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P1专家堂饮食因素与大肠癌的关系孙丽红孙丽红简介医学博士、副教授、执业医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级营养保健师,国家公共营养师考评员。师从何裕民教授,专注于癌症临床研究,对癌症与饮食营养的关系有较深入研究。参编专著及科普图书多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应邀在国内多家电视台栏目担任嘉宾,指导癌症患者合理饮食,并在多地举办了 200 多场“生了癌,怎么吃”的健康讲座,深受欢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全世界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第四位,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发病率较高,现在认为大肠癌是很大程度上受食物和营养因素影响的主要癌
2、症之一。主要诱因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膳食模式。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膳食中,和大肠癌发病关系密切的那些食物。P2肉类和脂肪酸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肉类,指的是动物性食物,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肉类,更多指向红肉,即畜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驴肉等,这类食物的热量很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有力证明了:肉类,尤其是红肉和加工肉类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早在 1997 年就有学者提出增加结肠直肠癌危险性的可能机制:烹调瘦肉过程中产生杂环氨基酸;大肠肠腔中内生的亚硝酸盐产物;铁剂在氧化作用中的作用。在对美国男性的队列研究也报道,每周吃牛肉、羊肉和猪肉 5 份以上者与吃肉少于每月一次者相比,结肠癌危险性
3、有中等程度增加。有研究称:男性瘦肉摄入增加大肠癌发病机率,并且呈正相关,而家禽和鱼的摄入可以降低女性大肠癌发生。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发出一项防癌忠告,其中就包括“多吃蔬菜,少吃肉”。很多专家建议,饮食应该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肉食为配菜,对于爱吃肉的人,每周红肉的摄入量也应少于 500 克,且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再来说说脂肪酸。长期以来的研究结果一直都提示:高脂肪饮食可以导致一些肿瘤的高发,脂肪可能通过生成的氧化物和脂肪酸产生致癌作用。最新的研究结果在动物实验表明,增加脂肪摄入导致肝脏合成胆固醇和胆汁酸的增加,从而导致二者在大肠腔和粪便中的含量升高;大肠菌丛(特别是厌氧菌)将其转变成胆固醇代
4、谢产物和氧化胆汁酸,后者在体内经酶转化为致癌物质,对大肠隐窝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造成不可修复的 DNA 损伤,从而起到促进大肠癌肿瘤生成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应尽量避免购买。同时,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避免大量进食油炸食品,如快餐、烘焙食物、薯片、人造奶油、蛋糕、花生酱等。糖类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于糖类。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首先说一说大家最易理解的调味品,糖。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人体并不需要摄入任何添加精
5、制糖2的食物。只要有淀粉类食物的供应,人类就不会缺乏葡萄糖,过多摄入糖分,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早已成为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国外一些营养学家甚至将糖和盐称为“白色毒品”。再来讲淀粉类食物。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根茎类蔬菜,如大米、玉米、小麦、土豆、山药、薯类等。世界各国在传统膳食以谷类为主的人群,例如在亚洲和某些非洲地区的结肠癌危险性较低。在一项对个体膳食摄入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 12 个国家中摄入高的淀粉与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减少有强的相关性。最新的研究也显示,高淀粉性膳食可减少结肠细胞增生,并抑制隐窝细胞畸变灶及肿瘤形成。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淀粉类粮食是指全谷
6、食物,而非精致的淀粉性食物。因为精致的淀粉性食物含糖量很高,可提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从而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最后说说膳食纤维。它普遍存在于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中,主要分为不可溶性纤维(如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和可溶性纤维(包括果胶、树胶和胶浆等),对大肠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已有大量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对膳食纤维与大肠癌发生关系进行了研究,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类、蔬菜、水果具有抗癌作用,这以成为人们的共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成员通过对比欧洲 l0 个国家 519978 人的饮食习惯和大肠癌的发病后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和大肠癌的发病呈负相关,且对左半结肠保护作用最大,对直肠保护作用最小,且与
7、膳食纤维的来源无关。虽然目前对膳食纤维降低大肠癌发病率的极致说法不一,但是这已经是学术界的范畴了,大家需要知道,膳食纤维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可以使食物残渣膨胀变松。它可以“擦洗”人们的结肠和直肠的肠壁,加速消化系统对所摄入食物的运输,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当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成分时,人们就可能会出现便秘,而长期便秘则有患结直肠癌的高风险。P3叶酸、钙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一系列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富含叶酸的食物可以降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度。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 B 族维生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含叶酸较多的蔬果,如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小白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
8、、柠檬、桃子、石榴、葡萄、猕猴桃等。学术界存在这样两种假说,一种假说是:叶酸缺乏引起 DNA 甲基化作用过少,导致与癌变相关的原癌基因激活失调;另一种则认为:叶酸缺乏可改变核苷酸前体池,包括 DNA 合成过程中错误连接,进一步引起 DNA 链损伤和染色体破坏成为促进大肠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也有学者提出甲基供体与结肠直肠癌发生有关机制: 慢性蛋氨酸和胆碱的缺乏可改变 DNA 的甲基化作用,从而导致大鼠和小鼠产生癌症,缺乏叶酸可能有类似的作用,DNA 的高甲基化或低甲基化都是癌症发生的早期标志。再来说一说钙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近期,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摄入高钙者比低钙者大肠癌发生率显著降低,间歇性摄入高
9、钙饮食,可减弱离子化脱氧胆酸、脂肪酸、亚油酸盐和油酸盐的促细胞分裂作用,每日摄入 1.5-2g 钙,可使大肠癌高危人群结肠黏膜细胞 DNA 合成显著减少。另有研究表明,服用高钙制剂可以降低远端结肠癌肿的发生。维生素 D 和钙可能预防结、直肠癌的机制:他们与胆酸和脂肪酸结合形成惰性皂,或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使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减少和最终分化增加。临床干预试验表明,添加钙可减少结肠直肠上皮细胞增生,维生素 D 的作用机制与其对钙代谢的调节密切相关。细胞外钙可以通过钙敏感受体的活化,导致细胞内存钙离子浓度瞬时增高,诱导化学防护效应, 包括抑制生长和改善结肠细胞分化。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钙如何获得?除了
10、乳类和乳制品外,富含钙的食物还有豆类,如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等;海产品类,如鲫鱼、鲢鱼、虾、虾皮、紫菜、海带等,此外坚果类食品中的钙含量也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补钙的同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 D,否则补钙再多也得不到良好的吸收与利用。经常晒晒太阳,也能促进人体自身的维生素 D 的合成。饮酒和咖啡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3现代研究表明,过量饮酒可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脏病、脑卒中、肿瘤以及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酒精是人类的致癌物,可诱发人体多处肿瘤的发生。充分的证据显示含酒精性饮料是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原因之一,酒精可能是女性肝癌的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每天饮酒男性
11、的乙状结肠癌死亡率为不饮酒者的 5 倍。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权威性的新观点,把过去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口号改成了“酒,越少越好!”而对于癌症等多种疾病患者来说,我们也旗帜鲜明地提出:酒,不喝最好!至于咖啡,早在 1992-1994 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对咖啡与膀胱癌、结肠癌和直肠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包括 927 个膀胱癌病例、991 个结肠癌病例以及 875 个直肠癌病例。相对于那些每天喝少于 1 杯咖啡的人的风险比喝 1-2 杯的是 0.9,比 3-4 杯的是 0.8,比喝 5 杯或较多杯的是 0.7。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周刊的专栏文章里,康士坦丁博士表示,对 9849
12、 位自愿者近 19 年来咖啡因的摄入量进行统计后得出,咖啡因或许就是咖啡能防治肿瘤的关键。目前更多的是认为咖啡因与机体内抗肿瘤细胞因子有相互作用,从而能抑制肿瘤细胞 DNA 合成、抑制 DNA 潜在致死性修复。当然,咖啡对人体有利有弊,适度饮用咖啡是从中受益的关键,因此把握好度很重要。在此,我们再来了解下喝咖啡该注意哪些方面。患高血压、冠心病者长期或大量喝咖啡,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咖啡会刺激胃黏膜,导致有胃病的人病情恶化。睡前 6 小时内不宜喝咖啡,会导致心动过速和兴奋引发失眠等症状。每天饮用咖啡以不超过 2 杯为宜,如连续饮用 4-5 杯,会产生恶心和胃部不适。空腹饮用咖啡,会促进胃液分泌,造成不适。如今,对咖啡的研究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建议如果是喜好喝咖啡的人群,也应以适度适量为宜。总之,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错综复杂,如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职业因素、地理物理因素和污染因素等,饮食因素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从本文的分析也发现,饮食因素、营养成分与大肠癌的关系十分密切。期望今后能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对饮食因素与大肠癌的关系进行探讨,为积极采取合理的膳食措施、防治肿瘤、降低肿瘤发病率以及促进肿瘤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