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I 卷(共 36 分)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4 题。清代诗人龚自珍评价自己的诗“兼得于亦剑亦箫”之美,剑在放旷高蹈,沉着痛快,唐代诗僧贯体有诗道:“ 甲 ,一剑霜寒十四州。”真是剑指灵魂,气吞山河。箫在哀婉幽咽,柔情似水。如石涛诗云“ 乙 ,素子离离月下逢 ”,有一种凄绝的美。亦剑亦箫,化慷慨为柔情,转凄婉为高旷。此情此境,易水之滨送别荆轲,在白露萧萧之时,作生离之死别,高渐离击筑声起,荆轲舞剑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此境有以当此。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在那月黑风高的晚上,中军帐中,项羽挟别虞姬,“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歌在冷月下(回荡、回响),此境有
2、以当之。若说到画,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最得亦剑亦箫之妙,他的画可以说是笔底项羽,画外荆轲,(幽冷、幽寂)中有剑气,放旷中有箫心。饮酒读骚图画一人于案前读离骚,两目(横、怒)视,须髯尽竖,而无所不为,右手酒杯在握,似要将杯捏碎,左手持卷,狠向下压,暗含击碎唾壶之意。离骚在中国是忧愤壮烈的代名词,宋人说“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前人有“上马横槊,下马作赋,自是英雄本色;熟读离骚,痛饮浊酒,(居然、果然)名士风流”的说法。陈洪绶此画正有这种沉郁顿挫的意思。难怪曾珍藏此画的孔尚任在画上提跋日:“ 丙 ,年年归与说樵渔。”后来清初画家萧从云作离骚经图,跋文道:“秋风秋雨,万木凋摇,每闻要妙之音, 丁 。”
3、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放旷高蹈 哀婉 幽咽(y ) B自露萧萧 慷慨 唾(chu)壶C上马横槊 提跋 樵(jio)渔 D 沉郁顿挫 抉别 跋( b)文 2文中括号中选用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荡 幽寂 横 居然 B回响 幽寂 怒 果然C回响 幽冷 横 果然 D回荡 幽冷 怒 居然3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气吞山河 B柔情似水 C月黑风高 D无所不为4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B满堂花醉三干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集C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 不觉涕泗之横
4、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D不觉涕泗之横集 满堂花醉三千客 玉箫欲歇湘江冷 白发萧骚一卷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 IS 越来越多地使用人肉盾牌,特别是儿童,以防止联军不对拉马迪等重要区域实行空中打击。B由于金融市场的误导,让我们产生了错误的财富增长预期,过度投资和消费,结果背上债务,更值得身处十字路口的我们警惕。C选择加入 SDR 而非另立门户,中国对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为今后在国际金融领域 与欧美诸国的博弈与合作埋下了伏笔。D“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银幕上的英国特工詹姆斯 邦德之所以魅力十足的原因,离不开植入电影的各大奢侈品牌对他的“包装”。二、(每小题 3 分,共
5、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当今中国,文化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具体表现为奢靡化、物质化、去智化、粗鄙化、虚无化、空心化、娱乐化、泡沫化。这种比物质浪费更可怕的精神疾患,近来颇有愈演愈烈之势。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奢靡化、物质化。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老庄世界的逍遥无为,陆游笔下的家国天下 中华民族留下如此多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传递着民族的智慧,滋养着华夏的心灵。令人诧异的是这些精神财富便被奢侈地挥霍,政绩工程和文化项目遍地都是,价值观堕落为“价格观”,文化传统变成价格标签。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去智化、粗鄙化。再粗鄙的段子,只要能搞笑,便可风行天下;再低俗的节
6、目,只要能来钱,便被奉为法宝 这类文化现象司空见惯。网络时代,传播形态的巨大变革既为文化发展带来生机活力,也造成了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的低端化。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虚无化、空心化。如今,坏消息似乎总比好消息更吸引眼球。一些人乐此不疲地颠覆文化经典,不加分辨地膜拜流行文化虚无的幽灵几乎游荡在当下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中,文化的精神指向变得模糊,文化的价值内核正在被消解。虚无的阴影之下,人们不再关心终极价值,文化创造和文化产品走向庸俗、浅薄和空心化。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娱乐化、泡沫化。我们的文化生产与消费尽管有着几何级数的量的增长,但与真正的繁荣仍有距离,
7、大师级艺术家仍寥寥无几,史诗性作品仍屈指可数。从娱乐化到泛娱乐化再到愚乐化,从泡沫化到泛泡沫化再到飞沫化,文化表现为轻浮的喧嚣、肤浅的热闹。难怪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文化越是泛滥,就越失去独立的尊严和品格。文化,是对人类精神的涵养和化育,价值迷失将使文化走入道德低地。物质化、奢靡化是对勤谨俭谦的颠覆,去智化、粗鄙化是对尊文敬识的颠覆,虚无化、空心化是对包容厚载的颠覆,娱乐化、泡沫化是对慎终追远的颠覆,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物昭德”、“乐以安德”的文化主张,“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美学操守,以及日常文化生活中对“德”的定义与追求,变得模糊、不断退让、不断淡化。价值的迷
8、失严重消解着我们在五千年文明传统中所形成的伦理共识。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化生态的多元多样。价值取向多元、思想疆域广阔,是我们今天文化中国的一个重要特色。但是,不管怎样的多元、广阔、丰富,都必须有底线。可以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不能妨害社会的公共判断;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须不能消解社会的道德建设。“人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化育天下风气,引导人心向善、向美。哲学家冯友兰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与西方文化“智”性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尚德”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原点与核心。 文化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断完善的道德追求,是使我们选离文化异化陷阱、规避利益冲突、调整发展格局、完善
9、文化市场体系的内生动力。 中国文化需要道德崛起。敬畏传统方能坚守恒常,谦逊内敛方能豁达冲融,谨慎求索方能吐故纳新,常怀忧患方能心存远大。重建文化中国的道德信仰,这期待每个人身体力行。(选自 人民日报 有侧改)1下列关于价值迷失的表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陆游笔下的家国天下等滋养着华夏心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B传播形态发生巨大变革,粗鄙、低俗文化风行,利益至上,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 C文化虚假繁荣,表现为轻浮的喧嚣和肤浅的热闹,文化在泛滥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尊严和品格。D中国人固有的文化主张、美学操守以及日常文化生活中对“德”的定义与
10、追求等,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模糊。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处理文化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时,要关注文化的价值内核;在文化创造活动中,要关注文化的终极价值。B文化是对人类精神的涵养和化育,勤谨俭谦、尊文敬识、包容厚载、慎终追远,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文化的迷失比物质的迷失更可怕。C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人心向善,但当今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价值迷失现象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D如今的文化生态多元多样,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越是处于这样的时代越是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在世界
11、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大师级艺术家寥寥无几,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史诗性作品屈指可数,是我们当今文化的现状。 B要解决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就要把中国的“德”性文化与西方的“智”性文化交汇融合起来,让“尚德”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原点与核心。C重建文化中国的道德信仰,就要坚守敬畏传统、谦逊内敛、谨慎求索、常怀忧患等一些优良品行,并且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D价值迷失阻碍了道德的崛起,反过来,道德崛起可以有效地防止价值迷失;不断完善道德追求,能够让我们远离文化异化陷阱。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曹瞒传(节选)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操初入尉廨,缮治四门。
12、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其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操将北征三郡鸟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操犹坐胡床
13、不起,张郐等见事急,共引操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操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操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操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操使工苏越徙美犁。掘之,根伤尽出血。越白状,操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擎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操,沛国桓邵亦轻之
14、,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操,操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操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操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习宠臣咸疾之 疾:憎恶 B共引操人船 引:引导C陈留边让言议颇侵操 侵:冒犯 D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 谢:谢罪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 余船以次俱进B时寒且旱 若属皆且为所虏C诸君之谏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至见,乃悲喜、或流涕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
15、如此。B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C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D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12下面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迁为顿丘令是因其“ 持法峻刻”,宠臣借称荐来使其离开。从这一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曹操的戏谑之意。B与马超、韩遂交战,失败后曹操大笑而语:“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既是自我解嘲,又显露出他乐观豁达的品性。C从侥幸战胜后的科问诸将到杀死袁忠、桓邵,充分体现了曹操峻刻酷虐、
16、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D与一般正史叙事崇尚简要不同,本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叙述相当细致,其间人物的一言一行、神态举止纤毫无遗。第卷(114 分)四、(24 分)13把上面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5 分)(2)越白状,操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5 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小题。(8 分)晚泊长台驿张 咏驿亭斜掩楚城东,满引浓醪劝谏慵。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注】张咏数次犯颜直谏太宗、真宗皇帝,由京官贬为地方官,此诗作于旅途中。史载其“所至以政绩闻”。南史谢弘微传记载,谢
17、蒲每以心直口快得罪于权贵,其兄送别时指着他的嘴说:“此中唯宜饮酒。”北山移文记载南朝周颗始借归隐以沽名钓誉,终因羡慕富贵而出仕。(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4 分)(2)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发展的变化,表现出诗人 豁达胸怀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 , ” 。(2)苏轼定风波中“ , ”句写诗人不惧风雨,潇洒徐行,表现了其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3)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 , ”,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五、(12
18、 分)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这既是他本人治学的经验,也是他对学问之道的一种总结。 以他本人为例,许多人称他早年“暴得大名”。胡适曾提倡:“只问耕耘,不求收获。” 采用如此手段提升学术,违背了学问的根本之道。 相反,如果学者时时刻刻考虑是否能中奖,反使其“放”不下“ 心”来,迷失治学的 根本目的。 其实反映了在他当时提倡白话文时,并没有料到会得到如此热烈的响应,让他一举成 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 答:_17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2015 年 12 月 15 日发布 2015 年度 “十大流行语”,“获得感、颜值、宝宝、任性、主要看气质”等热词都
19、榜上有名,请你从中选出一个热词,并以此为话题,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意连贯,紧扣热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得体;不超过 60 个字。18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5 分)六、(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自尊就是吃饱了撑的!莫言有句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这个意思很明白,但仅仅有这点意思那简直不算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吃人一棵胡萝卜所蒙受的耻辱哪怕用一棵老山参也难清洗。朋友请我去吃饭,吃了一盘胡萝卜丝,吃了一盘粉丝,还吃了一盘像橡皮一样难以嚼烂的肉。吃完了,我心感动,心
20、中暗想,点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吃人一碗,要报一盆。隔了几天,一群朋友聚会,我为了一句什么话把这位曾经请我吃过一次饭的朋友得罪了。他咬牙切齿地说:“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前几天,我去香格里拉饭店买了美国加州的酱小牛肉,去长城饭店买来西班牙产的胡萝卜,去友谊商店用外汇券买了专供外国人的波罗的海鱼子酱,还有法国走私进来高级奶油,吃得你小子满嘴流油,可是你一转眼就忘记了。那些小牛肉还没消化完吧?”我感到浑身冰凉,悔之莫及。恨不得把自己这张不争气的嘴巴用胶布封了。你当年吃煤块不也照样活吗?你去吃人家那点胡萝卜丝和粉丝干什么?实在馋了你自己去买一麻袋胡萝卜把自己吃成一只兔子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你吃了人家的东
21、西,就要听人家的,就要承受人家施加到你身上的侮辱。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记性,像狗一样,记吃不记打。当时气得咬牙切齿地发恨,但过不了几天就忘了。又有一个朋友请我去吃饭,上了一只煤球炉子,炉子上放了一口锅,锅里放了十几只虾米,一堆白菜,还有一些什么肉。吃着吃着我的凶相又原形毕露了,那朋友就说:“看看莫言吧,吃的一上桌,又奋不顾身了!”(太过分了,就算是真的,也不该说出来呀。)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把我的心彻底地凉透了,我一边吃着,一边因为吃人家的东西所蒙受的耻辱一桩桩一件件涌上心头。我怎么这样下贱?我怎么这样没有出息?你实在想吃,一个人下个馆子不就行了吗?你想怎么吃
22、就怎么吃!你想多么凶恶地吃就多么凶恶地吃。你吃光了肉把盘子也舔了也没人嘲笑你。你自己经常地忘记自己的身份,你忘了自己是一个乡巴佬,人家那些人从根本上就瞧不起你,压根儿就没把你当个人看。人家有时找你玩玩,那是无聊,那是天鹅向水鸭子表示亲近,如果水鸭子竟因此而想入非非,那水鸭子就惨了。想明白了道理后,我发誓宁愿饿死也不再吃人家的东西了,就像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面粉一样。我还发誓万不得已跟人家在一起吃饭时,一定要奋不顾身地抢先付账,我付账,那么即便我吃得多一点人家也就不会笑话我了吧?又一次去吃烤鸭,吃到一半时我就把账结了。几个贵人都十分高雅地填饱了那些高贵的胃袋后,桌子上还剩下许多,这时,农民的
23、卑贱心理又在我的心中发作了。多么可惜啊,这些大葱,这些大酱,这些洁白的薄饼,这些香酥的鸭片,都是好东西,浪费了不但可惜,还要遭到天谴的。于是我就吃。这时,有人说:“瞧瞧莫言吧,非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我就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好像挨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人家还说:“你们说他的饭量怎么会这样大?他为什么能吃那样多?要是中国人都像他一样能吃,中国早就被他吃成水深火热的旧社会了。”我一边吃着,一边悲哀地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其实早就安排好了。该着受侮辱的命,给你戴上顶皇冠也逃脱不了。前年春节回家探亲时,我把这些年在北京受到的委屈,一桩桩一件件地说给母亲听。母亲说:“我就不信,人活一口气,再去吃宴席,行前先
24、喝上两大碗稀饭,然后再吃上两个大馒头,上了宴会,还能做出那副饿死鬼相吗?”回到北京后,遵循着母亲的教导,上了宴席,果然是不猴急了。吃得温良恭俭让,像英国皇室里的厨子那样。我等待着大家的表扬,可是一个人却说:“看看莫言那个假模假样的劲儿,好像他只用门牙吃饭就能吃成贾宝玉似的。”众人大笑,食欲大增。有个人说:“人啊,还是本色一些好,林黛玉也要坐马桶的。”“娘啊,简直是没有活路了啊”娘说:“儿啊,认命吧。命中该有什么,就得承受什么。”我问:“娘啊,咱们一大家人,为什么就单单我为吃蒙受了很多耻辱?”娘说:“儿啊,你这算什么?娘在 1960 年里,偷生产队的马料吃,被人抓住了吊起来打。当时想,放下来就一
25、头撞死算了。可等到放下来,还不是爬着回了家。你大娘去西村讨饭,讨到麻风病的家里,看到人家过堂里方桌上有半碗吃剩的面条,你大娘看看无人,扑上去就用手挖着吃了。麻风病人吃剩的面条,脏不脏?你受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娘分明看到你一天比一天胖了起来,不享福,如何能胖起来?儿啊,你这是享福啊,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仔细地思考着母亲的话,渐渐地心平气和了。是啊,所谓的自尊、面子,都是吃饱了之后的事情,对于一个饿得将死的人来说,一碗麻风病人吃剩的面条,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当然也有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但人家是伟人,如我这种猪狗一样的东西,是万万不可用自尊、名誉这些狗屁玩意儿来为难自己。19
26、文中莫言问母亲:“为什么就单单我为吃蒙受了很多耻辱?”根据本文简要概括。(4 分)20文章第五段中,莫言说:“想明白了道理后,我发誓宁愿饿死也不再吃人家的东西了”,请问此句中的“道理”是怎样的道理?(4 分)21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 分)“看看莫言那个假模假样的劲儿,好像他只用门牙吃饭就能吃成贾宝玉似的。”22你怎样看待莫言在文末表达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和现实,谈谈你的思考和理解。(6 分)七、(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一)为了让 2 岁的女儿体验世界,走进生活,感受亲情,父亲朱春燮做出决定:卖掉价值一二百万元的房子和公司股份,买了一辆价值 30 万元左右的房车,用 5
27、 年时间带女儿环游世界(二)为了老母亲一句“想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四川 66 岁的陈录雪与 60 岁的妻子卖了房子,改造了辆房车,一路打工,带着 101 岁的母亲周游世界。并且表示只要母亲愿意,就要一直走下去。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4B 5C(A否定不当,B主语残缺, D句式杂糅)6B(“传播形态发生的巨大变革 ”不是价值迷失的表现。)7D(“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错误,原文意思是“可以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不能妨害社会的公共判断”。)8B(“就要把中国的“徳” 性文化与西方的“智”性文化交汇融合起来”错误,文中无此
28、信息。)9B(拽、拉) 10D(A来,依照、按照; B并且,将要;C 的,连词,用于主谓之间;D都是 “才” 的意思) 11A 12C(科问诸将体现了曹操作为政治家的胸怀气度)13(1)我之前的行动,靠侥幸踏上危险之地,虽然胜利了,(却)是老天在帮助我啊,所以不可以把它当作平常的事情。(“前行”“乘”“以为”各 1 分,“乘危以侥幸”“天所佐也”句式各 1 分) (2)苏越禀告(给曹操)这种情况,曹操亲自去验看后很不喜欢,认为不吉祥,回去就卧病不起。(“白”“ 躬自”“ 恶”“ 寝疾”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14(1)本诗塑造了一个表面上在驿站中饮酒自得,不问世事,(1 分)实则因劝谏碰
29、壁后愤激不平、以酒浇愁,(1 分)但仍心念君王、天下,(1 分)绝不归隐以沽名钓誉(1 分)的诗人形象。 注:意思对即可。 (2)一是借事抒怀。作者借简单叙述乘船出行、住宿驿站的生活琐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为仕的见解,并流露出内心深处做官、忠君、为民的情怀。二是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达到“情态毕现”。三是用典。“满引浓醪”暗用谢蒲之典,表达自己的愤激与无可奈何;结句反用周颙典,表明作者恋位不辞是拳拳为国之心,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注: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 15(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6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一段文字,围绕胡适来谈社会现状。以胡适的话开篇,即,然后连,也就是对胡适的话的评论,在此基础上接,即以胡适本人为例,接着剖析实质,即,然后紧承上文接谈社会现状,从“相反”一词可以看出,最后接,进一步谈其危害。17(答案略)【相关材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