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74453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我国西北内陆,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A、每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土壤,水,地貌,生物,大气,我国西北内陆,土壤,水,岩石,生物,大气,发育差 肥力低,河流少 内流河,风积、 风蚀地貌,少数 耐旱植物,干旱,我国西北内陆,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活动:如果图中植被遭受大量破坏, 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河流

2、:水位季节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加、易发生洪涝灾害,动物:失去栖息地、物种减少,地下水: 水量减少 水位下降,土壤: 水土流失 土壤贫瘠,植被破坏,B、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动全身,黄土高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对黄 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哪 些影响?,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游含沙量加大,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洪涝灾害频繁,土壤盐渍化,形成冲积平原,地下水位升高,土壤联系了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所以,土壤成为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土壤的形成过程就可以反映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2、影响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耕作土壤,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阅读教材,思考: 1.何谓成土母质? 2.成土母质和土壤有何区别和联系?答:1、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与土壤有本质区别。,阅读课文,思考回答:,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物, 不具备肥力;,区 别,阅读课文,思考回答:,联系

4、: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氮除外)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影响。,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 含砂粒较少,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 和黏粒较少,含石块较多,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钙、铁、锰、镁含量高,硅、钠、钾含量高,(二)气候与土壤,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主要分布在内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东北黑土,南方红壤,西北荒漠土,红壤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分布在高温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

5、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哪个更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温暖条件下,化合物的分解速度远大于寒冷条件。 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 温暖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多),(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要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说明你判断的理由。,试从土壤形成的气候条件上,分析:,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三)生物与土壤,土壤的表层

6、为有机质(腐殖质),它是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最主要原因,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思考回答: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地表,活动: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高于还是低于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什么?,(1) 在山区,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为什么发生 显著的垂直分化?,(四)阅读:地形与土壤,(2) 坡度陡缓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3) 坡向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1) 在山区,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为什么发生 显著的垂直分化?,阅读:地形与土壤,(2) 坡度陡缓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3) 坡向如何影响土壤的发育?,较快,较慢,薄,

7、深厚,好,好,差,差,比较说明在下列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 育程度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青藏高原寒漠土 江南丘陵红壤,活动,耕耘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灌溉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 收获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 施肥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人类是通过哪些活动影响土壤形成的?,阅读:人类活动与土壤,土壤退化: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 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合理的耕作经营,不合理耕作经营,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农业土壤):水稻土,人类是通过哪些活动影响土壤形成的?,阅读:人类活动与土壤,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1.整体性的意义: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

8、善环境质量。 2.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的要素。,1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 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 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2. 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

9、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 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练习:,3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4目前我国农民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某些地区单位面积可耕地上的氮肥使用量甚至高达5000千克公顷。而有机肥的施用量却明显不足。化肥过多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 ) A.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含量 B土壤矿物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增大而使土壤板结 C破坏土壤团粒,减少土壤中空气或水分的含量 D使土壤团粒更好,土壤中各成分比例接近理想土壤 5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 ) 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