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叫声小名别样亲“楚楚,你给大家唱首歌吧!”一次活动课上我无意识叫了学生的小名。这个胆怯的小姑娘听到我的这声称呼时愣了一下,接着,眼里闪过了一丝惊讶,一丝欣喜,然后一改往日的扭捏,大方地走上了讲台没想到,一声称呼的改变,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开始尝试叫更多学生的小名,从他们眼里我同样看到了那份欣喜。可是,有一次,当我叫一个小名为“狗狗”的学生时,班上的同学突然哄笑起来,这个一向大大咧咧的小男生羞愧地低下了头。看来,有些学生的小名,是不适宜在学校叫的。如“贝贝 ”、“狗狗”“伢伢”等,这样的小名就只适宜于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叫,只适宜于他们的父母叫。对于拥有这样小名的学生,我给他们每个
2、另取了一个小名。三个字的名字,我省去了他们的姓,只呼其名,如 “刘玉 凤”就叫“玉凤” ;两个字的名字,就省去其姓,然后把他们的名重叠一次,如“ 郝悦”,有时我叫他“ 悦悦”。此外,我还根据学生的长相、性格、爱好来给学生取小名。漂亮的男生我叫他“帅 小伙” ,机灵的学生叫他 “小机灵” ,淘气的学生叫他“小淘气 ”,爱好绘 画的学生叫他“ 小画家”这样,我班的每个学生就都有一个适宜于在班里叫的小名了。在课堂提问、 课间玩耍、课余谈心时,我 亲切地叫着他们的小名,学生和我的关系也因此愈发亲密了。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开始思考我的做法是否合适。一天,我班一个男生和隔壁班的同学发生矛盾,动手打
3、伤了别人。教育他时,我习惯性地叫了他的小名,听到我叫他小名,这个男生笑嘻嘻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没有半点认错的态度。这件事后,我意识到有些场合是不宜叫学生小名的,否则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于是我重新调整了对孩子们的称呼。当在表彰学生、公布事情、任命班干部、布置劳动任务时,我就叫学生的学名,这样显得更严肃、庄重一些,教育效果更好;而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则区别对待;如果所犯错误严重,教育时,我就叫他们的学名,以示严肃;如果所犯错不严重,其自身也有悔改之意时,我就叫他们小名,来缓解紧张的气氛,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以便让学生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错误。经过一年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一声称呼的改变,有效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能从教师身上体会到家人的温暖和亲切。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拘束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呵护的幸福感。尝到了甜头的我,现在又开始尝试叫学生的雅号、网名了,这样称呼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