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改.ppt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741601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新课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新课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新课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新课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一、什么是教师招聘考试,招教 是我国教育部门根据“凡进必考”原则,公开招聘教师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参考。 各地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选录取。,二、教师招聘考试程序与内容,具体程序 招聘简章发布、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基本功考核、体检、录用签约。 考试形式 注重考生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注重考查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教师招聘考试命题趋势,1、侧重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考核,命题更趋科学规范 2、对教育理论基

2、础知识的考查注重新课程理念的应用 3、学科专业知识考核涉及面广,注重实际实际问题的解决,难度提升。,新课程改革,一、新课程改革概述 二、新课程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进规划 (1)2004年秋季,4个省(自治区)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13%; (2)2005年,8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25%-30%; (3)2006年

3、,1518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50%-60%; (4)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发展相对落后 沉重的人口负担,3、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反差。 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缺点,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

4、方法;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 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4、国外教育改革的启示 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 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江泽民:三个代表 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5、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危机,1967年10月在美国威廉斯堡举办了“世界教育危机”国际会议 1968年世界教育危机的系统分析(The World Educational Crisis:A System Analysis)一书出版,此后引起了对教育危机问题的广泛研究。 教育数量的不适应 教育质量不适应 教育财政危机 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危机,我国的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1949-1952) 颁布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 1950年7月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1950年8月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陆续颁布各科教学大纲 1952年7月,教育部首先参照前苏联小学算术教学大纲改编新

6、的算术教学大纲。 确立中小学教材统一供应的方针 1950年12月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第二次(1953-1957) 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模仿苏联) 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 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三次(19581962) 第一阶段,19571958年的调整。对中学课程作了调整和变动,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及完成中学肩负的“双基”任务。 第二阶段:课程改革大跃进。兴起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群众运动,其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第三阶段: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从19

7、61年开始,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第四次(19631965) 1963年7月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了安排。 确定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课程模式。,第五次(19771984) 1978年1 月,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加强“双基” 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1981年 ,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办学模式。 教学计划变动较大 1、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各科目的课时比例相对协调

8、,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课程设置上注意现实和可能的联系,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第六次(19851989) 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课程计划有以下特点 适当设置了综合课,调整了各学科课时比例,提前了自然科学的起始年级,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学校课程中包括活动课和学科课。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特点 照顾了地方差异; 精简教学内容,降低了难度; 教学要求在大纲中规定得更明确了。,第七次(19901998) 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 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形成了我国基础

9、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教育危机教育质量的不适应,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 解决教育危机的一个战略决策素质教育 切入点课堂教学层面新课程方案,2、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

10、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一、新的学生观

11、,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主体,二、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社区开放的教师,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

12、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三、新的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注重人而不只是学科,四、学习方式的变革,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 独立性 独特性 体验性 问题性,与义务教育阶段的IT课程衔接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将信息技术课程放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 综合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3、四个板块 各学段课程任务的轮廓性分野 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经验 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开始学习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高中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发展,追求自由的信息文化的能力,IT课程五个教学纲要,1983: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 1987: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 1994: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1997: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 200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0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的内涵、意义与功能,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

14、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比较,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

15、刚性转向弹性,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四、课程目标 五、内容标准 必修 模块 选修模块 六、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七、案例,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一、课程的性质,基础性 综合性 人文性,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三、课程设计思路,(一) 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二)关于学业的认定(三)标准体例说明 (四)学习

16、目标要求与行为动词,课程设计思路,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 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 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学习领域科目模块,高中阶段课程结构,课程模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关于学业的认定,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建议有兴趣或者理、工科取向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个学分,可以作为就业或高校招生的参考。,标准体例说明,内容标准 主体 (注重灵活性与时效性) 例子 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活动建议 对教学活动方式的建议和

17、引导,举例,“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一)信息获取 1内容标准 (1)

18、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例: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2活动建议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因特网上,天气信息可以随着气象台的预报同步更新。但是,并不是所有做天气预报的网站都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试就这个专题展开调查

19、,了解相关网站上的天气预报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天气预报网站。,课程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二) 过程与方法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20、.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

21、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课程目标 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 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内容标准,必修模块,选修一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二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选修四 数据管理技术,选修五人工智能初步,实施建议,教学建议 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评价建议 (一)评价原则 1

22、.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二)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 (2)通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3)评价结果的处理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三)评价的组织实施 1.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2.合理应用

23、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教科书编写建议 要强调适应性 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突出特色、强调创新 要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基础设施与设备 教学信息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高中课改新概念,两个学段 八大领域 模块教学 开设选修 必修“实践” 学分要求 可以“走班” 课程共享 成长记录,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1997年制订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课程体系,零起点非零起点,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

24、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技术及其性质 设计过程 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 流程与设计 系统与设计 控制与设计,以STS的视角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STS的观点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al)”的简称,是一种从“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课程的价值,界定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方法。该方法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课程建构和课程分析方法。,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社会则要求我们以某种价值观念为指导,适当地使用科学

25、知识与技术发明。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是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对各个学科,尤其是技术类学科产生了直接影响。,从S-T-S相互关联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科学知识”、“技术操作”与“相关社会问题”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信息科学的知识发现是促发技术创新的原创力;信息“技术”是与科学、社会相互关系中的“技术”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科学发明的物化,是有关思想方法的载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社会问题” 是应用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法律、道德、伦理等问题。,STS视角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启示,四个现代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2.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3.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