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读乡村文化,展望乡村未来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和活动现状的调查学 生:张慧玲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班摘 要:通过对我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为主要切入点展开调查,撰写调研报告,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发展提供真实的问题依据和参考。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但是我村目前的现状和种种问题却阻碍了村委会向我们普遍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的初衷。关键词:文化建设 文化站 文化体制 试点组一、我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
2、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1、数量少。我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我们村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 土八路 ”也很少。虽然“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村里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我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2、年龄大。在我们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 55 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3
3、、素质低。我们村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乡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这些人最高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 、 “专” 、 “博” 。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 、 “帮” 、“带” 。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村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点,或
4、变成“杂役” ,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4、经常性差。我们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村里人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5、主动性弱。由于年龄等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文广站的管理由以条管理
5、变为以块管理后,对我村文化工作开展十分不利。村文化干部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布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阁,从而形成我们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党的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6、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二、主要原因1、我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有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并且我们村文艺人才的培训工作一直“撂荒” ,因此,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许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不能贯彻落实到基层,市里
6、开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基层也不能很好地参与。2、我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我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乡镇的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变卖现象突出。3、对我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市文化馆负责对全市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加之开展城镇文化活动,时间有限,所以多年来对我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停止状态。三、建议和对策1、加强对我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我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我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各组要成立
7、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镇文化站,配足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形成我村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2、加强我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以各个组为依据,以村为重点,以民众为对象,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我村文化事业。逐步构建出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3、加强我村文化队伍建设。村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民众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我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我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一是尽快解决文化馆专业人才短缺和缺乏训
8、练场所、教练辅导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强辅导人员力量。二是充分发挥我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我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我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扶持各个组组织各类文化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民众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四是从源头抓起,农村各中小学要辟建好文化第二课堂,设全并上满上好音、体、美等艺术课;加强我村艺术师资力量,建议在分配艺术院校毕业生时,优先满足我村对艺术人才的需求。4、做好我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繁荣和发展我们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点后面,
9、先试点后普及推广的原则,村里各试点组做好我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在试点组,要把文化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开展。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其他组进行推广,力求我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5、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我村文化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及器材,用于支持我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我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的问题,确保我村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村里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
10、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6、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我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村各级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秧歌会演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本村民众文化生活,改革专业剧团组建文工团,增强专业剧团综合演出功能。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民众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流动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我村校园文化,推进我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