏也经常绞痛。一次期中考试一门功课得了 60 分,我担心极了因为差一点就会不及格的,就和班上几个同样有病的同学去检查身体。那时北大校医院的条件还是很好的,医生也很负责任。我经过检查后,医生确认我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先天性的心脏病和肠胃病等。若干年后有了 B 超等先进医疗器械,医生才发现我的肝脏和胆囊,都比常人小一半是先天性的畸形。当时在北大上学时,实际上是肝脏和胆囊承受不了身体的负担而影响了消化,当时被认为是肠胃病了。最近几年又被台湾的医生发现,我的两腿不一样长,就连骨盆也是歪的。现在想起来,怪不得当初桩步五势怎么也站不好呢,原来是有客观原因的。根据检查的结果医生问我:“你感觉学习怎
30、样?”我说:“感到非常吃力呢,”医生说:“你这些毛病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了,会越来越重的。”他建议我休学一年,并给我介绍了学校的休学制度。原来这是学校给因病不能坚持学习的同学的一个机会,只要有医院的证明,可以休学一年来治病。当时我拿了医院的证明,回系里办了手续就开始休学了。其他休学的同学都是回家治病的,而我却不能。因为养育我的家太穷了,学校给了我一等助学金。包伙食和部分生活费用,在学校里还可以靠助学金生活,回家后就没有了助学金,姑父一家再也养不起我这个十九岁的小伙子了。一天我在校园里闲逛着,一位教授遇到我。他知道我是从山东来的保送生,入学成绩很优秀。教授问我为什么不去上课?我对他讲了休学的事情。教
31、授皱着眉头对我道:“像你这样的情况过去也有过,有的学生治了一年病看上去好了。但是复课后学习一紧张又不行了,要知道休学可只有一次啊!最后他们还是被淘汰了。 ”我知道这是完全可能的,就犯愁地问道:“您看这可怎么办呢?”那位教授想了想,关切地建议我道:“听说体育室有位教武术的老先生很有名气,你去学学武术吧!或许能使你的身体强壮起来,”这是过去我没有想到的。原来我从小学到中学只是爱好学习,热衷于搞各种活动,一直不重视体育锻炼。记得初中二年级时,曾到青岛参加过“山东省学生海滨夏令营”,从那里学会了跳舞(如苏联的红军舞、乌克兰舞、蒙古舞等)和游泳。回到三中后,直到高中我还是经常参加这两项活动的。到了北大后
32、,学生的课外活动是非常丰富的,有各种各样的文艺社团和体育代表队,而且它们的专业水平都很高,这些学生组织都聘有名家指导,还常常在校内外举行表演或比赛。我知道班上的同学参加什么社团的都有,有京剧社的、舞蹈社的、诗社的,还有举重队的、拳击队的、登山队的、冰球队的等等。我来到北大后首先就参加了舞蹈社,由于我体力不行所以没能参加学校的游泳队,不过还是经常到颐和园去游泳的。至于武术,以前我确实一点儿也不了解。虽然我看的小说也不少,却没有看过什么武侠小说。自己想到那位教授说的对,看来身体不行是完不成学业的。现在也只有这条路好走了,为了把大学上下来,去好好学学武术吧!谁知道这样一个偶然的决定,却完全改变了我今
33、后一生的方向。当时学校有两个体育馆,第一体育馆比较大,馆内是拳击、摔跤、男子兰排球活动的地方。它位于校园的东北部,全校最大的体育场大操场的西边,未名湖的东岸。另外,在校园的西南部,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区之间是第二体育馆。馆内有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活动室,大厅内也可打兰排球。在第二体育馆的东面,有几个排球场,是校女子排球队训练的地方。该馆的北面和西面的空地,就是校武术代表队和武术社活动的地方。据说参加校武术代表队,要有很高的水平才行,在代表队的领导下的武术社,却是一个群众性的普及组织,因而我就决定到武术社报名了。这天下午四点我就来到二体北面的场地上,这时只来了两三个同学,他们正从馆内抱出借来的刀枪
34、等器械。我走过去问,一个矮个儿操广东口音的同学过来说:“我姓李,是社长,你有什么事啊?”我就告诉他自己要学拳的意思,他热情地表示欢迎,当时就把我安排到武术社的新生组,跟着师兄们学习梅花桩的基本功架子。架子的姿势和动作虽然很简单,但作起来却很吃力。两腿站得发抖,两臂抬不起来,每次锻炼完后都累得腰酸背痛,走路也没有力气了。学了几天后,五个最基本的桩步姿势我怎么也作不对。不是身体歪斜就是胳臂不直,师兄给搬正以后又站不稳了。武术队的指导老师叫韩其昌,高个子,长方脸,宽广的额头下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当时他已年近七旬,但步履轻快,动作敏捷。说起话来声若洪钟,看起来只有五十多岁的样子。据说韩老师武功了得,
35、为人也十分仗义,年青时就有铁胳臂沱南侠的称号。这些青年学生们跟这样名师学武,自然十分兴奋。今天他高兴也来新生组看看,随即也作了一些示范动作。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努力模仿,那个姓李的社长怕我在老师面前出丑,事先把我安排到队伍的最后边了。可是韩老师来后偏偏一眼就看到了我,他走到我跟前说:“你不要这样紧张嘛!”随即老师又拉着我的胳臂道:“注意后边的手臂要伸直、抬起来,”接着又拍着我的肩膀道:“肩头也要放松,” 当他还要纠正我的脚步时,我已经颤抖着没有力气了。韩老师笑道:“算啦!你歇歇再练吧,”李社长见韩老师在亲自给我指点,忙跑过来了,笑道:“他才学,而且身体也太弱。”老师没有回答他,只是对我说:“来,
36、你再站站刚才那个姿势!”我又摆出了刚才那个姿势,还是歪歪斜斜的。韩老师指着我说道:“你看,他步子太小,而且腿伸的也别扭。”说着,他纠正好了我的脚步后,很快就纠正了上身的姿势。对李社长道:“你看这不是行了吗?”但是我的力气太小了,马上就喘着粗气又抖成了一团。李社长对老师笑道:“他身体太弱了,”“只要坚持多练就行嘛!”说完话,韩老师就离开了。过了几天又来了十来个新生学拳,韩其昌老师见我站在一边,就对我笑道:“你过来带带他们吧!”我知道这是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考察,想到这里心里未免紧张起来了。过了一会儿韩老师又走过来,看到我练拳的姿势生气了,守着这么多同学严厉地对我道:“你看你,缩头躬背地什么样子啊?练
37、了这么久了还这么难看。 ”特别是他看到有个新生正学着我的样子,生气地吼道:“不能学他!这是错的呀!”有个师兄看到老师真生气了,赶快跑来带领。这样把我撤下来了,当时我确实羞得无地自容。可是抬头看看刚才我带的那些新生,一个也不认识。自己安慰自己道:武术练不好算什么?我又不是到大学来学武术的!自己又在旁边跟着师兄的动作练习起来了。老师看我还在那里自己练习,心里高兴起来,他慢慢度过来,和颜悦色地对我道:“以后你要多练才行啊!”正好这时李社长也过来了,他也鼓励我道:“你还是有进步的,以后别紧张,还是要正确站好姿势。”韩老师问我道:“每个姿势的要求你都知道吧?”“ 我知道,师兄给我讲过多次了。 ”“喳!我
38、们练拳就要正、顺、圆、满、够,所以首先姿势要摆正,做人首先就要正派,有一股正气,不然什么也不用说了。”老师把姿势摆“正”和做人的正派,有浩然正气联系到一块,我感到太深刻了,不禁对他老人家肃然起敬了。韩老师的这个教导,我一直铭记在心。从那以后我确实注意严格要求,决心要练好每个姿势。那天吃过晚饭,我又来到第二体育馆的楼上。这时只有少数几个男生在打球(他们可能是男篮代表队的) ,二楼西头体操室的门还开着。到门口一看没有一个人,我就进去把墙边的五面大镜子折叠起来,我站在中间练起了五个桩步姿势。啊哈!我站在里边,不管练哪个姿势,都能很自然地看到自己身体的前后左右,有不正确的地方就能自己纠正了。这天练到很
39、晚才回到宿舍,心里高兴自己找到了个练拳的好地方,这比只求师兄帮助好多了。白天上课时间因为第二体育馆体操房内,也有上课的学生,我就到图书馆看书学习。下午四点以后就到二体前边的草坪上练拳,有时练到很晚,同宿舍的同学就给带回饭来。匆匆吃过饭后,擦洗一下又去二体的体操房内,把大镜子围起来站在中间练架子。开始时还是感到很累的,腰酸腿痛、胳臂都抬不起来了,还是咬着牙坚持。练的久了有时还感到头晕恶心,自己就休息一下继续锻炼。幸亏我这时已经休学,没有精神负担了,就咬着牙天天去锻炼。时间长了竟慢慢地适应了,不再那么累了,身上还隐约有了一种舒服的感觉。夏天时练的是一身泥土,到学生浴室去冲洗一下,全身感到无限舒畅。
40、到了冬天练的身上暖烘烘的,睡觉也不感到冷了。这里必须说一下,在北大上学期间,由于我家境贫困。带的过冬的衣物被禄等都很单薄破旧,到了冬天冷的睡不着觉时,就把报纸椅子压到身上御寒。韩其昌老师每周来指导三次,他不论到那组指导总是亲自作示范。韩老师教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一边做着动作,一边念着口诀,使人真正掌握这些动作的要领。例如我们刚学桩步五势时,他要我们学会“静”,就背口诀道:要“ 静之如山岳,有磐石之稳 ”。又说怎么才能静下来呢?要“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样才能“后发先至”。我知道实际上这是孙子兵法的思想,一个武术老师能用孙子兵法的道理讲拳,这真是罕见的。有时候韩老师也即兴讲些拳理,那
41、些深奥玄妙的理论,在他深入浅出的诠释下,都变成了易懂可行的真理。亏得我从小看书很多,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我不久就觉察到,在韩老师所教的拳打脚踢的武术动作背后,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哲理,这都是些多么有价值的学问啊。我逐渐地认识到韩其昌老师是个值得尊敬的老人,听说他是学校聘请的武术老师有武术课教学的任务(课程都是太极拳、养生功等医疗武术) ,而辅导武术代表队、指导武术社都是义务的。他为人侠义、热情,教学生更是尽心尽力、不辞劳苦。从他循循善诱的传授中,我开始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伟大力量。由于我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再加上少年时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所以我开始学拳时也是头脑迟钝、动作笨拙,经常受到老师和师
42、兄们的批评。我克服着心头的羞愧,鼓励着自己坚持学下去。好在我练武是为了身体健康,能及早复课学习,此外也别无所求。但是我在锻炼中也越来越体悟到梅花桩是门了不起的武功,它不仅能够使我恢复健康,也非常实用(因为我从小经常受人凌辱欺负,是深有感触的) 。而且它那深奥的拳理更有极大的价值,梅花桩开始对我有吸引力了。我是个孤儿,从小的经历,使我总觉得自己能生存下来都是偶然的,将来我能否活到老?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自强、奋斗的劲头。出于这些个人的原因,我在练武中也确实是加倍刻苦的。休学后的一年,为了练武寒假和暑假我都没有回家。 真是上天不负有心人,我练武不到一年,在休学结束后新学
43、期一开始的时候,我的健康就明显好转了。首先我不再失眠了,晚上躺到床上一觉就睡到天明。同时胃口也好了,饭量大大增加,武功锻炼已成了我每天的习惯。白天有了精神,学习效率也明显地提高了。上课时听过的课程、平时看过的书刊,过了好久都记得清清楚楚。老师考试时提的问题,我马上就能想起答案就在讲义或参考书的某章某节。考试、学习都成了轻轻松松的事情,精力有了富裕,生活也有了情趣。冬天时去未名湖溜溜冰(中学时我就学会了) ,在生活那么贫穷的情况下,我还是攒钱买了个二手的花式冰刀,在冰上和同学们跳跳华尔兹。夏天时就抽空到颐和园游泳,生活变得丰富愉快起来。我在中学是学的俄语,进了大学又学的英语。本文前边说过,在小学
44、时我就学了点日语。所以英语学完后,我又选修了日语和德语。因为我平时就爱好数学,所以从复学后的第二年,我又选修了本校数学专业的基础课。我这些选修的课程,对以后的工作也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我毕业后在西藏高原的工作是从事地球物理学科的研究,但是后来从西藏调到家乡时,到山东大学我却教的是数学系的数学课,最后我的专业职称是数学教授。本文前边讲过,自从我小时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就好象突然长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内心深处逐渐冒出了一股不断学习、探索和追求上进的热情,一种顽强不屈、拼搏奋斗的精神。也正是这种品质和精神,不断伴随着我逐渐成熟起来,使我至今仍保持着年青人的朝气和活力。二年级以后我们气象专
45、业从物理系分了出去,改称为地球物理系,后来我就是从这个系毕业的。以后到了高年级(四年级)我的专业是“天气与动力气象”,实际上也就是用现代数学方法从流体力学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天气变化和物理规律。这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所以学这门科学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由于我从小就有爱读书的习惯,平时就经常到图书馆去,借阅各国的图书、杂志。开始是看些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刊,时间长了凡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博览群书。当时在大学期间所积累的广阔知识,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研究以及武功锻炼,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勤奋好学、刻苦锻炼的行动,受到了同班同学和任课老师的好评。从此以后,我在学习上成了班上的优等生。直到毕业
46、,我的论文和科研的成绩也是最优秀的。在梅花桩武功锻炼中,教拳的韩老师更是喜爱我。自从我的病好了以后,我的武功进步很快,对拳理的学习也很有成绩。三年级时(我们系的学制是六年)我就拜师入门了,正式成了梅花桩第十七代传人。要知道韩其昌老师在北京大学才收了四个入门弟子,当时我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此后,我很快就成了校武术队的骨干。每周六晚上,我和两三个武功好的同学,到老师家里去听讲拳理。韩老师那神采奕奕、诲人不倦的精神使人崇敬,他那滔滔不绝的精辟论述,给人以启迪。我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每次从老师那里回宿舍时,内心里都感到无限地充实。每周日下午,我又和几个同学到老师家院子里练武,这时候韩老师常亲自带我
47、们打拳。在这里,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梅花桩武功的神奇和玄妙。谁能相信,一个年届七旬的老人,同时和三、四个小伙子抓拿摔打,信手周旋。只见他脚步轻盈的像一阵旋风,忽东忽西,倏忽就到你的眼前,使你仓促间无法闪化。韩老师出手使腿更是神速,身法灵活,变化莫测,使你防不胜防。三、四个围攻的小伙子,霎时间就东倒西歪,不是挨打,就是被摔,有的还被他抓住擒拿在地。有一次韩老师教拳时要我向他进攻,我右手一抬,右步随即跨出向韩老师左侧袭去,其身手之迅猛可谓上乘。只听老师哈哈一笑,已将我右腕握住,随即步转身拧、弓腿弯腰,霎时间已借我冲前之力,将我从他背上翻过摔于地下。从我出手,到其被翻摔于地,皆一气呵成。韩老师自始至终
48、神色泰然,动作潇洒。其身法之精妙,手脚之灵快,使围观者无不叫绝。更为奇者,韩其昌老师近一米八的身材,我从他背上头朝下脚朝上地翻摔过去。但当我快落地时,老师暗中将手向怀中一收,使我仍是双脚落地,不痛不伤,有惊无险。当时和我一起练拳的李铭清师兄看了后喜不自胜,一定要和我也来试试。李铭清就是最初接待我的那位矮个子广东人,他是历史系的学生,比我大两岁,高两个年级。别看李铭清个头小,但力气很大,身手也灵巧,特别是他模仿能力极强。当时李铭清算是在场的师兄弟中,武功最好的一个了。我模仿刚才的动作,也向他左侧突然迈步一拳。李接手后也转身拧步,弓腿弯腰地背起了我。他的动作虽对,但全身不够协调,更不是一气呵成。结
49、果我是横着身体从他背上滑落下去的。我甫落地时李铭清又收手不及,结果使我头先戳地。幸亏土地较平,才未受伤,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李铭清还想再试一次,我爬起身来捂着头再也不干了。韩老师的言谈举止,打拳时的一举一动,都给我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我已经感觉到梅花桩武功练的越好,就越能领悟韩老师的意思。如有一次周六晚我和李铭清到老师家去,老师讲了一会儿拳理后,又教了俺俩一套“迷魂巴掌”。我俩学了一会后,觉得非常有用。特别是它的第三、四两掌奇快无比,不论对方有多快的手法都防不了。我俩学会后非常高兴,从老师家回宿舍的路上,不断地练习。回到宿舍已快十点钟了,学校十点钟熄灯。我俩整理好床铺后,又下楼到校园里练了一个小时,直到感觉灵敏、动作熟练了为止。第二天活动时,我俩又教给了师兄弟们。有几个功夫好的大师兄,平时也练的手疾眼快,他们不相信“迷魂巴掌” 的威力。但和我们交手后,都被打的败下阵来。韩其昌老师教拳时常说:“拳无拳,艺无艺,无拳无艺是真艺。 ”他还叫着我的名字说道:“燕子杰啊!你什么时候把梅花拳练的没有了,能出手不见手,你的武功就练成了!”我知道, “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