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并填涂卡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如果说 G20 让杭州蜚(fi)声中外,那么,半个多月后的亚运会,将正式迎来“杭州时间” 。据悉,目前杭州正加紧建设,届时将展现给世界最精萃的风采。B近期,西湖区申花路上一条无证犬四处乱窜,让人不禁(jn)心
2、生恐慌。接警后,城管队员不顾安危奋勇捕捉,搏得了市民的一片赞扬声。C生病了,深夜买药往往受药店营业时间掣(zh)肘,难以解决。但阿里健康最近解决了此问题,其秘决就在于借助手机淘宝,实现“24 小时送药,30 分钟送达”的便民服务。D钱塘自古悠久,从钻(zun)木取火的蒙昧岁月,到扺掌而谈的儒雅风华,无一不在警示着杭城的子弟,砥砺学问,探索新知,要做时代的弄潮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5 分)【甲】继 2013 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新生开学考题目“番茄炒蛋怎么做”以来,2018年鸡蛋又“重出江湖” ,让很多浙大新生“跌了一跤” (很难及格) 。究竟是什么鸡蛋,竟让这些浙大学子如此难
3、以降服?【乙】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题目: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有哪些办法?选项分别是“鸡蛋放在水中,能够沉入水底” “晃一晃鸡蛋,有声音” “闻到鸡蛋有腥味”“鸡蛋的表面光滑” 。刚从考场走出的章同学在和妈妈吐槽:“我当时纠结好了一会,最后选了第三个,现在发现是错的,唉!”不仅考生措手不及,一些家长听到这题也蒙了。 【丙】很多家长坦言平时都没有留意到这些细节, “这谁会注意啊,鸡蛋如果坏了,敲开就有臭味,或者蛋黄就散开了,但在这之前怎么鉴定,确实没有留意。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降服 B.吐槽 C. 措手不及 D. 或者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
4、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 甲 B. 乙 C. 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保守派、铁杆共和党人和“川普粉”近乎一根筋地热烈追捧特朗普,甚至诸如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威胁撕毁伊朗核协议这类高争议性做法,也捏着鼻子粉饰。B.享誉世界的算法大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中国如果能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释放更多创造力,将成就更多互联网时代的传奇。C.电影无问西东的导演这样解释片名的含义:外界社会无论如何跌宕起伏,我们都应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D.有专家认为鸡蛋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因为鸡蛋中的
5、多种营养素能改善人体代谢糖的能力,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请写出衔接最恰当的排序。 (3 分)闲情,是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2 -_。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6.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白云反驳高山的话。 (要求:反驳要有破有立,兼顾双方;除拟人和对比之外,至少还须用两种修辞;不超过
6、 80 字。 ) (6 分)白云掠过山尖。高山对白云说:“你这样萍踪絮影,长年漂泊,居无定所,不显得累吗?”白云说:“ 。所以我不羡慕你。”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0 分)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 。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 10 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网络文
7、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 。 “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8、。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南派
9、三叔的盗墓笔记 、孙晓的英雄志 、打眼的黄金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 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10、3 -B. “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悄然诞生的网络游戏。C. 网络游戏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的文化背景。D. 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网络作品很少。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B. 作者在第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C. 网络文学的读写现
11、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 ,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D.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9. 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体现在哪些地方?(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20 分)神奇感 英毛姆一整天我都在沿江而下。张骞曾追溯过这条河的源头,他行驶无数日之后,才到达一个城镇:他看见那儿有一 个年轻女子在织布,一个青年正牵着一头牛到河边饮水。他问这是什么地方,少女将手中的织梭朝他扔去,叫他拿回去问星象家严君平,便会明白到了何处。他果然
12、这样做了,君平立即认出那是织女的织梭,并进而声称,他在张骞手接织梭那天的同一个时辰,看见一颗星宿犯位,闯进了织女星与牵牛星之间。于是,张骞才明白自己已经上溯到银河尽头了。自然,我没有行驶那么远。整整七天,我雇的五个划桨手站在船舷边不停地划桨,此刻我的耳边还仿佛听见桨柄支在木桨架上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单调声音,船不时经过浅水河面,擦着河床的石头轧轧作响,船身也在晃动。这时两三个桨手把毛蓝裤管直卷到膝盖,从船舷翻身下水,吆喝着把平底船掀过浅滩。有时我们驶到激流要津,这虽然比不上长江里的惊涛骇浪,但河水湍急,需要召唤纤夫来拖这帆船。我们一齐下船,帆船在叫喊震天的号子声中突破激流,又进入风平浪静的河面。现
13、在夜深人静,我雇的船夫一齐挤在我们黄昏停泊后才收拾出来的前舱里,呼呼沉睡。竹席搭在三根木拱上便构成了我一周来的起居室和卧室。一端用假型板封住,木板草草拼上,板间漏出大条大条的缝隙,吹进嗖嗖的寒风。另一端是船夫住的地方,这些健壮的粗汉,白天划桨不停,晚上呼呼大睡,掌舵人也在其中,他从早到晚站在一条当作舵的长桨旁边,穿一件褴褛的蓝布长衫,套上一件褪色的灰布棉衣,头上缠一条黑布帕。除了床,我的舱室内无一物,一只像是盛汤用的浅钵里燃着木炭,因为天很冷;一只装着我的衣物的箱子当了我的桌子,一盏马灯悬在拱木上,随着水的晃动轻轻摇曳。船舱顶篷很低,连我这样个头不高的人都只能勉强直起身。(我以培根的话自语,高
14、人同高屋一样,顶头常遭殃。)沉睡的人中有一个开始更加大声地打鼾,大概是吵醒了旁人。我听见说话的声音,但很快又归于安静,打鼾的也停了,我周围又陷入一片寂静。这时我突然感到,我一向追求的神奇气氛就在面前,几乎逼近我的身躯。这是我从来- 4 -没有过的体验,像是艺术给人的特殊魅力,但这种离奇的感觉只可意会完全没法言传。我一生中常常遇到离奇的情境;但只在回顾之际,将它们与我认为的神奇事物相比,才会显得不同寻常。当我和一位倾国倾城的演员跳过舞,或穿过了挤满伦敦名流的大厅之后,我才会意识到那也许是了不起的经历。在战斗中,当我不处于巨大的危险,我可以津津有味地观察周围的事态。我曾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向太平洋上
15、的珊瑚岛驶去,那景色的美妙使我心旷神怡,但只有到后来,喜悦之情才会同神奇之感携起手来。真正使我感到神奇的境遇,别人会认为没有多少神奇可言。我记得那是一天晚上,我在法国布列塔尼海边的一间茅屋里打纸牌,隔壁房里一个老渔夫奄奄待毙,女主人说他会随着潮退而断气。屋外是暴风雨,狂风扑打着窗户,这位在海上饱经风霜的老斗士的最后时刻似乎与此番情景相宜。巨浪冲向岩石,撞击出雷鸣般的轰响。我忽然感到一阵狂喜,明白那便是神奇感。而现在,同样的狂喜攫住了我,神奇感又一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眼前。来得如此突然,真叫我迷惑不解。我不知道它是从马灯投在竹顶篷上的阴影里爬出来的呢,或是从船舱敞口可以瞥见的河面上飘过来的?我好
16、奇地走到船尾,想弄明白这不可言喻的欢乐是什么造成的。沿岸停泊着六七条木船,桅杆高耸,表明它们是上水船。每条船里都静悄悄的。船夫已入睡很久了。夜并不漆黑,尽管天上有云,却是满月之夜,只不过罩上朦胧月色的河面显得有些阴森。对岸的迷雾模糊了岸上的树木。这的确是一幅令人销魂的夜色,但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也不存在我所探索的东西。我折身回舱。等我直入竹篷舱内,造成那一切显得非凡离奇的魅力消失了。唉,我太痴,为了探索蝴蝶的美的所在,竟然将其撕成了碎片。不过,我仍然感到我的船舱,盛炭火的浅钵,那盏马灯,甚至包括我的行军床,都还残留着一丝儿欢愉。我不可能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们了,因为我曾在一瞬之间体验到它们
17、的神奇。10有人认为第段与后文关系不大,有人认为这正是一个西方作家在叙述中国见闻时独特的视角。你认为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 分)11从结构上分析作者是怎么写“神奇感”的。 (4 分)12第段写老渔夫去世时作者感到一种狂喜,推断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6 分)13根据全文,分析第段画线句“为了探索蝴蝶的美的所在,竟然将其撕成了碎片”的深层意蕴。 (6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 (20 分)雪琴与沅弟 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处,亦有未当处。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
18、,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成丰七年冬,余咎骆文耆 待我之薄,温甫则日:“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 ”又记十一年春,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 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 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
19、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 “慎” “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 “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 5 -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 “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千人,此在他统领所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棚子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
20、,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 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 “谦” “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用之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选自曾国藩家书 ,有改动)【注】雪琴:曾国藩朋友彭雪琴。沅弟:曾国藩三弟曾国荃。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吴主:三国时吴国君主孙亮。申夫:曾国藩的慕僚。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难遽期
21、其水乳 遽:立刻,马上 B.余忝窃将相 忝:辱,有愧于C.斗斛满则人概之 概:概括,总括D.径招三千人 径:径自,直接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日中则昃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不待天之来概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余以名位太隆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雪琴和沅弟之间出现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们的声音和脸色表现拒人千里之外,而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作者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清了这个道理。B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季弟不作汇报,擅自招兵;书
22、信来往,言词不和;仆从随员的面色言语,颇有气焰。所有这些,作者都给予了批评和教育。C虽然曾家正处鼎盛之际,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话把“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规律告诉子弟,表示与他们一起以“廉、谦、劳”持家。D本文虽然有避害远祸、自保富贵的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谦、劳”始终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为官之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分)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4 分
23、)(2) “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 (4 分)- 6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920 题。 (8 分)海棠 (唐)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 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菩萨蛮 (唐五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莫愁: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19. 郑谷诗的颔联抓住了海棠在_、_时秾丽的颜色和娇娆的形态。 (2分)20. 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 ,温庭筠词写“懒起画蛾眉” ,两诗都写到人物之 “懒” ,作用
24、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6 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 (6 分)(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21在与人交往中,孔子以“巧言、令色、足恭”三者为耻,此三者正好与我们在论语中学过的“损者三友”相对应,请你写出剩下两空相对应的内容。 (2 分)“巧言”对应 ;“令色”对应 “善柔” ;“足恭”对应 。22 “怨”是我们的常有的情绪,无法逃避,也无法消除。但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又无法做到真正的“无怨而交” 。请你结合孔子的交往观,谈谈我
25、们该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的“怨”情绪。 (4 分)(四)古诗文默写。 (6 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 (6 分)(1) ,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 ,积威约之渐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2)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3)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 (苏轼赤壁赋 )(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论语-徽子 )(5)一种相思, 。 ,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四、作文(60 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哈佛凌晨 4 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又出版成书,畅销一时。该文描述的是,凌
26、晨4 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2016 年 8 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 MBA 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 “哈佛凌晨 4 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7 -显然, 哈佛凌晨 4 点半已经不是鸡汤了,可以说,只是一碗假鸡汤。但这样的文章为何风靡中国,迷倒无数国人?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的感悟和思考。【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1、D 解析:A 蜚声中外 fi 精萃精粹 B 搏得博得 不
27、禁 jn C 掣肘 ch 秘诀 2、A 解析:降服:投降屈服。应为“降伏” ,制服、使屈服。3. C 解析:非完整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4. B 解析:A.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应该在“诸如”前加介词“对” 。C.关联词原则,“无论”应该放在“外界社会”前面。D.“降低”缺少宾语,可加“风险” 。5. 【解析】试题分析:本段内容是写文人在困境中保持优雅、闲逸心态的具体做法。第一空横线前有“闲情”一词,可以确定只有最适合。第二空后“去水边品茗” ,可选。第三空“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是写时间的推移变化,应该接“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故选;最后一空“只见”对应“不见” ,并点出“意境” 。这样
28、锁定。本段文字出自李娟的散文闲逸之美 ,找出第三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6.【答案】我虽然长年漂泊,有些累,但我能阅尽人间世态,饱览天下风光,(对偶)人生最宝贵的难道不是生活体验吗?(反问)前立你虽然生活稳定,但眼界有限,视野固定,更主要的是你没有自由。后破【解析】试题分析:反驳要一破一立,首先就要明确何为“立” ,何为“破” 。 “立”是提- 8 -出一个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进行批驳。考生可先破后立也可先立后破。可先证明白云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再批驳大山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也可先批驳大山观点错误,再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从形式上来看,补写的句子
29、是“白云”说出来的,这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兼顾双方” ,就需要使用对比的手法,除此之外,还要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方式,建议考生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修辞手法来写。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7. B 解析:B 项从原句“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可知,选项去掉了“赢家”前面的限制成分,且“最终”的说法欠妥。8. C 解析:C 项“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错误,根据语境,这里的“作者”应该是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其原因是“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 。9. 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形式上、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
30、取法古人,与大众的心灵相契合与对接。传承古典文学的技法、智慧等。10 (4 分)第段从中国神话引入,写张骞从江河航行到了银河,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2 分)与文章标题“神秘感”以及全文的主题贴合。 (2 分)11 (4 分)开始两段由张骞上溯银河故事引入作者的江上航行;(1 分)接下来两段写江上夜景,作者体会到难以言传的神奇感。 (1 分)文章以“神奇感”为线索,回忆在不同地方的人生体验;(1 分)最后在中国江上,作者再一次感受神奇感降临的喜悦,收束全文。 (1 分)12 (6 分)暴风雨喻示了渔夫饱经风霜的人生;渔夫一辈子都在同自然搏斗,最后回到大海的怀抱是其最好的归宿;屋外冲向岩石的巨浪
31、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是大海为渔夫举行的庄严葬礼;自然的壮美和人的力量,都让作者感到狂喜。 (一点 2 分,写出 3 点即可得满分)13 (6 分)陌生的人和景给作者带来了“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产生了“神奇感” ;(2 分)作者寻找产生神奇感的原因时发现:尽管夜色销魂,可并无多少真正奇怪的东西,于是作者以“为了探索蝴蝶的美的所在,竟然将经撕成了碎片”自嘲(2 分) ,揭示了“神奇感”乃是审美心理作用下的瞬间感受,并珍视这种“神奇感”给自己带来的欢愉。 (2 分)【建议】第 2 个得分点的答案修改为:神奇感只是产生于回顾之际;享受之时却刻意去寻找产生的原因,便往往会破坏神奇感的美;14.C【解析】
32、概:刮平,不使过满15.C 【解析】A 对于比。B 均为连词,表并列转折。C 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独。D均为连词,因为来。16.B 【解析】 “沅弟花钱大手大脚”错,作者批评的是沅弟在银钱的支取与使用方面不慎重、不廉洁,而不是批评他不节俭。17.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18.(分)(1)从这两个例子看来,那么沅弟脸色之严厉,莫非(是不是)跟我与树堂一样,是自己不能觉察到吧?(2) “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外面的,大约有四方面。19. (1). 新著雨 (2). 花待放 20. 本诗写莫愁的懒是表现她临窗欣赏
33、海棠入迷,所以忘记梳妆,从侧面表现出海棠的娇艳美丽,用女子来衬托海棠,能更加突出海棠的形象特征。温诗中的“懒”是一种慵懒,表现女子美貌如花却无人相伴、无人赏识的孤寂,是正面描写人物形象。- 9 -21. 便佞 便辟(共 2 分,一空 1 分)22. (4 分)在交往中,我们应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多审视自己的不足,多包容别人的难处,努力化解心中的怨恨。不要“匿怨”而交,表面上亲热,实际上恨之入骨的做法不可取,交友应表里合一,以“谅”交友。分析“怨”形成的原因,如涉及双方原则性的问题,无法消“怨”那就选择不交,以“直”交友。 (一点 2 分,满 2 点给满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3.(6分,选3小
34、题,每一空格1分) (1)猛虎在深山 摇尾而求食 (2) 一鞭残照里 。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3) 击空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5)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24.略【参考译文】雪琴和沅弟之间的嫌隙已很深,短时间难以使他们水乳交融。沅弟所批的雪琴信稿,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当之处。沅弟说雪琴声色俱厉。凡是眼睛,都能看到千里,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声音面貌方面表现出拒人千里之外,往往就苦于自己看不见自己,苦于自己不了解自己。雪琴的严厉,雪琴自己不知道;沅弟的声色,恐怕也未尝不严厉,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曾经记得成丰七年冬天,我埋怨骆文耆待我太薄,温甫说:“哥哥的脸色,也常
35、常给人难堪。 ”又记得十一年春,树堂深怨张伴山简傲不敬,我就说树堂脸色也拒人于千里之外。看这两个例证,那么沅弟脸色的严厉,不是跟我与树堂一样,自己不明白自己吗?我家正处鼎盛时刻,我又窃居将相之位,沅弟统率的军队近两万人,季弟统率的军队四五千人,近代像这样情况的,曾经有过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次拜谢君恩,近世像老弟你的又曾经有几个人?太阳到中午便要西落了,月亮圆时意味着会缺,我家也正是圆的时候了。管子说:“斗斛满了,那么人去刮平;人自满了,天就去刮平。 ”我说天刮平是无形的,还是假借人的手来刮平。霍氏盈满了,由魏相刮平,由宣帝刮平;诸葛恪盈满了,由孙峻刮平,由吴主刮平。等到他人来刮平然后再后悔,
36、那就晚了!我家正在丰盈的时际,不等天来刮平,也不等别人来刮平,我与各位弟弟应当设法先自己刮平。 自己刮平的道理怎么讲?也不外乎“清” 、 “慎” 、 “勤”三个字罢了。我近来把“清”字改为“廉”字, “慎”字改为“谦”字, “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白浅显,确实有可下手做的地方。沅弟过去对于银钱的收与支,往往不很慎重,朋友们讥笑你看轻你,那根子就在这里。以后应该不随便取分毫,不寄钱回家,不多送亲族,这是“廉”字工夫。 “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外面的,大约有四方面:一是脸色,一是言事,一是书信,一是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加招兵六千人,季弟并没有报告明白,自招三千人,这在别的统领是断断做不到的,在弟弟尚能做到,也还算顺手。而弟弟每次来信,索取帐棚、火药等物,经常带讥讽的词句,不平的话语,对愚兄写信还这样,那么给别人的书信就更可见一斑了。沅弟的仆人随员,很有气焰,脸色言语,与人应酬接触之时,我没有看见,而申夫曾经说过往年对他的语气,至今感到遗憾!以后宜在这四个方面痛加改正,这就是“谦”字功夫。每天临睡之时,要默默的数一下当天有几件事操心,几件事费力,而更要努力地去做,这是“劳”字的工夫。我因名声太大、地位太高,经常害怕祖宗积累遗留给我辈的福泽,由我一个人享受殆尽,所以用“劳” 、 “谦” 、 “廉”三字,时刻警醒,也愿两位贤弟用以警醒,并且就用它们来刮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